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液壓軸承壞了怎麼修理

液壓軸承壞了怎麼修理

發布時間:2022-07-13 09:22:09

❶ 汽車液壓助力轉向有哪些故障及檢修方法

車轉向系統常見的故障及原因有:
故障一、轉向時有異響
轉向時有異響一般是機械部分,例如主銷與襯套損傷、立柱止推軸承損壞等造成。檢查時可以左、右打方向,觀察響聲的部位進行拆檢。
故障二、轉向機漏油
轉向機向外漏油不外乎是幾個位置:轉向機上蓋、側端蓋和轉向軸拐臂聯接處。這三個部位都有密封圈,更換新的油封和密封圈就可解決。如果其它部位漏油就很可能是轉向機殼體沙眼或裂痕。細小的裂痕和沙眼可以用樂泰290高滲透性密封膠來堵漏。
故障三、方向回位較困難
一般車輛都有轉向自動回位的功能。液壓助力的汽車,由於液壓阻尼的作用,自動回位的功能有所減弱,但還應保持一定的自動回位的能力。如果回位時,也要象轉向時那樣施力,就說明回位功能有故障。這種故障一般都發生在轉向機械部分。例如轉向節主銷與襯套缺油而燒損、轉向橫、直拉桿接頭缺油而銹蝕、方向盤與轉向機聯接的操縱軸萬向節缺油或別勁以及轉向機的轉向軸扇齒與活塞直齒嚙合太緊等等,都會造成這種故障。
故障四、助力泵漏油
如果從助力泵後端蓋漏油,顯然是後端蓋密封圈破損,這是比較容易發現的。實際中還有一種難於發現的故障,這就是轉向油罐里的油不斷減少(總需要補充),而發動機油底內的機油卻不斷增多或者表面上看起來發動機絲毫不燒機油。放出部分油底機油觀察沒有什麼異常現象,也嗅不出什麼其它的異味,這種情況顯然是助力泵驅動軸端的油封漏油所至。助力泵低壓油腔的液壓油由油封漏至發動機正時齒輪室,流人油底。液壓油與機油混合無法分辯。
故障五、轉向沉重
一般來講引起方向重的原因有如下幾種:
(1)轉向機故障
通過檢查如果發現是轉向機助力油壓較低時,說明方向重的原因在轉向機。此時應請專業廠家來進行修理。一般來講轉向機故障大部分是由於活塞、缸筒拉傷、或是活塞上密封圈損壞造成活塞兩腔相通,使助力壓力不能有效地建立。此外,活塞圓周面上的各種密封圈、轉向螺桿上的密封圈破損,也會造成高壓卸荷,而使助力壓力降底。
(2)助力泵故障
通過試驗判斷助力泵的泵壓達不到標准值時,顯然方向沉重與此有關。首先應檢查流量控制閥與閥座的嚙合面、安全閥鋼球是否封閉不嚴。如果是流量閥或安全閥泄漏,可通過研磨的方法修復。其次再檢查安全閥的彈簧是否失效。這點可通過在彈簧後面加墊片的方法檢查,如果在彈簧後面增加一墊片後,最大泵壓有明顯增加,說明彈簧失效。
如果這兩個部位都無問題,則應拆卸解體助力泵,觀察葉片泵的腔壁是否磨損和拉傷。因腔壁拉傷會使高、低壓腔相通,從而造成壓力建立不起來。一般拉傷的原因都是油臟所至。如果方向突然沉重,則應檢查是否是泵軸斷裂所致。
(3)缺油,系統有空氣。如果助力系統缺油,造成系統內有空氣,此時不僅轉向沉重,而且在轉向時還有噪音。此時按加油與放氣的程序進行排氣即可。
(4)儲油罐內回油濾清器堵塞。儲油罐內回油濾清器長期不保養、更換,造成堵塞,使助力油循環不暢,造成回油背壓增大,同樣會使方向沉重。
(5)兩個限位閥的密封圈失效,使活塞兩腔相通造成助力失效。
1、單邊轉向沉重
在實際中往往發生向一個方向轉向輕快,而向另一個方向轉向沉重的故障,這一般是由於負責密封一側高壓腔的密封件漏損所至。倒如轉向螺桿密封圈、活塞圓周上油道密封圈等。
還有一種情況應當注意,那就是轉向沉重,一側的限位閥封閉不嚴。封閉不嚴可能是調整不當,使該限位閥大部分在常開位置,或是閥與閥座封閉不嚴,更多的情況是限位閥上兩個「0」型密封圈失效所致。
有的時候會發生向某一方面轉向時從頭至尾都很輕,而向另外一個方面打方向時,開始很輕,每打到某一個位置,方向就突然沉重。這種故障一般來講是由於該方向的限位閥調整不當,使車輪還沒有到極限位置時,限位閥就打開卸荷,此後方向立刻沉重。遇有此故障只要按上節所述進行限位閥的重新調整就行了。
2、兩側方向都沉重。
如果遇有方向沉重的故障,特別是向兩側打方向都沉重,應當從兩個方面去查找原因:一方面查找轉向機械部分的原因,如果機械部分沒有問題,再查找轉向助力方面的原因。
引起方向沉重機械方面的原因主要在於轉向節。長時間不保養,使轉向立柱和襯套嚴重缺油、磨損甚至燒蝕,都會引起方向沉重。因此在保養時,必須向轉向立柱空腔內注滿潤滑脂,而且每次注油時需用千斤將前橋支承起來,要注到立柱上、下兩支承面都有潤滑脂擠出為止,此時說明立柱與襯套間已注滿滑脂。轉向立柱的平面止推軸承如果嚴重磨損,或是損壞,也會造成方向重的故障。
機械部分的故障可以用眼觀察轉向立柱、轉向節的外觀和用搬動前輪來感受一下前輪左、右擺動的阻力來檢查。如果通過檢查轉向機械部分沒有問題,那麼顯然是轉向助力部分產生故障。我們可以通過上一節介紹的方法,即迅速又准確地查出引起方向重故障的部位,然後通過拆檢,查明故障的原因。
3、快速打方向沉重
在轉向時如果慢慢打方向,方向還輕。如果在急轉彎時快速打方向,方向立刻就重。這說明在快速打方向時,助力泵的有效排量不夠,助力油對油缸高壓腔的補充還跟不上活塞的運動,助力油壓得不到建立,因而反映轉向沉重的故障。這類故障主要在助力泵。如果助力泵流量控制閥泄漏、彈簧失效以及泵葉片與腔室表面嚴重磨損都會造成這種現象。

❷ 叉車液壓系統故障分析及檢修方法分析

叉車是工業搬運車輛,是指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作業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國際標准化組織ISO/TC110稱為工業車輛。常用於倉儲大型物件的運輸,通常使用燃油機或者電池驅動。

叉車的技術參數是用來表明叉車的結構特徵和工作性能的。主要技術參數有:額定起重量、載荷中心距、最大起升高度、門架傾角、最大行駛速度、最小轉彎半徑、最小離地間隙以及軸距、輪距等。

叉車常用的系統有:制動系統,驅動系統,起升系統,液壓系統,轉向系統,一般愛出故障的就這五大系統,下面給大家介紹其中三大系統常見故障的處理辦法。

制動系統常見的故障及處理辦法:

第一、兩輪不能同時制動,分析故障原因有:

1、兩制動器的間隙不等或者制動器的管路堵塞,這個調整兩制動器的間隙或者疏通管路;

2、制動鼓內有油污或者制動蹄扭曲變形,處理辦法就是清除油污或者修理、更換制動蹄;

3、制動管路中有空氣,處理的辦法就是排除制動管路的空氣。

第二、手制動失靈,這個可能是由於手制動鋼絲鬆弛,處理的辦法就是調整手制動鋼絲的緊度。

第三、制動失靈,分析故障的原因有:

1、制動鼓和制動蹄間隙過大,處理的辦法就是調制制動鼓和制動蹄的間隙;

2、制動總泵進出液閥失效,處理辦法是檢修進出液閥;

3、制動摩擦片磨損過度,處理辦法是更好摩擦片;

4、摩擦片接觸面不夠,處理辦法是修理摩擦片。

驅動系統常見的故障及處理辦法:

第一、離合器打滑或者不分離,分析故障原因有:

1、摩擦片上面粘有油污或者摩擦片損壞,這個處理的辦法就是清洗摩擦片或者更換摩擦片;

2、分離軸承結合狀態壓在分離杠桿上面,這個處理的辦法是把分泵總成推桿長度調短;

3、分離軸承自由行程太大,這個處理的辦法是把分泵總成中推桿調長;

4、油路中有空氣,這個處理辦法就是把油路裡面的空氣排掉;

第二、變速箱內有異常響聲,分析故障原因有:

1、齒輪磨損過度或者軸承損壞,這個處理的辦法是更換齒輪或者更換軸承;

2、變速箱裡面有雜物,處理的辦法就是排除雜物。

起升系統常見的故障及處理辦法:

第一、門架傾斜時候不同步,分析故障原因是因為兩個傾斜油缸行程不一致或者油缸管路接頭處截流孔大小不一致造成的,處理的辦法是調節2個傾斜油缸的行程和更換具有同樣截流孔的接頭。

第二、空載時門架不能起升,這個是因為多路閥溢流小孔堵塞,通過清除多路閥溢流小孔雜物就可以了。

第三、貨叉門架下降速度太快,這個是因為進油口限速閥不起作用,這個只需要修理限速閥就可以了。

第四、貨叉門架自動下降,這個是因為油缸液壓油不足造成的,處理的辦法是檢修多路閥、添加液壓油

❸ 液壓油泵壞了能修嗎

按照描述來看是液壓泵抱死了,可能的原因有軸承損壞,泵轉子配合不良卡滯。因為能夠轉動一會,那麼轉子的可能性較大,拖拉機上齒輪泵用的多,轉子就是齒輪,是可以更換的。

❹ 軸承怎麼換

1.核對該電動機是否是工作票上的電動機,准備材料、工具; 2.查看更換的軸承是在負載端或在風扇端;在風扇端時,將電動機的風罩取下,然後取出風扇,(注意風扇的卡子),然後用扳手擰松外油盒蓋的螺栓,並取出外油盒蓋(做好標記)。 3.用扳手將電動機的四個端蓋螺栓擰松取出,將一字改刀插入端蓋縫隙,並用榔頭輕輕敲擊,當縫隙較大時,用活動扳手將端蓋撬出,(做好標記)。 4.取出卡軸承的卡子,用抓勾將軸承拔出,取出方鍵,清洗轉子軸頸和內油盒蓋,內油盒蓋清洗完後,在抹上2/3的潤滑脂; 5.更換新的軸承,上好鍵槽的鍵,套上軸承,用銅棒均勻地敲至適當位置。 6.裝配好後,然後加入2/3的潤滑脂,套上卡軸承的卡子,同時用白沙帶穿過內油盒蓋、端蓋、外油盒蓋其中2個螺栓孔,端蓋裝回電動機的端蓋子口後,收緊白沙帶用螺栓從外油盒蓋對齊到內油盒蓋並吃住絲牙,取出白沙帶用螺栓裝回。 7.裝配按分解時的程序相反進行,裝配完畢後盤車是否靈活。 8.如需要更換的軸承在負載端,應先將電機挪開(注意電機地腳螺絲的墊片),用拉馬將靠背輪拆下,再按照上述工序拆卸更換。 9.電機回裝後連接注意同心度,在連軸器上選取4個點,用直尺及燈光檢查4個點的間隙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調整電機位置; 10.清理工作現場,會同值班員用500V搖表搖測電動機絕緣合格。

❺ 液壓系統電機燒壞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有哪些

一、由於長時間過載或過熱工作,繞組絕緣老化加速,絕緣最薄缺陷碳化致使匝間短路、相間短路或對地短路等現象使繞組有些焚毀。
解決方法:
①盡量避免電動機過載工作。
②保證電動機潔凈並通風散熱出色。
③避免電動機一再發起,必要時需對電機轉子做動平衡實驗。
二、缺相工作
此時電機的雜訊很大,並且嚴重發熱,這也是三相非同步電機的喪命殺手,一般工作十幾分鍾就燒壞了。假如悉數供電系統缺相,很有或許構成多台電機損壞。缺相 往往是某一相或某兩相出現燒糊現象。單相工作是由於馬達電源一相開路所致,構成開路的要素經常是保險絲焚毀,電磁接觸器不良,電源線斷開了,或許接線不 良。
解決方法:
電機斷相保護的方法和設備很多,網上查找一大堆,旭利液壓介紹一下常用的保護方法有以下幾類:選用帶斷相保護設備的熱繼電器的缺相保護;反電流繼電器斷相保護;零序電壓繼電器斷相保護;斷絲電壓繼電器斷相保護;運用速飽和電流互感器保護等。
三、電機繞組絕緣受機械振動效果,使繞組出現匝間松馳、絕緣裂紋等不良現象,損壞效應不斷堆集,熱脹冷縮使繞組遭到磨擦,然後加速了絕緣老化,畢竟致使最早碳化的絕緣損壞直至焚毀繞組。
解決方法:
①盡或許避免一再發起,特別是高壓電機。
②保證被拖動設備和電機的振動值在規矩范圍內。
四.電機本身密封不良,致使電機饒組絕緣遭到浸蝕,最嚴重部位或絕緣最薄缺陷發作一點對地,相間短路或匝間短路現像,然後致使電機饒組有些燒壞.
電機燒壞 電機焚毀
解決方法:
①盡量消除設備的滴漏現象.
②修理時留心電機的每個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法蘭塗少量704密封膠,在螺栓上塗抹油脂,必要時在接線盒等處加裝防滴濺盒,如電機暴漏在易侵入液體和污物的本地應做保護罩;
③對在此環境中工作的電機要縮短小修和中修周期,嚴重時要及時進行中修。
五、由於軸承損壞,軸彎曲等要素致使定、轉子磨擦致使鐵心溫度急劇上升,焚毀槽絕緣、匝間絕緣,從面構成繞組匝間短路或對地「放炮」。嚴重時會使定子鐵心倒槽、錯位、轉軸磨損、端蓋作廢等。
解決方法:
①卸裝軸承時,一般要對軸承加熱至80℃~100℃,如選用軸承加熱器,變壓器油煮等,只有這么,才華保證軸承的設備質量。
②設備軸承前有必要對其進行仔細仔細的清洗,軸承腔內不能留有任何雜質,填加油脂時有必要保證潔凈。
③盡量避免不用要的轉軸機加工及電機端蓋嵌套工作。
④拼裝電機時一定要保證定、轉子鐵心對中,不得錯位。
⑤電機外殼潔凈見賦性,通風有必要有保證,冷卻設備不能有積垢,風葉要堅持無缺。
⑥阻止多種潤滑油脂混用。
⑦設備軸承前先要對軸承進行全部仔細的無缺性檢查。
⑧對於長時間不用的電機,運用前有必要進行必要的潰散檢查,更新軸承油脂。

❻ 電動車液壓減震壞了怎麼修

當我們騎電動車遇到路面不平,就會有「顛顛」的感覺,這時你需要一個好的液壓減震,讓顛簸之路猶如「平地」,有了舒適的液壓減震來緩沖,騎行就舒服多了,但是液壓減震也會偶爾出現的故障,如何修理?
1、減震變形變彎。據讓愛回家電動車商城調研發現液壓減震變形變彎多為人為因素,受到撞擊,騎行受到大幅度顛簸,都會導致減震彎曲不正,甚至漏油,不及時維修,輕者車把不正,騎行向一邊偏移費力,重者容易在騎行中斷裂「蹋架」,出現事故。
維修方法:更換液壓減震!在安裝時,上下夾住液壓減震的螺絲一定固定牢靠,以防上下串動!

2、減震偏移偏磨。單只減震銹蝕從而失去減震效果,造成一隻減,一隻不減,嚴重影響了減震效果,讓減震受力不均勻,牽扯到車輪偏移中心,甚至磨胎磨泥瓦損軸承。
維修方法:適當在前輪處添減墊片,更可能的兩邊一致,調整減震長度,為了確保安全建議更換整套液壓減震器!

3、減震油滲漏。減震內管和外管之間由減震油封密封「閉封」,當減震下壓上彈來來回回進行緩沖減壓,加上油封老化失去彈性時「封不住油」就會從失去減震效果!
維修方法:將減震油封取下換優質減震油封,把減震里的液壓油清理干凈,加適當液壓油,如果油封與減震器有間隙,封閉不嚴謹,請更換液壓減震器。

4、減震下壓反彈行程短。有些電動車用戶為了淋不到曬不到就在前面私自加裝「駕駛樓」,駕駛樓重量「壓載」,再加上前面有時帶一人,兩個人的重量加上「駕駛樓」的重量,減震反彈難,遇到「坎坷」路更是「雪上加霜」,減震慢慢降低了他的本能,反彈距離越來越小,負重起彈越來越難,最後導致「動彈不得」。
維修方法:建議用戶去除「駕駛樓」,常檢查減震行程,失去性能及時更換!

5、液壓油粘度,阻尼損壞。當「墩擊」久了,液壓油的黏稠度大了,油孔被「黏稠物」堵住,阻尼被破壞,減震效果大大降低了。
維修方法:檢查減震器里油量與油質,如果黏稠度大,油變質渾濁請更換減震液壓油,以防性能大減!

減震減少震動,遇到不平路緩沖感讓人舒適,前提要擁有一對好的液壓減震器,優質減震效果佳,安全性能穩,給電動車騎行助「雙臂之力」!

❼ 液壓泵故障有哪些原因

液壓泵是比較精密的設備,可能得故障比較多,列舉3個常見的:

(1) 雜訊嚴重及壓力波動可能原因及維修方法

原因1:泵的過濾器被污物阻塞不能起濾油作用。維修方法:用干凈的清油將過濾器去除污物。

原因2:油位不足,吸油位置太高,吸油管露出油麵。維修方法:加油到油標位,降低吸油位置。

原因3:泵體與泵蓋的兩側沒有加紙墊;泵體與泵蓋不垂直密封。維修方法:旋轉時吸入空氣;泵體與泵蓋間加入紙墊;泵體用金剛砂在平板上研磨,使泵體與泵蓋垂直度誤差不超過0.005mm,緊固泵體與泵蓋的聯結,不得有泄漏現象。

原因4:泵的主動軸與電動機聯軸器不同心,有扭曲磨擦。維修方法:調整泵與電動機聯軸器的同心度,使其誤差不超過0.2mm。

原因5:泵齒輪的嚙合精度不夠:對泵齒輪達到齒輪嚙合精度。

原因6:泵軸的油封骨架脫落,泵體不密封。維修方法:更換合格泵軸油封。

(2) 輸油不足的可能原因及維修方法

原因1:軸向間隙與徑向間隙過大。維修方法:由於齒輪泵的齒輪兩側端面在旋轉過程中與軸承座圈產生相對運動會造成磨損,軸向間隙和徑向間隙過大時必須更換零件。

原因2:泵體裂紋與氣孔泄漏現象,維修方法:泵體出現裂紋時需要更換泵體,泵體與泵蓋間加入紙墊,緊固各聯接處螺釘。

原因3 :油液黏度太高或油溫過高。維修方法:用20#機械油選用適合的溫度,一般20#全損耗系統用油適用10~50ºC的溫度工作,如果三班工作,應裝冷卻裝置。

原因4電動機反轉。維修方法:糾正電動機旋轉方向。

原因5:過濾器有污物,管道不暢通。維修方法:清除污物,更換油液,保持油液清潔。

原因6:壓力閥失靈。修理或更換壓力閥。

(3) 液壓泵運轉不正常或有咬死現象的可能原因及維修方法

原因1:泵軸向間隙及徑向間隙過小。維修方法:軸向、徑向間隙過小則應更換零件,調整軸向或徑向間隙。

原因2:滾針轉動不靈活。維修方法:更換滾針軸承。

原因3:蓋板和軸的同心度不好。維修方法:更換蓋板,使其與軸同心。

原因4:壓力閥失靈。維修方法:檢查壓力閥彈簧是否失靈,閥體小孔是否被污物堵塞,滑閥和閥體是否失靈;更換彈簧,清除閥體小孔污物或換滑閥。

原因5:泵和電動機間聯軸器同心度不夠。維修方法:調整泵軸與電動機聯軸器同心度,使其誤差不超0.20mm。原因6:泵中有雜質。維修方法:可能在裝配時有鐵屑遺留,或油液中吸入雜質;用細銅絲網過濾全損耗系統用油,去除污物。

❽ 車輛軸承更換步驟及注意事項

車輛軸承更換步驟以及注意事項有:

步驟1:使用手制動器固定車輛。這將防止車輛在安全支架的支撐下向前或向後移動。

步驟2:松開前輪或後輪固定螺母,並將車輛的前輪或後輪頂出地面。在車輛的每一側安裝支架作為車輛下方的安全支撐。拆下固定螺母和前輪。

步驟3:從支柱組件上拆下制動鉗。然後使用平頭鑿子和錘子取下油脂蓋。拆下開口銷並松開城堡螺母。輪轂組件現在是自由的,可以從軸上拆下。外輪軸承和墊圈松動,可以輕松拆卸。

步驟4:從輪轂組件上取下舊的油脂密封圈。這可以通過用螺絲刀或杠桿操縱用過的油封來完成。徹底清洗輪轂組件。在輪轂組件的相對側上將有兩個可見的固定凹口,相隔180度。

步驟5:在一個壓痕上插入一個小沖頭,然後用錘子輕輕敲擊。在相反的壓痕上重復此過程,直到完全移除軸承座圈。小心不要造成任何壓痕或毛刺,因為這會妨礙新軸承套件的正確安裝。在對面的車輪上執行相同的步驟,以便拆下兩個車輪軸承。

步驟6:使用液壓機安裝新的軸承座圈。確保使用正確尺寸的夾具套筒或插座。如果您沒有液壓機,可以使用錘子和平頭沖頭或插座。這些應該非常小心地使用,以便錐形軸區域不會被劃傷或損壞,因為這將導致高點,在安裝時會損壞新的軸承座圈。

步驟7:將少量油脂放在手掌中,然後用另一隻手握住軸承。將軸承敲入新的潤滑脂中,確保軸承保持架和滾子之間的潤滑脂包圍在新軸承的整個圓周上。將剩餘的潤滑脂擠壓到輪轂蓋上,將潤滑的軸承插入輪轂,輕敲直至其正確嚙合。將輪轂翻轉過來,將新的外軸承和墊圈安裝到輪轂中。

步驟8:將輪轂組件安裝到軸中並擰緊固定螺母。這將糾正所需的軸承預載荷。在擰緊固定螺母的同時逐漸轉動輪轂組件。當軸承在擰緊時開始粘合時,稍微松開螺母,直到軸承再次自由旋轉,然後讓相關的扳手或桿自行落下。軸承上的預載荷現在符合所需的預載規格。重新安裝新的開口銷並重新安裝油脂蓋或防塵蓋。

步驟9:按照與拆卸相反的順序重新安裝所有組件。確保在安裝前清潔所有相關組件,尤其是所有相關的固定螺栓。應用上述相同的逐步過程來更換相對的車輪軸承。

步驟10:

重新安裝車輛的車輪,並踩下制動踏板幾次,以確保所有相關部件重新調整並集中自己。拆下支架並將車輛降低到地面。擰緊車輪的所有固定螺母。

(8)液壓軸承壞了怎麼修理擴展閱讀:

提示1:建議同時更換軸兩側的車輪軸承。這確保了車輪軸承在相同的磨損水平下運行。

提示2:更換車輪軸承後,一定要試駕您的車輛。這將確保所有相關組件都在所需規格內運行。

提示3:建議在更換車輪軸承後檢查車輪定位。這將確保所有安全關鍵部件彼此平衡運行。

提示4:注意安全。在更換這些配件時,用的力氣比較大,工具要使用得當,不能讓工具弄傷自己。

❾ 液壓系統的常見故障

液壓系統常見故障
1、 工作油液因進入污物而變質
進入油液中的污物(如灰、砂、土等)的來源有:
(1)液壓系統外部不清潔。不清潔物在加油或檢查油量時被帶入系統,或通過損壞的油封或密封環而進入系統;
(2) 內部清洗不徹底。在油箱或部件內仍留有微量的污物殘渣;
(3) 加油容器或用具不潔;
(4) 製造時因熱彎油管而在管內產生銹皮;
(5) 油液儲存不當,在加入系統前就不潔或已變質;
(6) 已逐漸變質的油會腐蝕零件。被腐蝕金屬可能成為游離分子懸浮在油中。
污物會造成零件的磨損與腐蝕,尤其是對於精加工的零件,它們會擦傷膠皮管的內壁、油封環和填料,而這些東西損傷後又會導致更多的污物進入系統中,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的損壞。
2、過熱
造成系統過熱可能由以下一種或多種原因造成:
(1) 油中進入空氣或水分,當液壓泵把油液轉變為壓力油時,空氣和水分就會助長熱的增加而引起過熱;
(2) 容器內的油平面過高,油液被強烈攪動,從而引起過熱;
(3) 質量差的油可能變稀,使外來物質懸浮著,或與水有親合力,這也會引起生熱;
(4) 工作時超過了額定工作能力,因而產生熱;
(5) 回油閥調整不當,或未及時更換已損零件,有時也會產生熱。
過熱將使油液迅速氧化,氧化又會釋放出難溶的樹脂、污泥與酸類等,而這些物質聚積油中造成零件的加速磨損和腐蝕,且它們粘附在精加工零件表面上還會使零件失去原有功能。油液因過熱變稀還會使傳動工作變遲緩。
上述過熱的結果,常反映在操縱時傳動動作遲緩和回油閥被卡死。
3、進入空氣
油液中進入空氣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1) 加油時不適當地向下傾倒,致使有氣泡混入油內而帶入管路中;
(2) 接頭鬆了或油封損壞了,空氣被吸入;
(3) 吸油管路被磨穿、擦破或腐蝕,因而空氣進入。
空氣進入油中除引起過熱外,也會有相當數量空氣在壓力下被溶於油內。如果被壓縮的體積大約有10%是屬於被溶的空氣,則壓力下降時便會形成泡沫。而工作液壓缸在減壓回油時,帶泡沫的油液就會形成「海綿」的性質。此外,油中含有許多泡沫會增加總體積,將造成油箱或儲油器的溢油現象。
含有空氣的工作油,在傳遞動力時會產生急跳的痙攣現象,使動力傳遞不均勻,由此產生的壓力波動和應力,將會使零部件損壞,嚴重時會導致整個系統損壞。
含有空氣的工作油,還會造成液壓泵發生氣穴的危險,由此而產生更大的吸力,會把更多的空氣連同其他雜質都吸入系統內。因油中進入空氣而產生過熱,空氣進入的同時也會帶進灰塵,這些情況會使油很快變質。

❿ 液壓系統常見故障的診斷及消除方法

一、液壓油的故障。

據統計,液壓裝置的故障,70%與液壓油有關,而且這70%中約90%是由於雜質所造成的。液壓油的檢查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液壓油的清潔度、顏色、粘度和稠度;此外還的氣味。液壓油從高壓側流向低壓側而沒有作機械功時,液壓系統內就會產生熱。液壓油溫度過高,會使很貴的密封件變質和油液氧化至失效,會引起腐蝕和形成沉積物,以至堵塞阻尼孔和加速閥的磨損,過高的溫度將使閥、泵卡死,高溫還會帶來安全問題。藉助對油箱內油溫的檢查,有時可以在嚴重的危害未發生前使系統故障得以消除。在大多數系統里,溢流閥是主要的發熱源,減壓閥通過的流量太大也是引起發熱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由於效率低與能量損失有關,因此,檢查工作溫度就可知道是否存在效率低的問題,對液壓系統而言,油液中污染物的控制是一個主要工作,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隨新油進入的。

2、在裝配過程中系統內部的。

3、隨周圍空氣進入的。

4、液壓元件內部磨損產生的。

5、通過泄漏或損壞的密封進入的。

6、在檢修時帶入的。

污染物的清除與控制需要使用過濾器,液壓系統可能裝有很好的過濾器,安裝位置也很合適,但如果不精心保養和及時維護,過濾器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浪費了所花的費用。所以應做好下例工作:

1、制定一個過濾器的維護日程表並嚴格執行。

2、檢查從系統中更換下來的濾芯,找出系統失效及潛在問題的預兆。

3、不要把泄漏出來的任何油液倒回系統中。

二、泵、閥的故障。

泵如果正確的安裝使用,液壓泵可連續使用多年而不需要維修。一但發現問題,應該及早找出原因並盡快排除。藉助於液壓圖對系統進行故障診斷,工作就要簡單的多。液壓閥的製造精度高,只要合理裝配並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一般很少泄漏,並可精確地控制系統內的油液壓力、方向和流量。油中的污染物是閥失效的主要原因,少量的纖維、臟物、氧化物或淤渣都會引起故障或閥的損壞。如果採用信得過的製造廠的產品,設計不當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引起泵、閥的故障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外界條件

1.1緊固螺栓的松動,由於緊固過度造成的變形與破損。

1.2負荷的劇烈變化。

1.3振動、沖擊。

1.4組裝、拆卸、修補做業和順序的錯誤,工具的好壞,零件的破損、變形以及產生傷痕和丟失。

1.5配管扭曲造成的變形與破損,或配管錯誤等。

2、液壓油條件

2.1混入雜質、水、空氣及劣化。

2.2粘度、溫度是否合適。

2.3潤滑性。

2.4吸入條件是否良好(防止氣穴、過大的正壓或負壓)。

2.5異常的高壓、壓力波動。

3、元件本身的好壞

3.1結構、強度。

3.2零部件(軸承、油封、螺栓、軸)的品質。

3.3滑動部分的磨損、劃傷、粘滯。

3.4零部件的磨損、劃傷、變形、劣化。

3.5漏油(內泄漏、外泄漏)。

為使閥的維修工作安全可靠,應遵循下例原則:

1、在拆卸液壓閥之前要切斷電源,以免系統意外啟動或使工具飛出。

2、在拆卸液壓閥之前,要將閥的手柄向各個方向移動,以便將系統內的壓力釋放。

3、在拆卸液壓閥之前,要將液壓傳動的所有工作機構鎖緊或將其置於較低位置

三、蓄能器的故障

蓄能器是貯存高壓油的裝置,當泵處於正常的無負荷狀態或空轉狀態,就可給蓄能器充油。蓄能器貯存的高壓油在需要時可以釋放出來,補充泵的流量,或在停泵時給系統供油。我們現使用的蓄能器大多為隔膜式和氣囊式;蓄能器靠壓縮惰性氣體來貯存能量,通常採用氮氣,實際充氣壓力不能高於臨界值,大多數場合,充氣壓力值應在系統最高壓力值的1/3到1/2的范圍內,這樣效果最好,迴路工作特性很少變化。特別強調的是,不要使用氧氣或含氧氣的混合氣體。

總之,通過對液壓系統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不斷提高技術和工作能力,才能更好的解決好液壓設備使用者面臨的主要問題,管理好液壓系統。當系統出現問題時能找出引起系統故障真正的原因,更多的工作是從平時的日常點檢開始,注重設備檢查和維修工作的細節,在故障早期就將引起故障的各種因素消除,通過對工作循環不斷的改進與提高,從而使預知維修工作能在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中更進一步,確保設備發揮更大的效益,實現設備事故為零的目標。

閱讀全文

與液壓軸承壞了怎麼修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貼牆儀器精度不高怎麼調整 瀏覽:288
機械設備的磨損有哪些階段 瀏覽:727
東成電動工具廠家直銷 瀏覽:408
麵包車機械表公里數怎麼調少 瀏覽:313
摩托車啟動電機軸承多少錢 瀏覽:275
電梯機房內消防器材什麼材質 瀏覽:687
葯品檢驗哪些設備需要校驗 瀏覽:373
回轉窯支撐裝置的作用 瀏覽:174
買機床有什麼坑 瀏覽:242
電磁傳動裝置原理 瀏覽:463
柱元五金製品廠 瀏覽:806
閥門上水浪費什麼原因 瀏覽:340
空調製冷一會就顯示PL怎麼回事 瀏覽:824
理發器材去哪裡買 瀏覽:940
女生健身用什麼器材好 瀏覽:575
貴陽恆泰機械配件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國產什麼機械鍵盤比較好 瀏覽:207
邁騰導向軸承不用專用工具怎麼取 瀏覽:884
攬境儀表盤怎麼關閉 瀏覽:224
數控機床四會是什麼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