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上篇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特种电动机。
下篇主要内容有:常用半导体元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及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数字电路基本知识,逻辑电路;晶闸管及其应用,交流调压和变频器简介。
本书第2版新增了相关实验,配有电子教案,习题形式多样,新增填空题和单选题,书后附有习题答案,供自学时参考.
本书集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于一体,为机电技术应用者提供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可供高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机类专业(多学时)使用,也可作为岗位培训教材。
书后附有习题答案,供自学时参考。[1]
章节目录
前言
上篇
第一章电路的基础知识 /
第一节电路的组成及主要物理量 /
第二节电路的基本元件 /
第三节基尔霍夫定律 /
第四节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
第五节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
第六节简单RC电路的过渡过程 /
实验课题一直流电路综合训练 /
边学边练一万用表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二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
第一节正弦量 /
第二节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
第三节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 /
第四节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
第五节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分析 /
第六节复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
边学边练二功率因数的提高 /
边学边练三串联谐振电路的认识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三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
第一节对称三相正弦量 /
第二节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
第三节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
实验课题二三相电路的连接和测量 /
边学边练四中性线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目录■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3版
第四章磁路与变压器 /
第一节磁路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单相变压器 /
第三节三相变压器 /
第四节其他变压器 /
边学边练五变压器绝缘电阻和变压比的
测试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五章电动机 /
第一节直流电动机 /
第二节三相异步电动机 /
第三节单相异步电动机 /
实验课题三异步电动机的认识 /
边学边练六步进电动机的认识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下篇
第六章常用半导体器件及应用 /
第一节半导体二极管及应用 /
第二节晶体管 /
第三节单管基本放大电路 /
第四节多级放大器 /
第五节场效应晶体管及应用 /
实验课题四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测试 /
边学边练七直流稳压电源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七章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
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 /
第二节负反馈放大器 /
第三节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
实验课题五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
边学边练八RC正弦波振荡器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八章数字电路基础及组合逻辑电路 /
第一节数字电路基础 /
第二节门电路 /
第三节常用集成组合逻辑电路 /
实验课题六集成门电路的应用 /
边学边练九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九章时序逻辑电路 /
第一节触发器 /
第二节计数器 /
第三节寄存器 /
实验课题七计数器的应用 /
边学边练十555时基电路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十章半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 /
第一节晶闸管 /
第二节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
第三节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
第四节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
第五节有源逆变电路 /
第六节双向晶闸管及应用 /
实验课题八单相半控桥可控整流电路的测试 /
边学边练十一双向晶闸管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十一章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 /
第一节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 /
第二节变频器的基本概念 /
第三节脉宽调制型变频器 /
第四节直流斩波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附录 /
附录A常用阻容元件的标称值 /
附录B国产部分检波与整流二极管主要参数 /
附录C国产部分硅稳压管主要参数 /
部分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
B. 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题目:住宅楼配电供电系统的设计
保险自己加吧!希望能帮到你
C. 求现代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书上的习题解析,高有华,申永川主编的,谢谢
你可以去下个"电工考试题库"
里面自带搜答案功能
你想要的试题答案一搜就出
D. 现代电工电子学包含哪些内容
主要是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电路分析、变压器和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建筑电气、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是所有理工类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更是电类学科学习的专业基础课。
E. 现代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申永山主编课后答案
👌
F. 曹泰斌主编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答案谁有求发!小弟感激不尽!!
我
G. 简述做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时应注意哪些基本的安全事项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课是高等学校理工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过程由课前预习、课内操作与辅导、课后作业(实验报告)三个环节组成,它是对理论课学习的有力配合。
一、实验的目的
⑴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来研究基本电磁现象及规律的能力,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⑶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如正确使用常见的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及常用的电
机、电器等设备,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及一些基本的电工测试技术、试验方法和数据的分
析处理方法等。
⑷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实验课的要求
1.实验课的预习(课前): 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否则,实验的进行将事倍功半,而且有损坏仪器和发生人身事故的危险。凡没有达到预习要求的学生,均不得参加本次实验。
⑴ 明确实验内容,掌握与实验有关的基本理论,了解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知道实验的操作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
⑵ 简要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电路、数据记录表、预习思考题的解答等。
⑶记住操作上需特别注意的问题和预习中尚欠理解,需在实验中弄清的问题。
2.实验的进行(上课): 良好的上课习惯、工作方法和正确的操作程序是实验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为此,可参照下列程序进行实验:
⑴实验一人一组。部分需要两人一组的实验要团结协作、共同探讨。
⑵ 接线前,应先按设备清单清点设备,并了解各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额定值、类型、使用方法和电源设备情况。
⑶实验中所用的仪器、仪表、实验板以及开关等,应根据连线清晰,调节顺手和
读数观察方便的原则合理布局。
⑷接线应遵循“先串联后并联”、“先主后辅”的原则(检查电路时,也应按这样的顺序进行),先接无源部分再接有源部分。不得带电接线,因而接线前,应先将所有电源开关断开;为避免过电流、过电压损坏设备和元件,接线前应将可调设备的旋钮、手柄置于最安全的位置。
⑸
接线时电路的走线位置要合理,接触要良好,并避免一个接线柱上联接三根以上的导线(可将其中的导线分散到等电位的其它接线柱上)。接好线路后,应先自行检查,再经教师复查后才能接通电源。改接线路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⑹
实验中要胆大心细,一丝不苟,认真观察现象,同时分析研究实验现象的合理性。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查找原因,或找老师一起分析原因,查找故障。如果需要绘制曲线,则至少要读取5组数据,而且在曲线的弯曲部分应多读几组数据,这样得出的曲线就比较平滑准确。
⑺实验完毕,先切断电源,再根据实验要求核对实验数据,然后请指导教师审核、签字,通过后再拆线,整理好导线并将仪器设备摆放整齐,做好值日工作。
⑻要爱护公物,注意仪器设备及人身安全。
三、安全及注意事项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中经常使用220V和380V的交流电源,为避免发生触电和损坏仪器设备的严重事故,在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⑴ 不擅自接通电源;不触及带电部分。严格遵守“先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的操作顺序。
⑵ 使用电子仪器时应先熟悉仪器使用方法,了解各种旋钮的作用;使用仪表时应选择适当量程;使用电机与电器设备时应符合其铭牌上的额定值。
⑶ 分压器、调压器等可调设备的起始位置要放在最安全位置,仪表档位、量程、指零应先调好。
⑷发现异常现象(设备发热,发出焦味,电机转动声音不正常,以及电源短路保险丝熔断发出响声等)应立即断开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需如实填写事故报告单。
⑸注意仪器设备的规格、量程和操作规程。不了解性能和用法时,不得使用该设备。
⑹搬动仪器设备时,必须双手轻拿轻放。
总之,实验中应当遵守规程,认真细致,反应灵敏。要保持实验室应有的和谐与宁静
的气氛。
H. 电工电子技术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应用和设想
应用电子技术是一门学科,培养具备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电子领域和部门生产第一线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质量检测、生产管理、智能电子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支持技能应用型人才。2013年,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电子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着。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 我国很早就已经发现电和磁的现象,在古籍中曾有“磁石召铁”和“琥珀拾芥”的记载。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著《论衡》两书中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以后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在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制造,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电磁现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的很快。库仑在 1785 年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定量的意义。 1820 年,奥斯特从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的一页。同年,安培确定了通有电流的线圈的作用与磁铁相似,这就指出了此现象的本质问题。有名的欧姆定律是欧姆在 1826 年通过实验而得出的。法拉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有特殊贡献,他在 1831 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以后电子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电磁现象的理论与使用问题的研究上,楞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在 1833 年建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则(楞次定则)。
其后,他致力于电机理论的研究,并阐明了电机可逆性的原理。楞次在 1844 年还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分别独立的确定了电流热效应定律(焦耳 - 楞次定律)。与楞次一道从事电磁现象研究工作的雅可比在 1834 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 电动机,从而证明了实际应用电能的可能性。电机工程得以飞跃的发展是与多里沃 - 多勃罗沃尔斯基的工作分不开的。这位杰出的俄罗斯工程师是三相系统的创始者,他发明和制造出三相异步电机和三相变压器,并首先采用了三相输电线。在法拉第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麦克斯韦在 1864 年至 1873 年提出了电磁波理论。他从理论上推测到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888 年,赫兹通过实验获得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但实际利用电磁波为人类服务的还应归功于马克尼和波波夫。大约在赫兹实验成功七年之后,他们彼此独立的分别在意大利和俄国进行通信试验,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人类在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丰富着自己的知识。电子科学技术就是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发展起来的。 1883 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效应,随后在1904年弗莱明利用这个效应制成了电子二极管,并证实了电子管具有“阀门”作用,他首先被用于无线电检波。 1906 年美国的德弗雷斯在弗莱明的二极管中放进了第三个电极——栅极而发明了电子三极管,从而建树了早期电子技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子管在电子技术中立下了很大功劳;但是电子管毕竟成本高,制造繁,体积大,耗电多,从 1948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发明晶体管以来,在大多数领域中已逐渐用晶体管来取代电子管。但是,我们不能否定电子管的独特优点,在有些装置中,不论从稳定性,经济性或功率上考虑,还需要采用电子管。
集成电路的第一个样品是在 1958 年见诸于世的。集成电路的出现和应用,标志着电子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实现了材料、元件、电路三者之间的统一;同传统的电子元件的设计与生产方式、电路的结构形式有着本质的不同。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进步,集成度越来越高,出现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例如可在一块 6mm 平方的硅片上制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进一步显示出集成电路的优越性。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生产与管理等的需要,电子计算机应时而兴起,并且日臻完善。从 1946 年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来,已经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每秒运算速度已达 10 亿次。正在研究开发第五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和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它们不依靠程序工作,而依靠人工智能工作。特别是七十年代卫星计算机问世以来,由于它价廉、方便、可靠、小巧,大大加快了电子计算机的普及速度。
数字控制和数字测量也在不断大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数字控制机床和“自适应”数字控制机床相继出现。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几十台乃至上百台数字控制机床进行集中控制(所谓“群控”)也已经实现。
在工业上晶体闸流管(即可控硅)也获得广泛应用,使半导体技术进入了强电领域。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电子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如空间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遥感技术、微波应用等),它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这变革性的推动作用。电子水准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电子工业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电子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高度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直接影响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国家的安危;也直接影响到亿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I. 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大神帮我设计一个电路图啊,在此拜谢!
你这个设计方案与抄现实有一定差距,每户有总断路器(我们一般叫空开),分照明和插座两大类,插座需要漏电保护开关;进线一般采用6mm2的铜芯线,照明最少要1.5mm2,插座最少要2.5mm2的铜芯线。
三相电源的平均分配有一定难度,建议就近分配,减少线路用线,同时有利于调整三相平衡
J. 急求《现代电工电子技术》书后题答案
本书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专相交流电路、线路电路的暂态属分析、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反馈与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逻辑函数及其化简、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ADC和DA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本书节后有练习与思考,章后有习题,书中有较多的例题和应用实例。
本教材把先进的现代工具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渗透到各章、节,使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实现现代化。本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配有电子教案,欢迎选用本书作教材的老师索取。索取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书可供高等理工科院校非电类本、专科机械类、材料类、经济类、管理类、化工类、土建类、机电一体化类、计算机科学类等有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与电工电子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