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自己制作电解水器
实验电解水器是一种简易电解水器,适于学生实验使用,实验装置制作简内单,使用容方便。活动准备1、准备制作实验电解水器的材料和工具,包括:三合板条、薄木板条、5分铁钉、刻度尺、做电板用的铜丝、镍丝或保险丝、导线、锯子、钻子、圆规、小刀等。2、了解电解水器的原理。3、了解学校实验室电解水器的种类。活动过程1、自愿结合组成研讨小组,讨论规划活动内容和分工。2、小组研讨,明确电解水的原理。3、根据材料、工具的情况,分小组制作好简易电解水器,并作现场演示电解水的过程。4、讨论通过实验得到的气体,为什么氢气是2份,氧气是1份?5、请化学教师讲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完成实验报告。6、了解我国目前电解水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活动小结通过简易电解水器的制作和实验,可开发学生的智力,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范围得到延伸,获取更多的知识。成果汇报1、展示每个实验小组自制的简易电解水器。2、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在西部贫困山区的一些学校推广使用。
⑵ 如图为简易电解水实验装置示意图,(1)在本实验中,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气,若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产
(1)由简易电解水实验装置示意图可知,a中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成圣的气体,较多,是氢气,b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成圣的气体,较少,是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若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产生的气体中,则现象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并汇集到试管上端.正极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则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a与b中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 2:1; (3)由于硫酸或氢氧化钠在水中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4)通电后水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为水 通电 |
⑶ 如何制作电解水的装置
实验名称:电解水
实验类别:演示或学生实验
改进目的:通直流电分角水的实验对研究水的组成至关重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化学48页所示简易装置水槽中需电解液量大,同时收集气体的试管放入或取出电解液时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蚀,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特自制电解水实验器。
制作电解水实验器所需原材料:见附页图中所示。
电解水实验器的制作过程:
1.将上底半径为6厘米的圆台形的橡胶塞打上与注射器管和长颈漏斗管相匹配的三个孔。
2.将两只相同的注射器管和一个长颈漏斗管旋转插进橡胶塞的孔内,管的下沿不要超过塞子的下底面,以免装电解液时杯内留下气泡。
3.截取一小段带孔的伞骨子(镀铬不锈钢)将外附橡胶的细钢丝一端裸露部分穿入伞骨于孔内并夹紧,再将伞骨手插入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管内的胶塞中心(此塞剪有几个孔),最后将制好的电极插入注射器管内,导线的另一端从漏斗管内穿出来,在导线上作好正负极的记号,与注射器管记号一一对应。
此步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电极既不能露出管底,又不能插入管内太深。电极露出管底则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混合;插入管内太深则产生气体的速度慢。
②电解器内部的细钢丝除与电极接触部分能裸露外,其余部分不能裸露。
4.将与注射器管相匹配的注射针尖截断且夹扁密封,留下针帽。
5.将制好的塞子塞到与之匹配的茶杯口内,把针帽扭到注射器管的上端。
操作步骤及现象:
1.扭下针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漏斗内倒入5%至10%纯净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当电解液升到注射器管内后,加液体的速度放慢,待三个管的注段达到顶点不再改变时,将针帽扭上(不要扭得太紧)。
3,通直流电源12伏至6伏,电解液浓度小则电压调大,电解液浓度大则电压调小。不到半分钟,负极(阴极)产生5毫升气体,正极(阳极)产生约2.5毫升气体。
4.切断电源,点燃木条,扭下与负极相连的针帽,迅速在管尖处点火,气体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氢气。
5.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再通电源,扭下与正极相边的针帽,迅速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管尖处,木条复燃——氧气。
改进后的效果:
自制电解水实验器所需的原材料易得,制作不难。实验操作安全方便,便于观察。电解的速度快,所得氢气和氧气体积很接近2∶1;检验生成气体的现象十分明显。实验所需电解液的量不多,同时可避免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蚀。实验器可长久使用,必须时更换电极也十分方便。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实验。
附:自制电解水实验器平面图。
如图所示:
1.直径为6厘米圆台形橡胶塞。
2.口径为6厘米的透明玻璃杯。
3.5毫升或10毫升注射器玻璃管。
4.长颈漏斗。
5.电极(镀铬不锈钢——带孔一小节伞骨子)。
6.外绝级导电线(细钢丝)。
7.与注射器管相配套的针帽(针尖切断且夹扁密封)。
8.带孔小胶塞。
⑷ 鐢佃В姘磋呯疆鎬庝箞鍋氾紵
1銆佸埗浣滅數瑙f恫
鍦ㄥ櫒鐨夸腑鍔犲叆姘村拰閫傚綋鐨勬阿姘у寲閽犳垨鑰呯█纭閰革紝鎻愰珮鐢佃В閫熺巼锛屼竴鑸娴撳害姘㈡哀鍖栭挔鍦6-15%涔嬮棿锛岀█纭閰稿湪10-20%涔嬮棿锛屾紨绀烘晥鏋滆緝浣炽 
5銆佽瘯绠″唴鏈夋皵娉★紝涓庣數婧愭f瀬(姘ф皵锛夛紝璐熸瀬锛堟阿姘旓級鐩歌繛鐨勮瘯绠′骇鐢熺殑姘斾綋姣斿硷細1:2锛堢啛璁板彛璇锛氭阿浜屾哀涓锛岄槼姘ч槾姘锛夛紝浠ヤ笂灏辨槸鐢佃В姘磋呯疆鐨勫埗浣滄柟娉曘
⑸ 请问什么是电解水求其制作方法!
实验名称:电解水
实验类别:演示或学生实验
改进目的:通直流电分角水的实验对研究水的组成至关重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化学48页所示简易装置水槽中需电解液量大,同时收集气体的试管放入或取出电解液时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蚀,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特自制电解水实验器。
制作电解水实雀含验器所需原材料:见附页图中所示。
电解水实验器的制作过程:
1.将上底半径为6厘米的圆台形的橡胶塞打上与注射器管和长颈漏斗管相匹配的三个孔。
2.将两只相同的注射器管和一个长颈漏斗管旋转插进橡胶塞的孔内,管的下沿不要超过塞子的下底面,以免装电解液时杯内留下气泡。
3.截取一小段带孔的伞骨子(镀铬不锈钢)将外附橡胶的细钢丝一端裸露部分穿入伞骨于孔内并夹紧,再将伞骨手插入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管内的胶塞中心(此塞剪有几个孔),最后将制好的电极插入注射器管内,导线的另一端从漏斗管内穿出来,在导线上作好正负极的记号,与注射器管记号一一对应。
此步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电极既不能露出管底,又不能插入管内太深。电极露出管底则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混合;插入管内太深则产生气体的速度慢。
②电解器内部的细钢丝除与电极接触部分能裸露外,其余部分不能裸露。
4.将与注射器管相匹配的注射针尖截断且夹扁密封,留下针帽。
5.将制好的塞子塞到与之匹配的茶杯口内,把针帽扭到注射器管的上端。
操作步骤及现象:
1.扭下针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漏斗内倒入5%至10%纯净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当电解液升到注射器管内后,加液体的速度放慢,待三个管的注段达到顶点不再改变时,将针帽扭上(不要扭得太紧)。
3,通直流电源12伏至6伏,电解液浓度小则电压调大,电解液浓度大则电压调小。不到半分钟,负极(阴极)产生5毫升气体,正极(阳极)产生约2.5毫升气体。
4.切断电源,点燃木条,扭下与负极相连的针帽,迅速在管尖处点火运岁或,气体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氢气。
5.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再通电源,扭下与正极相边的针帽,迅速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管尖处,木条复燃——氧气。
改进后的效果:
自制电解水实验器所需的原材料易得,制作不难。实验操作安全方便,便于观察。电解的速度快,所得氢气和氧气体积很接近2∶1;检验生成气体的现象十分明显。实验所需电解液的量不多,同时可避免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蚀旁伍。实验器可长久使用,必须时更换电极也十分方便。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实验。
附:自制电解水实验器平面图。
如图所示:
1.直径为6厘米圆台形橡胶塞。
2.口径为6厘米的透明玻璃杯。
3.5毫升或10毫升注射器玻璃管。
4.长颈漏斗。
5.电极(镀铬不锈钢——带孔一小节伞骨子)。
6.外绝级导电线(细钢丝)。
7.与注射器管相配套的针帽(针尖切断且夹扁密封)。
8.带孔小胶塞。
与自制电解水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设备投资怎么算
发布:2025-05-18 03:56:19
浏览:95
书画工具箱套装
发布:2025-05-18 03:29:29
浏览:7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