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輻射誘變育種所需設備
世界上存在一種人眼看不到的射線,作物經它照射,會發生變異,產生新的特性。這種由鈷元素發出的射線,已被廣泛地應用於作物育種領域,並產生了良好的效益。近日筆者來到四川省農科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參觀了用於輻射育種的全封閉式和半封閉式的神秘鈷圃。
據該所徐力遠所長介紹,由於鈷元素的輻射對人體有害,因而對種子的輻照處理完全在與人體隔離的條件下進行。雖然對人體有害,但輻照後的種子對人體卻無害。相反,輻照改變了種子內基因形狀,為科學家選育優良品種創造了條件。經輻照後的種子,首先全部要按正常方式進行大田種植,科學家在作物生長的整個生長期內都要進行嚴格的觀察記錄分析。由於輻照後種子產生的變異各不相同,因而大田表現也不一樣,科學家必須從中選擇優良性狀的植株,然後從其花葯內取出組織再進行單倍體培育,穩定種性,從而獲得新的品種。採用輻射育種,育種周期可從常規育種的8年縮短至2年左右,效益大大提高。「川輻1號」就是該所通過輻射育種方式育成的我國第一個小麥突變新品種,獲得了國家發明三等獎。目前,加上用同樣方式育成的川輻2號、3號、4號,該系列品種推廣面積累計已達2000萬畝以上,獲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筆者來到位於該所的全封閉式鈷圃,只見建築四周被封閉得嚴嚴實實,緊閉的鐵門,給人一種森嚴的感覺。該鈷圃內存放著大劑量的鈷60元素,輻射相當強。為防止輻射外漏,鈷圃由1米多厚的鋼筋混凝土構築圍牆和屋頂,鈷60則存放在室內2米多深的清水之中,當需要輻射的種子放入室內之後,人員馬上離開,厚厚的鐵門立刻緊閉,操作人員在室外通過操作台將鈷60從水中提起,照射幾分鍾後,再將鈷60重新放入水中保存。半封閉式鈷圃比全封閉式鈷圃大,由於存放的鈷60劑量小,因而沒有封閉圃頂。該鈷圃建築極具特色,約1米厚的圍牆圍成一個直徑約40米的圓形場地,場地中央是一個大型圓柱體,內存鈷60,圓柱體上方又支起一個錐形體,就象一把巨型雨傘保護著圓柱體。圓柱體周圍是田地,種有油菜和小麥以及一些花卉。圍牆外是控制室,通過該室可將圓柱體內的鈷60提出對周圍的作物進行輻照處理。
該鈷圃是我國唯一一個半開放式鈷圃,曾獲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② 制備培養基需要什麼器材
首先了解你所配的培養基的配方,然後根據配方來配。一般來說,需要大燒杯,玻璃棒,電子天平,還要准備加熱的東西,對於一些不好溶解的物質可以邊加熱邊攪拌。另外,配好的培養基要分裝,所以還需要准備三角瓶或者培養皿。當然,培養基配好後還需要滅菌,因此,要用到高壓滅菌鍋。一般來說的話,需要這些東西就可以了!!
③ 水稻良好的制種基地需要哪些必要條件
水稻生產主要有以下環節:一、苗期管理:1、秧田整理;2、浸種催芽;3、播種;4、苗期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二、大田管理:1、大田整理;2、稱栽;3、大田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4、收割。現在的種植都是機械化,注意好病蟲害防治最重要。
④ 雜交水稻如何育種的
雜交,即父、母本分屬不同品種或品系,將其應用於育種上就是「雜交育種」。雜交育種法的原理就是中學生物學所講到的基因分離定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等。雜交水稻是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所有兩系、三系雜交稻,無論是用野敗,還是岡型、紅蓮型、滇型不育系,都是雜交良種,並非只有用那株雄性不育系親本的雜交,才叫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是通過不同稻種相互雜交產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對配製雜交種子不利。要進行兩個不同稻種雜交,先要把一個品種的雄蕊進行人工去雄或殺死,然後將另一品種的雄蕊花粉授給去雄的品種,這樣才不會出現去雄品種自花授粉的假雜交水稻。可是,如果技術人員用人工方法在數以萬計的水稻花朵上進行去雄授粉的話,工作量極大,實際並不可能解決生產的大量用種。
雄性不育系:是一種雄性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於花粉無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結實,只有依靠外來花粉才能受精結實。因此,藉助這種母水稻作為遺傳工具,通過人工輔助授粉的辦法,就能大量生產雜交種子。
保持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後,所產生後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藉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復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所產生的雜交種雄性恢復正常,能自交結實,如果該雜交種有優勢的話,就可用於生產。
三系雜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三系配套育種,不育系為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提供了可能性,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用恢復系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雄性恢復且有優勢的雜交稻。
兩系雜交稻:一種命名為光溫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轉換與日照長短和溫度高低有密切關系,在長日高溫條件下,它表現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溫條件下,恢復雄性可育。利用光溫敏不育系發展雜交水稻,在夏季長日照下可用來與恢復系制種,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溫敏不育系配製的雜交稻叫做兩系雜交稻。
雜種優勢即兩個不同品種或品系的親本雜交所產生的雜交子一代除兼有父母本的優點之外,還有可能在生長勢、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產量和品質上優於其雙親的現象。兩個親本的親緣關系越遠,攜帶的異質基因越多,親本純度越高,雜種優勢越明顯。具有雜種優勢的雜交子一代種子就是雜交良種。雜交良種都是雜合子,即染色體同一位點上的兩個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個體,遺傳因子組成不相同,如Aa、Bb。雜合子間交配後代會出現性狀分離。
⑤ 雞的人工授精應准備哪些器材和用品
(1)集精杯
用於收集精液,有錐形和U形刻度兩種(圖1-12),為棕色玻璃製品,杯口直徑2.5~2.8厘米。
圖1-12集精杯
1.實心漏斗集精杯2.漏斗形集精杯3.可保溫集精杯
(2)貯精器
常用刻度試管,規格為5~10毫升,供貯存精液用。
(3)輸精器
用於輸精。多為帶膠頭的玻璃吸管,規格為0.05~0.5毫升;也可採用1毫升的注射器,前端連以塑料管和玻璃管(圖1-13)。
圖1-13輸精器
1、2.有刻度的玻璃吸管3.1毫升注射器前端玻璃管4.調節定量輸精管
(4)保溫杯(瓶)
常用小型保溫杯。杯口配有相應的橡皮塞,並打上可放入小試管的4個孔,以便插入小試管。杯內盛入35~40℃溫水,作臨時性短期貯存精液用。
(5)玻璃注射器
規格為20毫升,供吸取蒸餾水及稀釋精液用。
此外,還要備好溫度計、消毒盒、電爐、顯微鏡、剪毛剪、毛巾、臉盆、試管刷等用具,以及葯棉、酒精、生理鹽水、蒸餾水。
人工授精器具要消毒烘乾備用。如無烘乾設備,洗干凈後用蒸餾水煮沸消毒,再用生理鹽水沖洗2~3次才能使用。
⑥ 分子育種的流程及需要配備的儀器
分子育種並不是說利用分子手段就可以直接育出一個新的品種了。
現代分子技術一般是輔助大田育種,例如發展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是現在常用的較為普遍的方式。分子標記實驗室需要的一般儀器,PCR儀,電泳儀,成像系統等等。
⑦ 種植水稻整理育種田地時需要哪些步驟具體要求什麼呢
水稻培育及秧田管理
日期:2008-07-29 來源:農業 字體大小:大 中 小
{GOOGLE} 來源:農業e線 水稻培育及秧田管理 種子處理 一、曬種 選擇晴天曬種2~3天,但不要在水泥地面上暴曬。 二、葯劑處理 用生石灰水、多菌靈、18%的輝豐咪丹2000 -3000倍液或廣枯靈500~1000倍液浸種72小時,可有效防治水稻線蟲病等。用旱秧綠4號拌種,可防治水稻立枯病。用吡蟲啉拌種,可防治稻薊馬、灰飛虱等。用10%的浸種靈10毫升,對水50公斤浸稻種40公斤,浸泡液的液面要高出種子10厘米,在室溫10℃~15℃條件下浸種5~7天,可有效防治水稻惡苗病。 秧田選擇 秧田要選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離水源近、土壤肥沃、雜草少、無病蟲害的地方。 秧田整理與培肥 秧田要平坦,土壤要疏鬆。旱整地,旱做床,耕深8~10厘米,將土塊弄碎整平。秧田要施足底肥,增施適量腐熟農家肥或磷、鉀肥。一般每平方米秧田可施腐熟有機肥5公斤、磷酸二銨45克、硫酸銨60~70克、硫酸鉀30~40克、硫酸鋅3克。將秧田進行旋耕,使土壤與肥料混合均勻,然後整平做畦。 秧田消毒 在播種前澆足底水,當底水達80%時,每平方米秧田用65%的敵克松可濕性粉劑2.5克,對水配成1000倍液噴施,對土壤進行消毒。 精心播種 秧田要求泥爛、面平。播種要均勻,以種子的1/2入泥為宜。每畝秧田播種量為35~40公斤,並用乾的腐熟糞土均勻覆0.7~1厘米厚。根據大田面積,留足秧田,稀播。每栽1畝大田需20~25平方米秧田。 秧苗管理 秧苗三葉期以前,以旱長為主,畦內有水即可;三葉期後,應及時補充養分。如果此時營養不良,易誘發水稻立枯病。秧苗二葉一心期,每畝追施硫酸銨10公斤或尿素5公斤,灌淺水,並用廣枯靈500倍液或敵克松5000倍液噴霧,可促秧苗分櫱,且防治水稻立枯病。秧苗三葉一心期,每畝追施硫酸銨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灌水1次,促使秧苗分櫱。秧田灌水謹防大水漫灌,只要葉片不打卷,就可不灌水。 化學調控 化學調控對培育多櫱壯苗極為有利,對秧齡較長的苗,更應噴施多效唑進行化控。每畝秧田用15%的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0克,對水75公斤均勻噴霧,要求不漏噴,不重噴。 病害防治 隨時檢查秧苗葉尖有無吐水情況,若葉尖不吐水,則是水稻立枯病發生的徵兆,應立即用敵克松噴霧防治,一般每畝用65%的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水稻稻瘟病主要以防治葉瘟和穗瘟為主,可選用施保克、三環唑、稻病寧、稻瘟靈等進行防治。噴葯應在上午9時前或下午3時後進行。同一類殺菌劑如施用時間較長,容易修病菌產生抗葯性。因此,應及時更換葯劑。 蟲害防治 對螻蛄、蚯蚓造成死苗的,可在秧田撒3%的呋喃丹顆粒劑,每畝秧田撒1.5~2公斤。秧田中如有稻薊馬、二化螟、灰飛虱、稻象甲等害蟲,可選用殺蟲雙、葉蟬散、樂斯本浮油、吡蟲啉、三環唑、菌毒殺星等葯劑進行噴霧防治。 防除雜草 在水稻播種後3天至未出苗前,噴施掃弗特、幼禾葆、神鋤等除草劑除草,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