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取NH3的时候,用什么处理尾气
1.简易
装置
:
在收集
氨气
的
试管
口塞一团
用水
或
稀硫酸
浸湿的
棉花
球,塞棉花的目的,就是让NH3被棉花吸收。
NH3极易溶
于水
,因此用水、酸液都可以
2.防倒吸装置:
将多余的氨气通入(用倒置的
漏斗
)连接到装有水的
烧杯
中
或将多余的氨气通入
四氯化碳
与稀硫酸
混合液
的下层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
密度
比稀硫酸大,它们互不相溶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稀硫酸在上层,吸收从四氯化碳中逸出的氨气,又可以防倒吸)
四氯化碳
溶液
不与氨气反应
希望能帮到你
B. 下列有关NH3的尾气处理装置正确的是()A.B.C.D
A.该装置中,U型管左端通入氨气,能够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故A正确;
B.漏斗不能完全伸入液面中,否则无法起到防止倒吸的效果,正确的方法应该为:,故B错误;
C.导管直接伸入水中吸收氨气,会发生倒吸现象,可以使用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液吸收氨气,如:,故C错误;
D.集气瓶中应该采用“短进长出”方式,即进气导管应该短、出气管应该长,且插入烧杯中的导管稍稍伸入水中,才能起到防止倒吸作用,否则无法防止倒吸,不能用于吸收氨气,故D错误;
故选A.
C. NH3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原理,药品,装置,收集,除杂,尾气处理
原理:2NH4Cl+Ca(OH)2=加热=2NH3+CaCl2+2H2O
药品:氢氧化钙固体,氯化铵固体
装置:大试管,铁架台,单孔塞,小试管,导气管,发生装置跟实验室制氧气一样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除杂:用碱石灰吸水
尾气处理:氨气在水中溶解度极大,用水吸收即可,注意防倒吸
D. 请问吸收氨气的装置,CCl4有何作用
由于NH3难溶于CCl4,NH3与CCl4接触不易发生倒吸现象,能够用于吸收氨气。
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接触稀H2SO4,能够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吸收氨气时所选装置必须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
E. 制取NH3的时候,用什么处理尾气
从化学方程式可以分析出可以挥发的生成物有氨气和水。水的处理一定要用中性或碱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行),比如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干燥,对于过量的氨气的处理可以将氨气通入水中,为防止倒吸,可以在通入水中之前接一个干燥管。
F.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什么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实验操作不全面。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存在于初中化学实验的一项科目性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发现没有尾气吸收装置是因为实验操作不全面导致,氨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进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必须要用到否则会造成中毒和污染环境。
G. 如图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NH3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有______
A.吸来收装置中的导管没直接源伸入到液体中,不易吸收气体;故A错误;
B.吸收装置中的导管外联双球状导管内伸入到液体中,能防止倒吸;故B正确;
C.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联漏斗,漏斗口伸入液面以下,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不能防止倒吸;故C错误;
D.倒置球形漏斗插入溶液中,气体能被充分吸收,且球形管有缓冲作用而防止倒吸.故D正确.
E.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且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水浮在四氯化碳的上面,四氯化碳不能和氯化氢反应,也不溶解氯化氢,该装置既能够吸收易溶性气体,又能够防止倒吸,故E正确.
故答案为:BDE.
H. 为探究氨的制取和性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发生的反应为CaO+H2O=Ca(OH)2 ,反应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NH3?H2O=NH3↑+H2O,
故答案为:CaO+H2O=Ca(OH)2 ,NH3?H2O=NH3↑+H2O;
(2)若要在C中收集满一瓶干燥的氨气,氨气记忆溶于水,密度比空气轻可以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装置图为:;碱石灰;
(3)氨气是污染性气体需要尾气吸收,氨气极易溶于水,需要防倒吸,装置E能防倒吸,故答案为:E;
(4)①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需要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通入饱和食盐水是为了洗去HCl气体,通入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②氯气氧化氨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生成白烟是因为氨气和生成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
故答案为:8NH3+3Cl2=6NH4Cl+N2;
③白烟中的阳离子是铵根,依据铵根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设计实验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取该适量白色固体加入少量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有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则证明该白烟中有NH4+,
故答案为:取该适量白色固体加入少量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有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则证明该白烟中有N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