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製冷劑怎樣了做成液體
氟利昂製冷劑R22,通常空調使用的,沸點-40.82度,低於這個溫度就可以成為液體。
由於達到低溫比較困難,所以加壓的同時進行降溫,可以很容易獲得液態製冷劑。現在的製冷設備都是這樣實現的。由壓縮機加壓,再通過冷凝器冷卻。
2. 製冷劑原理
利用一種在常溫常壓下沸點很低的化學物質做為工作介質,在一個工作系統內進行吸熱和放熱的物理變化,且在一個相對的空間對空氣進行冷卻。
當膨脹閥打開/關閉時,冷凝器的液位會發生改變,若儲液器中沒有「額外」的製冷劑,膨脹閥前端的液體量就可能不足,致使膨脹閥無法正常工作,造成整個系統變得不穩定。
(2)製冷劑怎麼製成擴展閱讀:
製冷的工作過程:壓縮機將吸入低壓端的氣態製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通過高壓端排出至冷凝器進行散熱,形成液態的製冷劑。
然後通過乾燥過濾器送至膨脹節流閥後成液態的霧狀進入蒸發器,經過蒸發器蒸發,變成氣態並大量吸收熱量,又進入壓縮機內。如此反復循環而起到製冷的效果。
高壓管路:壓縮機出口→冷凝器→乾燥器→膨脹閥出口處。
低壓管路:膨脹閥出口處→蒸發器→壓縮機進口。
3. 製冷劑是由什麼組成的
【】 製冷劑有多種分類方式,在壓縮式製冷劑中廣泛使用的製冷劑是氨、氟里昂和烴類。 按照化學成分,製冷劑可分為五類:無機化合物製冷劑、氟里昂、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不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和共沸混合物製冷劑。 製冷劑根據冷凝壓力可分為三類;高溫(低壓)製冷劑、中溫(中壓)製冷劑和低溫(高壓)製冷劑,這是按製冷劑的標准蒸發溫度和常溫下冷凝壓力來分的。 製冷劑按照化學成分所分的五類: 一、無機化合物製冷劑: 這類製冷劑使用得比較早,如氨(NH3)、水(H2O)、空氣、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對於無機化合物製冷劑,國際上規定的代號為R及後面的三位數字,其中第一位為「7」後兩位數字為分子量。如水、R718…等。 二、氟里昂(鹵碳化合物製冷劑): 氟里昂是飽和碳氫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氫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後衍生物的總稱。國際規定用「R」作為這類製冷劑的代號,如R22...等。 三、飽和碳氫化合物: 這類製冷劑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環狀有機化合物等。代號與氟里昂一樣採用「R」,這類製冷劑易燃易爆,安全性很差。如R50、R170、R290...等。 四、不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 這類製冷劑中主要是乙烯(C2H4)、丙烯(C3H6)和它們的鹵族元素衍生物,它們的R後的數字多為「1」,如R113、R1150...等。 五、共沸混合物製冷劑: 這類製冷劑是由兩種以上不同製冷劑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這類製冷劑在一定壓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發溫度,其氣相或液相始終保持組成比例不變,但它們的熱力性質卻不同於混合前的物質,利用共沸混合物可以改善製冷劑的特性。如R500、R502...等。
4. 如何自製製冷劑
可以採用吸附式製冷。
利用太陽能,是環保的。
買些沸石分子篩或硅膠,它們有較強的吸附性。在濕空氣中可以吸收水份,讓空氣變干。當它不能再吸收水份的時候,把它們放在太陽下曬一下,水份就蒸發了。
那麼如何操作呢。
白天上班的時候,把它們放在太陽下曬,讓它們所含的水分蒸發。
晚上在宿舍的時候,把它們放在室內,先讓它們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過一會後,空氣會變干,這時,向空氣在噴些水就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了。
5. 氟利昂的製取
置換法
主要用於生產R-11.R-12.R-22.R-21.R-13.R-113和R-114等.此法有液相法和氣相法兩種:①液相法技術較成熟,溫度易控制,副產物少,是工業上採用的主要方法.所用的鹵化銻催化劑(見固體酸催化劑)壽命也較長(約1~2年,每2~3個月需進行一次再生和補充).根據原料和目的產品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反應溫度(一般為45~200℃)和壓力(最高可達 3.5MPa),以促使反應在均相下進行.不同的氯代烴原料可以製得不同的氟化合物,如以四氯化碳為原料,可以生產R-11和R-12;以三氯甲烷為原料,可以生產R-22;以四氯乙烯為原料可以生產R-113和R-114.反應生成物一般要經水洗、鹼洗、乾燥、壓縮和蒸餾等後處理,才製得純品.②氣相法使用裝有氟化鋁、氟化鉻和氟氧化鉻催化劑的固定床反應器或流化床反應器,其後處理與液相法相似.
甲烷氟氯化法
以甲烷、氯氣和氟化氫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下,一步合成氟氯甲烷(見圖).反應產物中主要含R-11.R-12,沸點較高的氟化物和氯化氫,經汽提塔使部分氟化合物再循環,剩餘氣體進入氯化氫蒸餾塔,脫除氯化氫後經水洗、中和、乾燥和精餾,得到R-11和R-12成品.所用催化劑是金屬氟化物或氯化物,載體為活性炭、硫酸鋁或碳酸鋇.反應溫度為370~470℃,接觸時間約4~10s.反應收率以甲烷計為96%~99%;以氯計為97%;以氟計為94%.該過程的優點是工藝過程較簡單、產品純度高.
6. 空調用的製冷劑H134a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
空調用製冷劑H134A是通過化學成分化學反應製作出來的。
以下情況空調需要增加雪種:
1、空調機連續使用年限超過3年且沒有加過雪種的機器應該對機器的雪種壓力測試,適當的補充足夠的雪種;
2、空調機製冷效果比較差時,製冷速度變慢時,應該考慮是否雪種不足;
3、空調完全不能製冷,且壓縮機正常工作時,應測試是不是空調雪種泄漏了,解決方法檢漏、補漏、抽真空、加雪種;
4、製冷系統臟堵時,造成管道堵塞影響製冷效果差或不製冷的現象;
5、空調在拆裝過或者拆開換過銅管等,應及時補充雪種。
7. 氟利昂是怎麼製得的
制備方法包括置換法和甲烷氟氯化法
置換法
主要用於生產R-11、R-12、R-22、R-21、R-13、R-113和R-114等。此法有液相法和氣相法兩種:
①液相法技術較成熟,溫度易控制,副產物少,是工業上採用的主要方法。所用的鹵化銻催化劑(見固體酸催化劑)壽命也較長(約1~2年,每2~3個月需進行一次再生和補充)。根據原料和目的產品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反應溫度(一般為45~200℃)和壓力(最高可達3.5MPa),以促使反應在均相下進行。不同的氯代烴原料可以製得不同的氟化合物,如以四氯化碳為原料,可以生產R-11和R-12;以三氯甲烷為原料,可以生產R-22;以四氯乙烯為原料可以生產R-113和R-114。反應生成物一般要經水洗、鹼洗、乾燥、壓縮和蒸餾等後處理,才製得純品。
②氣相法使用裝有氟化鋁、氟化鉻和氟氧化鉻催化劑的固定床反應器或流化床反應器,其後處理與液相法相似。
甲烷氟氯化法
以甲烷、氯氣和氟化氫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下,一步合成氟氯甲烷。反應產物中主要含R-11.R-12,沸點較高的氟化物和氯化氫,經汽提塔使部分氟化合物再循環,剩餘氣體進入氯化氫蒸餾塔,脫除氯化氫後經水洗、中和、乾燥和精餾,得到R-11和R-12成品。所用催化劑是金屬氟化物或氯化物,載體為活性炭、硫酸鋁或碳酸鋇。反應溫度為370~470℃,接觸時間約4~10s。反應收率以甲烷計為96%~99%;以氯計為97%;以氟計為94%。該過程的優點是工藝過程較簡單、產品純度高。
氟利昂,又名氟里昂,名稱源於英文Freon,它是一個由美國杜邦公司注冊的製冷劑商標。在中國,氟利昂定義存在分歧,一般將其定義為飽和烴(主要指甲烷、乙烷和丙烷)的鹵代物的總稱,按照此定義,氟利昂可分為CFC、HCFC、HFC等4類;有些學者將氟利昂定義為CFC製冷劑;
用途:
氟利昂被廣泛用被當作製冷劑、發泡 、清洗劑,廣泛用於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
前景:
雖然有禁止使用氟利昂的政策出台,新生產的家電產品中全面禁止使用氟利昂,但是使用氟利昂的舊家電等產品,不會被立即叫停,而只能隨著其更新換代逐步淘汰。
8. 冰箱的製冷劑一般是什麼製冷劑是如何製作的
冰箱假如其他方面都正常的運作可是卻不致冷很有可能便是欠缺製冷劑了,冰箱的製冷劑是完成致冷的基本,假如想讓冰箱再次充分發揮致冷功效,就必須添加製冷劑,今日我們就來給我們解讀一下冰箱製冷劑吧。
這個時候製冷機組處在真空泵情況,就可以添加製冷劑了,把淡黃色管與真空泵本斷掉街道社區製冷劑的並口上,開啟製冷劑水瓶座的氣門芯,淡黃色管里的氣體排清後反轉製冷劑瓶擺好,開啟高低壓閘閥添加製冷劑。
製冷劑加的類似以後再把高低壓閘閥關掉,放好製冷劑瓶,那樣冰箱製冷劑的添加就完成了。
盡管冰箱製冷劑的添加看見簡易,實際上關鍵點層面非常容易錯誤,因此或是提議大家靠譜的工作人員來添加製冷劑,假如對自身有信心還可以自已進行冰箱製冷劑的添加。
9. 製冷劑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製冷劑能夠製冷,它的基本原理就在於它的物理性質。
製冷劑作為空調的「冷量」和「熱量」的載體。我們知道,空調能夠把室內熱量搬到室外,或是把室外搬到室內,從而實現調控室內溫度,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除了壓縮機、換熱器等多種部件的工作以外,還少不了製冷劑作為空調的工作。
作為空調的「冷量」和「熱量」的載體,製冷劑的工作基本原理是這樣的:
1、空調能搬到熱量,靠的是製冷劑狀態的變化,具體來講是「氣態」和「液態」的轉換。根據物理學基本知識: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會放出熱量;反之,就會吸收熱量。
2、製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我們就設計了一個叫做「蒸發器」的部件,讓製冷劑在裡面盡情蒸發(從液態變為氣態),從而從外界環境(通常是房間內的空氣)吸取熱量,達到製冷目的。
3、製冷劑從氣態變為液態,需要向外界排出熱量,我們就設計了一個叫做「冷凝器」的部件,讓製冷劑在裡面盡情冷凝(從氣態變為液態),從而向外界環境(通常是室外的空氣)排放熱量,達到散熱的目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室外的冷凝器叫做「散熱器」)。
在製冷系統裡面,驅動製冷劑運動的是壓縮機。使得製冷劑發生氣態和液態狀態發生改變的,還有一個重要部件,就是膨脹閥。它能使製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和液態的混合物。
壓縮機向製冷劑做功,使得製冷劑的熱量升高,把低壓氣態製冷劑變為高壓高溫製冷劑,在冷凝器內發生凝結後,經過膨脹閥,變為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液混合物,再經蒸發器徹底蒸發,再回到壓縮機吸氣,至此,一個完整的製冷循環就完成了,周而復始。
空調能工作,製冷劑的工作原理大概就是這樣的。
10. 空調製冷液是從哪裡提煉出來的
製冷液?准確的說應該是叫製冷劑,當然了在台灣地區也叫冷媒,不過肯定是沒有叫製冷液的了。製冷劑不是提煉的製冷劑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有機的就是我們常說的氟利昂,你要是有化學知識的話一說你就應該明白了,氟利昂就是我們有機化學中說的鹵代烴,比如R12就是CCl2F2(二氟二氯甲烷)。還有一類就是無機物的製冷劑了比如說水R718、氨R717 、二氧化碳R744。對於製冷劑的製取主要是工業方法製取,比如說靠物理方法製取二氧化,工業制氨,具體方法也也不太清楚。對於有機製冷劑的製取,主要是靠化學里的加成、置換等方法製取的。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