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製冷原理及設備
、人工製冷溫度范圍的劃分為:環境溫度~-153.35為普通冷凍;-153.35℃~-268.92℃為低溫冷凍;-268.92℃~接近0k為超低溫冷凍。
2、人工製冷的方法包括(相變製冷)(氣體絕熱膨脹製冷)(氣體渦流製冷)(熱電製冷)幾種。
3、蒸汽製冷包括(單級壓縮蒸氣製冷)(兩級壓縮蒸氣製冷)(復疊式製冷循環)三種。
二、名詞解釋:人工製冷 ;製冷;製冷循環;熱泵循環;製冷裝置;製冷劑。
1. 人工製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機器設備,藉助於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斷將熱量由低溫物體轉移給高溫物體的連續過程。
2.製冷:從低於環境溫度的空間或物體中吸取熱量,並將其轉移給環境介質的過程稱為製冷。
B. 淺、中、深冷三種製冷什麼意思
淺、中、深冷三種製冷具體是指人工製冷的溫度范圍。人工製冷溫度范圍溫度表如下:
普通製冷 :>120K
深度製冷 : 120~20K
低溫製冷 :20~0.3K
超低溫製冷 :0.3K以下
萬能製冷小課堂:溫度單位「K」小網路
「K」開爾文(Kelvins),為熱力學溫標或稱絕對溫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溫度單位。開爾文溫度常用符號K表示,其單位為開。
每變化1K相當於變化1℃,計算起點不同。攝氏度以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起點,而開爾文是以絕對零度作為計算起點,即-273.15℃=0K。
開爾文過去也曾稱為絕對溫度。水的三相點溫度為0.0076℃,也可以說開爾文是將水三相點的溫度定義為273.16K後所得到的溫度。
人工製冷簡介
人工製冷是指用人為的方法不斷地從被冷卻系統(物體或空間)排熱至環境介質中去,從而使被冷卻系統達到比環境介質更低的溫度,並在必要長的時間內維持所必要的低溫的一門工程技術。
C. 人工製冷的物理方法有哪些
人工製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使某物體或流體冷卻至環境溫度以下,並保持這一低溫。
人工製冷有以下一些基本方法。
(1)相變製冷利用物體的相變從被冷卻物體吸取熱量的方法。
(2)氣體膨脹製冷高壓氣體的膨脹可以實現較低溫度,利用低溫低壓氣體從被冷卻物體吸取熱量的方法。
(3)氣體渦流製冷高壓氣體經渦流管膨脹後可得到冷、熱兩股氣流,利用冷氣流從被冷卻物體吸取熱量的方法。
(4)熱電製冷又稱溫差電製冷、半導體製冷或電子製冷。直流電通過半導體熱電堆。會出現半導體熱電堆一端產生冷效應,另一端產生熱效應的現象(這一現象被稱為珀爾帖效應)。利用冷端從被冷卻物體吸取熱量的方法即為熱電製冷。
以上方法都是物理方法。
D. 製冷什麼意思
一、製冷的意思:又稱冷凍,將物體溫度降低到或維持在自然環境溫度以下。
1、實現製冷的途徑有兩種,一是天然冷卻,一是人工製冷。天然冷卻利用天然冰或深井水冷卻物體,但其製冷量(即從被冷卻物體取走的熱量)和可能達到的製冷溫度往往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天然冷卻是一傳熱過程。人工製冷是利用製冷設備加入能量,使熱量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轉移的一種屬於熱力學過程的單元操作。
2、製冷原理:製冷原理是利用保險展示櫃冷卻水從主冷凝器頂部流入,混合蒸汽經冷卻水淋灑後被冷凝,與冷卻水一起由下部排入水池。積存在主冷凝器內的未凝結蒸汽和空氣,由第一輔助噴射器抽出,經過 第一輔助冷換器的冷凝,再由第二輔助噴射器和第二輔助冷凝器抽吸冷凝後直接排入大氣。
3、應用實例
二、製冷
【詞語】:製冷
【拼音】:zhìlěng
【解釋】: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溫。
【出處】:胡茵《製冷機的工作原理》:「製冷機主要是利用低沸點液體蒸發時吸收熱量的原理達到製冷效果。」人工製造低溫(低於環境溫度)的技術。使用較廣的製冷方法有壓縮式和吸收式兩種。
【例句】:想保住這些產品,需要精良的製冷設備。
【詞性】:動詞
E. 什麼叫人工製冷
人工製冷是指用人為的方法不斷地從被冷卻系統(物體或空間)排熱至環境介質中去,從而使被冷卻系統達到比環境介質更低的溫度,並在必要長的時間內維持所必要的低溫的一門工程技術。
人工製冷溫度范圍分為四種:
普通製冷:大於120K
深度製冷:120~20K
低溫製冷:20~0.3K
超低溫製冷:0.3K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