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要使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专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属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由图可知,A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故A错误;
B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B符合题意.
C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和烛焰在同一侧了,故C错误;
D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大于20cm,故D错误.
故选B.
Ⅱ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酒精灯.(2)选
(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图中a是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内灯;
(2)容A装置是用于加热的实验装置,我们所学过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就是在加热的反应下制取的.所以A装置可以支取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MnO4
| ||
| ||
| ||
Ⅲ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物距和像距,还要用到刻度尺(或光内具座).
(容2)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由图可知,蜡烛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将蜡烛向下移动.
(或把凸透镜、光屏向上移动).
(3)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这种眼睛晶状体的焦距正常人的要短.
(4)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改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再做几组实验,这样的多次测量找到规律的一般性,探究实验中还有很多,例如: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改变入射光线方向,多测几组数据;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多次调节钩码的个数及位置等.
故答案为:(1)刻度尺(或光具座);(2)凸透镜的主光轴;蜡烛;下;(3)近视;凹透镜;短;(4)改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再做几组实验;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改变入射光线方向,多测几组数据.
Ⅳ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
如图来,物距为u=40cm-10cm=30cm时,成倒立等大的自实像,u=2f,所以2f=3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5cm处,物距为u=40cm-5cm=3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物距为u=40cm-20cm=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物距为u=40cm-30cm=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5cm处,物距为u=40cm-25cm=15cm,光线平行射出,折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不能会聚成像,所以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
故答案为;15;倒立、缩小的实;倒立、放大的实;正立、放大的虚.
Ⅳ 我想请教一下关于绘制实验装置示意图
主要是画门禁系统相关的,不知道用什么软件才有这些图例。 用VISIO吧.Microsoft Visio 2003
Ⅵ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
ABD
Ⅶ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制备干燥的CO 2 ,你选择的发生、干燥和收
Ⅷ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