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孔成像的实验怎么做
一 实验目的:通过小孔成像的现象来观察光在空气中是怎么行进的。二 实验原理:因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蜡烛的光线透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在墙面上才能形成和蜡烛火苗一样的倒影。三 实验器材:1 蜡烛一枝2火柴一盒3硬纸板一张(长25cm,宽15cm)4大头针一枚四 实验步骤:先用大头针在硬纸板上钻上小孔,放好备用,再用火柴将蜡烛点燃,将其固定在离墙30cm左右的地方,将硬纸板放在蜡烛和墙之间,将室内的光线遮住,把蜡烛的高度调整好,使蜡烛的火苗刚好对准硬纸板上的小孔,前后慢慢移动硬纸板,直到看到墙面上有清楚的影子为止(如下图)。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发现蜡烛的光在墙上的影子是倒立的,而且用蜡烛对着硬纸板时,蜡烛离硬纸板越远,蜡烛的影子越小,离硬纸板越近,蜡烛的影子越大。所以,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是直线行进的。
㈡ 小明在课外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1)成像抄物体是蜡烛,所以像是蜡袭烛的倒立像.
(2)在探究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时,必须控制挡板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物体的大小,结合表格可知1、4、7或2、5、8(或3、6、9)符合;
由1、4、7或2、5、8(或3、6、9)可知,像随物体的增大而增大,故可得结论: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物体的大小不变,挡板与小孔的距离变大,而像变小;故可得结论: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物体倒小孔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成像的大小还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我们可以用双筒制成可以移动的光屏来探究,即改变小孔到光屏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变化.
故答案为:(1)D;
(2)1、4、7(或2、5、8或3、6、9);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物体倒小孔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到光屏的距离;用双筒制成可以移动的光屏;改变小孔到光屏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变化.
㈢ 初中课外实践课上,小明做了个小实验,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顺时针旋转的;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
(3)在探究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时,必须控制挡板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物体的大小,结合表格可知1、4、7或2、5、8(或3、6、9)符合;
由1、4、7或2、5、8(或3、6、9)可知,像随物体的增大而增大,故可得结论: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4)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物体的大小不变,挡板与小孔的距离变大,而像变小;故可得结论: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物体到小孔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5)小孔成像的大小还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我们可以在易拉罐外面包一层厚纸,将塑料薄膜封在纸筒末端,移动纸筒探究,即保持挡板缝隙长和挡板与小孔间距不变,改变易拉罐的长度(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离)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
故答案为:(1)实像;光的直线传播;
(2)顺;D;
(3)1、4、7(或2、5、8或3、6、9);在小孔到物体的距离相同时,像随物体增大而增大;物体大小一定时,像随挡板与小孔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塑料薄膜(像)到小孔的距离;
在易拉罐外面包一层厚纸,将塑料薄膜封在纸筒末端,移动纸筒;保持挡板缝隙长和挡板与小孔间距不变,改变易拉罐的长度(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离)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