❶ 化學小組的同學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實驗方案如下: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及操作實驗現象①將注射器
(1)NaOH溶液吸收CO2裝置內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氣球鼓起,所以步版驟①中的現象是:氣球脹大,原權因可能是:NaOH溶液吸收CO2裝置內壓強變小,氣球鼓起;
(2)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盪),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碳酸鈣沉澱,如果無任何現象,證明步驟1中裝置內的CO2已被完全吸收,所以步驟②中的操作目的是:證明步驟1中裝置內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碳酸鈣後面標上沉澱符號,所以化學方程式是:Ca(OH)2+CO2═H2O+CaCO3↓;
(4)本實驗就是為了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
故答案為:(1)氣球脹大,NaOH溶液吸收CO2裝置內壓強變小,氣球鼓起;
(2)證明步驟1中裝置內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澱和水,所以步驟④中的現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H2O+CaCO3↓;
(4)CO2能和NaOH反應.
❷ 如何設計實驗證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
co2+NaoH=NaHCO3+H20 (co2過量)向加溶液中氯化鈣,沒有白色沉澱生成.但是加稀鹽酸有氣泡產內生.
CO2+2NaOH=Na2co3+H2o (co2不足)向加溶液中氯容化鈣,有白色沉澱生成.
望採納,謝謝
❸ 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反應,但沒有明顯的現象.為了驗證二者是否反應.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版Na2CO3+H2O
(2)打開分液權漏斗,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燒瓶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燒瓶內氣壓減小,外界空氣進入小氣球,使氣球脹大.
(3)由於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與鹽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無現象,因此可取反應後溶液少量於試管,加入適量稀鹽酸,若產生氣泡,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故答案為:(1)2NaOH+CO2═Na2CO3+H2O;
(2)氣球逐漸脹大;
(3)取少量反應後溶液於試管,加入適量稀鹽酸,若產生氣泡,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❹ 如何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做實驗:實驗的准備,1。CO2的發生裝置及
化學
試劑,2。一定數目的同規回格的試管,3,燒杯若干個,答4。蒸餾水 5。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
實驗,將蒸餾水注入一個燒杯里 ,再將NaOH溶液倒入另一個燒杯,也可以將NaOH溶液進行適當的稀釋後倒入第3個燒杯,等
用CO2發生裝置制CO2,用排水法收集CO2於試管中,得到若干試管的
CO2,注意這樣的收集可能和我們教科書是說法不一樣,但這確實是一個最好的收集CO2的方法,而且國外的中學教材都是這樣教學的。
這樣,我們將這些試管,取出,分別放入裝有水和NaOH溶液的燒杯里,觀察所出現的現象,試管可以一定的振盪,但振盪的方法要一致,也可以靜置於燒杯里,當然是試管口向下了。我們可以發現在NaOH溶液里的試管,液面上升的最快,而且和NaOH的濃度有密切關系,而在蒸餾水中,液面上升的最慢,可以想像,在蒸餾水裡加入一點酸,則液面就不會上升。
現在我們用一個彎頭的滴管,向魚鉤那樣的,吸入鹽酸後,將滴管放入燒杯里的試管的口部,小心擠壓滴管的膠頭,使鹽酸緩緩和試管裡面的溶液反應,則在反應的區域產生的CO2氣體可以又重新收集於試管的頂部
❺ 試設計兩個實驗,來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氣體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步驟、現象、
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後的產物可以知道,若反應則生成了碳酸鈉,所以可以檢驗是否存在碳酸鈉來判斷反應是否發生,可以選擇稀鹽酸、氯化鈣溶液或是氫氧化鈣溶液等來進行驗證;可以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方法1 | 將CO2通入NaOH溶液後,再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溶液 | 有氣泡產生 | CO2與NaOH 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 |
方法2 | 將CO2通入NaOH溶液後,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或石灰水) | 出現白色渾濁(或產生白色沉澱)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方法1 | 將CO2通入NaOH溶液後,再向溶液中滴加 稀鹽酸溶液 | 有氣泡產生 | CO2與NaOH 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 |
方法2 | 將CO2通入NaOH溶液後,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或石灰水) | 出現白色渾濁(或產生白色沉澱) |
❻ 哪些實驗能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
樓上不懂別亂說
氫氧化鈉稱取10克,加蒸餾水
一組將過量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後加Mgcl2,無沉澱
另一組不通二氧化碳,後加Mgcl2,有沉澱Mg(OH)2
❼ 化學小組的同學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實驗方案如下: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及操作 實驗現
(1)NaOH溶液吸收CO2裝置內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氣球鼓起;
(2)向外拉注射器內3(或充分振盪)容,如果無任何現象,證明步驟1中裝置內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碳酸鈣後面標上沉澱符號,所以化學方程式是:Ca(OH)2+CO2═H2O+CaCO3↓;
(4)本實驗就是為了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
故答案為:(1)NaOH溶液吸收CO2裝置內壓強變小,氣球鼓起;(2)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盪),證明步驟1中裝置內的CO2已被完全吸收;(3)Ca(OH)2+CO2═H2O+CaCO3↓;(4)CO2能和NaOH反應.
❽ 化學小組的同學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實驗方案如表: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及操作 實驗現
(1)因為二氧化碳能夠溶於水,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也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此實驗專不能證明CO2能和NaOH反應屬.
故填:不能排除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可能.
(2)若仍要用此裝置完成實驗證明CO2能和NaOH反應,則步驟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應更換為稀鹽酸,如果將注射器3中的稀鹽酸推入瓶中時,發現產生大量氣泡,氣球變癟,說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鈉,進一步可以證明CO2能和NaOH反應.
故填:稀鹽酸;溶液中有氣泡產生,氣球變癟.
(3)步驟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更換後,步驟④中對應的實驗現象應為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故填: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a(OH)2+CO2═CaCO3↓+H2O.
❾ 關於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的實驗
你會這么問說明你沒自己去做過,二氧化碳溶於水是物理過程,如果是版二氧化碳溶於水的權話在塑料瓶里會因為壓強減小導致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應該是沒有明顯現象,用燒瓶做的話,和實驗一的區別在於因為瓶內壓強減小導致溶液被吸入氣球當中,現象很明顯的,區別不在於實驗過程而在於結果以及兩種方法對所有可能性的排除,你明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