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进行水位测量
常用的有水尺和水位计。水尺是传统的有效的直接观测设备。实测时,水尺上的读数加水尺零点高程即得水位。水位计是利用浮子、压力和声波等能提供水面涨落变化信息的原理制成的仪器。水位计能直接绘出水位变化过程线。水位计记录的水位过程线要利用同时观测的其他项目的记录,加以检核。
水尺、水位计设置在河道顺直、断面比较规则、水流稳定、无分流斜流和无乱石阻碍的地点;一般避开有碍观测工作的码头、船坞和有大量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入的地点,使测得的水位和同时观测的其他项目的资料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为使水位与流量关系稳定,一般避开变动回水的影响和上下游筑坝、引水等的影响。
监控中心: 主要硬件:服务器、客户端、移动数据专线或GPRS数据传输模块DATA-6123。 主要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水位监测系统软件、防火墙软件。
通信网络:INTERNET公网 + 中国移动公司GPRS网络。
终端设备:微功耗测控终端DATA-6216,市电供电、太阳能供电、电池供电可选。
测量设备:水位计或水位变送器。
(1)底漆喷涂装置液位测试系统设计扩展阅读:
观测时间和测次
水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的安排,要满足测得的资料能反映出一日内水位的变化过程,要满足水文情报预报的需要。平水时每日观测1~2次。有洪水、结冰、流凌(流冰)、冰凌堆积、冰坝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流等现象时,增加观测次数,以取得水位变化过程的完整资料。
水位资料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建设关系密切。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运用,都需水位资料;其他工程建设如航道、桥梁、船坞、港口、给水、排水等也要应用水位资料。
在防汛抗旱中,水位是水文情报和水文预报的依据。水位资料是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推算流量变化过程、水面比降等必需的根据。在泥沙测验和水温、冰情、水质等观测中,水位是掌握水流变化的重要标志。
B. 求一个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
我给你一个题目,如果你写出来了,我保你论文得优秀。因为当年我就是选这个题目得的优秀。
刚才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网上还是没有与这个系统相关的论文。
《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查询系统》
基本思想很简单,现在的高考分数线查询是很繁琐的,需要先把分数查出来,然后根据录取指南再找你的分数能被录取的学校,高考过的都知道,高考报考指南是一本多么厚的书。
所以,这个系统的思想就是:你用所有高校近十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立一个数据库,然后开发一个系统,当你输入查询命令的时候(查询命令可以用1,2,3这三个数来代替,用flog实现;输入1,查询的是符合你所输入的分数以下的所有高校信息;输入2,查询的是符合你所输入分数段之间的所有高校信息;输入3,查询大于你所给的分数线的高校信息。)当然,你可以再加上一些附加的功能。
大致思想就这些。
郑州今迈网络部竭诚为你解答,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
C. 求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检测电路的设计 图和资料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检测电路的设计
摘要
设计一种能快速测量水波浪的水位传感器。通过对不同半径电极下传感器输出电容与对应液位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传感器灵敏度随电极半径的增加而近似成线性提高,同时,发现传感器灵敏度与液位下降速度相关。
关键词:电容式传感器;电极;液位;液位传感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传感器概述
1.1.1 传感器的定义…………………………………………1
1.1.1 传感器的分类…………………………………………1
1.1.3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2
1.1.4 传感器的发展方向……………………………………2
1.2 国内外液位传感器的发展现状…………………………2
1.3 设计要求
1.3.1 设计任务………………………………………………4
1.3.2 设计要求………………………………………………4
第2章 传感器设计结构
2.1 电容传感器测量原理简介及水位传感器结构的确定
2.1.1 平行板电容传感器……………………………………6
2.1.2 圆筒型电容传感器……………………………………7
2.1.3 电极型电容传感器……………………………………8
2.1.4 电容式传感器形式的确定……………………………8
2.2 结构参数设计
2.2.1 电容值的估算…………………………………………9
2.2.2 电极挂水对测量精度的影响…………………………11
2.2.3 传感器形式的最终确定………………………………12
第三章 检测电路的设计
3.1 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
3.1.1 检测电路………………………………………………13
3.1.2 电容充电规律…………………………………………15
3.2 由单片机采样转换电路的设计
3.2.1 单片机电路……………………………………………16
3.2.2 复位电路………………………………………………18
3.2.3 A/D转换电路…………………………………………19
3.3 放大电路的设计
3.3.1 放大电路的设计………………………………………19
3.4 程序设计…………………………………………………21
第4章 实验数据的分析
4.1稳定性实验及分析
4.1.1稳定性实验测试方法………………………………22
4.1.2实验数据分析………………………………………22
4.2 线性实验及分析………………………………………23
4.2.1线性实验测试方法……………………………………23
4.2.2实验数据分析…………………………………………24
4.3温度对介电常数(水)影响的实验及分析
4.3.1水位传感器温度特性实验测试方法…………………27
4.3.2实验数据分析…………………………………………27
第5章 温度补偿和非线性补偿的原理和方法
5.1温度补偿的原理……………………………………………32
5.2非线性补偿的方法…………………………………………33
结论………………………………………………………35
谢辞………………………………………………………36
参考文献…………………………………………………………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