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验室制取氯水的方法和方程式
在氯溶于抄水时,一部分氯与水袭反应,形成次氯酸和盐酸。化学方程式: Cl2 + H2O = HCl + HClO Cl2 + H2O = H+ + Cl- + HClO(可逆反应) 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 。 一般可分为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久置氯水由于次氯酸的见光分解(2HClO=2HCl+O2↑),基本上可以看成是盐酸。通常所说的氯水就是指新制氯水。
② (14分)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
(每空2分,共14分) (1)MnO 2 +4HCl(浓)  MnCl 2 +Cl 2 ↑+2H 2 O(2)A、C (3)①制取温度不同; ②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4)M过滤 (5)0. 250mol
③ 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并用所制氯气制备少量氯水的装置图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旋动活塞,即可放下液体;通过控制浓盐版酸的加入速度来权控制氯气的产生速率 (2)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3)Cl 2 +H 2 O=HCl+HClO (4)步骤二: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至溶液无色;步骤三: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3滴品红溶液,振荡;说明:品红溶液褪色 (5)氯水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溶液,为证明品红溶液褪色是次氯酸的作用,须实验证明氯化钙溶液不具漂白性(或“排除氯化钙溶液的干扰”)。 |
④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设计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1)请简述如何检查该装置
(1)检查气密性可给装置微热,是装置内压强增大,观察是否有气泡或导管内的液面变化判断,可将倒气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倒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倒气管中产生水柱,一段时间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将倒气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倒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倒气管中产生水柱,一段时间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水和氯气,氧化物、气体、弱电解质写化学式,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写离子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1- △ | .
⑤ 实验室制备氯水
一烧瓶斜着再由一根导管伸入 增加了氯气和水的接触时间 用漏斗倒置通入烧杯 这个装置是用于制备氨水等,防止气体造成倒吸,损坏仪器
⑥ 如图1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设计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 (1)A装置中发生化学反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水和氯气,氧化物、气体、弱电解质写化学式,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写离子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2 +4H + +2C1 - Mn 2+ +Cl 2 ↑+2H 2 O, 故答案为:MnO 2 +4H + +2C1 - Mn 2+ +Cl 2 ↑+2H 2 O; (2)①氯水中含有氯气、盐酸、水和次氯酸,可分别根据这四种物质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假设假设一:盐酸能使红色布条退色;假设二:氯气使红色布条退色;假设三:HClO能使布条退色;假设四 H 2 O使布条褪色, 故答案为:盐酸能使红色布条退色;氯气使红色布条退色;HClO能使布条退色; ③实验①: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到红色布条上,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盐酸没有漂白作用;实验②:用把干燥的红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作用;实验③: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故答案为: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到红色布条上,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盐酸没有漂白作用;把干燥的红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作用; ④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使红色布条褪色, 故答案为:次氯酸使红色布条退色; (3)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呈黄绿色的为下层液;由于氯气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上层液中有次氯酸,所以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上层液, 故答案为:下层液;上层液; (4)氯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加入尾气处理装置,因氯气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则尾气处理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改进的实验装置图为: . |
⑦ 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氯酸钠、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
(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反应,2+4HCl(浓) △ | .
⑧ 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并用所制氯气制备少量氯水的装置图如下,回答有关问题.(1)从仪器A向
(1)根据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旋动活塞,即可放下液体,为了控制液体的流速,可以通过控制分液漏斗的旋塞来控制浓盐酸的加入速度来控制氯气的产生速率,故答案为: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旋动活塞,即可放下液体;通过控制浓盐酸的加入速度来控制氯气的产生速率;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可以用饱和食盐水,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3)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即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4)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其中的盐酸可以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以及二氧化碳,根据对比试验,氯化钙不能使品红退色来证明使品红退色的是次氯酸, 故答案为: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至溶液无色;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3滴品红溶液,振荡;品红溶液褪色; (5)设计步骤一:取5mL0.5mol.L-1CaCl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3滴品红溶液,振荡,溶液不褪色,说明氯化钙不会使品红退色,这样氯水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溶液,为的是证明品红溶液褪色是次氯酸的作用,故答案为:氯水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溶液,为证明品红溶液褪色是次氯酸的作用,须实验证明氯化钙溶液不具漂白性(或“排除氯化钙溶液的干扰”).
⑨ 如图1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设计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1)A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水和氯气,氧化物、气体、弱电解质写化学式,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写离子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1- △ | .
与实验室制氯水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剑刀是什么铸造
发布:2025-05-16 02:29:08
浏览:762
环宇五金机电城
发布:2025-05-16 00:22:07
浏览:189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