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軸承套圈 尺寸
軸承是標准件,其外形尺寸都有標准規定,如gb/t
273.1~3、gb/t
276、gb/t
281、gb/t
283等等。你可根據軸承類型查閱相關標准。至於軸承的內部結構,每種軸承都有自己的設計方法,其主要的就是要滿足使用條件,如額定載荷等。因此,樓主要做具體的圖,需要了解軸承的外形尺寸及內部結構才可。
㈡ 怎樣找到圓錐滾子軸承套圈滾道公差尺寸要求
滾動體是圓柱滾子的向心滾動軸承。
圓柱滾子軸承
圓柱滾子與滾道為線接觸軸承。負荷能力大,主要承受徑向負荷。滾動體與套圈擋邊摩擦小,適於高速旋轉。根據套圈有無擋邊,分有NU、NJ、NUP、N、NF等單列軸承,及NNU、NN的雙列軸承。該軸承是內圈、外圈可分離的結構。內圈或外圈無擋邊的圓柱滾子軸承,其內圈和外圈可以向軸向作相對移動,所以可以作為自由端軸承使用。在內圈和外圈的某一側有雙擋邊,另一側的套圈有單個擋邊的圓柱滾子軸承,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一個方向軸向負荷。一般使用鋼板沖壓保持架,或銅合金車制保持架。但也有一部分使用聚醯胺成形保持架。
1. 滾子與滾道為線接觸或修下線接觸,徑向承載能力大,適用於承受重負荷與沖擊負荷。
2. 摩擦系數小,適合高速,極限轉速接近深溝球軸承。
3. N型及NU型可軸向移動,能適應因熱膨脹或安裝誤差引起的軸與外殼相對位置的變化,可作自由端支承使用。
4. 對軸或座孔的加工要求較高,軸承安裝後外圈軸線相對偏斜要嚴加控制,以免造成接觸應力集中。
5. 內圈或外圈可分離,便於安裝和拆卸。
大中型電動機、機車車輛、機床主軸、內燃機、發電機、燃氣渦輪機、減速箱、軋鋼機、振動篩以及起重運輸機械等。
㈢ 軸承套圈加工尺寸
作為整個工業基礎的機械製造業,進口軸承用於進口設備的維修與改造正在朝著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和柔性化的方向發展。磨削、超精研加工尺寸(簡稱「磨超加工」)往往是機械產品的終極加工環節,其品質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機械工業基礎件的軸承生產中,套圈的磨超加工決定了軸承精度,而滾動表面的磨超加工則是影響軸承壽命及減振降噪的關鍵環節,因此,套圈的磨超加工歷來都被視為軸承製造技術領域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
回顧國內外軸承工業的發展,60年代就已形成從雙端面磨削、無心外圓磨削、滾道切入無心磨削到滾道超精研加工的穩定套圈磨超加工工藝流程和方法,截至今日,工藝流程未曾出現根本性的變化,但是軸承製造技術的發展卻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60年代,誕生了成系列的切入無心磨床和超精研機床,零件加工精度達到3~5um,單件加工時間13~18s(中小型尺寸);70年代,大量新技術被採用:60m/s高速磨削、控制力磨削技術、以集成電路為特徵的電子控制技術、數字控制技術,滾動NSK軸承的預緊--預緊的方法零件加工精度提升到1~3um,加工時間縮短到10~12s。80年代以來,在穩定質量的前提下,追求設備的高精、高效,高穩定性以及製造系統的數控化、柔性化和工廠自動化。
1.軸承套圈的磨削加工
軸承生產中,磨削加工勞動量約占總勞動量的60%,磨床數量佔全部金屬切削機床的60%左右,磨削加工的成本占整個軸承成本的15%以上。對於高精度軸承,磨削加工的比例更大些。磨削加工是整個加工過程中最復雜的環節,也是對其了解最不充分的一個環節。對套圈所要求的性能指標多、精度高,其加工成形機理復雜,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多,加工參數在線檢測困難。因此,對於軸承生產中關鍵工序之一的磨削加工,如何採用新工藝,新技術,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磨削過程,國產軸承與進口軸承的新舊代號尺寸規格參數對照表(八十) 便是磨削加工的主要任務。上海日發作為軸承裝備工業發展的後起之秀,在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和實踐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站在先人的肩頭,消化吸收國內外最新磨超技術,走在了行業發展的前列,開拓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逐步在行業中樹立了高精、高效的日發形象。
(1)高速磨削技術
高速磨削能實現現代製造技術追求的兩大目標: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效率。實踐證明:磨削速度由35m/s提高到50~60m/s時,生產效率一般可提高30~60%,砂輪耐用度提高約0.7~1倍,工件表面粗糙度參數值降低約50%。國內高速磨削技術起步較晚,磨削速度達到45m/s以上一般就稱為高速磨削。而國外高速磨削發展迅速,應用廣泛,採用高磨削比�高耐用度的超硬磨料,如CBN砂輪,磨削速度已達80~120m/s,甚至更高。如:德國Mikrosa、日本KOYO公司的無心磨床,日本TOYO公司的軸承內圓磨床等,外表面磨削砂輪線速度達120m/s,內表面磨削線速度達60~80m/s。增大砂輪驅動(傳動)系統的功率和提高機床的剛性,是實現高速磨削的一項重要措施,而其中高速主軸單元是高速磨床最為關鍵的部件。在高速磨削中,砂輪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外,還需要保證具有良好的磨削性能,才能獲得高速磨削效果。另外,冷卻裝置也是實現高速磨削不可或缺的裝置之一。
(2)CBN砂輪磨削技術
立方氮化硼磨料簡稱CBN磨料,由其製造的砂輪稱為CBN砂輪,國產軸承與進口軸承的新舊代號尺寸規格參數對照表(七十九)具有如下一些特徵:⑴硬度高,導熱率高,熱穩定性好,可承受1300~1500℃高溫。⑵耐用性高,磨耗小,磨削比可達4000~10000(磨削比是指磨削過程去除工件材料量與砂輪磨損量的比值)而普通剛玉砂輪僅為50~80。⑶磨削力小,磨削熱小,加工工件應力小,表層應力薄或沒有。⑷輔助時間(修整砂輪、更換砂輪)大大減少。
在國外,CBN砂輪磨削技術的應用,被稱為「生產加工技術的一場大革命」,1982年以來,CBN砂輪在日本已大批應用,並且高速增長。而對我國軸承行業來說,利用CBN進行套圈磨削加工還是一種新的加工技術,起步較晚,要廣泛應用,還需要研究解決CBN砂輪的製造技術、修整技術、專用軸承磨床和磨削冷卻液等一系列技術問題,上海日發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果。
(3)外表面磨削砂輪自動平衡技術
對於外表面磨削,由於砂輪較大並且為非勻質組織體,砂輪系統重心總是偏離主軸中心,高速旋轉時引起砂輪系統及其整個機床的振動,影響機床的使用壽命和加工精度,工件表面產生磨削振紋,波紋度增大。砂輪主軸上安裝機械的或其他方式的自動平衡裝置,開機後系統自動地快速逼近最佳平衡狀態。該項技術的突破推動了磨削技術的發展,同時能夠極大限度地延長砂輪、修整用金剛石及主軸軸承壽命,減小機床振動,長期保持機床的原有精度。
(4)快速消除內表面磨削空程的技術
在所有軸承磨加工設備中,內表面磨床的水平具有象徵的意義,國產軸承與進口軸承的新舊代號尺寸規格參數對照表(七十八)這主要是磨削孔徑限制了砂輪尺寸及相應的系統機構集合參數,從根本上限制了工藝系統的剛性,而其加工精度要求較高。這樣就要求我們在對內表面磨削的工藝過程進行深入研究時候,除最大限度地發揮機床與砂輪的切削能力外,還要減小輔助磨削時間,這也是提高磨削效率的關鍵,因為磨削空程占整個磨削時間的10%左右。
目前,國內外應用較為廣泛的快速消除磨削空程的技術有以下幾種:控制力磨削技術,恆功率磨削技術,利用主動測量儀技術和測量電主軸電流技術。
(5)CNC數控技術及交流伺服技術
交流伺服電機與PLC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定位模塊,伺服放大器相連即可構成伺服系統,伺服電機本身帶有光學旋轉編碼器,將其輸出的信號反饋到伺服放大器即可構成半閉環控制系統。在高轉速(3000rpm)及低速運轉都能保證定位精度,使用伺服系統可以完成快跳、快趨、修整補償、粗精磨削,使機床進給機構大大簡化,性能可靠性大大提高。
(6)交流變頻調速技術
在磨削中砂輪的線速度隨著砂輪的消耗逐漸降低,國產軸承與進口軸承的新舊代號尺寸規格參數對照表(七十七)其開始與終末的線速度之比約為3:2。目前,在砂輪磨削領域已採用高線速度磨削,為了提高磨削效率、保證磨削質量一致性,採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計算功能在每次修整砂輪後計算出砂輪半徑,進而計算出保持砂輪恆線速度的變頻器輸入頻率,並傳送給交流變頻器,從而保證砂輪線速度不變。
2.軸承套圈的超精研加工
超精研加工方法是從3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起來的,其創立就是針對軸承滾動表面加工的,它是一種精密的、經濟的加工工藝,隨著機械加工零件精密度及表面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超精研加工得到愈來愈廣泛的應用。
超精研加工,簡稱「超精加工」,一般是指在良好的潤滑條件下,被加工工件按一定的速度旋轉,油石按一定的壓力彈性地壓工件加工表面上,並在垂直於工件旋轉方向按一定規律作往復振盪運動的一種能夠自動完結的光整加工方法。具有有效的減小圓形偏差(主要是波紋度)、改善滾道母線的直線性或加工成所需要的凸度形狀、去除磨削變質層,瓦線分切薄切用砂輪FAG軸承改進技術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增加表面殘余壓應力、在加工表面形成紋理均勻細膩的、較理想的交叉紋路等工藝優點,可提高軸承的旋轉精度,減低軸承的振動和雜訊、提高軸承的承載能力、提高軸承的潤滑效果,減小磨損、減小軸承工作時的發熱。為此,超精加工工藝在軸承製造的光整加工(拋光、砂布帶研磨、超精磨和超精研)中占據重要地位。
超精加工工藝技術
超精加工工藝上將整個超精研過程分為粗超和精超二個階段。粗超階段中油石磨料比較鋒利,油石壓力較高,工件轉速較低,擺頭頻率較高,因而切削能力強,是去除工件加工量的主要階段。精超階段中油石磨料相對鈍化,油石壓力較低,工件轉速較高,擺頭頻率較低,因而切削能力減弱,對工件表面的拋光作用加強,大大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其中,一序二段法,一序二步法,油石自動補償技術,油石自動供給技術,粗、精超油石自動變換技術和高頻小振盪加低頻大往復技術等都能在日發設備上一一得到體現。
目前滾道超精研機常用的工件定位方式有端面滾輪機械壓緊式無心夾緊,液壓定心端面滾輪機械壓緊式夾緊,雙滾輪驅動端面壓緊式無心夾緊等幾種。
潤滑冷卻技術
超精加工對潤滑冷卻液的過濾精度有嚴格的要求,SKF軸承滾子的製造要保證適當的粘度,防銹功能,揮發性小,重復使用,同時超精潤滑液還起到了沖洗冷卻,潤滑,形成吸附油膜的功用。
在軸承套圈磨超加工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上,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要真正將這些新技術消化和吸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切還需要日發人的不懈努力和孜孜追求。本文地址: http://www.nskfag.org/news/201104_36437.html
㈣ 如何確定軸承的內外徑尺寸
1)軸承內徑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一、二位數字表示。
對常用內徑d=20~480mm的軸承內徑一般為5的倍數,這兩位數字表示軸承內徑尺寸被5除得的商數,如04表示d=20mm;12表示 d=60mm等等。
對於內徑為10mm、12mm、15mm和17mm的軸承,內徑代號依次為00、01、02和03。對於內徑小於10mm和大於500mm 軸承,內徑表示方法另有規定,可參看 GB/T272—93。
2)軸承的直徑系列(即結構相同、內徑相同的軸承在外徑和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三位數字表示。例如,對於向心軸承和向心推力軸承,0、1表示特輕系列;2表示輕系列;3表示中系列;4表示重系列;7表示超特輕;8、9表示超特輕。
推力軸承尺寸分直徑系列與向心軸承略有不同。其中0表示超輕系列,1表示特輕系列,2表示輕系列,3表示中系列,4表示重系列,5表示特重系列。
3)軸承的寬度系列(即結構、內徑和直徑系列都相同的軸承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右起第四位數字表示。
當寬度系圖13-4直徑系列的對比列為0系列(正常系列)時,對多數軸承在代號中可不標出寬度系列代號O,但對於調心滾子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寬度系列代號0應標出。
直徑系列代號和寬度系列代號統稱為尺寸系列代號。
(4)軸承套圈尺寸如何控制擴展閱讀:
1、軸承類型編號:
0 表示雙列角接觸球軸承
1表示調心球軸承
2表示調心滾子軸承和推力調心滾子軸承
3表示圓錐滾子軸承
4表示雙列深溝球軸承
5表示推力球軸承
6表示深溝球軸承
7表示角接觸軸承
8表示推力圓柱滾子軸承
N表示圓柱滾子軸承和雙列圓柱滾子軸承NN
U表示外球面軸承
QJ表示四點接觸球軸承
2、後置代號:
軸承的後置代號是用字母和數字等表示軸承的結構、公差及材料的特殊要求等等。後置代號的內容很多,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代號。
1)內部結構代號是表示同一類型軸承的不同內部結構,用字母緊跟著基本代號表示。如:接觸角為15°、25°和40°的角接觸球軸承分別用C、AC和B表示{HotTag}內部結構的不同。
2)軸承的公差等級分為2級、4級、5級、6級、6X級和0級,共6個級別,依次由高級到低級,其代號分別為/PZ、/P4、/PS、/P6、/P6X和/P0。公差等級中, 6X級僅適用於圓錐滾子軸承; 0級為普通級,在軸承代號中不標出。。
3)常用的軸承徑向游隙系列分為1組、2組、0組、3組、4組和5組,共6個組別,徑向游隙依次由小到大。o組游隙是常用的游隙組別,在軸承代號中不標出,其餘的游隙組別在軸承代號中分別用/C1、/C2、/C3、/C4、/C5表示。
3、前置代號
軸承的前置代號用於表示軸承的分部件,用字母表示。如用 L表示可分離軸承的可分離套圈;K表示軸承的滾動體與保持架組件等等。
實際應用的滾動軸承類型是很多的,相應的軸承代號也是比較復雜的。以上介紹的代號是軸承代號中最基本、最常用的部分,熟悉了這部分代號,就可以識別和查選常用的軸承。
4、軸承的安裝和維護
從使用角度,保證軸承能可靠地工作要注意以下幾點:
(1)改善潤滑質量,控制機油的壓力、溫度及流量,加強機油濾清。
(2)採用符合規定的燃油及潤滑油。
(3)控制柴油發電機組的溫度狀態,在過冷過熱的情況下工作都是不利的。冷天,柴油機起動前應先預熱,並用手轉動曲軸使機油進入磨擦表面。
(4)軸承及軸頸表面質量和幾何形狀應嚴格得到保證。
(5)軸承間隙要適當,發電機組過大產生沖擊,過小則潤滑不良,可能燒瓦。
一般說來從使用角度講要注意以下幾點:
1.軸承間隙要適當,過大產生沖擊,過小則潤滑不良,可能燒瓦;
2.軸承及軸頸表面質量和幾何形狀應嚴格得到保證;
3.改善潤滑質量,控制機油的壓力、溫度及流量,加強機油濾清;
4.採用符合規定的燃油及潤滑油。
為使軸承充分發揮並長期保持其應有的性能,必須切實做好定期維護保養(定期檢查)。通過適當的定期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故障,防止事故於未然,對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性十分重要。
安裝
軸承的安裝是否正確,影響著精度、壽命、性能。因此,設計及組裝部門對於軸承的安裝要充分研究。希望要按照作業標准進行安裝。作業標準的項目通常如下:
(1)清洗軸承及軸承關連部件
(2)檢查關連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3)安裝
(4)安裝好軸承後的檢查
(5)供給潤滑劑
希望在即將安裝前,方才打開軸承包裝。一般潤滑脂潤滑,不清洗,直接填充潤滑脂。潤滑油潤滑,普通也不必清洗,但是,儀器用或高速用軸承等,要用潔凈的油洗凈,除去塗在軸承上的防銹劑。除去了防銹劑的軸承,易生銹,所以不能放置不顧。再者,已封入潤滑脂的軸承,不清洗直接使用。
軸承的安裝方法,因軸承結構、配合、條件而異,一般,由於多為軸旋轉,所以內圈需要過盈配合。圓柱孔軸承,多用壓力機壓入,或多用熱裝方法。錐孔的場合,直接安裝在錐度軸上,或用套筒安裝。
安裝到外殼時,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過盈量,通常用壓力機壓入,或也有冷卻後安裝的冷縮配合方法。用乾冰作冷卻劑,冷縮配合安裝的場合,空氣中的水分會凝結在軸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適當的防銹措施。
維護保養
拆卸
軸承的拆卸是定期維修,軸承更換時進行。拆卸後,如果繼續使用,或還需要檢查軸承之狀態時,其拆卸也要與安裝時同樣仔細進行。注意不損傷軸承各零件,特別是過盈配合軸承的拆卸,操作難度大。
根據需要設計製作拆卸工具也十分重要。在拆卸時,根據圖紙研究拆卸方法、順序、調查軸承的配合條件,以求得拆卸作業的萬無一失。
外圈的拆卸過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殼的圓周上設置幾處外圈擠壓螺桿用螺絲,一面均等地擰緊螺桿,一邊拆卸。這些螺桿孔平常蓋上盲塞,圓錐滾子軸承等的分離型軸承,在外殼擋住肩上設置出幾處切口,使用墊塊,用壓力機拆卸,或輕輕敲打著拆卸。
內圈的拆卸,可以用壓力機拔出最簡單。此時,要注意讓內圈承受其拔力。再者,所示的拔拉卡具也多為使用,無論那種卡具,其都必須牢牢地卡在內圈側面。為此,需要考慮軸擋肩的尺寸,或研究在擋肩處加工上溝,以便使用拉拔卡具。
大型軸承的內圈拆卸採用油壓法。通過設置在軸承的油孔加以油壓,以使易於拉拔。寬度大的軸承則油壓法與拉拔卡具並用,進行拆卸作業。
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拆卸可以利用感應加熱法。在短時間內加熱局部,使內圈膨脹後拉拔的方法。需要安裝大批這類軸承內圈的場合,也使用感應加熱法。
清洗
將軸承拆下檢查時,先用攝影等方法做好外觀記錄。另外,要確認剩餘潤滑劑的量並對潤滑劑采樣,然後再清洗軸承。
a、軸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進行,並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屬網架。
b、粗洗時,在油中用刷子等清除潤滑脂或粘著物。此時若在油中轉動軸承,注意會因異物等損傷滾動面。
c、精洗時,在油中慢慢轉動軸承,須仔細地進行。
通常使用的清洗劑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據需要有時也使用溫性鹼液等。不論用哪種清洗劑,都要經常過濾保持清潔。
清洗後,立即在軸承上塗布防銹油或防銹脂。
檢查與判斷
為了判斷拆下的軸承能否重新使用,要著重檢查其尺寸精度、旋轉精度、內部游隙以及配合面、滾道面、保持架和密封圈等。大型軸承因不能用手旋轉,注意檢查滾動體、滾道面、保持架、擋邊面等外觀,軸承的重要性愈高愈須慎重檢查。
滾動軸承發熱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
(1)軸承精度低:選用規定精度等級的軸承。
(2)主軸彎曲或箱體孔不同心:修復主軸或箱體。
(3)潤滑不良:選用規定牌號的潤滑材料並適當清潔。
(4)裝配質量低:提高裝配質量。
(5)軸承內外殼跑圈:更換軸承及相關磨損部件 。
(6)軸向力太大:清洗、調正密封口環間隙要求 0.2~0.3mm 之間,更正葉輪平衡孔直徑及校驗靜平衡值 。
(7)軸承損壞:更換軸承。
保管
軸承在出廠時均塗有適量的防銹油並用防銹紙包裝,只要該包裝不被破壞,軸承的質量將得到保證。但長期存放時,擬在濕度低於65%、溫度為20℃左右的條件下,存放在高於地面30cm的架子上為宜。另外,保管場所應避開直射陽光或與寒冷的牆壁觸。
網路-滾動軸承型號代號
網路-軸承
㈤ 軸承游隙如何調整
感覺法:用手指檢查滾動軸承的軸向游隙,這種方法應用於軸端外露的場合。當軸端封閉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檢查時,可檢查軸是否轉動靈活。
對於不可調軸承的游隙,行業有相應的標准值(CN, C3,C4等等),也可以定製特定的游隙范圍。當軸、軸承座尺寸已知,相應的內、外圈配合量就確定了,安裝後的游隙就不能改變。由於在設計階段配合量是一個范圍,最後的游隙也存在一個范圍,在對游隙精度有要求的應用就不適用。
(5)軸承套圈尺寸如何控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採用手推法測量要求測量者有較高的測量技能。此法測量誤差較大,尤其是游隙處於邊緣狀態時,容易引起誤差,此時應以儀器測量為准。
塞尺測量時,應按標準的規定操作,不得使用滾子從塞尺上滾壓過去的方法測量。
測量過程中應保證球落入溝底;閉型軸承在封閉前測量,採用有荷儀器時,測值還應減去載荷引起的游隙增加量。
㈥ 正確安裝軸承方法
軸承安裝的好壞與否,將影響到軸承的精度、壽命和性能。金峰軸承山東總代理小編現分享一下軸承的正確安裝方法:
軸承的安裝應根據軸承結構,尺寸大小和軸承部件的配合性質而定,壓力應直接加在緊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得通過 滾動體傳遞壓力,軸承安裝一般採用如下方法:
一、壓入配合
軸承內圈與軸使緊配合,外圈與軸承座孔是較松配合時,可用壓力機將軸承先壓裝在軸上,然後將軸連同軸承一起裝入軸承座孔內,壓裝時在軸承內圈端面上,墊一軟金屬材料做的裝配套管(銅或軟鋼),裝配套管的內徑應比軸頸直徑略大,外徑直徑應比軸承內圈擋邊略小,以免壓在保持架上。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緊配合,內圈與軸較松配合時,可將軸承先壓入軸承座孔內,這時裝配套管的外徑應略小於座孔的直徑。如果軸承套圈與軸及座孔都是緊配合時,安裝室內圈和外圈要同時壓入軸和座孔,裝配套管的結構應能同時押緊軸承內圈和外圈的端面。
二、加熱配合
通過加熱軸承或軸承座,利用熱膨脹將緊配合轉變為松配合的安裝方法。是一種常用和省力的安裝方法。此法適於過盈量較大的軸承的安裝,熱裝前把軸承或可分離型軸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勻加熱80-100℃,然後從油中取出盡快裝到軸上,為防止冷卻後內圈端面和軸肩貼合不緊,軸承冷卻後可以再進行軸向緊固。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制的軸承座緊配合時,採用加熱軸承座的熱裝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傷。用油箱加熱軸承時,在距箱底一定距離處應有一網柵,或者用鉤子吊著軸承,軸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雜質進入軸承內或不均勻的加熱,油箱中必須有溫度計,嚴格控制油溫不得超過100℃,以防止發生回火效應,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㈦ 0類軸承套圈溝道尺寸的計算
對應成品是外圈是按0.525*DW)鋼球直徑,內圈是0.515*DW鋼球直徑來計算溝曲率,但是擋邊高度各廠都不一樣,所以你也定不了溝的成品寬度,另外,你是車工件,還需要在成品尺寸基礎上留有磨加工餘量。
㈧ 滾動軸承里軸承內圈與軸頸、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是如何配合的
滾動軸承的配合是指軸承內圈與軸頸、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 由於滾動軸承是標准件,故內圈與軸頸的配合採用基孔制,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採用基軸制。配合的松緊程度根據軸承工作載荷的大小、性質、轉速高低等確定。
轉速高、載荷大、沖擊振動比較嚴重時應選用較緊的配合,旋轉精度要求高的軸承配合也要緊一些;游動支承和需經常拆卸的軸承,則應配合松一些。 對於一般機械,軸與內圈的配合常選用m6、k6、js6等,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常選用J7、H7、G7等。
由於滾動軸承內徑的公差帶在零線以下,因此,內圈與軸的配合比圓柱公差標准中規定的基孔制同類配合要緊些。如圓柱公差標准中H7/k6、H7/m6均為過渡配合,而在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中就成了過盈配合。
(8)軸承套圈尺寸如何控制擴展閱讀:
滾動軸承優點
1、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機械效率高,易起動;
2、尺寸標准化,具有互換性,便於安裝拆卸,維修方便;
3、結構緊湊,重量輕,軸向尺寸更為縮小;
4、精度高,負載大,磨損小,使用壽命長;
5、部分軸承具有自動調心的性能;
6、適用於大批量生產,質量穩定可靠,生產效率高;
7、傳動摩擦力矩比流體動壓軸承低得多,因此摩擦溫升與功耗較低;
8、起動摩擦力矩僅略高於轉動摩擦力矩;
9、軸承變形對載荷變化的敏感性小於流體動壓軸承;
10、只需要少量的潤滑劑便能正常運行,運行時能夠長時間提供潤滑劑;
11、軸向尺寸小於傳統流體動壓軸承;
12、可以同時承受徑向和推力組合載荷;
13、在很大的載荷-速度范圍內,獨特的設計可以獲得優良的性能;
14、軸承性能對載荷、速度和運行速度的波動相對不敏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滾動軸承
網路-軸承套圈
㈨ 軸承使用要注意什麼
1.軸承的安裝、拆卸的方法,應根據軸承的結構、尺寸大小和與軸承部件的配合性質而定。安...
2.軸承內圈與軸是緊配合,外圈與殼體是較松配合,可用壓力機將軸承先壓裝在軸承上,...
3.軸承安裝時要使軸承孔和軸的中心線重合,軸承相對軸歪斜不僅安裝困難,而且會造成壓痕...
4.軸承內圈與軸,外圈與殼體孔都是緊配合,裝配套管端面應做成能同時壓緊軸承內外套圈端...
5.加熱安裝,安裝軸承所需要的力與軸承尺寸和配合過盈量的大小有關,對於過盈量較大的中...
㈩ 軸承內外圈的定位用什麼方法啊
1 0了防止軸承在承受軸向負荷時產生軸向移動,軸承在軸上和外南寧孔內都應用軸向定位裝置。軸承在軸上和外殼孔內定位方式的選擇,取決於作用在軸上負荷的大小和方向,軸承的轉速,軸承的類型,軸承在軸上的位置等。軸向負荷越大,軸承轉速越高,軸向定位應越可靠。對於不同類型的軸承,軸向定位的方式也應不同。如對角接觸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可選用軸肩和外殼孔的檔肩單向支撐,而不必採用專門的定位裝置,套圈在軸向的移動可由軸承本身支撐。作為固定支承的徑向軸承,其內外圈在軸向都要固定在左支承。作為需要補償軸的熱伸長的游動支承中,如安裝不可分離型軸承時,只需要固定其中一個套圈,游動的套圈不固定。 在游動支承中安裝分離型軸承,如短圓柱滾子軸承、滾針軸承,則兩個套圈都需要固定。 常用的軸承套圈的軸承向定位方法現介紹如下: 1.軸承內圈的定位 在軸上安裝軸承內圈時,一般都由軸肩在一面固定軸承的位置,而另一面則用螺母、止動墊圈或彈簧檔圈等固定。軸肩和軸向固定零件與軸承內圈接觸部分的尺寸,可按軸承尺寸表格所列各類軸承的安裝尺寸確定。 (1)螺母定位 在軸承轉速較高、承受較大軸向負荷的情況下,螺母與軸承內圈接觸的端面要與軸的旋轉中心線垂直。否則即使擰緊螺母也會破壞軸承的安裝位置及軸承的正常工作狀態,降低軸承旋轉精度和使用壽命。特別是軸承內孔與軸的配合為松動配合時,更需要嚴格控制。為了防止螺母在旋轉過程中發生松動,需要採取適當的防止松動的技術措施。使用螺母和止動墊圈定位,將止動墊圈內鍵齒置入軸的鍵槽內,再將其外圈上各齒中的一個彎入螺母的切口中。 (2)彈簧檔圈定位 在軸承承受軸向負荷不大、轉速不高、軸既較短又在軸頸上加工成螺紋有困難的情況下,可採用斷面為矩形的彈性檔圈定位。此種方法裝卸很方便,所佔位置小,製造簡單。 (3)止推墊圈定位 在軸頸較短、軸頸上加工成螺紋有困難,軸承轉速較高、軸向負荷較大的情況下,可採用墊圈定位,即用墊圈在軸端面上用兩個以上螺釘進行定位,用止動墊圈或鐵絲擰死,防止松動。 (4)緊定套定位 軸承轉速不高,承受平穩徑向負荷和不大的軸向負荷的調心滾子軸承,可在光軸上藉助錐形緊定套安裝。緊定套用螺母和止動墊圈進行定位。利用螺母鎖緊緊定套的摩擦力將軸承定位。 (5)內孔有錐度的軸承定位 內孔有錐度的軸承在錐度軸上安裝,需要使軸向負荷檢頂緊軸與軸承,因此安裝時應注意內孔錐度的方向性。如軸承位於軸端並且在軸端允許加工成螺紋,可以直接用螺母定位。如果軸承不是安裝在軸端,並且軸上不允許加工成螺紋。在這種情況下,可用兩半合並的螺紋環卡到軸的凹槽內,再用螺母定位軸承。 (6)特殊定位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軸的台肩和圓角尺寸不能按本目錄所列的安裝尺寸確定時,可以採用過渡墊片作為軸向支承。 2.軸承外圈的定位 軸承外圈在外殼孔內安裝時,外殼體孔的內側上一般都有占肩固定軸承的位置,另一側用端蓋、螺紋環和孔用彈性檔圈等定位。 (1)端蓋定位 端蓋定位用於所有類型的向心軸承和角接觸軸承,在軸承轉速較高、軸向負荷較大的情況下使用。端蓋用螺釘定位壓緊軸承外圈,端蓋也可以做成迷宮式的密封裝置。 (2)螺紋環定位 軸承轉速較高,軸向負荷較大,不適於使用端蓋定位的情況下,可用螺紋環定位向心軸承和推力軸承,此時可用於調整軸承的軸向間隙。 (3)彈性檔圈定位 這種定位方法所佔的軸向位置小,安裝拆卸方便,製造簡單,適用於承受較小的軸向負荷處。在軸承與彈簧之間加一個調整環,便於調整軸向位置。 (4)軸承外圈上帶有止動槽的深溝球軸承,可用止動環定位。 當外殼孔內由於條件的限制不能加工止動檔肩,或部件必須縮減輪廓尺寸時,選用這種類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