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机械制图】机械零件制图合理的工艺结构(友创软件)
一个零件的结构形状,需同时满足设计性能与加工工艺的要求。因此,理解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对于机械制图至关重要。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包括取模斜度、铸造圆角和铸件壁厚。取模斜度是为便于取模而设计的铸件壁上沿起模方向的斜度。在设计图中,斜度不大的结构通常不需绘制,但起模斜度值应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铸造圆角是为防止铸造砂型落砂、避免铸件冷却时产生裂纹或缩孔而在铸件表面相交处做出的圆角过渡。图中应画出铸造圆角,当半径接近或相同时,技术要求中可统一注写。过渡线则是表面交线的理论表示,在图上画出时两端或一端需留出空白。
铸件壁厚应均匀一致,避免冷却时产生内应力造成裂纹或缩孔。不同壁厚间也需均匀过渡。
金属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结构包括倒角与倒圆、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钻孔的合理结构、凸台与凹坑。倒角与倒圆是为了便于装配或避免应力集中而设计的。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是为了切削时方便退出刀具、保证加工质量。凸台或凹坑能降低机械加工量并保证装配时零件间的良好接触。钻孔的轴线应垂直于孔的端面,以避免钻孔时轴线偏斜或钻头折断,为此需设计与钻孔方向垂直的平面、凸台或凹坑。
⑵ 什么是熔模铸造试述其工艺过程。
熔模铸造,又称为"失蜡铸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铸造工艺。它首先利用易熔材料如蜡制成模型,然后在模型表面覆盖多层耐火材料形成型壳,再将模型熔化排出,最终得到无分型面的铸型。高温焙烧后即可填砂浇注。熔模铸造法可用于多种合金,包括碳素钢、合金钢、耐热合金、不锈钢等。铸件形状复杂,最小孔径可达0.5mm,最小壁厚为0.3mm。该工艺有助于节省加工时间和材料消耗,使零件结构更为合理。熔模铸件重量通常在几十克到几公斤之间,但可生产出重达800牛的铸件。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复杂且难以控制,使用的材料成本较高。因此,它适用于生产精密、复杂、高精度要求的小型零件,如涡轮发动机叶片。熔模铸造工艺过程包括蜡料处理、模型制造、型壳制备、焙烧和浇注等步骤。蜡料处理主要分为除水和静置两部分,操作程序包括除水、搅拌、静置和保温等,确保蜡料清洁、无杂质。操作要点包括温度控制、清洁卫生、防止蜡液飞溅和防火等措施。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确保熔模铸造的顺利进行。
熔模铸造的蜡料处理工艺参数包括除水桶和静置桶的温度、保温箱温度和时间等。除水桶的温度应在110-120℃,搅拌时间8-12小时,静置时温度100-110℃,静置时间6-8小时。静置桶的温度为70-85℃,静置时间8-12小时。保温箱温度设定在48-52℃,保温时间8-24小时。操作程序包括从脱蜡釜泄出旧蜡,除水、搅拌、静置和保温等步骤。操作要点包括严格按回收工艺处理蜡料,定期排水排污,防止蜡液中进入空气和灰尘,及时盖住蜡缸等。
熔模铸造工艺复杂且不易控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要点,确保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该工艺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难以进行其他加工的小型零件。通过熔模铸造,可以提高零件的结构合理性,节省加工时间和材料消耗。熔模铸造的蜡料处理过程包括除水、搅拌、静置和保温等步骤,确保蜡料清洁、无杂质。温度控制、清洁卫生、防止蜡液飞溅和防火等措施,有助于提高熔模铸造的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