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球从斜面上一定高度处从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水平轨道后落下.图8
(1)每次都使小抄球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原因是保证小球作平抛的初速度相同;
(2)竖直方向上有:△y=gT2,解得T=
Ⅱ 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球从斜面上一定高度处从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水平轨道后落下.图乙
A、每次都使小球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原因是保证每次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专 B、因为图乙中O点与属所取的两点水平位移相等,则时间间隔相等,根据△y=gT2,解得T=
Ⅲ 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图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
(1)因为O点是抛出点,则h= g t 2 ,t=
Ⅳ 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图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
(1)由于O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x=v0t y= gt2,将x=32cm,y=20cm,代入解得:v0=1.6m/s. (2)由回图可知答,物体由A→B和由B→C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 △y=gT2,由图可知△y=2L=10cm,代入解得,T=0.1s x=v0T,将x=3L=15cm,代入解得:v0=1.5m/s, 故答案为:(1)1.6(2)1.5
Ⅳ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小球
(1)A、小球从适当高度释放即可,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太高,需要的木板越宽专,不利于实验属,故A错误; B、要保证小球初速度相等,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故B正确; C、小球在一竖直面内做平抛运动,实验前要用重锤线检查平板是否竖直,故C正确; D、小球做平抛运动时要靠近平板但不能与平板接触,故D正确; 故选BCD. (2)小球的水平距离x 1 =x 2 =12.40cm,则小球从A到B的运动时间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 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h=gt 2 ,则t=
Ⅵ 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
(1)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故C正确;而为了让小球每次专做同属样的平抛运动,小球每次应从同一位置滚下,故A正确;小球在运动中摩擦力每次都相同,故不需光滑,故B错误;为了得出更符合实际的轨迹,应尽量多的描出点,故D正确;不需要把所以的点都连接起来,而是让更多的点分布在曲线两边,故E错误,故选ACD; (2)由于O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x=v0t y= gt2 将x=32cm,y=19.6cm,代入解得:v0=1.6m/s. (3)由图可知,物体由A→B和由B→C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 △y=gT2,由图可知△y=2L=10cm,代入解得,T=0.1s x=v0T,将x=3L=15cm,代入解得:v0=1.5m/s,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By==2m/s v=
Ⅶ 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g取10m/s2.(1)图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
(1)由于O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x=v0t y= gt 2, 将x=32cm,y=20cm,代入解得:版v 0=1.6m/s. (3)由图可知,权物体由A→B和由B→C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 △y=gT 2,由图可知△y=2L=10cm, 代入解得:T=0.1s x=v 0T,将x=3L=15cm, 代入解得:v 0=1.5m/s,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 By= =2m/s. 所以有:v B=
Ⅷ 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图(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
(1)根据y= g t2得,t=
Ⅸ 如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和所测数据,O为抛出点. ①实验前应先调
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球做平抛运动,因此只有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小球才具有水平初速度,其运动才是平抛运动. 故答案为:斜槽的末端切线水平. ②只有每次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相同,其轨迹才能相同,才能在坐标纸上找到一些点,每次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是为了使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 故答案为:同一位置静止. ③由于O点是抛出点,取x=32cm,y=19.6cm,有: x=v 0 t ① y= g t 2 ② 联立①②解得:v 0 =1.6m/s. 故答案为:1.6m/s. |
Ⅹ 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
(1)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故C正确;而为了让小球每次做同样的平抛运动,小球每次应从同一位置滚下,故A正确;小球在运动中摩擦力每次都相同,故不需光滑,故B错误;为了得出更符合实际的轨迹,应尽量多的描出点,故D正确;不需要把所以的点都连接起来,而是让更多的点分布在曲线两边,故E错误,故选ACD; (2)由于O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x=v 0 t y= gt 2 将x=32cm,y=19.6cm,代入解得:v 0 =1.6m/s. (3)由图可知,物体由A→B和由B→C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 △y=gT 2 ,由图可知△y=2L=10cm,代入解得,T=0.1s x=v 0 T,将x=3L=15cm,代入解得:v 0 =1.5m/s,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 By = =2m/s v=
与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简图相关的资料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