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治復腔積液
點滴青黴素,我是一個星期左右就好了!
2. 漆蓋有積液怎麼治
膝關節積液是由損傷引起的,西醫的治療方法就是抽液,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中醫是以敷葯為主,是一種標本兼治的療法,一般敷葯有一個月就可以治好,當然,所用的葯很關健,好葯難求,壯族的一種外敷葯,在治療這方面上效果非常好,建議你採用這種葯來治療,
3. 一個月超聲發現腎有少量積液怎麼治療好
正常胎兒腎臟的集合系統可有輕度分離,會有少量積液,一般不超10毫米,不診斷為腎積水隨訪復查,可自行逐漸消失,對孩子的正常生活及生長發育沒有不良影響
4. 盆腔內有少量積液應該怎樣治療
你描述的這種情況有點不太清晰,具體的積液量是多少呢?建議參考正規醫院超聲波檢查的情況來決定治療方法,盆腔積液分病理性和生理性兩種,生理性往往是體內其他器官的液滲入到盆腔例如腸液,對於便秘的人來講就很容易造成生理積液,腸液分泌多、滲入到了盆腔,但如果是病理積液(往往超出正常值)是因為婦科炎症或感染引起的那就必須治療了,避免蔓延到其他器官。在治療上一定要選擇滲透性強、消炎徹底的葯物進行治療,像婦炎wan,中成葯沒有耐葯性葯效持續時間久、滲入徹底。當然治療的關鍵還在於要有好的抵抗能力和生活作息與之配合才行,治療期間切記不要吃辣、生冷,既可能多運動,增生健體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治癒疾病的根源。
5. 盆腔積液怎麼治療快
盆腔積液的治療當明確病因後對症治療,最常見的病因為炎症,可通過對症及抗感染的治療,如腫瘤引起,應採用化療葯物配合手術治療,免疫病造成的盆腔積液當做內科檢測治療。盆腔積液的檢測方法包括超聲波檢查、分泌物直接塗片、腹腔鏡檢查、病原體培養、血常規、尿常規、血沉等。腹腔鏡檢查是診斷盆腔積液增多的最好方法。在治療盆腔積液期間需要注意個人衛生、多飲水、清淡飲食、養成良好的陰部清潔習慣。
6. 超聲波診斷為宮腔積液。請問宮腔積液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
宮腔積液
無論急性或慢性子宮內膜炎伴有宮頸管阻塞 , 以致宮腔內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暢 , 即可形成宮腔積膿 。多見於老年婦女。
[診斷標准]
( 一 ) 病史 有宮頸激光治療、手術史或急慢性子宮內膜炎史。
( 二 ) 臨床表現
1. 主要症狀是下腹墜痛 , 可伴有全身症狀 , 發熱、白細胞計數升高。
2. 慢性子宮內膜炎而逐漸形成的宮腔積膿 , 可以無明顯症狀。
3. 婦科檢查 子宮增大 , 柔軟 , 有觸痛。宮旁結締組織可有明顯增厚 , 可有附件的炎性包塊。
( 三 ) 輔助檢查
1. 以宮腔探針人宮腔 如有膿液流出診斷即可確立。
2. 膿液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 必要時診刮取子宮內膜組織作病理檢查 , 以了解有無惡性病變。
7. 腹部積液怎麼治療
1、注意飲食,防治暴飲暴食。 2、多運動,增加身體免疫力,保護內臟功能。 3、進行手術時,醫護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飲食上應該注意忌生冷辣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腹腔是相對封閉的,自己不會發炎,形成積液。但女性的腹腔是與外界相通的,這個通道就是輸卵管子宮和陰道。所以,女性盆腔積液,一般也都是婦科炎症造成的。但肝腎間隙位於腹膜外,它的積液,一般要考慮肝臟和腎臟的病變。打消炎症有效,就說明是炎症引起的積液,如果說腹腔內臟器都沒有炎症的話,那就是原發性感染了,病原菌很可能就是通過輸卵管進入到腹腔,形成感染的。
8. 宮腔積液怎麼治療好呀
病情分析:
你可以結合宮腔積液的多少看
指導意見:
若是很少的話,可以結合彩超,必要做診刮術的,隨訪看,不可忽視的,必要宮腔鏡治療
9. 超聲診斷:左肩關節腔積液,請問怎麼治療(男
這個要看積液的量,正常也會有少量的積液,如果積液量大引起了不舒服,看能否穿刺抽吸。還有,要找到原發病因。建議去關節外科或骨科看一看。
10. 超聲波治療的治療作用
小劑量超聲波能使神經興奮性增高,傳導速度加快,減輕神經的炎性反應,促進神經的損傷癒合,提高痛閾,減輕疼痛。因而對周圍神經疾病,如神經炎、神經痛,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大劑量超聲波作用於末梢神經可引起血管麻痹、組織細胞缺氧、繼而壞死。
中樞神經對超波顯示較高的敏感性,一定劑量之內,超聲波對中樞神經的作用如下:作用於大腦可刺激細胞能量代謝,腦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加速側枝循環的建立,加速腦細胞功能的恢復;作用於間腦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作用於脊髓可以改變感覺、運動神經傳導。 房室束對超聲波的作用很敏感。超聲波主要影響心臟活動能力及其節律。大劑量超聲波可使心律減慢,誘發心絞痛,嚴重時發生心律紊亂,最後導致心跳停止;小劑量超聲波使心臟毛細血管充血,對冠心病患者有擴張動脈管腔及解除血管痙攣的作用,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患者有一定療效。
治療劑量超聲對血管無損害作用,通常可見血管擴張,血循環加速。低強度超聲作用下,血管器擴張;在較大劑量作用下,可引起血管收縮。更大劑量的超聲可使血管運動神經麻痹,從而造成血液流動停止。用大劑量超聲時可直接引起血管內皮腫脹,血循環障礙。 將超聲波頭直接和治療部位的皮膚接觸進行治療。此時在皮膚和聲頭之間應加接觸劑。
(1)移動法:該法最常用。治療時聲頭輕壓皮膚,在治療部位作緩慢移動,移動速度以每秒1-2厘米為宜。
(2)固定法:較少採用。將超聲波聲頭以適當壓力固定在治療部位。此法易產生過熱而發生「骨膜疼痛反應」。故治療劑量宜小。 (1)水下法:治療時將超聲波聲頭和治療肢體一起浸入36-38℃溫開水中,聲頭與皮膚距離1-5厘米,劑量要比直接接觸法稍大。
此法常用於不規則的體表,局部痛覺敏感的部位或聲頭不便直接接觸的部位如手指、足趾、踝、肘、潰瘍等。
(2)輔助器治療法:常用有水漏鬥法,水枕或水袋法。後者是用薄橡皮膜製成袋,灌滿煮沸過的溫水,然後再塗接觸劑進行治療,用於面部、頸部、關節、前列腺、牙齒、眼等不平之處。
(3)聚集照射法:利用凹面鏡和聲透鏡將超聲波高度集中在某一部位而獲得大能量超聲波的作用,以做特殊治療。如治療腫瘤時用。 1.治療強度:以0.4-1.5W/cm2為宜,水下法、水枕法時強度可稍大臨床多採用低、中等強度。
2.治療時間:總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鍾,多選擇5-10分鍾。固定法要比移動法治療時間要短。
3.療程:一般治療次數5-10次,慢性病15-20次或更多。每日或隔日一次。療程間隔1-2周。 1.外科疾病:軟組織扭挫傷、乳腺炎、頸椎病、運動支撐器官創傷性疾病腰痛、肌痛、肩關節周圍炎、增生性脊柱炎、顳頜關節炎、腱鞘炎、退行性骨關節病等。
2.皮膚科疾病:蕁麻疹、瘙癢症、硬皮病、神經性皮炎、牛皮癬、帶狀皰疹、濕疹等
3.神經科疾病:腦血栓形成、腦梗死、腦出血、腦外傷、神經炎、神經痛、幻肢痛、坐骨神經痛等
4.其他腦血管病偏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眼視網膜炎、玻璃體混濁、營養不良性、潰瘍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胃腸功能紊亂。 凡惡性腫瘤、急性全身性感染、高熱、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的心區和星狀神經節、出血傾向、感覺神經異常的局部、孕婦腹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