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超聲波的聲速測量實驗中為什麼要記錄室溫
不能,超聲波探測的距離數據是儀器使用某一溫度下的聲速計算而得,並不一定是實際實驗時的水中聲速,用該數據計算出的聲速是儀器使用的聲速,因而不能用超聲波探測的距離數據代替標尺數據
『貳』 超聲波聲速的測量速測試:比較幾種測聲速方法的優缺點
實驗講義上共列出了三種測量方法 :①李薩如圖相位比較法 ,②共振法,③波形相位比較法。
一般說來,李薩如圖相位比較法測量的比較准 ,同時便於對知識的溫新和鞏固 ,對於示波器
的使用以及學生動手能力和思考問題的培養 ,不失是一種較好的途徑 ,但操作比較繁;對於共振法,
判斷相對要困難一些 ,所以測量誤差一般要大一些 ,但可以直觀地了解共振現象 ;而波形相位比較
法比的現象較直觀,可操作性強,只是相位判別不如李薩如圖相位比較法准確,但只要認真操作 ,
誤差也不會太大。
『叄』 超聲波聲速測量實驗中,為什麼要在超聲換能器的諧振狀態下測量
如果激勵源頻率偏離換能器諧振點會導致聲波信號輸出功率降低2個數量級,甚至更多。而空氣對超聲波的衰減本來就強烈,若信號源微弱則很難完成測試。
『肆』 用超聲波法測聲波的速度為什麼要在共振頻率條件下進行聲速測量如何判斷測量系統是否處於共振狀態
這個是駐波法吧。駐波法,產生駐波的時候,長度剛好等於1/2波長的整數倍。產生駐波,必須在共振的條件下。
『伍』 在設計測量超聲波的傳播速度時為什麼要在換能器諧振狀態下測定空氣中的聲速
測速原理:
v=
fxλ
(f為聲波頻率,λ為聲波波長)
為此我們需要測得
f和λ
原因一:利用諧振現象,當發射換能器處於諧振狀態時,其諧振頻率即聲波頻率,由此定出f
原因二:實驗裝置採用柱波測距原理,相鄰兩波幅間距=相鄰兩波節間距=λ/2,為觀測准確以減小實驗誤差,選取測量波幅間距,對應相鄰諧振距離的間距
『陸』 聲速與那些因素有關測量時為什麼選擇超聲波作為聲源
聲速與那些因素有關?測量時為什麼選擇超聲波作為聲源?
答:由公式可知,聲速僅與氣體的溫度和性質有關,與頻率無關,,又由於超聲波具有波長短,易於發射,易定向傳播等優點,所以在超聲波進行聲速測量較為方便。
『柒』 為什麼要在諧振頻率條件下進行聲速測量如何調節和判斷測量系統是否處於諧振狀態
在諧振頻率時,接受信號此時最強。有利於實驗的進行。
調節方法:在吸住小車的情況下,鎖住信號燈變暗即可
『捌』 超聲波聲速的測量為何要測溫度
因為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受溫度影響。
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的關系是:
v=331.5+0.6t (m/s)
超聲波也是聲波,也遵守上述式子,所以所測的速度跟溫度有關系。
『玖』 大學實驗聲速的測量為什麼要正確而仔細地測量溫度
因為聲速與溫度有關。在氣體中的聲速: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c=(331.45+0.61t/℃)m•s-1
(其中331.45是在0度時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
聲音是靠空氣振動傳播的,再說到微觀就是氣體分子振動,氣溫越高,空氣密度越小,又因為氣體分子之間的間距較大,分子活動越猛烈,兩個分子相撞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樣傳播當然快了.
固體由於分子都是挨著的,所以活動不猛烈也能傳播得較快,而挨得越近,傳播越快.
歸納一下,振動的傳播取決於「挨上的可能性」,這又是取決於兩方面因素,一是運動劇烈程度,二是間距.
高溫空氣運動劇烈,傳播得快
固體間距小,傳播得也快.
『拾』 聲速的測量中為什麼要用超聲波
超聲波波長短,傳遞過程中能量損失小。超聲波是一種振動頻率高於聲波的機械波,由換能晶片在電壓的激勵下發生振動產生的,它具有頻率高、波長短、繞射現象小,特別是方向性好、能夠成為射線而定向傳播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