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小明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
(1)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偏低,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
故答案为:下.
(2)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知,此时凸透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大于2f=20cm.
幻灯机或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20;幻灯机(或投影仪).
(3)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可能是不能成像,物体放在焦点上,即物距为10cm;或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10cm.
故答案为: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
(4)小明将实验装置上的凸透镜取下,观察手指,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果用此凸透镜观察窗外的物体,由于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正立的虚;倒立、缩小的.
B. 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
(1)根据实验要求,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内同一水平高容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为了找到像的准确位置,使光屏上的像由模糊到清晰,直到最清晰的位置. (3)如图,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30cm-10cm=20cm,所以20cm=2f,所以f=10cm. (4)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把凸透镜从距蜡烛一倍焦距处向蜡烛移动2cm,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之内,所以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把烛焰从如图所示位置靠近凸透镜5cm,则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由于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同一水平高度;(2)清晰;(3)10;(4)光屏一侧;放大;放大镜;(5)右;投影仪. |
C.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1)说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判断透镜是否为凸透镜的方法______
(1)用手摸一下,中央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或放在文字上,字能放大的是凸透镜.
(2)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首先要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使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上,所以当调整光屏的位置始终光屏上没有像时,首先要想到这种可能.其次利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再考虑成的是虚像这种可能.
故答案为:蜡烛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u<f).
(3)由图可知,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由此可知此时u>2f,则蜡烛所放的位置应是图中的E点;
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现欲使光屏上的像再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即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E;照相机;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 凸透镜成像装置图怎么看
如上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有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