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方程式: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和水反应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配平方法:
Fe化合价抄上升1价,O化合价下降2价,O2总共下降4价;
因此Fe(OH)2的系数就是4,O2的系数就是1。
然后按原子个数不变进行配平。
㈡ 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方程式如何配平配平过程
化学方程式如下:
4Fe(OH)2+O2+2H2O=4Fe(OH)3
希望能帮到你!
㈢ 氢氧化亚铁和水和氧气反应的电子转移
氧化剂是氧气
还原剂是氢氧化亚铁的铁离子
㈣ 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离子方程式
4Fe(OH)₂+ O₂ + 2H₂O ----> 4Fe(OH)₃
不易制得纯物,因(OH)₂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棕红色的氢氧化铁。如将氢氧化亚铁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如N₂,H₂等气体保护)过滤出来,再迅速喷射到空气中,会剧烈燃烧甚至爆炸。
Fe(OH)₃它是一种红褐色沉淀,是铁的最稳定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水合物。加热分解成氧化铁和水,氨水或碱溶液作用于铁盐溶液所得到的红棕色或黄棕色沉淀,经X射线晶体学研究是非晶态的,它含有可变量的水。
(4)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和水反应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用制得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过滤便得氢氧化亚铁。
低于500摄氏度时完全脱水成氧化铁。加热分解。氢氧化铁在烘干时易分解,但温度不高时不完全,也就是逐渐失水。但在低于500℃时能达到完全脱水成氧化铁。没有一个明确的失水分解温度。
由可溶性铁酸盐和二氧化碳反应沉淀来制取氢氧化铁。其粒子大小在1 nm到100 nm之间时会形成胶体。胶状沉淀的水合氧化铁有较强的吸附性能。
㈤ 为什么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和水反应
因为氢氧化亚铁有还原性,而且比较强,所以水中的溶解氧就能将它氧化回。
Fe(III)-答(II) Fe(OH)3+e-=Fe(OH)2+OH- -0.56
O(0)-(-II) O2+2H2O+4e-=4OH- 0.401
总反应4Fe(OH)2+O2+2H2O====4Fe(OH)3
这是标准状况下的电极电势(pH=14时)由此可得标况下这个电极反应的电动势=0.401-(-0.56)=0.961v,电动势为正反应就是自发的。由于总反应中不含氢离子,所以氢离子对反应的电极电势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还是氧气分压的影响(可以根据范特霍夫等温方程计算),但由于反应的电动势比较大,氧分压也不能让电动势变为0或负值。以上是热力学分析(可能不容易看懂),而且是很粗略地分析,由于精确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由于一些复杂因素对反应的方向影响不是很大,所以这样粗略的分析是可以大致说明情况的。
但在酸性稍微强一点的溶液中,就大不一样了。由于氢氧化亚铁无法沉淀,电极电势变化很大
㈥ 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在水中反应方程式的双线桥
4Fe(OH)2+O2+2H2O===4Fe(OH)3
上面的桥从氢氧化亚铁中的铁 指向 氢氧化铁中的铁,上面写内 失去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下面的桥从氧气容指向氢氧化铁中的氧,上面写 得到2*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不会问我哦~
㈦ 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的现象
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变成红棕色。
氢氧化亚铁在常温常压下为白内色固体,但极易被氧容化为Fe(OH)3,故多呈红褐色。
氧化亚铁属于六方晶系,晶格常数a0=0.3258nm,c0=0.4605nm。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红棕色。在稀酸中迅速溶解生成亚铁盐。在碱性溶液中是强还原剂。
氢氧化亚铁细粉喷射于空气中,则立即燃烧发出火花。相对密度3.4。受热时分解。不溶于碱溶液,难溶于水,溶于氯化铵。
(7)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和水反应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亚铁要注意先把蒸馏水煮沸,除去水中的氧气,再配制硫酸亚铁溶液。
再在溶液上加苯,与空气隔绝。用吸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伸进溶液里挤出,即可制得氢氧化亚铁。制得的氢氧化亚铁,要特别注意不能和空气接触。
2、由于氢氧化亚铁具有较强还原性,即使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还原硝酸根,所以这个反应不可以使用硝酸亚铁来进行。
㈧ 氢氧化亚铁能分别跟氧气,水,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么
对于一个开放性体系而言,答案是可以的
空气中有水分且水中也溶解有氧气,此反应体系(版开放性的体系)与外界存权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4Fe(OH)2+O2+2H2O=4Fe(OH)3
㈨ 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出来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