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09.08年天原杯化学物理竞赛试题
中考网有
B.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向无色抄溶液中加入盐袭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原物质中一定有碳酸钠,即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2)若X溶液只含一种溶质,根据实验可以确定X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
(3)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有白色沉淀,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会沉淀下来,因此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它们的混合物;由此可以判断原固体粉末的所有可能组成是:CaC03、Ca0、Na2C03;CaC03、Na2C03;Ca0、Na2C03.故答案为:CaC03、Ca0、Na2C03;CaC03、Na2C03;Ca0、Na2C03
故答案为:(1)Na2CO3+2HCl═2NaCl+H2O+CO2↑;
(2)NaCl(或氯化钠);
(3)CaCO3、CaO、Na2CO3或CaCO3、Na2CO3或CaO、Na2CO3.
C.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1)写出仪器A和B
(1)A是分液漏斗复,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制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B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
故填:分液漏斗;锥形瓶.
(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锌(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填:②.
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故填:Zn+H2SO4═ZnSO4+H2↑.
(3)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做法是Ⅱ装置中装满水,这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故填:Ⅱ装置中装满水.
(4)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紫色石蕊试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变红色.
故填:紫色石蕊试液;紫色变红色.
D.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所以可以判断,碳酸钙可能是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也可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所以它的可能的组合为:①碳酸钙、碳酸钠、氧化钙;②碳酸钠,碳酸钙;③碳酸钠、氧化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
(2)根据(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CaCO3、CaO、Na2CO3 ,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
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117
x11.7g
106 |
x |
117 |
11.7g |
E. 如图所示.B中放有的固体物质可能是CaCO3或Zn粒或两者的混合物;D中放有的黑色粉末可能是木炭粉或CuO或两
(1)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瓶中浓H2SO4的作用是:干燥气体,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所以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观察是否有水生成,F中无现象,说明经过D反应后没有水生成,G中产生白色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H处导出的气体不可燃,说明生成的气体中没有可燃性气体,综合分析可知,反应中没有生成氢气、一氧化碳,所以B中的物质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H2O+CO2↑+CaCl2,D中的黑色粉末是:CuO;
(2)B中固体为混合物,所以B中含有碳酸钙和锌两种物质,F中的白色物质变蓝,说明经过D的反应后有水生成,G中无现象,说明没有生成二氧化碳,H处导出的气体可燃,说明生成了可燃性气体,综合分析可知,反应经过D后没有二氧化碳,所以D中的物质含有木炭,B中发生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H2O+CO2↑+CaCl2,Zn+2HCl=ZnCl2+H2↑,D中的物质是:CuO和C.
故答案为:(1)干燥气体,观察是否有水生成,CaCO3+2HCl=H2O+CO2↑+CaCl2,CuO;
(2)CaCO3+2HCl=H2O+CO2↑+CaCl2,Zn+2HCl=ZnCl2+H2↑,CuO和C.
F. 初中化学:问:装置C中,所有有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本题其他问题均不用回答)
1.除水分 验证产物(浓硫酸一般是做干燥剂,点燃是验证生成的气体中含不含氢气)
2.MgCO3 CuO【内Ca(OH)2是验证CO2气体,变浑浊说容明含CO2,所以集气瓶中含碳酸镁,由于CO2和C反应会生成CO,CO是可燃气体,所以排除碳粉】
3.Zn+H2SO4=ZnSO4+H2 H2+CuO=加热=H2O+Cu【CuSO4一般是用来检测产物中的水分的,所以硬质玻璃管中肯定有水生成,由于Ca(OH)2无现象,则无CO2】
4.CuO与碳粉的混合物【由于验证产物的两种试剂都出现了现象,则说明生成物中同时有水和CO2,而A中只有锌粒,说明C中含混合物因为水和碳粉反应产生CO,CO与CuO反应生成CO2】
5.CuO【氢气还原氧化铜是除A外装置产生水的唯一反应,由于A中的水被浓H2SO4吸收,所以一定含有氧化铜】
希望可以帮到你
G. 实验装置如图,B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碳酸钙或锌或两者的混合物,D中的黑色粉末可能是炭粉或氧化铜或两者的
(1)实验现象G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U型管中的白色硫酸铜无明显现象,H处导出的气体不可燃,说明没有水生成,即没有氢气,装置B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应是碳酸钙,而没有金属锌,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CO2↑+H2O;装置D玻璃管内盛放的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2)装置G中的石灰水仍澄清可知没有二氧化碳生成;U型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有水的生成,因而有氢气产生,因而装置B盛放的固体物质是锌,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Zn=ZnCl2+H2↑;装置D玻璃管内盛放的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3)U型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有水生成,则水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说明装置B中一定含有锌,装置D玻璃管内一定含有氧化铜;G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的,也可能是碳和氧化铜反应产生的;因此,若B中没有碳酸钙,则D中一定含有碳;若B中含有碳酸钙,则D中可能含有碳;故可能的组合是:①Zn;CuO、C;②Zn、CaCO3;CuO;③Zn、CaCO3;CuO、C.
故答案为:(1)2HCl+CaCO3=CaCl2+CO2↑+H2O;氧化铜;
(2)2HCl+Zn=ZnCl2+H2↑;氧化铜;
(3)①Zn;CuO、C;②Zn、CaCO3;CuO;③Zn、CaCO3;CuO、C.
H.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标有a的仪器
(1)从图中仪器可知a是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是液体,内二氧化锰是固体,二者混合后常温容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度较高,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要较纯的氧气且瓶底要放少量的水或细沙,所以做铁丝实验选择排水法收集的氧气好;
(3)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可用紫色石蕊验证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反应;
②双氧水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二者混合不加热常温就能反应制取氧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也是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但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并且装置Ⅰ是固液混合不加热装置和打开K1关闭K2后装置Ⅱ就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用装置Ⅱ收集氧气只能长进短出.
故答案:(1)长颈漏斗;(2)B;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方便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水;(3)①CaCO3+2HCl=CaCl2+CO2↑+H2O;石蕊;②b;打开;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