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实验装置图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1-02-16 01:26:21

㈠ 薄层色谱法工作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

吸附是表面的一个重要性质。任何两个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个相的物质或溶解于其中的溶质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现象。在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吸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表面上,都可能发生吸附现象。

物质分子之所以能在固体表面停留,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和固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是对称的,其力场互相抵消。

(1)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一、薄层色谱的特点:

灵敏度及分辨率高、分离快速、操作方便、同时分离多个样品、样品预处理简单、设备简单。

由于这些特点,薄层色谱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通常用薄层色谱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薄层扫描仪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对它进行略详的介绍。

薄层扫描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基本是相同的,每台仪器都包括光源、分光器、检测器、数据处理及信号输出几个部分。

二、优点

它保持了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显色容易等特点,同时展开速率快,一般仅需15~20分钟;混合物易分离,分辨力一般比以往的纸层析高10~100倍。

它既适用于只有0.01μg的样品分离,又能分离大于500mg的样品作制备用,而且还可以使用如浓硫酸、浓盐酸之类的腐蚀性显色剂。薄层层析的缺点是对生物高分子的分离效果不甚理想。

㈡ 薄层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是否和纸层析法的原理相同。急急急~~!

不相同,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内剂吸附能力不同容,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是用纸作为载体的一种色谱法,其应用的原理是相似相溶原理,是通过分裂系的在同一介质中分散速度不同来分析的。

(2)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薄层色谱法(TLC)薄层色谱具有选用范围广,重现性好等优点,常用于中药各种成分的鉴别。用固定波长对薄层展开的各斑点作薄层扫描图谱比目测的层析图谱更为客观准确。

因而具有更好的指纹鉴别意义。但由于受薄层板的质量和开放式层析系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易引起一定的实验误差。薄层色谱法与纸层析和纸层析比较TLC快速、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显色方法多样、图像易保存。

㈢ 薄层色谱法实思考题及答案

色谱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物质时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流动的混合物溶液称为流动相;固定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等。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作固定相;分配色谱中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作为支持剂,以吸收较大量的液体作固定相,而支持剂本身不起分离作用。根据操作条件不同,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类型。

(3)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利用保留值定型在特定的色谱系统中,化合物的Rf值一定,比较未知物和标准物的Rf值,能够作为鉴定未知物的依据。定性分析通过显色等方法定位后,测出斑点的Rf值,与同块板上的已知对照品斑点的Rf值对比,Rf值一致,即可初步定性该斑点与对照品为同一物质。

然后更换几种展开系统,如Rf值仍然一致,则可得到较为肯定的定性结论。这种定性方法适用于已知范围的未知物。由于Rf值重现性差,进行定性困难,因此也常采用相对比移值RS来定性。

板上化学反应定性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反应后生成特征颜色的化合物,借以鉴定反应物;反应后生成复杂的、无法鉴定组分的混合物,但可根据生成物的“指纹”特征加以鉴定。

除以上两种定性方法外,还有板上光谱定性、TLC与其他联用技术间接联用定性、薄层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定性以及薄层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将分离后的区带取下,洗脱后再用其他方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进一步定性。

㈣ 有机实验,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实验中,在混合物薄层色谱中,如何判定各组分在薄层上的位置

是的,薄层色谱又叫TLC,操作的方法是:在点样板中放入原料(如果原料是固体回需要用合适答的溶剂溶解),在反应过程中,先用毛细管取原料,在薄板下方2毫米以上处点一下(点的水平位置视要点的式样个数决定,平均分配),再取反应液同样点在薄板上(上述的是同一块板),每个点代表什么式样要记好,然后放入爬板的容器里(容器中应在底部垫一层棉花,再倒入洗脱剂,洗脱剂的配制方法是石油醚:乙酸乙酯=7:1,倒入洗脱剂的量以刚好与底部的棉花平齐为好,薄板放入爬板容器时应直立,点样的位置朝下,大约几分钟后当液体上升到薄板的3/4或2/3时,拿出薄板,在紫外灯下可看到每个点样位置都有“东西”向上“爬”,如果反应液的位置的“东西”向上“爬”的和原料的一样高,则说明反应液中原料是剩余的,没有完全反应,重复此抄作,直至反应液的位置的“东西”不与原料一样高时,反应则终止。取样的时间视具体实验而定,一般为15分钟至一个小时不等。 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gh邾选jυ觫ujυ觫lz摩h邾选e丁i衰〓64868533772011-9-15 17:21:45

㈤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实验中,点样时,若样点太靠近薄板的边缘,展开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因为许多时候由于边缘的硅胶可能比较薄,液位上升得比较快一些,展开之后,点会向中央偏斜。纸色谱容易纸边碰到展缸壁,离纸边稍远一点好一点。
否则就不容易观察对比了。

㈥ 薄层色谱法实验步骤

薄层色谱法的实验步骤包括薄层板的制备、点样、样品的展开和斑点定位.

㈦ 有机实验,薄层色谱和纸色谱中,点样时,如果样点太靠近薄板的边缘,展开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展开的点有时候会爬偏 上去后看到的结果是沿着边缘的一个长条 根本无法辨认

㈧ 薄层色谱分析是什么

薄层色谱法(TLC),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比移值(Rf)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Rf)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移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
吸附是表面的一个重要性质。任何两个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个相的物质或溶解于其中的溶质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现象。在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吸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表面上,都可能发生吸附现象。
物质分子之所以能在固体表面停留,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和固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是对称的,其力场互相抵消。而处于固体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对称的,向内的一面受到固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大,而表面层所受的作用力小,因而气体或溶质分子在运动中遇到固体表面时受到这种剩余力的影响,就会被吸引而停留下来。吸附过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吸出来。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于吸附剂的某一表面积上的分子和同一单位时间内离开此表面的分子之间可以建立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吸附层析过程就是不断地产生平衡与不平衡、吸附与解吸的动态平衡过程。

阅读全文

与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深圳市埃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63
铸造一般需要掌握什么 浏览:96
什么时间清洗暖气阀门最好 浏览:857
除尘管道阀门选用 浏览:804
燃气热水器进水阀门坏了怎么更换 浏览:513
武重数控机床怎么样 浏览:123
火灾报警哪些设备带模块 浏览:997
什么叫做铸造浇口 浏览:649
如何检查轴承内圈毛坯实心 浏览:738
矿山机械研究院怎么样 浏览:89
为什么依波手表机械的那么便宜 浏览:457
机械效率怎么引课 浏览:697
截止阀中间一个圆圈是什么阀门 浏览:303
别克君威车辆仪表盘怎么操作 浏览:997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错误装置 浏览:642
图吧工具箱最新版 浏览:903
珊瑚为什么要制冷 浏览:163
包子工具箱官方下载ios 浏览:765
dnf机械王座剑魂怎么破防 浏览:515
超声波碎完石后尿血是怎么回事 浏览: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