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干燥CO2B.收集O2C.验证CO2性质D.监控气体流
A、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酸性气体CO2,故A不符合题意;
B、因氧气不易溶于水内,且密度小于水的容密度,若用排水气法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氧气应该“短进长出”,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该实验验证了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故C不符合题意;
D、气体流速越快,气泡冒出的速度也越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B.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A. 浓硫酸稀释B.\\ O2验满C. 配制20%的Ca(OH)2溶
A、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回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答里.故A能达到对应的目的;
B、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故B能达到对应的目的;
C、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的物质,说明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g的氢氧化钙,因此不可能配制20%的Ca(OH)2溶液,故C不能达到对应的目的;
D、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并验纯;如果只听到很微弱的噗噗的声音,则说明氢气已经纯净.故D能达到对应的目的;
故选:C.
C.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收集氨气B.制取少量氢气C.制取少量二氧化碳D.测定乙醇结
A.氨气易溶于水,只能用排空气法制备,故A错误;
B.长颈漏斗插入小试管回中答,液体没过小试管口,可防止气体的逸散,能用于制备少量气体,故B正确;
C.可用硫酸和碳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用安全漏斗,可防止压强过大将液体排出,故C正确;
D.根据生成氢气的体积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确定乙醇的结构,故D正确.
故选A.
D.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A. 收集H2B.验满O2C.配制20%的溶液D.除去CO
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装置正确,按图中装置实验能达到对专应目的.
B、检属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装置正确,按图中装置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溶解度不到0.2g,将20g氢氧化钙放入8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的质量不到0.2g,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远远小于20%,按图中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
D、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除去CO中的CO2,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图中所示装置除杂试剂、进气与出气方向均正确,按图中装置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
故选:C.
E.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 A。
即使是NH4Cl溶液,也含有大量水,NH3极易溶于水。就像HCl 极易溶于NaCl溶液一样。
所以收集不到任何气体。
B可以。小试管内装Zn,长颈漏斗装稀硫酸。
C可以。因为是安全漏斗,气体无法从漏斗逸出,
D可以。根据产生气体的体积,可以知道乙醇只有一个H能被Na所置换。
F.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A. 收集H 2 B. O 2 验满 C. 配制20%的Ca(OH
解;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回; B、氧气的验满答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故B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的物质,说明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g的氢氧化钙,因此不可能配制20%的Ca(OH) 2 溶液,故C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通过氢氧化钠得到的是一氧化碳,然后通过浓硫酸可以除去水蒸气,而得到干燥的一氧化碳,故D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项为: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