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图l9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
1,酒精灯的火焰
2,碘
3,碘蒸气凝华时附在棉线上,出现紫色的碘晶体,像雪一样
4,升华
凝华
2.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作业帮
(1)酒精灯及其火焰 (2)碘粉和棉线 (3)碘粉受热,就会升华为气态的碘蒸专气;碘蒸气上升受冷属后就会凝华为固态的碘粉,凝结在棉线上,形成“雪”; 故答案为:固态碘粉变少;固态碘粉 (4)升华和凝华
3. 如图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实验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锥形瓶、铁圈、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酒精抄灯是用来加热袭的,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比较高,组装器材时,通过调整铁圈的位置保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
(2)给碘加热,很快紫色的碘蒸气产生;
(3)碘粉受热,就会升华为气态的碘蒸气;碘蒸气上升受冷后就会凝华为固态的碘粉,凝结在棉线上,形成“雪”;
(4)实验中,碘先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再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1)酒精灯;(2)紫;(3)固态碘粉变少,棉线上出现固态碘粉;(4)升华;凝华.
4. (2007淮安)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
实验时通过酒精灯加热锥形瓶中的水,通过水加热碘粉,碘比较容易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
(1)酒精灯是用来加热锥形瓶中水的,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比较高,组装器材时,通过调整铁圈的位置保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
故答案为:酒精灯及其火焰.
(2)棉线上出现的雪是由碘粉形成的,碘粉和棉线是实验的观察对象;
故答案为:碘粉和棉线.
(3)碘粉受热,就会升华为气态的碘蒸气;碘蒸气上升受冷后就会凝华为固态的碘粉,凝结在棉线上,形成“雪”;
故答案为:固态碘粉变少;固态碘粉.
(4)实验中,碘先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再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升华和凝华.
5. 人造雪实验观察对象
(1)棉线上出现的雪是由碘粉形成的,碘粉是实验的观察对象;
(2)碘粉受热,版就会升华为气权态的碘蒸气;碘蒸气上升受冷后就会凝华为固态的碘粉,凝结在棉线上,形成“雪”;
(3)实验中,碘先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再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1)碘粉和棉线;(2)固态的碘;碘的蒸气;固态的碘;(3)先升华后凝华.
6.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
1、酒精灯及其火焰 (火焰外焰温度最高,不浪费酒精)
2、棉线 (应为棉线上有人造雪版了,其他东西没有权变化)
3、升起紫色蒸汽,在瓶口处出现亮晶晶的紫色小颗粒飘在空中
4、升华 凝华 题目中有错别字:食盐应该为实验
7. 人造雪试验
2,碘
3,升起紫色蒸汽,在瓶口处出现亮晶晶的紫色小颗粒飘在空中
4,升华,固化
8. 求助 人造雪那个实验怎么做
人造雪有两种方法来:第一源种是制冰装置生产出片冰,然后以片冰为原料造雪。其工作流程是,先通过制冰装置将水制成片冰,再通过碎冰装置把已经造好的片冰粉碎成粉末,最后,通过把粉末状的冰晶通过空气输送系统送出。该方式造雪系统复杂,造出“雪”的品质与自然雪相差甚远。
另一种是采用传统的高压水与空气混合造雪。其工作流程是,来自高压水泵的高压水与来自空气压缩机的高压空气在双进口喷嘴处混合。利用自然蒸发和空气出喷嘴后的体积膨胀带走热量而使雾滴凝结成冰晶。但存在的问题是雾滴越小,其蒸发量越大,水的损失越多,造雪效率越低。此外,只能在冰点以下工作,对外界环境温度的依赖性很强,造雪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