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風機軸承座加工問題
可以試試,先車大孔的一個端面,以這個面為基準再鏜孔,然後車一塊圓板(定好圓心),剛好能輕輕敲入已鏜孔(未車端面的那邊),以這個圓心和已車端面定位。然後鑽四個邊孔,最後才銑底平面。
其實,你最關鍵的問題沒有以大孔作為基準,而其餘加工位置卻有很多尺寸要與大孔位置相關,還有就是大孔沒有端面,所以在鑽孔時基準找不好。
『貳』 離心風機做動平衡的方法是什麼呢
離心風機作動平衡的方法,概括而言,主要分為七步。首先,開機運行風機,利用測振儀在軸承座等反映振動情況的點M處測量振幅A0,記錄後停機。隨後,將葉輪前盤圓周等分為三個點,標記為1點、2點、3點。接著,根據風機葉輪大小確定質量mp,通常為150g到300g,根據需要在1點處固定預先製作好的夾塊P。再次開機,測量M點振幅A1。重復上述步驟,更換夾塊P的位置到2點和3點,依次測得M點振幅A2、A3。
下一步,在圖上以A0為半徑作圓,等分為三個點O1、O2、O3。以O1為圓心,A1為半徑作弧;以O2為圓心,A2為半徑作弧;以O3為圓心,A3為半徑作弧。上述三條弧線交於B、C、D三點。O4點即為輕點,作BCD型心O4。連接OO4並延長至與圓O交於O5點,O5點即為需添加配重鐵塊的點。測量OO4長度L,計算O5點配重質量m配為mpA0/2L。接著,將m配鐵塊焊牢在風機葉輪前盤或後盤圓周上,尋找實際O5點位置。至此,離心風機的作動平衡完成。
『叄』 請教下各位大哥,離心水泵測震動哪個位置合適軸承還是泵體
當然是泵體了,因為軸承的好壞,及泵體的安裝,聯軸器、地平的安裝都能引起泵的震動。要是想知道那個部位引起的震動那就要每個地方都要去檢查。
『肆』 電渦流位移感測器要如何安裝呢
內容來自用戶:博航教育
電渦流位移感測器安裝方法及注意事項
工業生產中在使用電渦流位移感測器測量設備時,由於是短時間臨時測量,因此往往不會注意電渦流位移感測器的正確安裝,引起顯著的測試誤差,給振動故障診斷和軸系平衡帶來麻煩。為了提高設備振動測試的正確性和可靠性。下面申思測控小編介紹下電渦流位移感測器的正確安裝方法及要點。
電渦流位移感測器的安裝應注意如下幾點:
1、避免結構支架發生共振和松動
感測器的支架在測振頻率必須高於設備的最高轉速對應的頻率,否則會因支架共振而使測量結果失真。美國CTC廠規定電渦流位移感測器支架在測振方向的自振頻率應高於機器10倍的最高工作頻率,這一點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難以達到,一般支架測振方向自振頻率高於2~3倍的轉速工作頻率就可以基本滿足測振要求。
為了提高自振頻率,結構支架一般是採用6~8mm厚的扁鋼製成,其懸臂長度不應超過100mm;當懸臂較長時,應採用型鋼,例如角鐵、工字鋼等,以便有效的提高支架自振頻率。測試中為防止支架或電渦流位移感測器發生松動,支架必須緊固在穩定性好的支撐部件上,最好固定在軸瓦或軸承座上,電渦流位移感測器與支架的連接應採用支架上攻絲,再用螺母扭緊,不要採用支架上打孔用雙螺母扭緊。
2、避免交叉感應和側向間隙
『伍』 軋機軸承清新後為什麼要加墊片
2.1 裝配質量
(1) 軸承的壽命與軸承座的設計是分不開的。如果軸承座設計和製造不當,將導致軸承受力不均,降低軸承壽命,軸承座應具有調心性,避免因軋輥燒損撓曲變形而使軸承受到偏載。
(2) 與軸承相關的備件的尺寸、幾何形狀、精度等級、公差范圍與設計是否相符。
(3) 與軸承配合的接觸面的光潔度、硬度是否在規定范圍之內,所有間隙、過盈配合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等等。
2.2 內、外套的安裝
2.2.1 內套的安裝
四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套與輥頸應為過盈配合,安裝時加熱到80~90℃,溫度不應超過100℃否則易造成軸承套圈滾道和滾動體退火,影響硬度和耐磨性,導致軸承壽命降低及過早報廢。利用加熱法安裝軸承時,油溫達到規定溫度10分鍾後,應迅速將軸承從油液中取出,趁熱裝於軸上。必要時,可用安裝工具在軸承內圈端面上稍加一點壓力,這樣更容易安裝。軸承裝於軸上後,必須立即壓住內圈,直到冷卻為止。通常用感應加熱器或機油加熱,禁止使用割槍烤。內套安裝在輥頸時使它和擋水環緊密接觸,以防擋水環活動。
2.2.2 外套的安裝
四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外套與軸承座的內孔為過渡配合。裝配時,將外套、滾子、保持架組成的整體用銅棒輕輕打入軸承座內,並緊貼內側固定端蓋。在裝外套時,應注意端面與保持架端面的標記,不能裝反,應按照拆開軸承包裝時的初始狀態順序裝入,以防出現因滾子受力不均而燒軸承的現象。裝軸承時,應將軸承水平放置,軸承裝好後,應標出其受力區間,以備換輥時重點檢查。
2.3 軸承密封件的合理組裝
軸承密封件可考慮選用普通的氟橡膠骨架密封,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合理的使用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當軋機為水平狀態時,兩側靜迷宮內的軸用密封圈唇口方向必須朝軸承外安裝,可有效防止冷卻水及氧化鐵皮的濺入;當軋機為立式狀態時,傳動側迷宮內密封圈唇口則朝軸承內安裝,由於重力向下可有效防止潤滑油的溢出;非傳動側迷宮內密封圈唇口也是朝軸承外安裝,可有效防止冷卻水的濺入。
2.4 軸承潤滑脂的合理選用
由於軸承普遍採用的潤滑脂是普通3#MoS2鋰基脂,存在粘度高、錐入度低、不耐高溫和不耐高速的缺點,打開軋機後軸承油脂干板、發熱卡阻的現象嚴重;而且易出現因潤滑脂板結,不能正常潤滑軸承而發生異常磨損、燒毀軸承的事故。針對這些不利於軸承使用的缺點,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建議選用極壓復合鋰基潤滑脂。
2.5 對軸承的檢查
2.5.1 運轉過程中對軸承的檢查
按照軸承使用環境要求,應定期對軸承進行聽、觀察和測量。聽就是使用規定器械對著軸承軸向端蓋和軸承座的徑向外殼,另一端貼耳聽軸承在運轉過程中是否有撞擊聲和機械摩擦聲;觀察就是對運行環境、安裝位置、震動偏移、潤滑等情況進行觀察,是否存在不良環境;測量就是用溫度計、測振儀對軸承座進行定量檢測。
通過以上方法可確定出軸承在運行中是否處於正常狀態以及應採取的措施,運轉中軸承易出現的故障及預防措施。
2.5.2 靜止狀態下對軸承的檢查
對相關備件的緊固情況進行檢查,各部件是否處於正確位置、有無松動的現象等。對軸承座要經常檢查是否已壓緊,有無松動。尤其是操作側軸承座與軋鋼機架間一定要有軸向無間隙固定,盡可能減少傳動側軸承座與軋鋼機架窗口的配合間隙,以減緩傳動軸跳動對軸承所產生的沖擊。另外,可對軸承潤滑劑進行檢測,檢查潤滑油是否進雜物、氧化鐵皮、水等。粗軋機通常受到較強的沖擊負荷,軸承震動大,潤滑脂容易流失。因此,要求潤滑脂有較強的粘附性,可以牢牢地粘附在零件的表面,一部分在滾道上潤滑軸承,其餘部分保存在軸承內部空間起到密封作用。如果外界污物侵入軸承座內,最先污染的是靠近外側的潤滑脂,使軸承零件表面出現磨損。隨著污物的增加,磨損面會增加,同時還會信號層裂紋並逐漸擴展,最終使套圈開裂,嚴重時還會報廢軋輥、軸承座等相關部件。
2.5.3 軸承的拆後檢查
由於粗軋機單槽軋制量大,因此換輥周期長,軋輥換下後可使用清洗劑,把軸承清洗干凈,用壓縮空氣吹乾,然後對滾子、保持架、滾到進行檢查。滾子、滾道出現凹痕、點蝕等現象,視具體情況更換。同時,要檢查軸向密封盒徑向游隙,檢查無誤後,增加潤滑劑備用。
3.結語
棒材軋機的軸承有它獨特的使用環境、特點及要求。軋制力較小時,因負荷過大而引起的軸承內外圈的開裂、滾動體碎裂的現象非常少,因此應重點關注軸承的正確安裝、檢查和維護等方法並制定相應的工藝規程以降低軋機燒軸承的事故率。影響軸承使用壽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應制定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和工藝規程,才能達到延長軸承使用壽命保證生產順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