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鑄造水口是什麼
水口是專門用在鋼錠的澆注中。指鋼錠下注時的澆口端。鑄造生產一般不用水口,用澆口。
⑵ 金銀鑄造模具製作一般用什麼材料
金銀鑄造模具製作使用的材料有以下幾種:
1、鋼材:以往在砂型鑄造模具上主要用於製作標准件及結構件,較少用於製作鑄造模具本體,因為碳鋼使用壽命並不高於球鐵或低合金灰鑄鐵,而合金鋼又十分昂貴。
2、木材模具:木材模具在我國使用的尚為廣泛,多用於手工造型或單件小批量生產、製作當中。但是,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和木材加工性能差的限制,實型鑄造正在逐漸取代木模鑄造。
3、實型鑄造:實型鑄造是以泡沫塑料板材為材料,裁減然後粘貼成需要的模樣,最後後澆注而成鑄件,該方法較之用木模,周期短、費用低。塑料模的應用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可加工塑料的應用日益廣泛。
4、鋁合金模具:鋁合金模具的重量輕,尺寸精度又較高,所以它的應用也較廣泛。但是近來應用有減少趨勢,部分市場已經被塑料模和鑄鐵模所取代。
5、鑄鐵模:鑄鐵模是大批量鑄造生產的首選,它具有強度高、硬度高、加工性好、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因而受到大量工廠的喜愛。
鑄造模具是指為了獲得零件的結構形狀,預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結構形狀,然後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於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個和零件結構尺寸一樣的空腔。
再在該空腔中澆注流動性液體,該液體冷卻凝固之後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狀結構完全一樣的零件了。
⑶ 壓鑄件怎麼去水口料經濟,快速
***************************************
去除水口料的方法:1、人工錘子敲掉。
2、立鋸鋸掉。
3、切邊模具切掉。
具體要根據產品和澆道的形狀而定。
*****************************************
除了樓上的專員說的上述方法外,還有以下方法供參考:
滾筒去除:將壓鑄毛坯放入滾筒,旋轉離心、振動松脫。優點是速度快,缺點是易刮花工件,對於厚件去水口不徹底,或無法去水口。工件和水口混一起,得另外分離。
超聲振動去除,優點速度快,適應廣,夾具簡單。缺點是技術在起步階段,可能會損傷工件內部組織,去除能力有限,特別是對於厚件難去除。
⑷ 常用的鑄造方法有哪些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2大類。
1 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1.2 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2.1 金屬模鑄造法
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2.2 脫蠟鑄造法
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膠)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確性,更可用作高熔點金屬(如鈦)的鑄造。但由於陶瓷價格頗高,而且製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故成本頗為昂貴。
⑸ 鑄鐵污水管用什麼鑄造方法
目前把鑄鐵變成管子,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手工翻砂的方法,即按照管子的尺寸,先做一個模型和芯盒,用手工(或輔以造型機)把砂型造出,放上型芯(也是砂做的),合型後澆注。此法花去勞動力大,工時多,灰塵大,生產效率低,成本高;另一種方法是特種鑄造。這方面又分兩類。一類是連續鑄管,它是通過內外結晶器(配以水冷套),用連續拉制的方法制出管子,此法一次設備投資小,但管子質量低(易漏);另一類是離心鑄管。它是通過離心力及其相應的裝置使鐵水形成管子,此法一次設備投資稍大,但管子質量高,生產率高。美國的SPK-6A離心鑄管機就是目前較先進的一種,但該機是電磁調速、制動合一故起動加速性能和制動性能均受到限制,加上沒有鐵水自動定量裝置,從而影響管子的質量和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開拓一種生產效率更高、質量更好、經濟效益大、工人容易操作、掌握,環境污染小的離心鑄管新機械。
本發明的要點在於,將調速和制動機構分開,加上機械制動,即由電磁調速電機,渦流制動器及機械制動抱閘組成一個獨立的調速裝置和一個獨立的制動裝置。由於選用功率及配置適當(電磁製動,機械制動聯合作用而且本機22KW,美國同類機為25HP),本機的起動加速性能(從100轉/分到1000轉/分,只需要3秒半)比美國SPK——6A離心鑄管機快一倍。這優點主要體現在鑄管能做到徑向壁厚非常均勻,鑄件緻密。另一方面本機的制動性能(從1100轉/分降為零轉只要2秒鍾)比上述美國機快一倍多(因渦流制動在低速時慢,而本機的聯合制動又快又無高速摩擦發熱的缺點),這優點主要有利於提高生產率;同時在整個組合包括滾輪和皮帶輪的著力點兩旁均配有雙軸承支座,因此在高速運轉時都非常平穩,無振動,保證生產出的管子質量高。
本機還配有通過活動澆包和電子計算機組成的自動定量和自動澆注裝置,澆注鐵水的自動定量裝置,其誤差均在出口管的標准范圍內(如φ4″×6′——規定22公斤一條,誤差不超過1公斤);本發明結構合理、製造容易,經濟效益顯著,本機的生產率最少可以達到每小時30根。
整個機組運轉安全、可靠、操作管理方便。適於鑄管廠和建築機械廠作為生產鑄鐵污水管的主要設備,也適於中小鋼鐵廠高爐鐵水經過熱連續生產管子。
附圖是按本發明所設計的一個實施例——卧式離心鑄管機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其中〔1〕是電磁調速電機,〔2〕是機械制動抱閘,〔3〕是皮帶(及一對皮帶輪),〔4〕是渦流制動器,〔5〕是齒輪聯軸節(其旁有軸承支座),〔6〕是噴拉小車及其長油缸,〔7〕是塗料罐,〔8〕是控制台,〔9〕是管子導出軌及限制裝置,〔10〕是鑄型〔11〕是滾輪及雙卡軸承支座,〔12〕是澆注槽,〔13〕是澆注車。
權利要求
1.一種由調速、制動裝置,澆注小車,噴拉小車及金屬鑄型組成的離心鑄造鑄鐵污水管的機械,其特徵在於該機有一個獨立的調速裝置和一個獨立的制動裝置,且配有鐵水自動定量裝置及雙軸承支座。
2.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離心鑄造鑄鐵污水管的機械,其特徵在於由渦流制動器及機械制動抱閘組成獨立的制動裝置。
3.按照權利要求
1、2所述的離心鑄造鑄鐵污水管的機械,其特徵在於通過活動澆包和電子計算機組成鐵水的自動定量和自動澆注裝置。
4.按照權利要求
1、2所述的離心鑄造鑄鐵污水管的機械,其特徵在於整個組合(包括滾輪和皮帶輪)的著力點均配有承受徑向載荷,防止徑向跳動的雙軸承支座。
專利摘要
一種離心鑄造鑄鐵污水管的機械,屬於特種鑄造離心鑄造的技術領域:
。其特徵是由電磁調速電機、渦流制動器、機械抱閘組成一個獨立的調速裝置和一個獨立的制動裝置,且配有鐵水自動定量裝置及雙軸承支座。該機生產出的鑄鐵管質量好,生產效率高。該機既用於鑄管廠和建築機械廠生產優質的污水管,也可用於中小鋼鐵廠高爐鐵水經過熱連續生產管子。
⑹ 機械鑄造的簡要過程
下面說一說普通復的鑄造,我們制常用的模範兩個字,就是鑄造的多半過程。
首先由木模工對照零件圖紙製造木模型,木模工就會圖紙之外的加工餘量,拔模斜度,鑄造園角都非常了解,製造出符合要求的木模。(這就是「模範」的「模。)」
翻砂工用型砂,對木模型翻制砂模。根據工件的復雜程度,使用兩開箱或三開箱,對有較大的孔,還要單獨製作芯軸。根據鑄造要求,留出水道水口。製作完畢後,扎出適當的透氣眼。這樣做好的砂型烘乾備用。(砂型就是模範的「范」)
最後就是鑄造,鑄工將按照製作定位將砂型合上。用化鐵爐將鑄鐵熔化,用機械或人工,將鐵水由澆鑄口注入,鐵水在砂型內成形,冷卻後,打開砂型,取出工件,清除沾附的型砂,打掉多餘的澆口。
這樣,一個鑄件就製作完畢。
對於精密鑄造,也是一個道理。
⑺ 鑄造中的頂注和底注分別適用於什麼情況,請寫詳細點!
頂註:適用於鐵水對行腔沖擊不大的鑄件工藝。
低註:適用於鐵水口正對鑄件底部,這樣用低注可以減輕鐵水對行腔的沖刷。
⑻ 模型製作時候的水口是什麼怎麼避免
水口就是把模型從「流道」上剪下後,在模型表面上剩餘的一點塑料,俗稱水口。
處理水口的方法是盡量用筆刀削到最短,但不要全部削掉,因為容易傷到零件。剩下那一點點用砂紙慢慢打磨掉,砂紙先用800號左右的磨平,再用拋光砂紙打一下,這樣零件表面就非常光滑了。
⑼ 如何減少鑄造水口量
可以通過減少澆道的橫截面積。
這個情況是比較特殊的,需要綜合整個澆注系統進行考慮。
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
⑽ 鑄鋼件的澆注冒口通常用什麼方法除掉
鑄鋼的鑄造工藝特點 鑄鋼的機械性能比鑄鐵高,但其鑄造性能卻比鑄鐵差。因為鑄鋼的熔點較高,鋼液易氧化、鋼水的流動性差、收縮大,其體收縮率為10~14%,線收縮為1.8~2.5%。為防止鑄鋼件產生澆不足、冷隔、縮孔和縮松、裂紋及粘砂等缺陷,必須採取比鑄鐵復雜的工藝措施: 1、由於鋼液的流動性差,為防止鑄鋼件產生冷隔和澆不足,鑄鋼件的壁厚不能小於8mm;澆注系統的結構力求簡單、且截面尺寸比鑄鐵的大;採用干鑄型或熱鑄型;適當提高澆注溫度,一般為1520°~1600℃,因為澆注溫度高,鋼水的過熱度大、保持液態的時間長,流動性可得到改善。但是澆溫過高,會引起晶粒粗大、熱裂、氣孔和粘砂等缺陷。因此一般小型、薄壁及形狀復雜的鑄件,其澆注溫度約為鋼的熔點溫度+150℃;大型、厚壁鑄件的澆注溫度比其熔點高出100℃左右。 2、由於鑄鋼的收縮大大超過鑄鐵,為防止鑄件出現縮孔、縮松缺陷,在鑄造工藝上大都採用冒口和、冷鐵和補貼等措施,以實現順序凝固。 此外,為防止鑄鋼件產生縮孔、縮松、氣孔和裂紋缺陷,應使其壁厚均勻、避免尖角和直角結構、在鑄型用型砂中加鋸末、在型芯中加焦炭、以及採用空 心型芯和油砂芯等來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讓性和透氣性。 (1)鑄鋼的熔點高,相應的其澆注溫度也高。高溫下鋼水與鑄型材料相互作用,極易產生粘砂缺陷。因此,應採用耐火度較高的人造石英砂做鑄型,並在鑄型表面刷由石英粉或鋯砂粉製得的塗料。為減少氣體來源、提高鋼水流動性及鑄型強度,大多鑄鋼件用干型或快乾型來鑄造,如採用CO2硬化的水玻璃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