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1)如图,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
(1)将光屏的右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回平面时,才能够答看到反射光线,因此可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由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3)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图中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3)EO;可逆.
2. 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1)请指出实验装置中需要纠正的
(1)实验装置中抄细线没有与袭木板平行,
(2)设小车的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m:mg-F拉=ma
对M:F拉=Ma
解得:a=
F
拉=
当m<<M时,即当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故答案为:细线没有与木板平行;远大于.
3.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b、c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1)将装置A、C、E相连
(1)①氯为1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
②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 | .
4. 某校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
【实验目的】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加热 |
5.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在实验中,该小组同学把砂
(1) AD ,(2) 刻度尺、天平 ,(3)  。
6.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查
(1)、利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 2 (固体粉末)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选用该装置的理由:二氧化锰是固体,过氧化氢是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B或E. (2)、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时有优点:能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节省材料.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的方法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E.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配合. 故答案为: (1)、A;二氧化锰是固体,过氧化氢是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B或E; (2)、能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节省材料 (3)、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E;互相配合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石灰水变浑浊 | 有反应物碳酸氢钠未完全分解. 化学方程式: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 |
7.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CO 2 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请你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原因是氢氧化专钠属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就变瘪了; (2)二氧化碳不仅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还能溶于水后,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要验证二氧化碳肯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要检验瓶内的生成物是否是碳酸盐,可用盐酸检验; 故答案为:(1)塑料瓶变瘪,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就变瘪了; (2)依据:CO 2 能溶于水;设计实验:向滴加过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生成,则说明二者肯定发生了反应. |
8.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
(1)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加速度、质量、力专这三个物理量中任意两个之间属的关系时,要保持另一个不变,因此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小车的质量,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2)为了使绳子的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外力,在进行实验之前要进行平衡摩擦力,具体做法是:适当垫高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轻推未挂沙桶的小车,恰使拖有纸带的小车匀速下滑. 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3)设绳子上拉力为F,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 ① 对砂桶和砂有:mg-F=ma ② 由①②解得: F= = 由此可知当M>>m时,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 故答案为:远大于. |
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
(1)B、C、E相连后,应选择固体和液体不加热的方法制取氯气,如可以用KMnO4或次氯酸钙和浓盐酸反应得到氯气; 故答案为:KMnO4或Ca(ClO)2; (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有杂质气体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要进行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性的验证试验,再进行实验Ⅰ才能得到结论,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也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是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的酸性; 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不合理;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 (3)氯气的制取原理方程式为:MnO2+4H++2Cl- △ | .
10.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来A(2)B(3)远大于自
与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宇通工具箱
发布:2025-05-14 04:36:07
浏览:87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