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三化学 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为什么未等冷却室温打开夹子会倒吸小于五分之一它气体受热膨胀,会
当气体受热澎涨时气体的体积增大,这个是关键点。在没有打开夹子时里面的压强大,而相比于冷却时容器可倒吸的就少。没错那五分之四一定会排出,不然不会倒吸,但这只是倒吸的前提,而你比较的是未冷却与冷却的关系,未冷却气压大,(比冷却),所以可再容性就小了,供参考。
B.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球内的导线是分开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当用酒精灯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
小磁针的指向抄发生偏转,说明袭电磁铁产生了磁性,由此可知电路中有了电流.电路的变化只是玻璃球由常温变成了红炽状态.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现在电路中有了电流,说明此时的玻璃变成了导体. 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小磁针的N极向左偏转去靠近螺线管的右端. 由磁场知识可知,磁体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玻璃球是从酒精灯上吸收了热量导致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的. 故答案为:导;N;磁场;热传递 |
C. 如何进行米勒实验
试验本身不难,但是要合理就可以,它是生化进化方面的很著名的试验。试验设备就是一个蒸馏,循环,冷却的设备,连续进行加热7天,要求有放电设备,电极,玻璃导管,烧瓶或者蒸馏烧瓶,冷凝管,加热装置,
中学生完全可以做,但是球形的有电极的玻璃球是一个缓冲和反应装置,所以不能太大(那样反应体积小),也不能太小(蒸汽在冷凝之前的体积要考虑好),图示和原理都简单,但是还要动脑实践,多实践,多改进,注意安全,用电小心。
祝你成功!
goodluck!
实验步骤和结果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CH4、NH3和H2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500毫升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H2O)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如表1所示)。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以后,米勒认为,设想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的成分是CH4、N2、微量的NH3和H2O的混合气体更为合理,因为NH3不可能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它会溶于海水中。他和他的合作者于1972年在上述混合气体中进行火花放电,结果得到35种有机物,其中有1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即甘氨酸(440微克分子,以下均同此单位)、丙氨酸(790)、缬氨酸(19.5)、亮氨酸(11.3)、异亮氨酸(4.8)、脯氨酸(1.5)、天冬氨酸(34)、谷氨酸(7.7)、丝氨酸(5.0)和苏氨酸(~0.8)。若在分析之前进行水解,还可生成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若增加H2S,则可生成甲硫氨酸。在CH4、NH3、H2O和H2S混合气体中进行光解作用,可以找到半胱氨酸。对CH4及其它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进行热解,可以得到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到目前为止,用米勒模拟实验和其它类似实验,已能合成出20种天然氨基酸中的17种;其余三种(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相信在改进技术之后,不久亦能合成。
氨基酸生成的可能机理米勒在火花放电的头125小时内,不断打开“U”形管的活塞抽样,进行分析,发现首先合成了大量的氰化物和醛类;以后它们的合成速度逐渐下降,而在整个实验期间,均以近乎恒定的速度合成氨基酸,其反应过程大致如下:
就是说,首先甲烷与氨作用生成氰,甲烷与水作用生成醛类;然后氰、醛类与氨作用生成氨基腈(aminoni-trile);氨基腈水解就生成氨基酸。
D. 某科研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此装置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适宜自然光
(1)植物具有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装置中两瓶上的液体一方面是瓶中的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另一方面是瓶中的溶液中也有水分,在阳光的照射下,通过蒸发也可以在瓶内壁凝结成水珠.
(2)实验前要将此装置放到黑暗片一昼夜,目的是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如果叶片内残留有以前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就会不明显,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片一昼夜,植物叶片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片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4)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去掉碘液颜色的干扰,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使实验现象明显.实验现象: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5)乙组装置与丙组装置的区别是丙里面是清水,乙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乙、丙两装置内丙里面有二氧化碳,乙里面没有二氧化碳.因此乙、丙两装置中的叶片所处的环境,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由于乙叶片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而丙叶片由于环境中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故遇碘变蓝色.该对照组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使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原因可能是:三片叶都要进行 呼吸作用,其强度大于或等于光合作用,结果光合作用的产物不能积累,所以实验中看不到变蓝的现象.
(7)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水
光 |
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球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科学工具箱购买
浏览:925
冰柜嘎啦嘎啦响不制冷是怎么回事
浏览:159
螺纹单闸阀门锈死拧不开怎么办
浏览:55
暖气片的阀门进水和回水
浏览:65
新空调不制冷只吹风是怎么回事外机不转
浏览:508
自动上弹装置图
浏览:617
艺术装置设计墙
浏览:88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多少
浏览:827
设备验证控制文件包括哪些内容
浏览:185
机械排烟风管截面积如何计算
浏览:908
县城什么机械挣钱
浏览:461
wps上怎么把设备文件夹删除不了
浏览:352
成都哪里有卖中学化学实验器材全套
浏览:995
汉唐电动气车仪表盘什么功能
浏览:208
溶剂干燥实验装置
浏览:79
螺钉锁紧装置中弹垫的作用
浏览:137
汽车的仪表盘感叹号怎么回事
浏览:386
探影仪表如何显示第三方导航
浏览:651
电动工具维修工具
浏览:366
管道阀门能参与试压吗
浏览: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