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电梯冲顶高度
冲顶高度是指电梯在顶层平层时,电梯轿顶防护栏或者轿顶反绳轮护盖儿到井道顶板的垂直距离。
电梯顶站的防冲顶高度,就是指电梯设站的最上一层的楼地面至电梯井道顶板下的这段高度。通常电梯的防冲顶高度为4.5米至4.8米。如果顶层层高小于这一尺寸,则井道局部须高出建筑顶板,在机房中冒出一个“台”来,卷扬机等设备都在这个台上,电机检修也需到台上操作。
所以,设计电梯机房时,须考虑这个台上方的净空高度,最小不要小于2.4米(经验),再加上台的高度就是电梯机房的层高了。
(1)人货梯机械防冲顶装置扩展阅读:
电梯安全装置
电梯必定会有各种安全装置,防止轿箱因钢缆断裂、制动失灵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堕落。最低限度的安全装置包括在机房装设的钢缆限速器,在轿箱及对重上安装安全钳。
1、限速器。限速器会在电梯向下超过预定速度的时候,锁紧限速器缆索,从而启动安全钳,刹停电梯。
2、安全钳,安全钳是一种机械安全装置,由奥的斯发明,当电梯速度超过预定速度时,限速器会锁紧限速器缆索后,启动安全钳夹紧导轨,把轿箱或对重刹停。
3、缓冲器,电梯缓冲器位于电梯井道底部,作为最后的保护。当电梯发生故障、在下降时超逾行程,缓冲器可减低电梯的冲撞力。
4、电梯蹲底就是电梯的轿厢在控制系统全都失效的情况下,会超越首层平层位置而向下行驶,直至蹲到底坑的缓冲器上停止。缓冲器就是为此而设置的防护装置,此防护装置根据电梯的运行速度的不同,分弹簧式和液压式两种。当轿厢蹲在缓冲器上就称为蹲底。此时,缓冲器对电梯轿厢的冲击力产生缓解的作用,不至于对电梯内乘客造成严重的伤害。
B. 人货梯传动安全装置有哪些
(1)底笼的门连锁,有机械式和电动式两种.当吊笼上升时机械连锁的底笼门会自动落下关闭.电器连锁的底笼门开启状态下,吊笼的其他门关闭,升降货梯应该无法启动,否则视为底笼门连锁失灵.
(2)吊笼的上料门连锁也有机械式和电器式两种.机械连锁门在吊笼升降过程中打不开,如果能打开,显然是连锁失灵;电器联锁门在升降过程中打开,则吊笼会自动停止,如果不能自动停止,说明连锁失灵.
(3)出料口的中间开门,检查与进料口相同.
(4)楼层安全门应能可靠锁闭,只有在吊笼停靠时才能打开.高度应超过一般人平均身高(1.70m)防止人头探出门外.
(5)检查极限开关,不能只试验开关是否有效,主要是分别检查开关与上、下极限撞块的碰撞过程是否准确、灵敏、可靠.极限开关动作以后不能自动复位,因为它切断了总电源,使吊笼上、下都无法启动,只能靠手动恢复.
(6)上、下限位开关是分别控制上升电路和下降电路的两个开关.检查时要分别看到它们的碰撞过程是否准确、灵敏、可靠.对极限开关和上、下限位开关的检查,均不能用手动方法代替碰撞过程的试验.因为在以往的升降货梯检查中,发现有没装撞块或撞块错位的实例.
(7)防断(松)绳限位的安装有多种形式:a.有依靠偏心绳轮碰触的,当出现断(松)绳事故时,绳轮向重心方向倒下压动限位开关切断 电源使轿箱停止运行.B.有靠铰链式绳轮碰触的,铰链式绳轮应有倒向控制弹簧,保证在断(松)绳事故状态下绳轮向限位开关方向倾倒.
(8)顶门限位,在轿箱的顶部,有一个供安拆人员上下的活动门,电梯升降过程中,为保证安全,必须将顶部的活动门关闭,因此活动门装有限位开关,以保证顶门在关闭状态下运行.安全检查时用木棍顶一下顶门就能试验限位开关的好坏.
(9)电缆保护架的安装间距不应大于6m,间距过大时,遇到大风天气,电缆会被风吹弯,挂在脚手架上,使轿箱无法下降,严重时会将电缆挂断造成事故,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过这样的实例.
(10)急停开关安装在司机操作的控制面板上,供紧急情况下(在其他限位、开关失灵时)使用.按一下急停开关,升降过程中的升降平台轿箱应能立即停止.
(11)警铃声音应清晰,在电梯启动,停止前应鸣铃示警.
C. 电梯都配备有安全防护装置吗
电梯的安全装置 电梯安全保护系统一般由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和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两大部分组成。机械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有限速器和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层门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门的安全保护装置、轿顶安全窗、轿顶防护栏杆、护脚板等;电气安全保护有直接触电的防护、间接触电的防护、电气故障的防护、电气安全装置等,其中一些机械安全装置往往需要电气方面的配合和联锁装置才能完成其动作和可靠的效果。 为了防止由于电梯损坏或驾驶人员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电梯都应装以下必要的安全装置。 1)刹车。控制电梯曳引机器部分起动停止的制动器,可使电梯的轿厢及时停止上升或下降; 2)限位开关。限止轿厢开到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不能继续运行的装置; 3)越程开关。轿厢行驶到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时,如限位开关失去控制,轿厢就会继续上升或下降。为了防止轿厢冲顶或沉底,应装置能切断电源和不能自动复位的越程开关,并装在机房内,而不能装在井道内; 4)缓冲器。为了减少轿厢冲顶或沉底的能量,应装设具有吸收运动机构能量并减少冲击的缓冲器。同时,在缓冲器与轿厢触碰处装置橡皮或海绵,以减少其冲击能量; 5)安全钳。为了防止由于吊重钢丝绳断裂,绳槽打滑等导致轿厢突然坠落事故,应在轿厢上装置能同时切断控制电源和使轿厢停止下坠的安全钳。没有安全钳的轿厢不可乘人或带人。如是简易电梯,应有防止人有轿厢内装卸货物时轿厢突然坠落的安全装置(安全停止销等); 6)限速器。为了防止行驶速度超过正常速度,凡三层以上(含三层楼)的乘人或带人电梯,应装速度控制器(二层以下(含二层楼)可不装)、这种机构一般与安全钳联成一体; 7)安全门。为了防止人员头、手、脚伸出井道和物件坠落竖道,乘载厢进出口应装安全门。公共场所、家属宿舍和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等使用的电梯,其竖道门应是封闭式,其轿厢应是满门,井道(厅门)不低于1.8米高; 8)门电开关。为了防止由于竖道门、乘载厢门、轿顶门未关而发生事故,应在竖道门上和乘载厢门上装置门电开关; 9)门联锁。为了防止有人把竖道门和乘载厢门开动进出或将头、手、脚伸出而发生事故,应在竖道门和乘载厢门上(二个以上门)安装门联锁; 10)安全接地装置。为了防止因电器设备损坏,使电梯金属结构部分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在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梯的金属结构上,应装安全接地装置,接地线应用多股电线,不可随便利用中性线当作安全接地线使用,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11)限速钢丝绳开关。当限速钢丝绳脱扣或断绳时,可切断电梯控制电源,使电梯不能开动; 12)电梯配重装置。每台电梯必须具备配重装置,其重量应达到吊物重量的40—50%。 电梯是载人和设备的垂直运输工具,在电梯使用安全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每台电梯都具备电气和机械的多种安全保护装置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D. 人货电梯防坠器工作原理
超过额定速度的125%,限速器动作,卡住钢丝绳,钢丝绳连接在安全钳上面,安全钳动作刹车。这个是下行,还有上行的就是限速器动作以后,连接钢丝绳拉动夹绳器,
E. 电梯的机械和电气安全装置都有哪些
为了防止由于电梯损坏或驾驶人员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电梯都应装以下必要的安全装置:
1.刹车。控制电梯曳引机器部分起动停止的制动器,可使电梯的轿厢及时停止上升或下降;
2.限位开关。限止轿厢开到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不能继续运行的装置;
3.越程开关。轿厢行驶到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时,如限位开关失去控制,轿厢就会继续上升或下降。为了防止轿厢冲顶或沉底,应装置能切断电源和不能自动复位的越程开关,并装在机房内,而不能装在井道内;
4.缓冲器。为了减少轿厢冲顶或沉底的能量,应装设具有吸收运动机构能量并减少冲击的缓冲器。同时,在缓冲器与轿厢触碰处装置橡皮或海绵,以减少其冲击能量;
5.安全钳。为了防止由于吊重钢丝绳断裂,绳槽打滑等导致轿厢突然坠落事故,应在轿厢上装置能同时切断控制电源和使轿厢停止下坠的安全钳。没有安全钳的轿厢不可乘人或带人。如是简易电梯,应有防止人有轿厢内装卸货物时轿厢突然坠落的安全装置(安全停止销等);
6.限速器。为了防止行驶速度超过正常速度,凡三层以上(含三层楼)的乘人或带人电梯,应装速度控制器(二层以下(含二层楼)可不装)、这种机构一般与安全钳联成一体;
7.安全门。为了防止人员头、手、脚伸出井道和物件坠落竖道,乘载厢进出口应装安全门。公共场所、家属宿舍和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等使用的电梯,其竖道门应是封闭式,其轿厢应是满门,井道(厅门)不低于1.8米高;
8.门电开关。为了防止由于竖道门、乘载厢门、轿顶门未关而发生事故,应在竖道门上和乘载厢门上装置门电开关;
9.门联锁。为了防止有人把竖道门和乘载厢门开动进出或将头、手、脚伸出而发生事故,应在竖道门和乘载厢门上(二个以上门)安装门联锁;
10.安全接地装置。为了防止因电器设备损坏,使电梯金属结构部分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在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梯的金属结构上,应装安全接地装置,接地线应用多股电线,不可随便利用中性线当作安全接地线使用,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11.限速钢丝绳开关。当限速钢丝绳脱扣或断绳时,可切断电梯控制电源,使电梯不能开动;
12.电梯配重装置。每台电梯必须具备配重装置,其重量应达到吊物重量的40—50%
F. 施工升降机吊笼冲顶脱轨坠落事故,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驱动装置的制动器制动力矩不够,安全系数太小;
(2)单驱动和双(多)驱动的问题;
(3)防坠安全器的可靠性差;
(4)违反扣作规程,不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吊笼超载运行;
(5)驱动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处背面没有装靠轮,或靠轮偏心轴无锁片;
(6)没有设置平衡重;
(7)其它偶发原因;
2 驱动装置安全装置的分析对比
2.1 吊笼驱动装置的制动器
该制动器是吊笼停靠楼层定们的装置,目前采用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标准的JWZ200型的块式制动器,其制动力矩为160N•m,属成熟产品,它的缺点是外形尺寸大,制动易磨损,如维修和保养不当容易失效。这种制动器大多使用在80年代生产的国产施工升降机上,目前已很少使用,逐步被淘汰;另一种是80年代后期参考ALIMAK进口样机研制的,它是与驱动电动机连在一起的片式磨擦制动器。它是与驱动电动机连在一起的扯式磨擦制动器。这种制动器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制动片间的间隙容易调整。目前国产的施工升降机其本都采用这种制动器。
要使吊笼可靠地停靠在偻层上,保证其不坠落,制动装置的制动器必须具有足够的制动力矩,对于不带平衡重的吊笼其制动力矩应满足下式要求:
吊笼上行时:M1=(((G+Q)•R)/i)•k 吊笼下行时:M2=(((G+Q+Q1)•R)/i)•k
式中:M1——吊笼上行时的制动力矩(N•m);M2——吊笼下行时的制动力矩(N•m);Q——吊笼的额定载重量(kg);Q1——吊笼下行时的惯性力(N);G——吊笼的自重(kg);i——减速器的传动比,平面双包络环面蜗轮,蜗杆的减速器,i=42/3;k——制动力矩的安全系数,按GB/T10054-96的规定k>=1.75;R——驱动小齿轮的节圆半径(m)。
吊笼在额定载荷下(不带对重,额定载荷为1000kg),要安全可靠地停靠在所需位置,保证吊笼不坠落,通过上式计算制动力矩M为195N•m。
由此可见上述两种制动器的制动力矩都偏小,为了克服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小并且保证吊笼的安全运行而不坠落,一定要采用双驱动或带平衡重。
2.2 驱动装置(单驱动和多驱动)
驱动装置数量的设置,取决于吊笼的自重和额定载荷的大小。在早期,施工升降机吊笼发生过几起坠落事故,因此认为单驱动不可靠,只有采用双驱动才能确保吊笼安全运行。实际上吊笼安全运行问题并不是由驱单元的组数来决定的。
2.3 防坠安全器
当吊笼的驱动装置失效而坠落时,限制吊笼的运行速度并使其停止坠落的一种机械装置称之为防坠落安全器。目前国产的施工升降机上大多使用仿制ALIMAK公司的第二代产品——锥鼓形磨擦式防坠安全器。其作用过程是当吊笼以额定速度运行时,防坠安全器的轴端小齿轮在导轨架的齿条上处于随动状态;当吊笼由于某种原因而超速运行时,装在齿轮轴上的离心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力而向外甩出与外锥体内侧的凸齿相啮合,带动磨擦磨擦锥体转动,在蝶簧组的作用下,逐渐增大内,外锥体之间的磨擦阻力矩,直至使吊笼停止运行。制动时吊笼的滑移行程为0.25—1.2m,所以制动平稳,没有明显的冲击力,呆延长吊笼,钢结构等的寿命。
该防坠安全器的特点是制动力矩大,可达3000N•m以上;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比较安全可靠。是目前国产施工升降机上的主要配套产品。
根据JG5058-95《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的规定,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标定期限内使用,其有效标定期限为两年。造成防坠安全器失灵的原因往往是超标定期限使用,没有及时地送交专业测试单位进行修理和检测,有些易损件由于长期使用而磨损,疲劳等原因使防坠安全器的功能失效。
多年来修理和检测重新标定期限的防坠安全器来看,有部分防坠安全器壳体积水,使制动带长期遭水浸泡而霉烂变质;还有的制动带表面粘有油污,这些都大大降低制动带的磨擦系数,直接影响制动力矩,使它失去防坠的功能。
2.4 操作不正确
违反操作规程,不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超载使用,造成吊笼坠落事故。目前国产的施工升降机大部分都没有设置吊笼超载限制保护器。有关这方央的设计原理的论文曾在杂志上报道过,但真正应用到产品上质量过关的极少。有特今后研究设计单位和工厂通力协作,进行攻关,使吊笼超载限制保护器早日应用到施工升降机上。
2.5 驱动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处的靠轮问题
驱动小齿轮与导轨架上的齿条相啮合时,从受力情况可知,除了向上或向下的垂直力以外,还有互相推斥的水平力,也就是说驱动小齿轮的离开齿条的力。较早生产的驱动装置上,一般没有设置靠近装置。由于传动板的刚性和齿轴变形以及啮合不当等原因,导致驱动小齿轮脱离与齿条啮合面使吊笼坠落。1993年在上海宝钢工地上使用的一台施工升降机就是由于上壕原因而使吊笼坠落,造成一死一伤的重大事故。
另外有的虽然装有靠轮,但靠轮的偏心轴没有锁片,在使用过程中轴的偏心自动外移,使靠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6 平衡重问题
采用平衡重的目的是用来平衡吊笼的部分或全部重量,在驱动装置电动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吊笼的运载能力,这主要起一种节能的作用。但是由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的坠落事故90%左右都在加节或不带平衡重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有人就得出平衡重能保证吊笼安全运行的结论。实际上从齿轮齿条施工升降机的运行原理来看,平衡重也只起到节省能源的作用。从国内外生产的施工程式降机来看,带平衡重和不带平衡重的都有,而且不带平衡热处理的施工升降机作用得更多。
3 确保施工升降机吊笼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
(1)保证驱动装置制动器的质量和提高制动力矩。目前使用的片式磨擦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一般在100N•m左右,制动力矩偏小,有待进一步提高制动力矩,使制动力矩的安全系数k>=2。
(2)目前施工升降机上绝大多数使用锥形磨擦式防坠安全器。从使用的情况来看,性能较稳定,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一种防坠安全装置。但问题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JG5058-95的要求。防坠安全器在使用时。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额定载荷的坠落试验。以验证防坠安全器的可靠性。另外,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标定期限内使用。到期后一定要及时的送交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修和测试,重新标定有效期后方可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保养,特别要防止壳体内渗水和制动带上粘油污,以保证它的工作可靠性和中够的制动力矩。
(3)要安装吊笼超载保护装置,以确保吊笼的安全运行。如前所述,目前吊笼上使用超载限制保护装置很少,特别是国产的施工升降机上安装这种安全装置的则更少。期待研制出一种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吊笼超载限制的保护器推广使用。
(4)驱动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处,在齿条背面一定要安装靠轮。以保证驱动小齿轮与齿条右靠啮合。同时靠轮的偏心轴一业要用锁片固定牢。
G. 料斗可以下降 上升不了 一按那个上升按钮漏电开关就就跳闸 防冲顶
上升按钮漏电开关就就跳闸,说明是设备绝缘损坏短路了。
漏电保护器故障检查步骤
1. 在线路比较长,不容易查且不能保证漏保是好的情况下,首先判断漏电保护器的好坏方法如下
(1) 按动试验按钮,看看能不能准确、迅速、可靠的动作,如果能说明漏保是好的,如果不能说明漏保是坏的应及时更换。
(2) 如果保护器所接的回路较多,可以只开已知正常运行的回路,看看漏保是否动作,如果不动作初步说明漏保是好的,反之有可能漏保已经损坏。
(3) 如果还不能准确的判断,可以采用接假负载的办法,将漏电保护器的所有负荷断开接上没有故障的假负载,如果漏保动作则可以判定此漏保已经损坏,应更换漏保。
2. 如果更换漏保后仍然跳闸在不能很快确定故障点的情况下检查步骤如下
(1) 先检查电路的主线,将所有的分支全部甩去,用兆欧表进行摇测绝缘。在确认只是漏电故障而且不是太严重直接送电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直接送电实验。
(2) 确定主电路没有问题后在检查各个分支线路检查方法同上
(3) 找出故障分支后,对该支线的负载进行逐个排除。
(4) 最后找出故障点修复送电试运行。
注意:当发生漏电故障时,在没有确认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的情况下,不允许频繁的送电。否则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