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自动并列装置频率控制的任务是什么

自动并列装置频率控制的任务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9-09 16:13:53

❶ 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的对象,性质,内容和任务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二战期间为了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设备,进一步促进并完善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到战后,以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这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它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形定常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现代应用数学新成果的推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适应宇航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代控制理论。他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目前,自动控制理论还在继续发展,正向以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理论深入。
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总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航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同时自动控制原理也是现在高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也是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课。
该课不仅是自动控制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目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本课程的专业有计算机、电子信息、检测技术。
该课程不仅跟踪国际一流大学有关课程内容与体系,而且根据科研与学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从而提高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整体学术水平。
该课程是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连续、离散、线性、非线性等)及特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时域法、频域法等)和设计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机理、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各种分析和设计方法等。
本课程覆盖的基本概念:
系统、反馈、方框图(方块图)、信号流图、传递函数;稳定性、稳定裕量,基本环节、时间常数、阻尼系数,脉冲响应、阶跃响应、动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根轨迹,主导极点,频率特性,校正和综合,典型的非线性特性、描述函数、相平面、自持振荡,采样控制、Z变换、脉冲传递函数。
本课程涵盖的基本知识点:
1.简单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的列写和计算;
2.方框图和信号流图的变换和化简;
3.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的推导和计算;
4.线性连续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5.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在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6.根轨迹的基本特性及典型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7.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8.波德图和奈奎斯特图的绘制;
9.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应用;
10.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主要动态和静态特性;
11.校正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
12.简单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的描述函数分析方法及相平面方法;
13.采样系统的分析及校正的基本方法。

❷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的区别

区别在于准同复期先调节后发电制机并列条件,再并入系统运行,自同期是未先进行励磁的发电机升速到允许范围,再有系统拉入同步运行。
具体概念如下:
准同期并列是将未投入系统的发电机加上励磁,并调节其电压和频率,在满足并列条件(即电压、频率、相位相同)时,将发电机投入系统。
自同期并列操作是将一台未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升速到接近于电网频率,在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且机组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首先合上并列断路器开关,接着立刻合上励磁开关,给转子加上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动势逐渐增长的过程中,由电力系统将并列的发电机组拉入同步运行。

❸ 为什么发电机准同期并网要采用越前时间进行并列开关操作

为什么发电机准同期并网要采用越前时间进行并列开关操作,因为1. 控制单元 为了使待并发电机组满足并列条件,准同期并列装置主要有下列三个单元组成。 (1)频率差控制单元。它的任务是检测UG 与U X
2. 自动化程度分类 准同期并列装置主要组成部件如上图所示,同步发电机的准同期并列装置按自动 化程度可分为: (1)半自动并列装置。这种并列装置没有

❹ 发电机准同期并列问题

发电机的同期并列方法有两种:准同期和自同期。
准同期就是准确同专期,一般以属手动操作进行。自同期是一种自动控制操作装置。两种并列方法均应满足三个条件:
1》待并发电机的电压与系统的电压相等。
2》待并发电机的周率与系统的周率相等。
3》待并发电机的相位角与系统的相位角一致。
发电机是在同期的瞬间并列完成的,并网瞬间与有功和无功完全无关,只是防止发生非同期并列危险的一种常规操作方法。

❺ 频率自动调节装置有哪些作用

自动频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使输出信号频率与给定频率保持确定关系的自动控制方法。实现这种功能的电路简称AFC环。AFC环主要由鉴频器和受控本地振荡器等部件构成。后者大多采用压控振荡器,它能使中频fi在输入信号频率fc和本地受控振荡频率fi发生变化时尽量保持稳定。
中文名
自动频率控制
外文名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作用
输出信号与给定频率保持确定关系
实现
AFC环
定义
输出信号频率与给定频率确定关系
快速
导航
应用举例
简介
工作原理
实现自动频率控制功能的电路简称AFC环。AFC环主要由鉴频器和受控本地振荡器等部件构成。后者大多采用压控振荡器,它能使中频在输入信号频率和本地受控震荡频率发生变化时尽量保持稳定。鉴频器的作用是检测中频的频偏,并输出误差电压。闭环时,输出误差电压使受控震荡器的震荡频率偏离减小,从而把中频拉向额定值。这种频率负反馈作用经过AFC环反复循环调节,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使系统的工作频率保持稳定且偏差较小。
图1是一个通信系统的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方框图。其中被控对象是压控振荡器(VCO)。反馈系统由混频器、差频放大器、限幅鉴频器和放大器等组成。频率误差经混频器检测出,并经差频放大、限幅鉴频和放大器转换成电压误差信号去控制压控振荡器

阅读全文

与自动并列装置频率控制的任务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郑州现代五金机电市场 浏览:869
矿山机械包括哪些 浏览:501
杭州销售skf轴承要多少钱 浏览:261
自动进冷水装置 浏览:317
大同五金机电厂 浏览:758
仪器操作动画用什么做 浏览:866
pe排水管阀门关闭管子压扁是怎么回事 浏览:795
转向架上起到减震作用的装置是 浏览:50
指南者的轴承多少钱一个 浏览:355
煤气阀门经常忘记关了 浏览:90
东莞市咏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332
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工作原理 浏览:724
氨制冷压缩机油是什么油 浏览:572
300平超市设备需要多少钱 浏览:757
bnt工具箱下载 浏览:713
长螺旋钻机械一天能打多少跟桩 浏览:970
铸造用滚筒落沙机用什么材料 浏览:495
自动搅拌装置PLC控制系统课设 浏览:408
农用机械都有哪些 浏览:71
局域网互联设备主要有哪些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