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液压式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液压式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发布时间:2021-02-18 09:56:28

1. 挖掘机开式液压系统的特点

挖掘机开式液压系统一般都具备以下特点:

1.一般采用双泵或三本供油,先导油由单独的先导泵提供。

有些液压执行元件所需功率大需要合流供油,合流有两种方式:

①阀内合流。一般有双泵合流供给一个阀杆,在由该阀一般杆控制供油给所需合流的液压执行 元件。该合流方式的阀杆的孔径设计需要考虑多泵供油所虚的流通面积。

②阀外合流。双泵分别通过各自阀杆,通过两阀泛联动操纵,在阀杆外合流供油给所需合流 的液压执行元件。虽然操纵结构相对复杂、体积较大,但由于流经阀杆的饿是单泵流量,阀杆孔径相对较小,而且有可能与其他阀杆通用。

2.多路阀常进行分块且分泵供油,每一阀组根据实际需要可利用直通供油道和并联供油道两种油道。前者可实现优先供油,既上游阀杆动作时,压力油就供给该阀杆操纵的液压元件,而下游阀杆操纵的液压元件就不能动作。后者可实现并供油。

3.为满足多种作业工况及复合动作要求,一般采用简单的通断型二位二痛阀和插装阀,把油从某一油路直接引到另一油路,并往往采用单向阀防止油回流, 构成单向通道。通断阀操纵有以下3种方式:①采用先导操纵油联动操纵,先导操纵油在控制操纵阀杆移动的同时,联动操纵通断阀。②采用操纵阀中增加一条油道 作为控制通断阀的油道,这样在操纵操纵阀的同时,也操纵了通断阀的开闭。三,采用电磁阀操纵。为了实现复杂的供油关系,有时需要将以上几种通断阀操纵方式 同时应用。

挖掘机开式液压系统采用三位六通多路阀。当阀芯在中尖位置时,泵的压力油从P口流出,通过直通油道经过

各阀最后回油箱。控制操作手柄使阀芯往左端或右端移动,P→D的阀口逐渐关小,P→A和B→T的阀口逐渐开大。为了实现精细作业和复合动作,在阀芯的各个端面开有各种各样的节流槽,所以多路阀上各个阀口的开口面积与阀芯的位移并不呈线性关系。

调速是采用旁路回油节流和进油节流的组合,通过阀芯节流,控制去液压缸和回油箱的开口量来实现,由于是靠回油节流建立的压力和液压泵流量的影响。

在 轻负荷时,流量调速行程大操纵性能好,随着负载压力和液压泵流量的减小,阀杆调速的死区(空行程)增大,有效的调速范围行程减小,调速特性曲线(流量随行 程变化)变陡,导致阀杆行程稍有变化,流量变化就很大,阀的调速性能变差。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其负载压力是不断变化的,加之液压泵的流量也在不断的变 化,因此开式油路的调速性能不稳定,这是开式油路的缺点之一。

当阀芯处于中位时,由D到C的开口量最大,泵的输出流量全部通过旁路回油箱,系统压力很低;当阀芯往左端移动时,由D到C的开口量逐渐减小,由P到A开口面积逐渐增大,在系统压力未达到足以推动液压缸活塞以前,泵的输出流量全不从D到C回油箱。

当阀芯进一步向左移动,D到C的节流口进一步减小,P到A的节流口变大,系统的压力增大到足以推动活塞运动,此后由D到C的流量逐渐减小,流向液压缸的流量逐渐增大。

开式油路的另一缺点是,当一个泵供多个执行器同时动作时,因液压油首先向负载轻的执行器流动,导致高负载的执行器动 作困难,因此,需要对负载轻的执行器控制阀杆进行节流。此外,液压挖掘机工况各种各样,复合动作较多,如掘削装载工况、平整地面工况、沟槽侧边掘削工况、 双泵合流问题、直线行走问题等。在这样的要求下,如何向个执行器供油,向哪个执行器优先供油,如何实现合流,如何实现在作业装置同时动作时保持直线行走 等,这些都需要多路阀进行控制。多路阀内部就构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液压回路。

2. 挖掘机的液压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挖掘机的液压结构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无件和液压油。
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
控制元件(即各种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村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又分为益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
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滤油器、油管及管接头、密封圈、压力表、油位油温计等。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有各种矿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
工作原理
帕斯卡原理
帕斯卡原理是一个静力学原理,
对于“理想液体”有:
1、处于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液体”对施加于它表面的压力向各个方向等值传递;
2、速度的传递按“容积变化相等”的原则;
3、液体的压力由外载荷建立。
4、能量守恒。

3.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为什么不能长时间运转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不能长时间运转是因为:
行走减速装置是完全密封的,回如果长时间行走,减答速机内部因热量无法迅速排出,而产生高压气体,压力不断增加,易造成行走减速机浮动油封损坏。故在长距离行走时,要经常检查行走减速装置的温度变化,温度高时应冷却后再行走。
很高兴能回答你问题。

4. 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基本要求

液压挖掘机的动作复杂,凡要机构经常启动、制动、换向、负载变化大,冲击和振动频繁,而且野外作业,温度和地理位置变化大,因此根据挖掘机的工作特点和环境特点,挖掘机液压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1)要保证挖掘机动臂、斗杆和铲斗可以各自单独动作,也可以互相配合实现复合动作。
2)工作装置的动作和转台的回转既能单独进行,又能作复合动作,以提高挖掘机的生产率。
3)履带式挖掘机的左、右履带分别驱动,使挖掘机行走方便、转向灵活,并且可就地转向,以提高挖掘机的灵活性。
4)保证挖掘机的一切动作可逆,且无级变速。
5)保证挖掘机工作安全可靠,且各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有良好的过载保护;回转机构和行走装置有可靠的制动和限速;防止动臂因自重而快带下降和整机超速溜坡。
挖掘机液压系统应做到:
1)有高的传动效率,以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料使用经济性。
2)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在负载变化大、急剧的振动冲击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3)调协轻便耐振的冷却器,减少系统总发热量,使主机持续工作时液压油温不超过80度,或温升不超过45度。
4)由于挖掘机作业现场尘土多,液压油容易被污染,因此液压系统的密封性能要好,液压元件对油液污染的敏感性低,整个液压系统要设置滤油器和防尘装置。
5)采用液压或电液伺服操纵装置,以便挖掘机设置自动控制系统,进而提高挖掘机技术性能和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5. 求23吨1立方米左右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的液压马达和减速机构的选择与设计。

可以帮你选型的,没问题

6. 小松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履带式行来走装置由“四轮源一带”(即驱动轮2、导向轮7、支重轮3、托链轮6及履带1)、张紧装置4和缓冲弹簧5,行走机构11,行走架(包括底架10、横梁9和履带架8)等组成。驱动装置是双速液压马达经过减速器减速,带动驱动轮和履带行走。导向轮是通过张紧装置和行走架连接。张紧缓冲装置是用以调整履带的张紧度,并在前部履带受到冲击时起缓冲作用。履带上部由托链轮支持,下部通过支重轮将载荷传到地面。
挖掘机行走时驱动轮在履带的紧边一驱动段及接地段(支撑段)产生一拉力,企图把履带从支重轮下拉出,由于支重轮下的履带与地面间有足够的附着力,阻止履带的拉出,迫使驱动轮卷动履带,导向轮再把履带铺设到地面上,从而使挖掘机借支重轮沿着履带轨道向前运行。
挖掘机转向时由安装在两条履带上,分别由两台液压泵供油的行走马达(用一台油泵供油时需采用专用的控制阀来操纵)控制油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转向或就地转弯,以适应挖掘机在各种地面、场地上运行。液压挖掘机的转弯情况,为两个行走马达旋转方向相反、挖掘机就地转向)仅向一个行走马达供油,挖掘机则绕着一侧履带转向。

7. 挖掘机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

挖掘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压挖掘机主要由发动机、液压系统、工作装置、行走装置和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控制阀、液压缸、液压马达、管路、油箱等组成。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监控盘、发动机控制系统、泵控制系统、各类传感器、电磁阀等。
液压挖掘机一般由工作装置、回转装置和行走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图1)。根据其构造和用途可以区分为:履带式、轮胎式、步履式、全液压、半液压、全回转、非全回转、通用型、专用型、铰接式、伸缩臂式等多种类型。
工作装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务的装置。它由动臂、斗杆、铲斗等三部分铰接而成。动臂起落、斗杆伸缩和铲斗转动都用往复式双作用液压缸控制。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施工作业的需要,液压挖掘机可以配装多种工作装置,如挖掘、起重、装载、平整、夹钳、推土、冲击锤等多种作业机具(图2)。
回转与行走装置是液压挖掘机的机体,转台上部设有动力装置和传动系统。发动机是液压挖掘机的动力源,大多采用柴油要在方便的场地, 也可改用电动机。
液压传动系统通过液压泵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液压马达、液压缸等执行元件,推动工作装置动作,从而完成各种作业。以工地使用较多的PV-200型液压挖掘机为例。该机采用改进型的开式中心 负荷传感系统(OLSS)。该系统用控制斜盘式变量柱塞泵斜盘角度(输出流量)的方法,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从而减少燃油消耗,是一种节能型系统(见图3)。
这种液压系统的特点是:定转矩控制,能维持液压泵驱动转矩不变,载断控制,可以减少作业时间的卸荷损失;油量控制,可减少空挡和微调控制时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减少功率损失。

8. 挖掘机行走怎样操作

挖掘机操作方法:

一、行走装置

行走装置即底盘, 包括履带架和行走系统, 主要由履带架、行走马达+减速机及其管路、驱动轮、导向轮、托链轮、支重轮、履带、张紧缓冲装置组成,其功能为支承挖掘机的重量,并把驱动轮传递的动力转变为牵引力,实现整机的行走。

车架总成(即履带行走架总成)为整体焊接件, 采用X 形结构,其主要优点是具有高的承载能力. 车架总成由左纵梁(即左履带架)、主车架(即中间架)、右纵梁(即右履带架)三部分焊接而成. 车架总成的重量为2吨.

中央回转接头是联接回转平台与底盘油路的液压元件,它保证回转平台旋转任意角度后,行走马达还能正常配油,现用回转接头是5通。

二、工作装置

工作装置是液压挖掘机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SY系列挖掘机配置的是反铲工作装置,它主要用于挖掘停机面以下的土壤,但也可以挖掘最大切削高度以下的土壤,除了可以挖坑、开沟、装载外还可以进行简单平整场地工作。挖掘作业适应于开挖Ⅰ~Ⅳ级土,Ⅴ级以上用液压锤或需爆破手段。

反铲工作装置由动臂、斗杆、铲斗、摇杆、连杆及包含动臂油缸、斗杆油缸、铲斗油缸在内的工作装置液压管路等主要部分组成。

三、动力传输路线表

1.行走动力传输路线:柴油机——联轴节——液压泵(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分配阀——中央回转接头——行走马达(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减速箱——驱动轮——轨链履带——实现行走

2回转运动传输路线:柴油机——联轴节——液压泵(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分配阀——回转马达(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减速箱——回转支承——实现回转

3动臂运动传输路线:柴油机——联轴节——液压泵(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分配阀——动臂油缸(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动臂运动

4斗杆运动传输路线:柴油机——联轴节——液压泵(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分配阀——斗杆油缸(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斗杆运动

5铲斗运动传输路线:柴油机——联轴节——液压泵(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分配阀——铲斗油缸(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铲斗运动

四、动力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进气系统——网罩→胶管→空滤→胶管→增压器→胶管→中冷器→胶管→发动机 ·排气系统——增压器→膨胀节→消声器→排气管 ·冷却系统——水箱→胶管→节温器→水泵→柴油机→胶管→水箱 ·油门控制系统——步进电机→减速机→蜗轮蜗杆传动→油门拉线→柴油机油门—高怠速、低怠速限位开关 ·燃油系统

进油系:燃油箱→胶管→手油泵→粗滤器→精滤器→柴油机

回油系:柴油机→胶管→燃油箱 (回油量比较大,用它来进行部份冷却)

(8)液压式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扩展阅读

第一代挖掘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出现,使挖掘机有了先进而合适的电动装置,于是各种挖掘机产品相继诞生。1899年,第一台电动挖掘机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柴油发动机也应用在挖掘机上,这种柴油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机械式挖掘机是第一代挖掘机。

第二代挖掘机:随着液压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挖掘机有了更加科学适用的传动装置,液压传动代替机械传动是挖掘机技术上的一次大飞跃。1950年德国的第一台液压挖掘机诞生了。机械传动液压化是第二代挖掘机。

第三代挖掘机: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挖掘机有了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也使挖掘机向高性能、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的萌芽约发生在1965年前后,而在批量生产的液压挖掘机上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则在1985年左右,当时主要目的是为了节能。挖掘机电子化是第三代挖掘机的标志。

挖掘机行业厂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国内7成以上挖掘机被国外品牌所占据,国产品牌尚以小挖和中挖为主,但国产挖掘机份额正在逐步提升,2012年同比提高3.6%。

阅读全文

与液压式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阀门怎么修才能热视频 浏览:288
常用玻璃仪器可采用哪些洗涤方式 浏览:656
机械零件图号如何编制 浏览:361
收到设备赠送配件如何入账 浏览:230
宇通工具箱 浏览:872
垂直仪器怎么接线 浏览:855
铝合金门窗电动工具 浏览:922
电动工具制冷学校洛阳 浏览:599
设备费说明怎么写 浏览:816
客机为什么不能设计逃生装置 浏览:11
煤矿c级仪表是什么意思 浏览:681
通风管道中阀门是否包括 浏览:583
汽车仪表盘上的胶怎么办 浏览:769
仪表盘istop亮是什么 浏览:39
蛋糕面包机械大概多少钱一个 浏览:562
空调制冷的正常是什么状态 浏览:910
久裕交通器材怎么出口 浏览:821
碳酸钙生产管道用阀门 浏览:596
洗衣机放水阀门弹簧怎么安装 浏览:150
苹果手机怎么添加别人的设备 浏览: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