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火车模型自动挂钩装置

火车模型自动挂钩装置

发布时间:2023-09-06 02:25:38

『壹』 连接火车两节车厢之间的东西叫什么什么工作原理

连接火车两节车厢之间的东西叫车钩。用于火车车皮或机车的连结、牵引及缓冲。

工作原理:车钩主要由钩身、钩头、钩尾三部分组成。钩头由钩舌、钩舌销及车钩三小件组成。车钩三小件包括钩锁铁、钩舌推铁、下锁销。下锁销与下锁销连杆相连,再加上为开启车钩设置的钩提杆就形成了完整的车钩开闭系统。

当上提钩提杆,钩提杆顶起下锁销连杆,下锁销带动锁铁上提并顶起推铁,推铁踢开钩舌从而开启车钩。相反,如要实现两节车厢的连接,一方开启车钩,另一方推动车厢接触开启车钩,钩舌使推铁转动从而带动锁铁,锁铁下落保证车钩锁死,进而完成火车的连结。


(1)火车模型自动挂钩装置扩展阅读

我国火车铁路目前采用的车钩类型有16型、17型、13B型、13A型和13号车钩,以前还曾经采用过2号车钩。

16型、17型车钩是为了满足大秦线运煤专列开行重载列车且不摘钩上翻车机连续翻转卸货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车钩。新造载重70t及以上铁路货车已全部采用高强度的17型车钩。在一些重载列车上采用16型车钩的同时,还采用了牵引杆技术。

新造60t级铁路货车已全部采用高强度的13B型车钩。随着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2号车钩、13号普碳钢车钩及13号C级钢车钩、13A型车钩强度已不能满足铁路货车发展的需要,铁路货车车钩正向着可靠性高、强度高和耐磨性能好的方向发展。

『贰』 火车挂钩是谁发明的

火车自动挂钩是美国人伊利·汉尔顿·詹内发明创造的。

“詹式车钩”虽然在运行中,看起来松松垮垮一点也不结实,但是它却能连接带动好几万吨重的列车安全运行,面对复杂路况和紧急制动等特殊情况,也能轻松应对,还可以实现车厢间的自动连接。很快就凭借它超强的牵引力,和良好的稳定性以及优秀的制动效果,很快就占领了世界市场。

小故事

当年我国在引入推广“詹式车钩”时,还闹了一出乌龙。我国早期铁路铁路材料目录,将“Janney CouPler”翻译为“詹式车钩”,因为詹天佑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所以有些人误解“詹式车钩”是詹天佑发明的,甚至在《詹天佑和中国铁路》这本书中,有一幅火车自动挂钩的照片,题目却是“詹天佑自动挂钩”。

面对这种被误解来的荣誉,詹天佑诚恳地对周围人说,“请同事们帮我解释解释:没有这件事”,后来詹天佑编著,《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书中收录“詹式车钩”这个词条的时候,他有意不用“詹”字,改用了“郑”字翻译为“郑氏车钩”,这一字之差,表现出了詹天佑严肃、诚实、不掠人之美的高尚品德。

『叁』 别名 詹氏车钩的火车自动挂钩是谁发明上午

火车自动挂钩是美国人伊利·汉尔顿·詹内发明创造的。詹内于1868年4月21日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后来,詹内继续改进,并于1873年4月29日获得第二次专利权。
詹内发明的火车自动挂钩与现今火车使用的自动挂钩基本一样。詹内发明的火车挂钩,英语写作“Janney
CoupIer”。我国早期铁路材料目录把它简译为“詹氏车钩”。由于詹天佑是我国早期最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所以,有些人误以为火车自动挂钩是詹天佑发明的。像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启恒、李希泌著《詹天佑和中国铁路》一书中,有一幅火车自动挂钩照片,题目是“詹天佑自动挂钩”。
据说,詹天佑生前曾听说过这种误传,他诚恳地对周围的人说:“请同事们帮助我解释解释,没有这件事。”后来,詹天佑编著《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书中收录“詹氏车钩”这个词条,在音译时,詹天佑有意不用“詹”字,改用“郑”字,译为“郑氏车钩”。
这一字之差见精神。它表现出詹天佑严肃、诚实,不掠人之美的高尚品德。

『肆』 火车头和车厢之间是怎么连接的,使得他们能快速稳固的连接上,也能快速方便的分开

是靠挂钩!
中国机车全部用的是自动挂钩,而车厢大多用自动挂钩,只有部分25T型客车和BSP型客车用的是紧密车钩!
挂车时,两车挂钩对准后慢慢撞击即可挂上;摘钩时,提动手柄撞击挂钩下方的装置(有的车辆是提动上方的链条,如DF7G型内燃机车和部分货车等)即可实施分离!

『伍』 火车车钩总是摇摇晃晃,那为什么不会脱开呢

在中国,高铁动车不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作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在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对于高铁可能只知道复兴号、和谐号和时速350km/h这些浅显的概念,对于其核心技术、核心组成部件知之甚少。其中,车钩缓冲装置就是其中不为人知的核心技术之一。

车钩的定义是指火车或者机车两端具有联结、牵引及缓冲的作用的装置。其主要作用就是连挂车辆与车辆或者车辆与机车,并传递牵引力。车钩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插销式车钩、螺旋车钩、詹氏车钩、自动车钩、苏联SA-3式自动车钩和密接式车钩。其中,密接式车钩在近代轨道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

1.插销式车钩

插销式车钩是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车钩类型。其特点为两侧凹陷,中间有凸槽或者凹槽。连挂时一侧凸槽插进凹槽,并使用连接销插进孔中,便实现了连挂。该种类型的车钩结构简单,使用也很容易,现已经基本被淘汰,除了在铁路博物馆中,很难被看到。

『陆』 列车挂钩的原理!

首先说说车钩。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车钩按开启方式分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两种。通过车钩钩头上部的提升机构开启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货车大都采用此式);借助钩头下部推顶杠杆的动作实现开启的叫下作用式(客车采用)。车钩按其结构类型分为螺旋车钩、密接式自动车钩、自动车钩及旋转车钩等。螺旋车钩使用最早,但因缺点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动车钩多为高速铁路车辆所用。中国除在大秦铁路重载单元列车上使用旋转车钩外,现一律采用自动车钩。所谓自动车钩,就是先将一个车钩的提杆提起后,再用机车拉开车辆或与另一车辆车钩碰撞时,能自动完成摘构或挂钩的动作的车钩。中国铁道部门1956年确定1、2号车钩为标准型车钩。但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又于1957、1965年先后设计制造了15号车钩和13号车钩。客车使用15号车钩,货车则逐步用13号车钩代替2号车钩。

车钩由钩头,钩身、钩尾三个部分组成、车钩前端粗大的部分称为钩头,在钩头内装有钩舌、钩舌销,锁提销,钩舌推铁和钩锁铁。车钩后部称为钩尾,在钩尾上开有垂直扁锁孔,以便与钩尾框联结。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态:锁闭位置——车钩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不能向外转开的位置。两个车辆连挂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这种位置。开锁位置——即钩锁铁被提起,钩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的位置。摘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辆连挂在一起的车分开。全开位置——即钩舌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当两车需要连挂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全开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可连挂。旋转车钩的构造与普通车钩不同,钩尾开有锁孔,钩尾销与钩尾框的转动套连接。钩尾端面为一球面,顶紧在带有凹球面的前从板上。当钩头受到扭转力矩作用时,钩身连同尾销以及转动套一起转动。旋转车钩现在只安装在专为大秦铁路运煤单元组合列车设计的车辆上。这种车辆的一端装设旋转车钩,另一端装设固定车钩,整列车上每组连接的两个车钩,两两相互搭配。当满载煤炭的车辆进入卸煤区的翻车机位时,翻车机带动车辆翻转180度,将煤炭倾倒出来。旋转车钩可以使车辆翻转卸货时不摘钩连续作业,缩短了卸货作业时间。 密接式车钩一般在高速铁路和地下铁道的车辆上使用。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两车钩连挂后各方向的相对移动量很小,可实现真正的“密接”;同时,对提高制动软管、电气接头自动对接的可靠性极为有利。

『柒』 火车头挂车怎么挂

火车头是使用"詹天佑钩"自动挂钩。

据国外有关资料记载,詹内对1860 年美国人依士洛·米勒(FzraMiller)发明的垂直式平面钩加以改进,制成了一种新的自动挂钩,于1868 年4 月21 日获得专利权。

以后,他又继续改进,在1873 年4 月29 日得到第二次专利,现在全世界火车连接,都采用詹氏挂钩。

詹天佑,祖籍徽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

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詹天佑像

阅读全文

与火车模型自动挂钩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与水平面夹角 浏览:704
阀门生产采用什么技术检验 浏览:307
轿车仪表显示雪花标志是什么 浏览:7
没有超声波怎么安装增压泵 浏览:895
阀门力矩有什么用 浏览:733
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设计论文 浏览:559
轴承内径15毫米的是多少型号 浏览:66
手柄工具箱 浏览:717
卖电动工具需要多少投资 浏览:209
游戏工具箱怎么滑出来 浏览:708
天然气阀门打火就关闭 浏览:864
奥涂机械表多少钱一个 浏览:453
机械臂动力传输装置 浏览:615
石油管道阀门关闭方向 浏览:84
cl2实验室制法装置 浏览:249
水浴法测定乙醇的沸点实验装置图 浏览:915
仪表中f什么意思 浏览:135
精密铸造铁液流量太慢是什么原因 浏览:952
机械加工压紧装置被 浏览:580
机械效率中s是什么意思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