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2. 制取氧气的实验怎么做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第三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第五步;收集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第六步;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总结;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3. 设计制取氧气和试验其性质的实验方案
解:(1)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反应的催化剂,方法一中二氧化锰与大量过氧化氢混合,迅速生成大量氧气,方法二中反应比较平稳,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故答案为:结论: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需将过氧化氢缓缓加入二氧化锰中;
(2)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不需加热,所以反应装置选取具支试管、铁架台、注射器,方程式是2H2O2
MnO2
.
2H2O+O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氧气和氯化钾,需加热,所以反应装置选取试管、单孔塞、铁架台、酒精灯,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2KCl+3O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用时间多;而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后即可产生氧气,反应速率快;
故答案为:
反应物药品的名称 化学方程式 选用反应装置的仪器名称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H2O2
MnO2
.
2H2O+O2↑ 具支试管、铁架台、注射器
氯酸钾、二氧化锰 2KClO3
MnO2
.
△
2KCl+3O2↑ 试管、单孔塞、铁架台、酒精灯
结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后即可产生氧气,反应速率快
(3)对比硫在空气里与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将硫放于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硫点燃放于氧气瓶中,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由此可知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故答案为:
实验名称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硫在空气里燃烧 将硫放于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 将硫点燃放于氧气瓶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4. 用生活物品做装置制取氧气
家中实验的话:提供一下用品: 玻璃杯(用来作反应的容器) 泡沫塑料(用来作橡内皮塞的功容能) 刀片(用来雕刻泡沫塑料成型) 可以弯折的吸管(用来充作导管) 小漏斗(用来加药品) 双面胶(用来防止漏气) 双氧水(用来制取氧气) 生锈的铁钉(用来充作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其实金氧化物都可以,只是MnO2效果最好) 步骤,将泡沫塑料用刀片雕刻为可以塞住玻璃杯的形状,再上面开两个小孔,并且在两个小孔上安上双面胶。在一个空上插上一个吸管,然后组装完毕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玻璃杯 3用漏洞往玻璃杯内加双氧水,然后用双面胶封住第二个出气口(用手也可以) 然后将吸管插到水中,开始集气 懂了吗?其实我自己就做过这个实验,用来制取氧气,然后玩化学实验,加油啊!!!
5. 制作简易的氧气发生装置
家中实验的话:提供一下用品:
玻璃杯(用来作反应的容器)
泡沫塑料(内用来作橡皮塞的功能)容
刀片(用来雕刻泡沫塑料成型)
可以弯折的吸管(用来充作导管)
小漏斗(用来加药品)
双面胶(用来防止漏气)
双氧水(用来制取氧气)
生锈的铁钉(用来充作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其实金氧化物都可以,只是MnO2效果最好)
====================
步骤,将泡沫塑料用刀片雕刻为可以塞住玻璃杯的形状,再上面开两个小孔,并且在两个小孔上安上双面胶。在一个空上插上一个吸管,然后组装完毕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玻璃杯
3用漏洞往玻璃杯内加双氧水,然后用双面胶封住第二个出气口(用手也可以)
然后将吸管插到水中,开始集气
====================
懂了吗?其实我自己就做过这个实验,用来制取氧气,然后玩化学实验,加油啊!!!
6. 制作氧气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氯酸钾(白色晶体)或高锰酸钾(紫黑色晶体)
(3)实验装置:
a.注意事项:①用酒精灯外焰决定试管的高度。
②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便于加热。
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湿存水在反应过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④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以利于氧气排出,防止药品堵塞导管。
⑤使用高锰酸钾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以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
管。
b.适用范围:此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
(4)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为氧气难溶于水。
b.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导气管应伸入瓶底,尽量排净空气)
(5)验满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复燃,则已收满。
(6)检验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复燃,证明是氧气。
(7)集满放置: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8)操作步骤(主要有七步):
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注意:最后两步不可颠倒,否则水槽中的水会沿着导管流入试管,使试管破裂。
7.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1)①是酒精来灯,常用源作热源;②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③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④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 故填: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 (2)图中的错误及其改正方法为:错误:试管口向上倾斜;改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错误:导管伸入试管太长;改正:导管伸入试管刚露出橡皮塞;错误:铁夹离试管口太远;改正: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错误:导管伸入集气瓶太短;改正:导管应该接近集气瓶底部;错误:集气瓶口没有玻璃片;改正:集气瓶口放上玻璃片. 故填:错误:试管口向上倾斜;改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错误:导管伸入试管太长;改正:导管伸入试管刚露出橡皮塞;错误:铁夹离试管口太远;改正: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错误:导管伸入集气瓶太短;改正:导管应该接近集气瓶底部;错误:集气瓶口没有玻璃片;改正:集气瓶口放上玻璃片. |
8. 如图是某课外小组设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依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
(1)由图形可知,比较两套制取氧气装置的区别联系:是否需要加热. (2)正确书写内2H 2 O 2
(3)比较三个图形,可知第一个图中出现了两个错误:试管口高于试管底,导气管伸入过长. 故答为:(1)B C②③ (2)2H 2 O 2
(3)试管口高于试管底 导气管伸入过长 |
9. 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及收集装置,思考下列问题:
1..用手紧握试管.将导管伸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生成。
2.(1)不可以,(2)因回为防止液答体飞溅
3.(1)因为氧气不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3)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4.(1)不能(2)因为那样收集的氧气不纯(集气瓶里的气泡是空气)
5.(1)等气泡连续冒出(2)因为这样收集的氧气纯(导管里本身就有气泡,先前出来的气泡是导管里的空气,而连续冒出的气泡是氧气)
6.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防止氧气跑出,也可以让集气瓶稳当。
7.分两种(1)当水槽中的集气瓶满了,会有大量气泡从集气瓶里冒出并浮出水面.
(2)这种方法不是联系本图的但也有用,当集气瓶放在桌子上时用一个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小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了!!!!不懂的话追问!!!!!括号里的是解释!!! 漏斗我就的应该是分液漏斗,这个应该是过氧化氢制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