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多功能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NO 2 (2)比较碳酸、醋酸、硅酸的酸性强弱B中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C试管中内产生白色沉淀容
『贰』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 3 ,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
(1)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 (2)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干燥CO 2 ) (3)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4)淡黄色的Na 2 O 2 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燃的蚊香专燃烧更加剧烈;属Na 2 O 2 能与CO 2 反应,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和O 2 (5)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
『叁』 (15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
(1)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同时NO与氧气反应; 将II装置加满水;将II装置中加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2) KMnO 4 固体;NaBr 溶液;溶液呈橙色。 (3) A-水或饱和食盐水;B-电石;C-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炔为不饱和的化合物。 (或A-盐酸;B-大理石;C-苯酚钠溶液;变浑浊;酸性HCl>H 2 CO 3 >C 6 H 5 OH )
『肆』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 3 ,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
(1)验证CO 2 与Na 2 O 2 的反应 (2)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 (3)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干燥CO 2 ) (4)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5)淡黄色的Na 2 O 2 逐渐版转变为白色粉末权,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Na 2 O 2 能与CO 2 反应,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和O 2 (6)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伍』 如图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1)甲同学利用I、Ⅱ装置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1)Ⅰ装置适合固液常温反应的气体制取;Ⅱ收集的方法适合密度比版空气小的气体收集权,故综合Ⅰ、Ⅱ装置进行的实验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2)根据信息: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并且另一产物为氢氧化钠,故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要完成制取氧气并测定其体积的实验,故通过排水集气法,用量筒测定水的体积就是气体的体积来完成,故需要改进装置为:Ⅱ中装满水并在右侧连接量筒(或带刻度的烧杯); (3)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水和二氧化硫反应形成酸雨,会危害绿叶,会和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因而气球液会变大; 故看到的一系列现象为: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绿叶变黄、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气球变鼓. 故答案为:(1)①; (2)2Na2O2+2H2O=4NaOH+O2↑;Ⅱ中装满水并在右侧连接量筒(或带刻度的烧杯); (3)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绿叶变黄、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气球变鼓.
『陆』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
(1)依据装置分析判断是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内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容为:2NaHCO3 △ | .
『柒』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 3 ,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
(1)依据装置分析判断是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二氧专化碳水; 反应的化学属方程式为: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故答案为: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 (2)B中盛的是浓硫酸起到吸收水蒸气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干燥CO 2 ) (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 故答案为: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 (4)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随反应进行变为白色固体碳酸钠,反应生成氧气具有助燃性,蚊香燃烧更剧烈; 故答案为:淡黄色的Na 2 O 2 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 (5)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无氧气生成,在二氧化碳环境,蚊香逐渐熄灭; 故答案为: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
『捌』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 3 ,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
(1)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 (2)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干燥CO 2 ) (3)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4)淡黄色的Na 2 O 2 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内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容烈 Na 2 O 2 能与CO 2 反应,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和O 2 (5)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玖』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1)利用Ⅰ、Ⅱ装置
(1)①根据I装置知,反应物反应时不需加热,所以D排除;根据Ⅱ装置知,反应生成的版气体密度小于权空气的密度,所以排除B,符合条件的是AC. 故选AC.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将Ⅱ装置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来收集二氧化氮气体. 故答案为:将Ⅱ装置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2)①氯气能和溴化物置换出溴单质Cl2+2Br-=2Cl-+Br2,从而确定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的 故答案为:Cl2+2Br-=2Cl-+Br2. ②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CaC2+2H2O→Ca(OH)2+C2H2↑;溴或酸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氧化 乙炔,所以乙炔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溴水褪色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因为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球形管中.由于球形管容积较大,导致试管中液面明显下降,使球形管口脱离液面,球形管中的液体又流回试管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故答案为: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球形管中.由于球形管容积较大,导致试管中液面明显下降,使球形管口脱离液面,球形管中的液体又流回试管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拾』 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也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
(1)甲同学: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氧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和氧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应采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该装置不能收集氧气和一氧化氮. 故答案为: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一氧化氮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但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乙同学:二氧化氮和水能发生反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排难挥发的有机溶剂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装置不改变仪器装置,所以只能采用排难挥发的有机溶剂法收集. 故答案为:将装置Ⅱ中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丙同学:若该装置可改变仪器装置,所以可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 (2)根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可将KMnO4作为氧化剂和盐酸反应判断是否生成氯气,如氯气氧化性大于Br2,则将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如果溶液变为橙红色,说明有Br2生成,从而确定氧化性:KMnO4>Cl2>Br2. 故答案为:KMnO4固体;溴化钠溶液;溶液呈橙色.
与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相关的资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