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所示为演示交变电流产生的装置图,关于这个实验,正确的说法是()A.线圈每转动一周,电流方向
A、线圈每转动一周,为一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2次,故A错误;
B、图示位置磁通量专线圈与磁场平属行,磁通量为零,不是中性面,故B错误;
C、由楞次定律判断图示位置ab边的感应电流方向为a→b,C正确;
D、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磁通量为零,磁通量变化率反而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Ⅱ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在小车自身质量未知的
(1)平衡摩抄擦力时,小车不能连接砝码,故A错误;
故选:A.
(2)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x=aT2
a=
s3?s1 |
50(△t)2 |
0.0472?0.0242 |
50×0.022 |
1 |
a |
m |
F |
M |
F |
1 |
a |
1 |
F |
1 |
k |
M |
F |
b |
k |
1 |
k |
b |
k |
Ⅲ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
(1)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 因为我们是比较mgh、
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 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故B错误. 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D错误. 故选BD.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 2 a=
(3)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重锤的质量m. 重物下落过程中受重力mg和阻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合 =mg-F F=mg-ma=mg-
故答案为:(1)C、BD (2)
(3)重锤的质量m,mg-
|
Ⅳ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有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
(1)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
因为我们是比较mgh、
1 |
2 |
s4+s3?s2?s1 |
4T2 |
(s4+s3?s2?s1)f2 |
4 |
(s4+s3?s2?s1)f2 |
4 |
Ⅳ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
(1)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故B错误. C:因为我们是比内较容mgh、
D: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D错误. 故选BCD. (2)①从纸带上可以看出0点为打出来的第一个点,速度为0,重物自由下落,初速度为0,所以应该先打出0点,而与重物相连的纸带在下端,应该先打点.所以纸带的左端应与重物相连. ②重力势能减小量△E p =mgh=9.8×0.0501m J=0.49m J.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v B =
E kB =
故答案为:(1)BCD (2)①左 ②0.49m,0.48m |
Ⅵ 某学校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1)如图乙所示是某小
(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A=
s3+s4 |
2T |
0.0533+0.0582 |
0.2 |
a1+a2+a3 |
3 |
Ⅶ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
(1)①平抄衡摩擦力的标准为小车袭可以匀速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间隔均匀,故答案为:间隔均匀
⑥由a=
F |
m |
1 |
m |
1 |
F |
mg |
m+M |
M |
M+m |
1 |
a |
m |
F |
M |
F |
1 |
a |
1 |
F |
1 |
k |
M |
F |
b |
k |
1 |
k |
b |
k |
Ⅷ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
(1)3.2(2) ![]() (3)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Ⅸ (1)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有220V的交变电流和学生电源,学生电源的
(1)B:将打点计时器应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故B错误.
D: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D错误. 所以BD错误,C是不必要的; (2)①从电路连接可以看出,电流表A的读数增大时,电压表V1的读数减小,电压表V2的读数增大. 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绘制图象的;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绘制图象的. 所以选甲. ②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电压表V1的读数与电压表V2的读数相等,即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了最左端,故A错误; B、图象可以得出电阻R0的阻值大于电源的内阻,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两直线的交点对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即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故B正确; C、定值电阻R0消耗功率为:P=U2I=1.0×0.5 W=0.5 W,故C正确; D、电源的效率为:η=
故选:BC. ③从图象可以得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R0=
从甲同学的图象可以得出图象在U轴上的截距为1.50 V,即电源的电动势为E=1.50 V,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k=
故答案为:(1)BD错误,C是不必要的;(2)①甲;②BC;③2.0,1.50,1.0. Ⅹ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