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軸承加工如何保證粗糙度

軸承加工如何保證粗糙度

發布時間:2025-05-11 20:24:57

A. 影響軸承工件表面粗糙度有哪些因素

軸承表面粗糙度分析 
軸承在磨加工過程中,其工作表面是通過高速旋轉的砂輪進行磨削的,因此在磨削時如果不按規定進行操作和調整設備,就會在軸承工作表面出現種種粗糙度缺陷,以致影響軸承的整體質量。軸承在精密磨削時,由於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工作表面出現的磨削痕跡往往能用肉眼觀察到,其表面磨削痕跡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表現出現交叉螺旋線痕跡 
    出現這種痕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砂輪的母線平直性差,存在凹凸現象,在磨削時,砂輪與工件僅是部分接觸,當工件或砂輪數次往返運動後,在工件表現就會再現交叉螺旋線且肉眼可以觀察到。這些螺旋線的螺距與工件台速度、工件轉速大小有關,同時也與砂輪軸心線和工作台導軌不平行有關。 (一)螺旋線形成的主要原因: 
1.砂輪修整不良,邊角未倒角,未使用冷卻液進行修整; 2.工作台導軌導潤滑油過多,致使工作台漂浮; 3.機床精度不好; 4.磨削壓力過大等。 
(二)螺旋線形成的具體原因: 
1.V形導軌剛性不好,當磨削時砂輪產生偏移,只是砂輪邊緣與工作表面接觸; 2.修整吵輪時工作台換向速度不穩定,精度不高,使砂輪某一邊緣修整略少; 3.工件本身剛性差; 
4.砂輪上有破碎太剝落的砂粒和工件磨削下的鐵屑積附在砂輪表面上,為此應將修整好的砂輪用冷卻水沖洗或刷洗干凈; 5.砂輪修整不好,有局部凸起等。 二、表面出現魚鱗狀 
    表面再現魚鱗狀痕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砂輪的切削刃不夠鋒利,在磨削時發生「啃住」現象,此時振動較大造成工件表面出現魚鱗狀痕跡的具體原因是: 1. 砂輪表面有垃圾和油污物; 2. 砂輪未修整圓;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 砂輪變鈍,修整不夠鋒利; 
4. 金剛石緊固架不牢固,金剛石搖動或金剛石質量不好不尖銳; 5. 砂輪硬度不均勻等。 三、工作面拉毛 
    表面再現拉毛痕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粗粒度磨粒脫落後,磨粒夾在工件與砂輪之間而造成。工件表面在磨削時被拉毛的具體原因是: 1. 粗磨時遺留下來的痕跡,精磨時未磨掉; 2. 冷卻液中粗磨粒與微小磨粒過濾不幹凈; 3. 粗粒度砂輪剛修整好時磨粒容易脫落; 4. 材料韌性有效期或砂輪太軟; 5. 磨粒韌性與工件材料韌性配合不當等。

B. 如何提高軸承安裝時的實際配合精度

為了提高軸承安裝時的實際配合精度,必須利用不使軸承變形的測量方法和測量工具,對軸承的內孔和外圓的配合表面尺寸進行實際的精密測量,可將有關內徑和外徑的測量項目全部予以測出,並且對測得數據作出全面分析,以此為據,精密配作軸與座孔的軸承安裝部位的尺寸。在實際測量所配作的軸與座孔的相應尺寸和幾何形狀時,應在與測量軸承時相同的溫度條件下進行。
為保證有較高的實際配合效果,軸和座孔與軸承相配的表面,其粗糙度應盡可能地小。
在作上述測量時,應該在軸承的外圓和內孔上,以及軸和座孔的對應表面上,在靠近裝配倒角的兩側,分別作出能示明最大偏差方向的兩組標記,以便在實際裝配時,使相配兩方的最大偏差對准同一方位,這樣在裝配後,雙方的偏差得以部分抵消。
作出兩組定向標志的目的,在於對偏差的補償可以綜合考慮,既使兩端支承各自的旋轉精度有所提高,又使兩支承間的座孔和兩端軸頸的同軸度誤差得到部分消除。對配合表面實行表面強化措施,如噴砂處理,用直徑略大的精密塞柱插塞一次內孔等,都有利於提高配合精度。

C. 如何加工出高精度軸承孔

如何加工出高精度軸承孔
許多可轉位刀片鑽頭的問題在於它們是由兩個刀片的切削刃交疊而生成正確的切削直徑,所以即使鑽頭有兩個排屑槽,刀片的功能是形成一個單刃但不對稱的切削刃。這種設計在本質上是不平衡的。因此,可轉位鑽頭必須在進入切削時放慢進給速度和減小進給量,迫使用戶在經濟性和生產率之間進行權衡。
不平衡的切入過程的另一問題是軸承孔的精度。典型地,可轉位鑽頭的中心刀片首先切入,這會產生很大的徑向切削力,容易引起鑽桿偏斜。一旦鑽頭偏離中心,它就不能加工出高精度的孔。
正因為這些原因,可轉位鑽頭通常局限於孔的粗加工。當孔的公差要求小於0.012~0.016英寸時,有必要在可轉位鑽頭之後增加一道加工工序。
近來,幾家刀具製造商已經再次檢查可轉位刀片鑽頭,尋求克服他們設計中固有的切削力不平衡的缺點的方法。這些產品系列中最近的研發成果之一是SandvikCoromant公司(FairLawn,NewJersey)推出的CoroDrill880。據Sandvik產品專家BruceCarter介紹,這種可轉位鑽頭的設計避免了由不平衡的切削力產生的問題,因此提高了生產率和孔的質量,同時保持了刀片有四個可用切削刃的經濟性。其中的關鍵是該公司稱作『分步技術』的概念。這個短語描述了刀片上切削刃『逐步』地進入工件,據說可大大地降低與過去的可轉位鑽頭相關聯的徑向切削力。這個概念涉及兩種不同幾何角度的刀片和不同的切削特性。中心刀片具有一種明顯的不規則切削刃形狀,而外緣刀片結合了一種修光刃槽型。
在進入工件的第一步中,中心刀片的外角接觸工件。這使得鑽頭以相對較低的徑向力開始切削,鑽桿的偏斜最小化。在第二步中,外緣刀片的外角接觸工件。這平衡了中心刀片產生的力。在第三步也即最後一步中,中心刀片的剩餘部分開始切削。
Carter先生說,通過把切入過程分成三個相對較小的步幅,切削力減少到小於那些典型刀片鑽頭加工所產生切削力的一半,而且切削力相互之間的平衡導致入口處的鑽桿偏斜實際上被消除了。平衡的鑽入過程、較低的徑向切削力和偏斜量最小化的組合有如下的好處:
◆孔的精度更高。
◆進給量有提高到100%的可行性,取決於工件材料。
◆在鑽削孔深達直徑四倍或更多倍時更有信心。
◆消除後續孔加工需求的可能性,取決於精度要求。
提到的另一個好處是該設計使得外緣刀片有四個完全可用的切削刃。如果進給量高於0.005ipr,某些裝有方刀片的可轉位鑽頭會損失第四個切削刃。可是有了分步技術,與眾不同的中心刀片形狀可在進給量高達0.013ipr時仍能保護第四個切削刃。
最後Carter先生指出,外緣刀片上使用的修光刃技術能生成極佳的表面粗糙度,有了這種新設計即使進給量更高也是如此。在試驗中,在進給量為0.004ipr時表面粗糙度可達到20微英寸(等於1英寸的百萬分之一);而進給量高達時表面粗糙度可達80到120微英寸。

D. 軸承內圈和軸配合處的粗糙度是多少

與軸承配合的軸段粗糙度是越小越好,目前磨削粗糙度可能達到0.8左右,磨後用豪克能加工可以使粗糙度降到0.2左右,而且還可以提高軸承位的硬度解決軸承松動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軸承加工如何保證粗糙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沖孔截斷機怎麼拆卸軸承 瀏覽:814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開卷考試答案 瀏覽:711
機械品牌怎麼推廣 瀏覽:328
溫州市新洲閥門廠 瀏覽:186
新遠景儀表盤亮度怎麼樣調 瀏覽:330
可以用什麼精密儀器形容眼睛 瀏覽:728
市政管道減壓閥門計量裝置 瀏覽:561
閥門型號中的y與h表示什麼意思 瀏覽:119
奇瑞m1儀表新的多少錢 瀏覽:888
怎麼得到穩定機械壓力 瀏覽:34
機械費一般占工程的多少 瀏覽:996
dos工具箱鏡像 瀏覽:773
儀器的no與off什麼意思 瀏覽:967
南京日合五金機電有限公司 瀏覽:610
半掛車氣密性檢測裝置 瀏覽:743
實驗室製取ch4的裝置 瀏覽:691
筆記本機械硬碟容量最大有多少 瀏覽:722
如何安裝希捷台式機機械硬碟 瀏覽:750
老陽光軸承壞了怎麼修 瀏覽:846
什麼叫先導式和超聲波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