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室空調冷量配置標准
一般家用或教室可根據房間大小及密封保溫條件好壞、樓層、朝向等因素,按每平方米配製冷量160-220W計算出空調的製冷量大小就可以了,按照計算出的製冷量大小去購買空調就可以了。
比如說一匹的空調製冷量在2500W左右,適合12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只是夏季使用空調製冷,製冷量可以小一些(可按每平米配製冷量160-180W計算),如果冬季需要空調制熱取暖,就應大一些為宜(應按每平米配製熱量200W左右來計算)。
拓展資料:
空調器上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製冷量」,它就是空調器的「大小」,就像電視機講的屏幕尺寸大小一樣,空調器也是有著大小的區別,除了外觀可能有的大小不同以外,實際上唯一重要的「大小」指標,就是指這個「製冷量」。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1、「匹」用於動力單位時,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稱「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中小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表示。
⑵ 80人教室空調用多大 幾個 怎麼計算的
80人教室空調用2個3匹的空調
對於傳統定速空調,一般常用的轉換關系為:
1P冷暖掛機的製冷麵積為12—17平方米,制熱面積為10—11平方米;
大1P冷暖掛機的製冷麵積為12—21平方米,制熱面積為13—18平方米;
1.5P冷暖掛機製冷麵積為16—28平方米,制熱面積為17—23平方米;
2P冷暖櫃機的製冷麵積為23—30平方米,制熱面積為20—22平方米;
2.5P冷暖櫃機的製冷麵積為28—35平方米,制熱面積為24—28平方米;
3P冷暖櫃機的製冷麵積為33—42平方米,制熱面積為27—30平方米。
而對於變頻空調,由於其並非長時間在最大製冷狀態工作,所以不能以空調的最大製冷量來計算。一般認為,應該以每平方米145W—175W的製冷量來選擇變頻空調的匹數。
⑶ 中央空調製冷負荷標准
家庭中央空調選購、設計、安裝流程:負荷計算>室內機選定>室外機選定>空調布置>施工設計
空調負荷計算及室內、外機的選定:選擇合適的室內外機,不僅能保證製冷制熱效果與空調價格的最優比,同時更有利於節能省電及延長空調使用壽命等。
確定室內的冷/熱負荷值:選擇安裝家用中央空調,首先要計算出室內的冷/熱負荷值,大致了解房間製冷/熱一般需要多少的熱量。建議寧可多估算,也不要少算,因為少計算了會影響室內空調製冷/熱效果。
建議按照房間中央空調功能可參考如下負荷標准:
客廳: 200~280W/㎡
餐廳: 200~240W/㎡
主卧室:200~220W/㎡
次卧室:180~220W/㎡
註:不同地區空調負荷選擇差異較大。
根據建築面積估算室內外機容量,我們以面積為85平方米的2房2廳為例:
A:各房間中央空調室內機容量的確定:
客廳(24㎡)——24㎡*240W/㎡=5760W≈2HP
餐廳(15㎡)——15㎡*240W/㎡=3600W≈1.5HP
主卧室(15㎡)——15㎡*220W/㎡=3300W≈1.2HP
次卧室(14㎡)——14㎡*220W/m㎡=3080W≈1HP
B:室外機容量的確定:
室內機總容量=2HP+1.5HP+1.2HP+1HP=5.7P
考慮到家用中央空調室內機一般很少同時全部開啟,因此中央空調室內機與室外機可以按照1.0~1.2:1進行超配。
所以中央空調室外機容量為5.7/1.2=4.75HP,即室外機容量選擇140左右為宜。
⑷ 空調負荷計算
常見空調負荷計算方式有:諧波反應法、冷負荷系數法和冷負荷指標估演算法。
諧波反應法:在負荷計算中,得熱量形成冷負荷的關鍵是得熱中輻射部分變成冷負荷的比例,應為對流部分直接變成了冷負荷,諧波反應中輻射擾熱量轉化為冷負荷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輻射擾熱量投到板壁上,相當於引起板壁表面空氣邊界層溫度升高,板壁吸熱後溫度升高會以對流的形式向房間放熱,所放出的熱量即為冷負荷。
冷負荷系數法:冷負荷系數法是建立在Z傳遞函數基礎上的一種簡化計算方法。該方法把得熱計算和負荷計算兩步合並成一步,通過冷負荷系數直接從各種擾量源求得分項逐時冷負荷。
1、冷負荷系數法確定空調房間各項冷負荷。
(1)維護結構瞬變傳熱形成的冷負荷;外牆和屋頂瞬變傳熱引起的冷負荷;內牆、樓板等室內維護結構傳熱形成的冷負荷。
(2)透過玻璃進入室內的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
(3)室內熱源散熱形成的冷負荷。
照明散熱形成的冷負荷;人體散熱形成的冷負荷;ƒ設備和用具的散熱量引起的冷負荷;空調房間的夏季冷負荷,應按各項逐時冷負荷的綜合最大值確定。如果空調系統中新風直接送入房間處理(新風不承擔室內空氣負荷時),則空調房間冷負荷還應包括新風負荷。
冷負荷指為了維持室內設定的溫度,在某一時刻必須由空調系統從房間帶走的熱量,或者某一時刻需要向房間供應的冷量。房間的得熱量是指通過維護結構進入房間的,以及房間內部散出的各種熱量。
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於太陽輻射進入房間的熱量和室內外空氣溫差經維護結構傳人房間的熱量;另一部分是人體、照明、各種工藝設備和電器設備散入房間的熱量。根據性質的不同,房間得熱量可以分為潛熱和顯熱兩類,而顯熱又包括對流熱和輻射熱兩種成分。
空調系統依靠送風帶走室內的熱量,只能是對流熱。這就是負荷。而上述得熱量含有輻射成分不能被送風所吸收。這部分輻射通過被輻射的圍護結構的蓄熱一放熱效應才能轉化為對流成分。
這種轉化必然產生峰值的削減和時間的延遲,其結果使的得熱曲線變成負荷曲線時被延遲被削平。負荷峰值小於得熱峰值。也就是說得熱和負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得熱含有輻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