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位移检测装置的国家标准

位移检测装置的国家标准

发布时间:2021-02-14 22:43:16

A. 国家标准对于理化等各项指标的检测有统一的检验依据

答案:A对。
【】因为理化指标都有方法标准为依据,进行检测的。这一点,具有唯一性。即:有统一的简称依据。这个依据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B. 什么样的国家标准可验证测量系统能力

一个实验室所从事的标准/检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测量的溯源性和校准”是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制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CNACL201—1999)和《量值溯源的政策》(CNACL206—1999),为证明实验室是否在技术上具备指定的校准/检测能力,提供了测量溯源性方面的要求。 一、总的要求在申请认可和已获认可的实验室中,所有用于校准/检测的设备,包括对校准结果、检测结果或抽样结果的准确度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环境条件的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或检定。对这种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实验室必须事先制定出实施的计划和执行的程序。在该计划中,应当包括对计量标准、作为计量标准的参考标准以及用于校准/检测的测量设备与试验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校准/检定、核查、控制及维护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一套制度。这就是《实验室认可准则》第9.1条以及即将替代ISO/IEC导则25(1990)的ISO17025草案(ISO/DIS/17025:1998)第5.6.1条提出的主要内容。在这套制度中,首先对需要校准/检定的测量设备列出清单并加以标识,对有些只要求最初校准而后只需要进行功能检查的设备(如直流电源、正弦样板等),也应列出清单并加以标识。其次,应区分哪些是属于本室可以进行自校准的,即校准所用的计量标准或参考标准是实验室自己拥有的;哪些是属于外部校准的,即必须选择溯源体系图中相应等级的外部机构(例如计量院所、计量中心及校准实验室等),通过送校或送检制度才能使这些测量设备始终处于受校或受检的控制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室,这种外部校准和自校准的内容和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一般须包含以下七个要点:(1)对需要校准/检定的测量设备进行标识;(2)说明测量设备上一次和下一次的送校或送检的日期;(3)必要时提供外部机构校准/检定能力的证明,并对测量设备如何送达外部机构和如何接回本室的送校或送检等情况进行记录;(4)说明实验室如何保存来自外部机构的校准/检定证书,特别要注意证书中的信息是否与本室对应的校准/检测范围和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相符;(5)提供实验室有能力对某些测量设备进行自校准所必需具备的测量溯源性的证明;(6)说明自校准所采用的程序、方法,如何保存其记录、证书,并提供自校准人员的资格证明;(7)对测量设备校准/检定状态的保持、核查、变化趋势与控制等情况进行记录。实际上以这些要点为基础,实验室可以建立起对测量设备校准/检定的历史档案和数据库。利用这个数据库,实验室往往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信息,例如:(1)对于同一台测量设备的同一参数或指标,在校准、检定或核查中如果反复出现超差,此时应引起实验室的高度关注,对其可能原因和后续问题进行研究,必要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比如进行调整、修理、降级使用甚至报废处理(即从现行使用的测量设备清单中删除出去);(2)对于偶尔出现的计量性能异常的测量设备,则应暂停使用并加以标识,直至查清问题并得到控制为止;(3)对于在状态趋势与控制图上,显示某些参数正在超出预定控制限的测量设备,也应暂停使用并加以标识,直到查明原因、得到纠正并进行适当校准/检定为止。实验室应配有专人或专门机构,对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进行识别和认定。上面提到的“测量设备”是指测量仪器(计量器具)、计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需的资料的总称。“计量标准”的含义是: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者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计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例如1kg质量标准、100Ω标准电阻、铯频率标准、标准氢电极、有证的血浆中可的松浓度的参考溶液等。“参考标准”的含义是: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计量标准,在该处所进行的测量均由它导出。例如我国省级、市级、县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国家专业计量站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最高计量标准,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等。二、对校准实验室的要求对于校准实验室来说,这种测量设备校准/检定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确保由实验室进行的测量均可溯源到SI计量单位,包括溯源到有关的自然常数。测量的溯源性必须以实验室所从事的校准服务来保证,即通过校准服务来演示实验室的胜任能力、测量能力及测量溯源性。在实验室签发的校准证书中,必须表明有一条不间断的溯源链,能够将校准与计量基准或实现SI单位的自然常数联系起来。校准证书上的测量结果,必须包括测量不确定度以及(或者)符合指定计量规范的说明或声明。这就是CNACL201—1999第9.2条以及ISO17025第5.6.2.1条提出的主要内容。上述“SI”(国际单位制)是指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SI目前基于下列七个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或公斤(kg)、时间单位秒(s)、电流单位安[培](A)、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计量基准”的含义是: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的或普遍承认的计量标准。基准的概念同等地适用于基本量和导出量。“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这条不间断的比较链也称为“溯源链”。溯源性在ISO9000族标准中称为可溯源性或可追溯性,其含义比较广泛。在实验室认可和计量领域,溯源性反映了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量值的一种特性,即任何测量结果和计量标准的值,最终必须与国家的或国际的计量基准联系起来,才能确保计量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才具有可比性、可重复性和可复现性。而其途径就是按这条比较链,向测量的源头(计量基准)追溯。溯源性是国际计量界广泛使用的术语,就其技术内容而言,类似于我国常用的术语“量值传递”,通过不间断的比较链构成的溯源体系类似于“检定系统”。但从管理方式来看却有重大差异。量值溯源是从下而上,企业可根据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自主地寻求具有较佳不确定度的参考标准进行测量设备的校准,甚至可以跨地区、跨国界与国家的或国际的计量基准进行比对或校准,因而可以比较合理地满足使用要求。量值传递则是自上而下的,尤其对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一直实行定点、定周期检定,难免会形成计量检定机构的重复设置,且传递环节增多,从而会损失一些测量准确度。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多提倡量值溯源。中国的量值溯源体系是基于我国《计量法》建立起来的,我国《计量法》第10条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计量检定系统表的法律地位由此而定,其内容一般包括文字说明和系统框图,比如说明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的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检定方法及量值传递关系等。每一项国家计量基准,都应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计量检定系统。截止目前我国业已制定了93个计量检定系统表。在CNACL201—1999第5.2条中,也规定质量手册及其相应质量文件应包括“5.2(g)实验室实现量值溯源的程序”。在制定该程序时,应注意实验室相关的量值溯源工作程序及量值溯源体系框图,特别要考虑如何确定复校或复检周期的问题。原则上复校周期取决于测量风险与经济因素,即测量设备在使用中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应当尽量小,而年度的校准费用应当保持最少,也即如何使风险和费用两者的平衡达到最佳化。在确定或选定测量设备复校周期时,一般须考虑以下六点:(1)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对检定周期的规定;(2)在进行型式批准时有关部门的要求或建议;(3)制造厂商的要求或建议;(4)使用的频繁程度或频次;(5)使用环境的严酷度及其影响;(6)允许误差或准确度等级的要求。上面提到的“国际计量基准”是指:经国际协议承认的计量标准,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计量标准定值的依据。“国家计量基准”是指:经国家决定承认的计量标准,在一个国家内和为对有关量的其他计量标准定值的依据。“指定计量规范”是指:在校准证书上必须明确测量是按照哪一个规范或毫不含糊地参照哪一个规范进行的。“自然常数”是指:在定义具有更高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和普遍性的量子计量基准时,所涉及的基本物理常数。例如:利用超导约瑟夫森效应依据2e/h来定义直流电压,利用量子化霍尔效应依据h/e2来定义直流电阻,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e为电子电荷量,它们都是不会随时间、地点和构成约瑟夫森结的材料等因素而变化的自然常数。三、对检测实验室的要求对于检测实验室来说,ISO17025第5.6.2.2.1条规定:“第5.6.2.1条对于校准实验室的要求也适用于测量设备和具有测量功能的试验设备,除非已经证实有关的校准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的影响(贡献)很小。如果出现这种证实,实验室必须确保所用测量设备具有测量必需的准确度”。换言之,检测实验室对第5.6.2.1条即上一节要求的遵从程度,取决于校准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的相对影响(贡献),如果校准是具有支配性的优势因素,则上一节的要求应得到严格遵从。但是,如果校准不是扩展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贡献)分量之一,则可采用下述第5.6.2.2.2条中给出的其他方法来提供测量结果的置信度。第5.6.2.2.2条要求,当实验室对SI计量单位的溯源性不可能实现以及(或者)不相关时,须用例如以下三种其他方式来提供测量置信度:(1)使用适当的有证参考物质,以给出材料的可靠特性;(2)使用有关各方明确规定并一致同意的协议标准或协议方法;(3)参加适当的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或能力验证计划。这一条实际上包含了CNACL201-1999第9.3条的要求,即在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情况下,实验室应对测量结果的相关性提供满意的证据,例如参加一个适当的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无论对检测实验室还是校准实验室,曾多次提到了测量不确定度,实际上它是一个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不确定度。它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是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以标准差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以u表示。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扩展不确定度,以U表示。扩展不确定度表明了具有较大置信概率的区间的半宽度。不确定度有多个分量组成,对每一个分量均要评定其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为A、B两类,A类评定是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实验标准差表征;B类评定则用不同于A类的其它方法,以估计的标准差表征。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合成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uc表示,它是测量结果标准差的估计值。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而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的数字因子,称为包含因子,一般以k表示,置信概率为p时的包含因子用kp表示。为了确定有关的校准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的影响或贡献,即确定它是否占支配地位或是否属优势分量,常常可以采用分部判断或分部校准的方法。在我国的量值溯源政策CNACL206—1999对“难以建立溯源关系时的处理”中规定,在溯源到国家/国际计量基准不可能或不适用时,可采用分部校准,或通过参加适当的能力检证等提供相关的证明。四、其他要求(1)关于参考标准。实验室必须有校准其参考标准的计划和程序,参考标准的校准必须由某个能够提供测量溯源性的机构进行。对这样的参考标准,实验室必须只用于校准而不作它用,除非能够证明其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以上ISO17025第5.6.3.1条的规定,实际上包含了CNACL201-1999第9.5条和第9.4条的要求。(2)关于参考物质。可能时,参考物质必须溯源到SI计量单位或溯源到有证参考物质。根据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程度,内部用的参考物质必须得到核查。以上ISO17025第5.6.3.2条的规定,实际上也包含了CNACL201-1999第9.7条的要求。(3)关于中期核查。为了保持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工作标准以及参考物质等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进度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核查。以上ISO17025第5.6.3.3的规定,实际上包含了CNACL201-1999第9.6条关于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应经受“运行检查”的要求。(4)关于运输和储存。为了防止参考标准和参考物质受到沾污或损坏,也为了保证它们的完整性,实验室必须有安全处置、运输、储存及使用方面的程序。当参考标准和参考物质用于固定实验室外部的现场检测、校准或抽样时,可能有必要再制定一些附加的程序。以上是ISO17025第5.6.3.4条的规定。在CNACL206—1999量值溯源政策“关于溯源到国外计量基准”中规定,当进口的测量设备无法溯源到我国国家计量基准时,校准/检测实验室必须提供有效的溯源性证明。还规定CNACL认可的海外实验室,必须提供溯源到本国/国际计量基准的有效证明。 详情请参考国家标准物质网

C. 在哪儿查检测试验方法标准的国家级标准

你可以在《工标网》查询到这些资料,那都有!
进入《工标网》的方法:网络或谷歌查找“工标网”上面会有一个‘查标准到工标网’的连接,你就从那进去工标网

D. 安防摄像头,做可靠性测试——振动测试的国家标准是多少,比如频率,位移,振幅的数值,期待大虾的解答

不知道具体的领域,这个问题很难有针对性的回答。首先要明确振动测试的目的版,是用于产品质权量控制还是设备的状态监控;其次要定义完整的边界条件,要知道约束对振动测试结果的影响可能非常大;还有测试频率范围,测点位置和方向,测量的单位(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统计方法(最大值、平均值还是有效值;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传感器;如果需要频谱分析,还要选择合适的窗函数等。振动的限值不要定的过严,由于振动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误差比较大。不知是否回答了你的问题。

E. 关于位移的测量装置

测位移的装置有多种,不同原理的测量装置精度和价格以及适用范围不专同。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属式,光电式,超声波式等等。要测运动时间1S,但物体运动距离或范围为多少呢?没有说明白。
普通CCD测量装置可在几十分之一秒内完成一次测量。高速CCD和在几千分之一秒甚至更高速度完成一次测量。至于物体运动速度为多少才行,与测量精度要求有关。
若精度要求是0.1毫米,对于普通CCD检测装置,当扫描速度为30帧/秒,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应小于
S<0.1毫米/(1/30秒)=3毫米/秒

F. 室内空气检测仪的国家标准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参数类别 参数 单位 标准值 备注 1 物理性 温度 ℃ 22—28 夏季空调 16—24 冬季采暖 2 相对湿度 % 40—80 夏季空调 30—60 冬季采暖 3 空气流速 m/s 0.3 夏季空调 0.2 冬季采暖 4 新风量 m3/h.人 30 5 化学性 二氧化硫SO2 mg/立方米 0.50 1小时均值 6 二氧化氮NO2 mg/立方米 0.24 1小时均值 7 一氧化碳CO mg/立方米 10 1小时均值 8 二氧化碳CO2 % 0.10 日平均值 9 氨NH3 mg/立方米 0.20 1小时均值 10 臭氧O3 mg/立方米 0.16 1小时均值 11 甲醛HCHO mg/立方米 0.08 1小时均值 12 苯C6H6 mg/立方米 0.11 1小时均值 13 甲苯C7H8 mg/立方米 0.20 1小时均值 14 二甲苯C8H10 mg/立方米 0.20 1小时均值 15 苯并[a]芘B(a)P mg/立方米 1.0 日平均值 16 可吸人颗粒PMl0 mg/立方米 0.15 日平均值 1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立方米 0.60 8小时均值 18 生物性 氡222Rn mg/立方米 2500 依据仪器定 19 放射性 菌落总数 Bq/立方米 400 年平均值(行动水平) ①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标准值;
②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技术检测服务面向
1、消费者、企事业单位
①新居入住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诊断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居环境健康。
②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排查检测 检测已经居住的、有疑虑的房屋,诊断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居环境健康。
2、商场、酒店、宾馆、体育馆、影剧院、酒吧、夜总会、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娱乐、教育场所
①室内空气质量摸底检测 在政府管理部门或环境监督部门进行环境质量行政检查之前,进行先导性或摸底性检测,及早发现问题,以利于委托方提前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行政检查不合格的严重风险。
②室内空气质量日常检测 诊断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公共环境健康。
GB/T50325-200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修订版8月1日起实施
提出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新要求
购买新房注意室内环境甲醛污染和放射性污染问题
为了进一步控制室内环境污染,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日前国家建设部对实施4年多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235》进行了局部修订。根据建设部2006年第428号公告要求,修订版的《规范》将于2006年8月1日起强制实施。
新版《规范》提出了哪些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要求,与已经实施4年的原版《规范》相比,有哪些变化,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宋广生主任总结了新版《规范》主要涉及的八个方面问题:
一、加强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甲醛污染控制。以前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在检测毛坯房时发现室内环境甲醛污染问题。修订版《规范》要求,第一次提出了在控制混凝土外加剂里面的氨气污染同时,控制混凝土外加剂里面的甲醛污染,因为在检测中发现,许多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的主要成分是芳香族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合物。如果在生产时合成工艺控制不当,产品很容易带有大量的游离甲醛,从而造成毛坯房室内空气中甲醛超标。应该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意。
二、加强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污染的控制。新版《规范》要求对室内装饰用瓷质砖的放射性同花岗岩材料一样进行放射性检测和控制,I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采用的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国家A类标准。同时强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时,不应采用107胶粘剂等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室内装修中所使用的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三、加强民用建筑工程的土壤氡控制。新版《规范》要求,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应进行建筑工程所在城市区域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调查。并对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城市区域性土壤氡水平调查方法提出了原则性意见。
四、加强对同一种建筑装饰材料的不同批次的污染检测。为了控制使用量较大的材料的污染问题,规范要求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采用的某一种人造木板或饰面人造木板面积大于500m2时,天然花岗岩石材或瓷质砖使用面积大于2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的有害物质指标进行复验。
五、规范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的设置。修订后的《规范》要求随着房间面积的增加,测量点数也有适当增加,但不是成比例的增加,提高了可操作性。

G. 环境检测的国家标准

标准号: HJ 625—2011
标准名称: 抗虫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导则(试行)
英文名称: Guideline for eco-environmental biosafetyassessment of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plants
标准发布时间: 2011-9-9
标准实施时间: 2012-1-1
2
标准号: HJ/T 431-2008
标准名称: 储油库、加油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
英文名称: Measurement technology guidelines forcheck and accept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for bulk gasoline terminaland gasoline filling station
标准发布时间: 2008-4-15
标准实施时间: 2008-5-1
3
标准号: HJ/T 378-2007 代替HCRJ039-1998
标准名称: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英文名称: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 proceresfor operation recorder of pollution treatment facility
标准发布时间: 2007-12-3
标准实施时间: 2008-3-1
4
标准号: HJ/T 376-2007 代替HBC 5-2001
标准名称: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英文名称: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 proceresfor 24h thermostatic automatic continuous ambient air sampler
标准发布时间: 2007-12-3
标准实施时间: 2008-3-1
5
标准号: HJ/T 375-2007 代替HBC 2-2001
标准名称: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英文名称: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 proceresfor ambient air sampler
标准发布时间: 2007-12-3
标准实施时间: 2008-3-1
6
标准号: HJ/T 374-2007 代替HBC 3-2001
标准名称: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英文名称: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 proceresfor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sampler
标准发布时间: 2007-12-3
标准实施时间: 2008-3-1
7
标准号: HJ/T 368-2007代替HBC 4-2001
标准名称: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标定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用的孔口流量计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英文名称: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 proceresfor special orifice flowmeter for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samplercalibration
标准发布时间: 2007-11-22
标准实施时间: 2008-2-1
8
标准号: HJ/T 372-2007
标准名称: 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英文名称: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proceres for Water Quality Automatic Sampler
标准发布时间: 2007-11-12
标准实施时间: 2008-1-1
9
标准号: HJ/T 76—2007 代替HJ/T 76-2001
标准名称: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Proceres for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s of Flue Gas Emitted from StationarySources(on trial)
标准发布时间: 2007-7-12
标准实施时间: 2007-8-1
10
标准号: HJ/T 175-2005
标准名称: 降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proceres forautomatic rainfall monitor
标准发布时间: 2005-5-8
标准实施时间: 2005-5-8
11
标准号: HJ/T 174-2005
标准名称: 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proceres forautomatic rainfall sampler
标准发布时间: 2005-5-8
标准实施时间: 2005-5-8
12
标准号: 环发〔2005〕15号
标准名称: 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机构技术规范
英文名称:
标准发布时间: 2005-1-31
标准实施时间: 2005-1-31
标准号: HJ/T 93-2003
标准名称: PM10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proceres forPM10 sampler
标准发布时间: 2003-1-29
标准实施时间: 2003-7-1
标准号: HJ/T 62-2001
标准名称: 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方法及检测技术规范(试行)
英文名称: Test regulation for cooking fume controlequipment
标准发布时间: 2001-6-4
标准实施时间: 2001-8-1
15
标准号: GB/T 15440-1995
标准名称: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范
英文名称: Guideiln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forgenetoxicity testing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environment
标准发布时间: 1995-3-25
标准实施时间: 1995-8-1

H. 便携式轴重检测仪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企业标准

是企业标准

I. 机房机柜检测有哪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别人给你说不了多少,还是看些书籍,那样掌握的更牢固 ~~

J. 数控机床对检测元件及位置检测装置有什么要求

一、数控机床对检测元件要求:
检测元件是检测装置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检测位移和速度,发送反馈信号。位移检测系统能够测量的最小们移量称为分辨率。分辨率不仅取决于检测元件本身,而且也取决于测量电路。
1、数控机床对检测元件的主要要求是:
(1)寿命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2)满足精度和速度要求;
(3)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数控机床运行环境;
(4)成本低;
(5)便于与计算机连接。
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对检测系统的精度与速度的要求不同。通常大型数控机床以满足速度要求为主,而中、小型和高精度数控机床以满足精度要求为主。选择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脉冲当量时,一般要求比加工精度高一个数量级。
二、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
位置检测装置是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置检测装置的作用是检测位移和速度,发送反馈信号,构成闭环或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主要由于检测系统的精度决定。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元件,检测系统的精度要求和被测部件的最高移动速度各不相同。现在检测元件与系统的最高水平是;被测部件的最高移动速度高至240m/min时,其检测位移的分辨力(能检测的最小位移量)可达1um,即24m/min时可达0.1um。最高分辨力可达到0.01um。
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是:
(1)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小,工作可靠,能长期保持精度,抗干扰能力强。
(2)在数控机床执行部件移动范围内,能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3)使用维护方便,适应数控机床工作环境。
(4)成本低。

阅读全文

与位移检测装置的国家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市迈听音响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51
齿轮箱用什么轴承耐磨 浏览:376
ppr热熔阀门套什么定额 浏览:741
dts如何向内核注册设备 浏览:467
贷款购买设备支付的利息计入哪个 浏览:727
测甲醛仪器显示lo什么意思 浏览:572
什么机械玩游戏寿命长 浏览:162
山东农用设备多少钱一台 浏览:659
仪表盘机油灯不亮是什么原因 浏览:520
能够测声波频率的实验装置 浏览:158
苹果工具箱公众号 浏览:263
操控装置设计人机分析 浏览:178
管道阀门井施工过程简答 浏览:273
冷柜不制冷压缩机烫手是什么原因 浏览:851
食用油罐车球阀门怎么关 浏览:522
地暖白色放气阀门 浏览:310
什么机械键盘适合diy 浏览:184
厨房用燃气阀门 浏览:576
阀门上有两个横线是什么 浏览:729
仪表盘裂了怎么补 浏览: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