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化学中和热测定实验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具体步骤。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二、注意事项。
1.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隔热,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
2.为保证酸完全中和,常使碱稍稍过量。当然,酸也可以过量,但要保证后加的过量。
3.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数值偏低。
4.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而不使用金属棒,是因为玻璃导热性差,减少热量损失。
5.操作都要快,手速快,目的还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以防增大误差。
6.温度计最好准备三把,一把测酸,一把测碱,一把测混合液。
化学中和热测定的问题:
1、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比中和热更多,原因:除了发生中和反应外,还发生了下列反应: Ba2+(aq)+SO42-(aq)=BaSO4(s),此反应为熵减反应,放热(学过化学反应原理就能理解了)。
2.中和热指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单位kl/mol,此处的物质的量当然是指H2O的物质的量。
根据1,显然此处的强酸、强碱,并不适用硫酸和氢氧化钡。实际上指适用于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的反应
② 所有中学的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越详细越好)
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1
、酒精灯: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得超过容积的,不少于容积的,被加热的仪器(尤其是玻璃仪器)不能与灯芯接触,加热用外焰,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熄灭燃着的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能不用嘴吹灭。
2
、可以加热的仪器:
(1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器、坩埚、燃烧匙等
(2
)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等(底面积均比火焰大的多,不能均匀受热,因此必须垫石棉网)凡加热玻璃仪器等,仪器外壁要擦干,以免加热时炸裂。加热液体时,不许超过容积所允许的量。
3
、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启普发生器、计量仪器(量筒、容量瓶等)等
4
、计量仪器:
(1
)量取或容量液体的仪器:如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
应注意选用与所量取液体体积相适应的规格。不能做为反应器,不可加热
(2
)托盘天平:称量前需放平稳调整零点,称量时天平两盘上各放质量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在左盘上放被称物品或试剂,右盘放砝码。不能在天平上称热的物质,称量潮湿或有腐蚀性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内称量,取用砝码要用镊子夹取,称完要把砝码放回原盒中,游码移回零处。
(3
)温度计:应选用与测量温度高低范围相适合的温度计;测量液体时温度应使水银球浸入液体中但不应触及器壁;测量蒸气时水银球置于蒸气中;蒸馏时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约0.5
厘米处。
5
、干燥仪器
(1
)球形干燥管:固体颗粒状干燥剂填满球形部分,干燥剂选择应合理(不与被干燥的气体反应)气体的流向应大口进,小口出。
(2
)洗气瓶:可用于干燥气体,也可用于除掉气体中的气态杂质,干燥剂可选用浓硫酸(应注意被干燥的气体不能跟浓硫酸反应),若除杂质,应选用适宜的液体试剂。气体流向应为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6
、其它:
(1
)漏斗:
①普通漏斗:用于向小口径的容器内注入液体;内衬滤纸可用来过滤
(二低三靠);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
②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注入液体,使用时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③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不互相混溶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滴加液体。不能装碱液,以防活塞口粘住无法转动。使用时应注意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以使内外空气相通。进行液体分离时下层液体从下端发生,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
)冷凝管:用于将热蒸气冷凝成液体。冷凝管应倾斜固定(上高下低),冷却水流动方向是从下至上(跟被冷凝的蒸气逆行)
(3
)胶头滴管:用于滴加试液。吸液时不可吸入胶头内;滴液时滴管应垂直,不可伸入容器内太多,不可接触容器壁;使用全过程,不可平放或尖嘴朝上。
7
、玻璃仪器洗涤:
(1
)洗涤干净标准:内壁附着的水均匀了,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
)药剂洗涤法:对于用水洗不掉的物质,可根据污物不同的性质,选用适当的药剂处理。
如: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和碱性氧化物,可选用稀盐酸清洗必要时可稍加热
附有油脂,可选用热碱液Na2CO3
清洗
附有硫磺,可选用二硫化碳溶解后清洗
附有碘,可选用酒精溶解后清洗
附有银(银镜实验后的试管),可用稀硝酸清洗
附有二氧化锰(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试管),可选用浓盐酸稍加热再清洗
③ 高中化学实验器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烧杯
配制溶液、溶解样品等
加热时应置于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一般不可烧干。
锥形瓶
加热处理试样和容量分析滴定
枣郑除有与上相同的要求外,磨口锥形瓶加热时要打开塞,非标准磨口要保持原配塞。
圆(平)底烧瓶
加热及蒸馏液体
一般避免直火加热,隔石棉网或各种加热浴加热
圆底蒸馏烧瓶
蒸馏;也可作少量气体发生反应器
洗瓶
装纯化水洗涤仪器或装洗涤液洗涤沉淀
量筒、量杯
粗略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
不能加热,不能在其中配制溶液,不能在烘箱中烘烤,操作时要沿壁加入或倒出溶液。
容量瓶
配制准确体积的标准溶液或被测溶液
非标准的磨口塞要保持原配;漏水的不能用;不能在烘箱内烘干。
滴定管(25 50 100ml)
容量分析滴定操作;分酸式、碱式
活塞要原配;漏水的不能使用;不能加热;不能长期存放碱液;碱式管不能放与橡皮作用的滴定液。
移液管
准确地移取一定量的液体
不能加热;上端和尖端不可磕破
试剂瓶:细口瓶、广口瓶、下口瓶
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试剂;广口瓶用于装固体试剂;棕色瓶用于存放见光易分解的试剂。
不能加热;不能在瓶内配制在操作过程放出大量热量的.溶液;磨口塞要保持原配;放碱液的瓶子应使用橡皮塞,以免日久打不开。
滴瓶
装需滴加的试剂
漏斗
长颈漏斗用于定量分析,过滤沉淀;短颈漏斗用作一般过滤
分液漏斗:滴液 球形 梨形 筒形
分开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用于萃取分离和富集(用梨形);制备反应中加液体(多用球形及滴液漏斗)
磨口旋塞必须原配,漏水的漏斗不能使用。
试管:普通试管、离心试管
定性分析检验离子;离心试管可在离心机中借离心作用分离溶液和沉淀
硬质玻璃制的试管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但不能聚冷;离心管只能水浴加热
冷凝管:直形 球形 蛇形 空气冷凝管
用于冷却蒸馏出的液体,蛇形管适用于冷凝低沸点液体蒸汽,空气冷凝管用于冷凝沸点150℃以上的液体蒸汽
不可聚冷聚热;注意从下口进冷却水,上口出水
凳运颂 抽滤瓶
抽滤时接受滤液
属于厚壁容器,能耐负压;不可加热
表面皿
盖烧杯及漏斗等
不可直火加热,直径要略大于所盖容器
研钵
研磨固体试剂及试样等用;不能研磨与玻璃作用的物质
不能撞击;不能烘烤
干燥器
保持烘干或灼烧过的物悄顷质的干燥;也可干燥少量制备的产品
底部放变色硅胶或其它干燥剂,盖磨口处涂适量凡士林;不可将红热的 物体放入,放入热的物体后要时时开盖以免盖子跳起或冷却后打不开盖子
标准磨口组合仪器
有机化学及有机半微量分析中制备及分离
磨口处勿需涂润滑剂;安装时不可受歪斜压力;要按所需装置配齐购置
④ 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注意事项
楼上的就那么信任网络?
直接问老师嘛……
⑤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之数据读取
1、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
2、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容积的1/3,也不能多于2/3。
3、试管在加热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与桌面成45°角。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夹在离管口1/3处。
4、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体量均在容积的1/3-2/3处,蒸发皿加热液体时,盛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
5、实验记录中的一切非"0"数字均是有效数字。
6、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在2-3滴。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之先后顺序
1、组装仪器顺序:先零后整,镇碧由低到高,由左到右,先里后外,拆装置与之顺序相反。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后点燃。净化气体时,应先净化后干燥。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4、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5、用排液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导管后撤酒精灯。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使用胶头滴管"四不能":不能接触容器内壁,不困旅咐能平放和倒拿,不能随意放置,未清洗的滴管不能吸取别的试剂。
2、酒精灯的使用不能用灯,不可用嘴吹灯,燃着时不可加酒精。
3、汪纯用试管加热液体,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⑥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具有特殊的教学功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优势.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方法 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
可被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需隔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圆底瓶和蒸馏烧瓶)、锥形瓶;化学实验常用的热源有酒精灯。
1.试管
主要用途:①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器。②收集少量气体。
使用注意事项:
①用试管夹或铁架台上的铁夹夹持试管时,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以便于加热或观察。
②加热前应将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③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2,以便振荡,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防止液体冲出。
④给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成45°以扩大受热面;给固体加热时,管口略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⑤加热时管口不准对着人,以免发生事故。
⑥加热后的试管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蒸发皿
主要用途:用于液体的蒸发、浓缩和结晶。
使用注意事项:
①根据试剂性质的不同选用不同质料的蒸发皿,防止蒸发皿被腐蚀。如强碱溶液的加热应用铁质蒸发皿而不应选用瓷质蒸发皿。
②可直接加热,但瓷质蒸发皿不能骤冷(通常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以免破裂或烧坏桌面。
③盛液量不超过其容量的2/3,以免沸腾时液体溅出。
④放、取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
3.坩埚
主要用途:固体的干燥或结晶水合物的脱水。
使用注意事项:
①取、放坩埚时必须用坩埚钳。
②一般与泥三角,三脚架配套使用。
③可直接加热,冷却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4.烧杯
主要用途:①作较多量物质反应的反应器。②加热较多量的液体(如水浴加热)。③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
①盛放液体的量,不加热时不超过2/3,加热时不超过1/3,以便搅拌或加热。
②加热时应隔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匀而使烧杯破裂。
5.烧瓶
主要用途: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用于试剂量较大的固体与液体或液体间的反应;蒸馏烧瓶用于溶液的蒸馏。
使用注意事项:
①不加热时常用平底烧瓶,因在桌上可以稳定放置;加热时用圆底烧瓶或蒸馏烧瓶,但要隔石棉网。
②加热时加液量不超过其容量的1/2。
6.锥形瓶
主要用途:①装配气体发生器。②因振荡方便,用于滴定操作。③作蒸馏装置的接受器。
使用注意事项:
①加热时要隔石棉网。
②振荡时用手指捏住锥形瓶的颈部,用腕力使瓶内液体沿一个方向作圆周运动,不得左右或上下振动,防止瓶内液体溅出。
7.酒精灯
基本构造:由灯壶、陶瓷芯头、灯帽组成。
主要用途:是化学实验常用的热源,加热温度在500℃左右。
使用注意事项:
①灯壶内的酒精灯不超过其容积的2/3,防止溢出而着火;也不能少于1/4,防止灯壶内的酒精蒸气过多而点火时发生爆炸。
②禁止两只酒精灯互相引燃,防止酒精倾出而引起燃烧。
③禁止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引起燃烧。
④灯芯要平整,不得过松或过紧。
⑤要用外焰加热,直接加热时,玻璃仪器底部不得触及灯芯,防止骤冷而炸裂。
⑥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得吹灭。
二、用于物质的分离、干燥的仪器
用于物质分离的常用仪器有普通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用于物质干燥的常用仪器有洗气瓶、干燥管。
1.普通漏斗
主要用途:①用于过滤。②向小口容器中倾注液体。③倒扣在液面上,用于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吸收。
使用注意事项:
①滤纸与漏斗内壁应严密吻合,用水润湿后,中间不得有气泡。
②过滤时,要做到“三低一紧靠”,即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口。玻璃棒在三层滤纸处的接触点要低于滤纸边缘,倾注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端管口的长边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2.分液漏斗
主要用途:①用于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萃取分液。②装配反应器,便于反应液体的随时加入。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前应检查活塞和上口塞子是否漏液。
3.玻璃棒
主要用途:①搅拌液体(固体溶解或液体蒸发时)。②引流(过滤或向容量瓶中注入溶液时)。③蘸取试液或粘附试纸。④转移少量固体(过滤时)。
使用注意事项:
搅拌时不得碰击器壁。
4.洗气瓶
主要用途:①洗气以除去气体杂质。②某些气体的干燥。③后接量筒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使用注意事项:
①用于气体的洗涤和干燥时,洗气瓶中相应的液体的量一般不少于其容量的1/3,因过少对杂质气体的吸收不完全,不多于其容积的2/3,过满则有可能随气流带出。连接时,气体由长导气管进,短导气管出。
②用于测量气体体积时,瓶内液体的量应多于其容积的2/3或装满,防止液体体积小于气体体积而不能准确测量。连接时,气体由短导气管进,长导气管出,把瓶内液体压入量筒。
5.干燥管
主要用途:内装固体干燥剂,用于气体的干燥或吸收。
使用注意事项:
为使气体充分干燥或吸收,连接时,气体应从粗端进细端出。
三、用于物质的制取、收集的仪器
1.启普发生器
基本构造:①球形漏斗②容器③导气管
主要用途:用于制取较多量的气体。
使用注意事项:
①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是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与液体不需加热的且反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的气体,通常有H2、CO2、H2S。
②乙炔的制取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因碳化钙与水反应较剧烈且放出大量热量,生成的Ca(OH)2会堵塞容器,会损坏启普发生器。
2.长颈漏斗
主要用途:用于装配反应器,便于注入反应液体。
使用注意事项:
在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使长颈漏斗的末端插入反应器的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冷凝管
主要用途:用于装配冷凝装置或有机物制备中的回流装置。
使用注意事项:
①冷却水低端进高端出,水与蒸气逆流,使冷凝管末端温度最低,使蒸气充分冷凝。
②直接用玻璃管作冷凝的也比较常见,如实验室制硝基苯、制溴苯、制酚醛树脂等。
4.集气瓶
主要用途:用于收集气体和做固体在气体中的燃烧实验。
使用注意事项:
①注意与广口瓶区别,集气瓶是口上面磨砂,以便用毛玻璃片密封瓶内气体,而广口瓶是口内侧磨砂,以便与瓶塞配套使用。
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内要装满水,在盛水的水槽中倒立后瓶内无气泡。
③收集气体后,盖好毛玻璃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正放在桌上,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倒在放桌上。
④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实验时,应根据反应气体的性质,瓶底有时应有水或一层细砂。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相关 文章 :
★ 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方法
★ 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
★ 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
★ 做化学实验正确使用仪器的知识
★ 做化学实验要正确地使用仪器
★ 化学实验仪器知识内容
★ 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注意的事项
★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 2020化学实验仪器整理
⑦ 谁能帮忙归纳下高中化学实验的用具注意事项
一.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1. 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