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超檢查是怎樣的
B型超聲波檢查,已在醫院的許多方面得到了應用,它已成為醫生檢查及診斷的好幫手。
這種檢查方法對人體無損害、無痛苦。病人躺在床上,醫生用一個探測頭,在被檢查的部位來回移動,熒光屏上就可以顯示波形和圖像。如配合電子計算機,一秒種就可以拍攝數十張超聲斷層像片,為診斷疾病提供依據。
那麼,什麼是超聲波?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於醫學檢查的?它給我們什麼啟示?
大家知道,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當我們在空曠的大廳或山谷里大聲喊叫時,可以聽到響亮的回聲,這就是聲波的反射。但是,我們耳朵的聽力很有限,當聲波頻率超過2萬赫茲時就聽不到了。這種聲波被稱為超聲波。
人們觀察到蝙幅就是利用自己發出的超聲波來辨別方向而准確無誤地飛行、捕食的。超聲波在本質上與能聽到的聲音一樣,只是頻率很高,波長很短,基本上沿直線傳播,而且可以反射、折射、繞射以及吸收、衰減等,它在固體和液體中比普通聲音更容易傳播。在它的傳播過程中,如果遇到兩種不同物體的界面,由於物體對超聲波的阻力(稱為聲阻)不同,就產生界面反射。
對超聲波的應用,最早是出於軍事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為擴大制海權以及更好地刺探海域的敵艦,或深入敵方領海,發展了潛水艇,並用聲納(超聲波)作為聯系、探尋和發送情報,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技術上也得到了發展。
戰爭之後,人們在反思:人們長期探尋得到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為什麼只用於戰爭,而不能更好地為我們的生產、為我們人類的健康服務呢?
正確的思想引導出了正確的行動!
科學家們想:人體各個組織器官的密度不同,如果用超聲波來檢查,一定能幫助觀察有些病變,因為它們的反射界面不同。如果某個器官發生了病變,比如長了血管瘤、腫瘤,有了積水,它的密度和聲阻就發生了變化,與正常組織的反射就不同了,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到了20世紀50年代,超聲波被用於醫學檢查了。
第一次的超聲波檢查是用於一個孕婦,當時用的是A型超聲波。當超聲波進入子宮腔時出現一個平的回聲,這是顯示的羊水平面;當超聲波到達胎兒身體時,波發生了變化,波離開胎體時,又恢復了平的回聲。這個檢查成功了!它也許像孕婦孕育胎兒一樣,預示著超聲波在醫學領域的廣泛運用。
確實,現在超聲波檢查應用很廣泛,有A型、B型、M型超聲,還有C超,可以顯示立體圖像。臨床應用最廣的是B型超聲,它可以通過反射信息的光點,直接把臟器的輪廓、大小、方位及鄰近關系顯示在熒光屏上。B型超聲有灰階B超和彩色B超。現在B超都已與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邊檢查,邊拍出清晰的照片。
超聲波能分辨出肝臟內2厘米大小的病變;可以測量胎頭、胎體等數據,窺測卵巢內濾泡大小及卵巢癌;可以在超聲圖像監視下指導穿刺和手術定位,觀察臟器移植情況。高超聲波更可以破壞腫瘤組織。不僅如此,超聲波還可以用於許多疾病的治療,效果還很不錯。
這里還要特別講一講彩色多普勒檢查的問題,因為這是多普勒現象在B超檢查上的具體應用,它們的結合使超聲檢查效果更高一籌。這也是當代醫學技術發展的一個特點。
多普勒現象是個天文現象,它是這樣發現的:1892年,39歲的奧地利數學和物理學家克約斯琴·約翰·多普勒,在觀察來自星球的光色變化時,發現當星球和地球迎向運動時,光波頻率升高,向光譜的紫色端移動;當星球與地球背向運動時,光波頻率降低,向光譜的紅色端移動,產生所謂紅移現象。這種因光波和接收器之間的相對運動而引起的光波頻率變化的效應,被稱為多普勒效應。以後的研究發現,多普勒效應同樣適用於聲波和超聲波。
應用多普勒超聲探測心臟、血管或其他臟器時,發射的聲束遇到流動著的紅細胞,二者相對運動產生多普勒效應。
當超聲診斷技術與電子計算機技術結合後許多難以檢查的項目就都可以進行了,尤其是應用各種電子掃描探頭,它們形狀各異,與體表接觸面小,幾乎可以檢查全身一切臟器。
比如,對心臟進行多普勒檢查,不僅可以觀察到心臟的影像,而且可以直接計算出心臟及各大血管各個部位的血流速度、心排血量,如果心臟瓣膜有病,還可測出病變部位前後的壓力差等等。
超聲波技術還被用於工業等許多方面。這種技術的互相滲透,也是許多發明發現的非常重要的歷史原因。
2. 什麼是超聲波檢查,特點和應用范圍是什麼
【知識概述】超聲波用於醫學診斷已有近50年歷史。在50年代早期以應用A型超聲示波儀為主。在熒光屏上無真實圖象,僅僅表示出被檢部位各層次的反射波。現代電子工程技術的發展,為醫學領域提供了大量先進而有效的診斷儀器,其中B型超聲顯像儀(簡稱B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綜合特點】其優點如下:
1能清晰顯示人體軟組織解剖結構的剖面,檢查部位的剖面前後結構在熒光屏上不重疊,其中血管走向清晰可見。
2可直接觀察內臟器官的活動狀態。
3可觀察用X射線診斷法難以檢查的軟組織臟器。如眼、腮腺、甲狀腺、乳腺、心、肝、膽、脾、胰、腎、膀胱、前列腺、睾丸、子宮、卵巢、胎兒、輸尿管上段、較大血管、腫大的淋巴結等。還有胸、腹水也可清楚測查。
4無損傷性、操作方便。病人取卧位或坐位,暴露檢查部位,醫生用一方形或柱形探頭,在體表塗些接觸劑就可檢查。一般10分鍾就能完成檢查。當場取得檢查報告。必要時可拍攝1分鍾成像照片,作為資料保存或復診時參考。
5價廉。目前與X射線檢查法收費相近,比CT收費低15~20倍。
6診斷較准確。對病灶的定位和大小測量比較准確。例如實性佔位性病變最小可測1~15厘米,對含液的囊性病灶最小可測05~10厘米。
【應用范圍】B超最適合於檢查某些婦產科、外科和心臟疾病。現歸納如下。
1佔位性病變。可區分囊性或實質性包塊。尤其對襄性腫物判斷更准確。對良、惡性腫物鑒別的准確性還不能令人滿意。
2某些心臟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心A膜病。還司測與心臟有關的功能指標。尤其近些年國外推出可顯示血流力的彩色多普勒顯像儀後,對診斷上述二類心臟病更為准確。
3結石。可查出膽結石、肝內外膽管結石、腎和膀胱結石等。其中尤以診斷膽結石的准確率最高,可達98%,且無陰性結石。而X射線檢查有陰性結石,即有的結石不顯影,推確率僅10~30%。
4產科。在超聲顯像圖上可看到6周胎兒的心跳。有否心跳對有先兆流產的孕婦採取保胎或手術有決定意義。另外還可對胎兒或胎盤定位、測量羊水、是否葡萄胎、有否明顯畸形、雙胎或單胎。對辨別胎兒性別則不很准確。
5定位穿刺。對局部囊腫、血腫、膿腫、實質性腫物可在超聲引導下作穿刺抽吸或取材作細胞學檢查。
【補充說明】B超也不是萬能的。對一些彌漫性疾病不能作出准確診斷。如肝炎、腎炎、盆腔炎、輕度膽囊炎等。這些病要靠臨床表現,有關化驗或其他方法作綜合分析。
B超檢查不適用於骨或含氣臟器的檢查,如肺、胃、腸等。因為超聲很難透過骨或氣體。但近年來不少開拓者對這些禁區作了探查,對較大的明顯的病灶可以發現,但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還較困難,尚待進一步探討。
3. 超聲檢查是什麼意思
醫學超聲檢查(超聲檢查、超聲診斷學)是一種基於超聲波(超聲)的醫學影像學診斷技術,使肌肉和內臟器官——包括其大小、結構和病理學病灶——可視化。產科超聲檢查在妊娠時的產前診斷廣泛使用。
超聲檢查就是通過超聲儀器產生人類聽不到的高頻聲波作為一個媒介。這些聲波穿過人體的時候,碰到不同的器官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或者叫做回聲。
超聲儀器把這些回聲收集起來進行分析。就可以根據每個器官回來的回聲時間的不同,來定位某一個器官在空間上的位置,而這個定位是非常的准確的。同時可以根據回聲的強弱來判斷這個器官的特徵是什麼,是正常的、還是異常的。
所以通過超聲,可以判斷人體裡面,平常肉眼看不到的結構,它的大小、位置跟它的形態是正常還有問題的。
(3)胎兒超聲波是什麼檢查擴展閱讀
對於某些部位的彩超檢查,例如腹部彩超一定要空腹,女性子宮附件彩超一定要憋尿。
這主要是因為在腹部彩超前如果進食就會在消化道內產生一些氣體,干擾到超聲波的檢查,出現錯誤的檢查結果。
B超檢查盆腔器官前需要大量飲水,因為盆腔內的器官包括膀胱、前列腺、子宮、附件等,必須依賴充盈的膀胱作為透聲的「窗口」,而且充盈的膀胱可以推開被檢查器官前的管回聲,達到良好的檢查效果。
4. 胎兒心臟超聲是怎樣一種檢查這種檢查的必要性有多大
胎兒心臟如何超聲?這個檢查有必要嗎?
隨著優參的不斷改進和持續改進的回腸技術水平,胎兒超聲座右銘是母親的期望越來越聞名。在檢查前檢查之前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胎兒超聲心圖是每個人都始終說的胎兒。胎心是產前超聲的重點,它近年來迅速發展,現在它已成為產前超聲檢查的最重要優先事項。胎心是超海的名稱,使用超聲技術觀察胎兒心臟形式,結構和操作狀態的測試方法。
有些小嬰兒可能不那麼合作,趴著,蜷著,這位醫生會要求嫉妒再次檢查一段時間。在這里,給每個人提供更多有用的方法:
回來回去散步。喝一些果汁,吃一些甜點。
聽聽音樂,和他討論。
所有方法都可以在容量范圍內提供。當然,會有一些頑固的分子。此時,有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准備很長時間。只要你有信心,他就可以翻身了。懷孕後,每個張貼檢查都是非常必要的。為自己和寶寶的健康,為了准備順利發貨,懷孕母親正在進行出生檢查,不要懶惰。
5. 胎兒系統超聲檢查主要是檢查什麼
一: 檢查時間 1、 三個月(12周)內,進行第一次檢查; 2、 13-27周,每四周檢查一次; 3 、28-35周,每兩周檢查一次; 4 、36周-分娩前,每一周檢查一次. 二: 檢查項目1、 12周(三個月)左右做第一次孕期檢查. 2、 13-16周, 第二次產檢: 唐氏症篩
6. B型超聲波的檢查意義是什麼
通過檢查可以診斷早孕,如停經後是否懷孕了;觀察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情況,如胎兒的大小、胎兒心搏情況等;診斷胎兒是否畸形,如無腦兒、脊柱裂兒、腦積水兒等;了解胎兒內臟有無異常,如有無先天性巨結腸、多囊腎等;掌握胎兒的成熟度,如胎兒的身高體重等;監測胎位是否正常,如胎頭是進入盆腔還是浮在恥骨上;判斷有無婦科疾病,如子宮腫瘤、卵巢腫瘤等。
7. 孕期做B超有什麼意義,主要檢查什麼內容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大部分孕媽都知道孕期要做產檢,而不同孕周的產檢,檢查的內容也不一樣。那麼整個孕期總共要做幾次產檢、每次是懷孕多少周檢查、每次都檢查什麼內容、有哪些注意的方面,一起來跟著京媽看看。
以上就是懷孕期間最主要的4次B超檢查,希望准媽媽們為了胎兒的健康發育,能夠盡可能的按照時間安排做好B超檢查,不要因為覺得B超檢查做多對胎兒有影響,或者覺得B超檢查的費用較高就拒絕檢查,這些都是錯誤的理解。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給京媽點贊並且分享給身邊人哦。8. 超聲波檢查就是B超檢查嗎,兩者有什麼區別
超聲波檢查不是B超檢查。
區別:
1、性質不同:超聲波因為其頻率超過了人耳聽覺范圍所限。B超超聲波檢查是超聲波檢查的一種方式,是一種非手術的診斷性檢查。
2、構成不同:黑白B超只有一個探頭,只能檢查腹腔,超聲波檢查有3個探頭,除了腹腔外,還可檢查心臟,皮膚淺表,血管。
3、原理不同:B超可以清晰地顯示各臟器及周圍器官的各種斷面像,由於圖像富於實體感,接近於解剖的真實結構。超聲波檢查根據示波屏上顯示的回波的距離、弱強和多少,以及衰減是否明顯,可以顯示體內某些臟器的活動功能,並能確切地鑒別出組織器官是否含有液體或氣體,或為實質性組織。
(8)胎兒超聲波是什麼檢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腹部超聲檢查應在上午空腹進行,包括肝臟,膽囊,胰腺,膽管,腹膜後,腹腔大血管等,檢查前晚九點後禁食,十二點後禁飲水。
2、超聲檢查應安排在內鏡(胃腸鏡),鋇餐及膽道造影檢查之前。由於胃腸氣體干擾,即使空腹准備,下午也不宜做上腹部超聲檢查。急診超聲檢查(如外傷,懷疑膽道結石嵌頓等)不受上述條件制約。
3、膀胱,前列腺,精囊,輸尿管結石、婦科及早孕超聲檢查(13周前,即懷孕3個月內)應憋尿後進行。用戶應在檢查前1~2小時,飲水500~1000毫升。
4、經直腸檢查前列腺及精囊前應排便,適度憋尿。經陰道超聲檢查前應排空小便,宜經期後檢查,以避免感染。
5、一般情況下妊娠中晚期胎兒,腎臟,脾臟,眼,甲狀腺,乳腺,四肢血管及成人心臟等器官檢查時不需做特殊准備。
9. 什麼是超聲檢查
三維超聲檢查是一種特殊的超聲檢查。一般要合適孕周做較合適,當然你如果一定要做,經濟能力好,也是可以的,與普通超聲比較,分辨力更好,也更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