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lc课程设计论文
plc课程设计论文
导语:《PLC技术及应用》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充分与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同时与维修电工和PLC系统设计师职业标准相融合,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够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以下是我整理的plc课程设计论文,欢迎阅读。
一、绪论
PLC技能课程作为职业院校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类的一门的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继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集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课程。作为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工业橘慎机器人应用方向)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为培养工业机器人电气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销售工程师、服务工程师、品质管理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等职业岗位的人才服务,故课程设计开发要突出培养学生使用PLC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能,并为后续的较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为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建设调研期间,对自动化专业的40多位学生进行了PLC课程教学情况的调研。为了实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常州周边4个自动化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并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有欧姆龙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天地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星宇车灯有限公司、上海ABB公司等企业工程师),根据这些专家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了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课程设计时以企业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电气自动化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实际PLC控制系统的能力,能完成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编程和调试工作,并能对PLC控制系统进行日常维护。
课程内容以亚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YL—335B自动明谨化生产线设备[1]为载体,配备欧姆龙CX—one编程软件与西门子STEP7软件,将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主要有:供料站与加工站的控制[2]、装配站控制、分拣站控制、输送站控制、自动线PLC通信、搅拌机的设计等。以这些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将PLC的常用指令分解到各个项目中去。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融入相关的指令、编程方法、控制系统构建、硬件接线方法、系统调试运行和优化等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学习、训练和具体操作,掌握典型PLC指令的格式、基本用法、功能,了解和掌握PLC系统的结构、地址分配、程序设计以及每个应用项目的软硬件调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这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
三、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本课程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发展为目标,实施课证融合,实现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衔接[3]。将以骨干院校建设为契机,计划与国际型PLC生产大企业联合开发基于YL—335B自动线设备及CX—ONE编程软件的PLC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工业自动化技术(PLC)的考核,并获得证书。同时为学生考取维修电工高级证书以及电工技术证书等打下基础。第二个特点,考核由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组成,理论考核采用试卷形式,实践考核采用单元考核方式,包括成果、工作态度、工作规范、团队合作等表现。
四、以赛促学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与自动化生产线或PLC相关的比赛并获得好成绩。在2012全国高职技能大赛高职组亚龙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11年首届“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在自动化圆槐敬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学生对参加此类大赛都非常积极,认真。在选拔选手的过程中,大赛相关信息在学生中流传开来,激起了学生对PLC技术的关注;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选手突击、强化学习PLC技术,将相关技术应用到自动化生产线上,极大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比赛的过程中,与其他学校选手切磋、竞争,考验了临场应变能力与对PLC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赛后,尤其是获得大奖后,增强了学习PLC技术的信心,更激发同学对PLC技术的学习热情[4]。
五、总结
本文就PLC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载体、课程考核、以赛促学等相关方面提出了见解。今后还将对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机制等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
❷ 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 求毕业设计
兄弟, 这两天 我比较忙, 等两天, 我把东西在纸上写出来, 然后用相机 照下来, 再发版到你的邮箱里去,权 等你确认了, 就将我的这个回答 设为最佳答案, 公平交易, 我需要你的分数 去 问别人问题, 合作愉快
❸ PAC/PAM加药装置
PAC/PAM加药装置是一种自动化的工业水处理设备,它以先进的PH在线检测控制仪表为核心,实现对水的酸碱度精确调节。
该设备具备自动调节PH值的功能,当污水池中的用水PH值低于6时,系统自动启动加碱计量泵;当PH值达到7.5时,加碱计量泵自动停止。反之,当PH值高于9时,自动启动加酸计量泵,当PH值达到7.5时,加酸计量泵自动关闭。通过设置的范围调整,系统能够精准控制PH值。
设备的药桶容量多样,从40L、300L、1000L到8000L不等,适用于不同场景。计量泵容量覆盖从0.02L/H到1200L/H,满足各类需求。设备材质采用进口聚乙烯塑胶原料,具有卫生轻便、坚固耐腐蚀、耐震耐撞击、防紫外线不易老化等特点。
加药一体化装置由搅拌机、加药桶、计量装置及投加设备组成。搅拌机通过搅拌浆和驱动装置实现溶质与水的充分混合,加药桶用于存放搅拌好的溶液,计量装置与投加设备采用计量泵,确保溶液的精准添加。
设备性能稳定,采用进口PE原料滚塑成型,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用性。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水处理中投加混凝剂、助滤剂、消毒液、酸碱等,冷却水、循环水中投加阻垢剂,化工、造纸、印染中投加酸、碱液与其它溶液等。
加药装置的组成包括精密加药计量泵、PH分析仪、工业pH计电、液位控制装置、化学加药桶储罐以及酸碱(pH值)调节加药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
精密加药计量泵采用微处理器监控,实现自动调整计量泵加药量,确保化学、酸或碱的稳定添加。PH分析仪实时检测显示水质PH值,并根据设定值自动控制计量泵的启停。工业pH计电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敏感隔膜确保测量精度。液位控制装置监测化学酸碱储罐的液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加药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PLC、变频器、触摸屏等组成,通过PID运算实现稳定控制PH值的功能。整体系统设计旨在提供高效、精准、自动化的水处理解决方案,确保水质稳定达到标准。
❹ 求三种液料自动混合控制系统设计的课程设计,非PLC控制
非常简单(上传电路图图片压缩的不清晰,勉强能看……),仅供参考。
大学的时候也做过这道题,正好上班不太忙,简单画了一下。一次侧原理图太简单就不画了,二次侧原理图见上传图片,图中省去了保护电路。(实际还是不简单的,我画了半小时……)
SQ定义:
液位开关,高液位闭合,低液位断开(定义回差为0)。
现场实际使用的话应该是用两个液位控制开关或液位继电器配合中间继电器,那样画就太麻烦了。
系统启动流程:
(1)按下启动按钮SB1,KA1吸合,控制回路得电,系统启动;
(2)液罐液位低于SQ4,SQ4 常闭闭合,YV1电磁阀打开,到达SQ3液位,SQ3常闭触点断开,YV1断电,电磁阀1闭合;
(3)SQ3常开触点闭合,YV2打开,到达SQ2液位,SQ2常闭触点断开,YV2断电,电磁阀2闭合。
(4)SQ2常开触点闭合,YV3打开,到达SQ1液位,SQ1常闭触点断开,YV3断电,电磁阀3闭合。
(4)SQ1常闭触点闭合,KM1吸合搅拌机启动,延时开关KT1闭合并自吸(上方的KT1常开触点为瞬动触点,主要为防止搅拌泵启动液位波动),延时20s后,下方KT1延时常闭触点断开,KM1断电,搅拌泵停止。
(5)27/28 KT1延时常开触点闭合,YV4电磁阀打开;
(6)液位排放到SQ4以下,SQ4常闭触点回复,KT2吸合,延时5秒后,断开YV4,电磁阀4闭合。
(7)搅拌机、排液电磁阀全部断电闭合,液位低于SQ4以下,YV1启动,重复循环2~6;
(8)系统启动后任意时刻,按下SB2系统停止按钮,因SB1启动按钮按下时KA1已吸合,因此此时KA2吸合,并自锁;KA2常闭触点断开。
(9)此时如果液位未低于SQ4以下且未延时5s,KT2未得电动作,KT2的延时常闭触点仍在闭合,系统继续运行。等液位低于SQ4以下且延时5s后,KT2延时常闭触点打开,KA2常闭触点打开,继电器KA1断电,控制回路断电,系统停止。
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特发上来坑学弟学妹们,反正以后你们毕业啥都不会找不到工作也不怪我……
❺ 自动配料系统的作用
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