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轴承滚子是怎么做出来的

轴承滚子是怎么做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5-05-15 16:58:03

Ⅰ 滚子加工工艺过程是什么样的

滚子是轴承运转时承受负荷的元件,是滚子轴承中最薄弱的零件,它的制造质量对轴承工作性能(如旋转精度、振动、噪声和灵活性等)有很大的影响,是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滚子的种类较多,按形状和尺寸分有圆锥滚子、圆柱滚子、球面滚子、螺旋滚子和各类滚针等。按精度分为0,Ⅰ,Ⅱ和Ⅲ级,各级滚子都有相应的技术条件,对滚针分为三个等级:G2,G3,G5。
滚子属滚动体,与钢球同是轴承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轴承行业使用最多的滚动体。滚子的质量直接影响轴承质量。
圆锥滚子技术条件:
圆锥滚子的大头称为基面。有圆锥基面、平基面和球基面,锥角φ为1°~4°20′,由于球基面的工作性能较好,下面就只讨论球基面。
滚动轴承标准对滚子各项公差定义和具体制造公差值作了规定,各项公差定义如下:
圆度误差:线(外)表面的外接圆与线上任意点间的最大径向距离。
单一平面直径变动量VDWP:单一径向平面内,滚子最大与最小单一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基准端面圆跳动:圆锥基准端面上一距滚子最大倒角尺寸1.2倍处,且圆心在该滚子轴心线上的圆周,在此圆周上的各点距一径向平面的最大与最小轴向距离之差。
圆锥角偏差Δ2φ:在滚子任一轴向平面内,滚子圆锥表面两素线的夹角与滚子公称圆锥角之差。
规值批直径变动量VDWL:在同一规值批中,具有最大单一平面平均直径的滚子与具有最小单一平面平均直径的滚子,其单一平面平均直径之差。
规值批圆锥角变动量V2φL:在同一规值批中,具有最大圆锥角的滚子与最小圆锥角的滚子,其圆锥角之差。
圆锥滚子加工过程:
圆锥滚子的制造过程随滚子的精度等级、尺寸大小、生产批量和加工方法不同而不同,但基本的制造过程大体一致,具有代表性的制造Ⅲ级圆锥滚子的工艺过程为:投料(矫直、倒角)——冲压成形——窜去环带——选出料头——软磨外径——软磨端面——热处理——窜氧化皮——粗磨外径——窜软点——软点检查——热清洗防锈——磨端面——热清洗防锈——细磨外径——终磨外径——超精外径——热清洗、干燥擦净——终检选别——涂油包装。为分析方便,可将制造过程划分为六段:毛坯加工——热处理前的软磨——热处理——热处理后硬磨——精加工——质量检查与选别。
毛坯加工:
毛坯加工方法有冷镦、热镦和车削等,其中冷镦方法效率高,滚子内在质量较好,对于直径大于30mm的滚子多在单轴或多轴自动车床上用集中工序法车削或普通车床上用分散工序法车削,对于大型滚子毛坯用热锻成形法。
①冷镦滚子的优点
冷镦滚子是在常温下利用模具迫使金属料段产生塑性流动,充满凹模与冲头构成的空间,从而获得滚子毛坯的一种方法。它有下列优点:①滚子机械性能有所提高,因产生的塑性变形使材料发生冷作硬化,金属流线不被切断,金属原有的缺陷会被压实;②节约原材料;③生产率较高,一般冷镦机的自动化程度高,70~100个/min;④滚子尺寸形状精确,表面粗糙度值低,模具及机床的精度可保证滚子的尺寸形状精度,冷镦中金属表面在高压下受到模具光滑表面的熨平,表面粗糙度值低。
②冷镦滚子的力分析
冷镦圆锥滚子时,成形之前除滚子小端倒角区域和柱心部分受三向压应力外,大部分基体均受一向压应力和两向拉应力,越靠近滚子大端其拉应力越大,其拉应力会导致金属晶间变形,使金属塑性下降。因此,当毛坯或模具形状尺寸设计不合理,材料差,工艺不当,冷镦滚子往往在大端倒角处产生开裂。
此外,冷镦中毛坯与模具间的摩擦、材料内部组织不均匀及模具尺寸形状不合理,还会引起滚子内部产生附加应力,降低金属塑性,增加金属的变形抗力,在滚子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这附加应力会引起滚子的尺寸形状变化和降低工艺性能等。特别是外摩擦引起的附加应力,对滚子质量和加工工艺不利,它主要发生在滚子小端倒角的轴向区域,使滚子倒角处的内外质量降低,同时增加模具磨损及降低模具寿命。影响摩擦的主要因素有材料性能、模具结构形状、表面质量与润滑效果。
由于冷镦滚子是在室温下进行,变形抗力很大,特别是在料段充满模具空间使滚子毛坯成形时,其整个滚子实体基本上全受三向压应力,这时变形抗力极大,且滚子越大,变形抗力也越大。另外,当滚子冷镦变形程度超过材料本身许用变形程度时,在滚子圆周表面就会形成裂纹。

Ⅱ 滚针轴承的滚针是怎么加工出来的,光洁度这么高

滚针的工艺过程:毛坯成型 → 去毛刺 → 热处理 → 粗、细、终磨滚动面 → 超精加工滚动面或锯屑抛光。
对平头或锥头滚针,如毛坯成型难以保证长度尺寸公差,则可增加磨双端面工序。若需要凸度形母线滚动面,可直接在超精加工滚动面或窜光工序中进行。

滚针轴承(needlebearing)是带圆柱滚子的滚子轴承,相对其直径,滚子既细又长。这种滚子称为滚针。尽管具有较小的截面,轴承仍具有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滚针轴承装有细而长的滚子(滚子直径D≤5mm,L/D≥2.5,L为滚子长度),因此径向结构紧凑,其内径尺寸和载荷能力与其它类型轴承相同时,外径最小,特别适用于径向安装尺寸受限制的支承结果。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可选用无内圈的轴承或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此时与轴承相配的轴颈表面和外壳孔表面直接作为轴承的内、外滚动表面,为保证载荷能力和运转性能与有套圈轴承相同,轴或外壳孔滚道表面的硬度,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应与轴承套圈的滚道相仿。此种轴承仅能承受径向载荷。冲压外圈滚针轴承为具薄型冲压成型外圈的滚针轴承。

Ⅲ 轴承滚子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1.圆柱滚子轴承的工艺历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解决→前粗磨滚动面→粗磨双端面→后粗磨滚动面→终磨双端面→细、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清洗、枯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2.圆锥滚子轴承的工艺历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解决→粗磨滚动面→细磨滚动面→磨球基面→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清洗、枯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以上两种滚子能够做成凸度形母线滚动面,若凸度量小于0.005mm,个别可间接在超精加工滚动面工序中进行;若凸度量大于0.005mm,个别可在最后一次终磨滚动面工序磨出凸度,再进行超精加工。
3.滚针的工艺历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热解决→粗、细、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或锯屑抛光。
对平头和锥头滚针,如毛坯成型难以保障长度尺寸公差,则可在磨滚动增添磨双端面工序。若须要凸度形母线滚动面,可间接在超精加工滚动面或窜光工序中进行。
4.非对称型球面滚子的工艺历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解决→磨非球端面→磨球端面→粗、细、终磨滚动面→抛光→清洗、枯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对称型球面滚子的工艺历程是: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解决→粗磨滚动面→粗、终磨双端面→细、终磨滚动面→抛光→清洗、枯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Ⅳ 轴承是如何加工制造的

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主要有钢球和滚子2类。它们的加工制造过程简要如下:

1.钢球的加工过程,钢球的加工同样依原材料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热处理前的工序,又可分为下述二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或线材冷冲(有的棒料冷冲后还需冲环带和退火)----挫削、粗磨、软磨或光球----热处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2.滚子的加工过程滚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热处理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车加工或线材冷镦后串环带及软磨----热处理----串软点----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终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外径----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滚动轴承的知识
第一节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以滑动轴承为基础发蔽粗展起来的滚动轴承,其工作原理是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一般由两个套圈,一组滚动体和一个保持架所组成的通用性很强、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机械基础件。由于各种机械有着不同的工作条件,对滚动轴承在负荷能力、结构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种不同要求。为此,滚动轴承需有各式各样的结构。但是,兄培最基本的结构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组成。

各种零件在轴承中的作用分别是:
对于向心轴承,内圈通常与轴紧配合,并与轴一起运转,外圈通常与轴承座或机械壳体孔成过渡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场合下,也有外圈运转,内圈固定起支承作用或者内圈、外圈都同时运转的。对于推力轴承,与轴紧配合并一起运动的称轴圈,与轴承座或机械壳体孔成过渡配合并起支承作用的称座圈。滚动体(钢球、滚子或滚针)在轴承内通常借助保持架均匀地排列在两个套圈之间作滚动运动,它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轴承的负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除能将滚动体均匀地分隔开以外,还能起引导滚动体旋转及改善轴承内部润滑性能等作用。

第二节滚动轴承的分类

1.按滚动轴承结构类型分类
(1)轴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分为:
1)向心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从0到45。按公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径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0的向心轴承:向心角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0到45的向心轴承。
2)推力轴承----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大于45到90。按公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轴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90的推力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45但小于90的推力轴承。
(2)轴承按其滚动体的种类,分为:
1)球轴承----滚动体为球:
2)滚子轴承----滚动体为滚子。滚子轴承按滚子种类,又分为:圆柱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轴承,圆柱滚子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小于或等于3;滚针轴承----滚动体是滚针的轴承,滚针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3,但直径小于或等于5mm;圆锥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锥滚子的轴承;调心滚子轴承一一滚动体是球面滚子的轴承。
(3)轴承按其工作时能否调心,分为:
1)调心轴承----滚道是球面形的,能适应两滚道轴心线间的角偏差及角运动的轴承;
2)非调心轴承(刚性轴承)----能阻抗滚道间轴心线角偏移的轴承。
(4)轴承按滚动体的列数,分为:
1)单列轴承----具有一列滚动体的轴承;
2)双列轴承----具有两列滚动体的轴承;
3)多列轴承----具有多于两列滚动体的轴承,如三列、四列轴承。
(5)轴承按其部件能否分离,分为:
1)可分离轴承----具有可分离部件的轴承;
2)不可分离轴承----轴承宏尘镇在最终配套后,套圈均不能任意自由分离的轴承。
(6)轴承按其结构形状(如有无装填槽,有无内、外圈以及套圈的形状,挡边的结构,甚至有无保持架等)还可以分为多种结构类型。

2.按滚动轴承尺寸大小分类轴承按其外径尺寸大小,分为:

(1)微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6mm以下的轴承;
(2)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8-55mm的轴承;
(3)中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60-115mm的轴承;
(4)中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120-190mm的轴承
(5)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00-430mm的轴承;
(6)特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440mm以上的轴承。

第三节滚动轴承的基本生产过程

由于滚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型式、公差等级、技术要求、材料及批量等的不同,其基本生产过程也不完全相同。
一、各种轴承主要零件的加工过程:
1.套圈的加工过程: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或管料(有的棒料需经锻造和退火、正火)----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精研或抛光----零件终检----防锈----入库----(待合套装配〉
2.钢球的加工过程,钢球的加工同样依原材料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热处理前的工序,又可分为下述二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或线材冷冲(有的棒料冷冲后还需冲环带和退火)----挫削、粗磨、软磨或光球----热处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3.滚子的加工过程滚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热处理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车加工或线材冷镦后串环带及软磨----热处理----串软点----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终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外径----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4.保持架的加工过程保持架的加工过程依设计结构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下述两类:
(1)板料→剪切→冲裁→冲压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喷丸或串光→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2)实体保持架的加工过程:实体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可分为下述四种毛坯型式,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管料、锻件、铸件----车内径、外径、端面、倒角----钻孔(或拉孔、镗孔)----酸洗----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过程:
滚动轴承零件如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经检验合格后,进入装配车间进行装配,其过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内、外滚〈沟〉道尺寸分组选别→合套→检查游隙→铆合保持架→终检→退磁、清洗→防锈、包装→入成品库(装箱、发运〉。

第四节滚动轴承的特点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比滑动轴承小,传动效率高。一般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为0.08-0.12,而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仅为0.001-0.005;
2.滚动轴承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适于大批量生产和供应,使用和维修十分方便;
3.滚动轴承用轴承钢制造,并经过热处理,因此,滚动轴承不仅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节省制造滑动轴承所用的价格较为昂贵的有色金属;
4.滚动轴承内部间隙很小,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较高,因此,运转精度较高。同时,可以通过预加负荷的方法使轴承的刚性增加。这对于精密机械是非常重要的;
5.某些滚动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因此,可以简化轴承支座的结构;
6.由于滚动轴承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少,因此,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润滑维护较为省事;
7.滚动轴承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空间任何方位的铀上。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滚动轴承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是:
1.滚动轴承承受负荷的能力比同样体积的滑动轴承小得多,因此,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负荷的场合和要求径向尺寸小、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如内燃机曲轴轴承),多采用滑动轴承;
2.滚动轴承振动和噪声较大,特别是在使用后期尤为显著,因此,对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许有振动的场合,滚动轴承难于胜任,一般选用滑动轴承的效果更佳
3.滚动轴承对金属屑等异物特别敏感,轴承内一旦进入异物,就会产生断续地较大振动和噪声,亦会引起早期损坏。此外,滚动轴承因金属夹杂质等也易发生早期损坏的可能性。即使不发生早期损坏,滚动轴承的寿命也有一定的限度。总之,滚动轴承的寿命较滑动轴承短些。

可是,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较,各有优缺点,各占有一定的适用场合,因此,两者不能完全互相取代,并且各自向一定的方向发展,扩大自己的领域。但是,由于滚动轴承的突出优点,颇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目前,滚动轴承已发展成为机械的主要支承型式,应用愈来愈广泛。

Ⅳ 请问轴承滚子加工过程是什么

轴承滚子加工过程
1.圆柱滚子的工艺过程毛坯成型→
去毛刺
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处理→前
粗磨
滚动面→粗磨双端面→后粗磨滚动面→终磨双端面→细、终磨滚动面→
超精加工
滚动面→清洗、干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2.圆锥滚子的工艺过程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处理→粗磨滚动面→细磨滚动面→磨球
基面
→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清洗、干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以上两种滚子可以做成
凸度
形母线滚动面,若凸度量小于0.005mm,一般可直接在超精加工滚动面工序中进行;若凸度量大于0.005mm,一般可在最后一次终磨滚动面工序磨出凸度,再进行超精加工。
3.滚针的工艺过程毛坯成型→去毛刺→热处理→粗、细、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或锯屑抛光。对平头和
锥头
滚针,如毛坯成型难以保证长度
尺寸公差
,则可在磨滚动增加磨双端面工序。若需要凸度形母线滚动面,可直接在超精加工滚动面或窜光工序中进行。
4.非对称型球面滚子的工艺过程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处理→磨非球端面→磨球端面→粗、细、终磨滚动面→抛光→清洗、干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对称型球面滚子的工艺过程是: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处理→粗磨滚动面→粗、终磨双端面→细、终磨滚动面→抛光→清洗、干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若终磨滚动面工序能达到
表面粗糙度
要求,则可不进行抛光。
公司是一家集生产与销售一体的综合性轴承企业.现在天津开设销售贸易有限公司,成为专业传动部件代理供应商,代理销售进口
瑞典SKF
,德国FAG,
INA.
日本NSK
.NTN
.KOYO
NACHI,
IKO,
EZO.美国TIMKEN等轴承.同时和哈尔滨HRB,瓦房店ZWZ,洛阳LYC等保持着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备有大量库存,各种系列轴承深沟球TIMKEN
进口轴承
、圆柱滚子TIMKEN进口轴承、球面滚子轴承TIMKEN进口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TIMKEN进口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TIMKEN进口轴承、
滚针轴承
TIMKEN进口轴承等多种其他类型的轴承

Ⅵ 滚珠轴承是怎么做出来的

轴承是现代机械设备中一种关键的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同时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确保回转精度。滚珠轴承是机械行业中常见的轴承类型之一,它通过在内钢圈和外钢圈之间安装球形合金钢珠来实现滚动,以此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提高机械动力的传递效率。下面将简要介绍滚珠轴承的制造过程:
1. 轴承套圈的加工
1.1 锻造加工
(1) 锻造加工的目的在于获得与产品形状相似的毛坯,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利用率,节约原材料,减少机械加工量,降低成本。同时,锻造还能消除金属内部的缺陷,改善金属组织,使金属流线分布更合理,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2) 锻造通常在感应加热炉、压力机、扩孔机和整形机等设备组成的生产线中进行。
1.2 退火加工
(1) 退火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使高碳铬轴承钢球化,以便获得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均匀、圆润的碳化物颗粒的组织,为后续的冷加工和最终的淬回火处理做组织准备。
1.3 车削加工
(1) 车削加工的目的是使加工后的套圈与最终产品的形状完全相同,并为后续的磨削加工创造有利条件。
(2) 车削加工可以采用集中工序法或分散工序法进行。
1.4 热处理
(1) 热处理是提高轴承内在质量的关键工序,通过热处理使材料的组织转变,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2) 热处理的方法通常包括淬火和低温回火。
1.5 磨削加工
(1) 磨削加工的目的是确保套圈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达到设计要求,为轴承装配提供合格的套圈。
(2) 磨削加工通常采用分散工序法进行,也可以通过组成生产流水线来提高生产效率。
2. 轴承滚珠的加工方法
2.1 制胚
使用各种工艺方法制作出各种球状的毛坯。
2.2 粗磨
将球状毛坯放入与毛坯尺寸相匹配的磨盘中,加入磨削油和粗磨料,进行粗磨加工。
2.3 清洗
在每次粗磨完成后,将粘在球表面的磨削油和粗磨料残余清洗干净。
2.4 细磨
将粗磨后的毛坯投入细磨机,加入低粘度的超精研磨油和细磨料,磨至标准尺寸。
2.5 抛光
类似于粗磨和细磨,抛光工艺也要确保球体的光滑表面。
3. 轴承装配
轴承装配是轴承生产过程中的最后工序,对轴承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按照不同的技术要求,将经过多种工序加工的零件(外圈、内圈、滚子和保持架)装配成具有不同精度、游隙和其他特殊要求的轴承产品。
以上就是滚珠轴承的加工方法。通过改进加工工序各环节的工艺,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阅读全文

与轴承滚子是怎么做出来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来仪表盘代表什么 浏览:748
主辅轴滚针轴承怎么装 浏览:989
舟山电动工具电机 浏览:634
空调制冷时为什么吹冷风 浏览:722
油润滑轴承盖该怎么设计 浏览:558
北斗测绘仪器测距离怎么用 浏览:730
家庭无土栽培装置设计 浏览:556
做机械防腐需要考什么证防腐 浏览:226
熔化实验的装置图 浏览:448
输电线路重合闸装置设计 浏览:81
超声波融合能用到什么行业 浏览:933
理发专用工具箱图片 浏览:587
轮缘润滑装置的作用有 浏览:562
广州市迈听音响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51
齿轮箱用什么轴承耐磨 浏览:376
ppr热熔阀门套什么定额 浏览:741
dts如何向内核注册设备 浏览:467
贷款购买设备支付的利息计入哪个 浏览:727
测甲醛仪器显示lo什么意思 浏览:572
什么机械玩游戏寿命长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