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红外光通信装置设计毕业论文

红外光通信装置设计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6 22:17:25

① 谁能帮我找一篇题目为《浅谈光通信系统的发展》的毕业论文!加急!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对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热点作一简述与展望,主要有超高速传输系统,
超大容量波分复用系统,光联网技术,新一代的光纤,IP over SDH与IP over
Optical以及光接入网.
关键词:光纤 超高速传输 超大容量波分复用 光联网
光纤通信的诞生与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
电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电信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光纤通信的发展又一次呈现了蓬
勃发展的新局面,本文旨在对光纤通信领域的主要发展热点作一简述与展望.
1 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
从过去2O多年的电信发展史看,网络容量的需求和传输速率的提高一直是一对主
要矛盾.传统光纤通信的发展始终按照电的时分复用(TDM)方式进行,每当传输速率
提高4倍,传输每比特的成本大约下降30%~40%;因而高比特率系统的经济效益大致
按指数规律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在持续
增加的根本原因.目前商用系统已从45Mbps增加到10Gbps,其速率在20年时间里增加了
20O0倍,比同期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度增加速度还快得多.高速系统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业
务传输容量,而且也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和多媒体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目前10Gbps系统已开始大批量装备网络,全世界安装的终端和中继器已超过5000个,主
要在北美,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大量应用.我国也将在近期开始现场试验.
需要注意的是,10Gbps系统对于光缆极化模色散比较敏感,而已经敷设的光缆并不
一定都能满足开通和使用10Gbps系统的要求,需要实际测试,验证合格后才能安装开通.
在理论上,上述基于时分复用的高速系统的速率还有望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实验室
传输速率已能达到4OGbps,采用色度色散和极化模色散补偿以及伪三进制(即双二进制)
编码后已能传输100km.然而,采用电的时分复用来提高传输容量的作法已经接近硅和镓
砷技术的极限,没有太多潜力可挖了,此外,电的40Gbps系统在性能价格比及在实用中
是否能成功还是个未知因素,因而更现实的出路是转向光的复用方式.光复用方式有很
多种,但目前只有波分复用(WDM)方式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而其它方式尚处于试验
研究阶段.
2 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光纤接入|光纤传输
如前所述,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
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
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
的基本思路.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
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
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3)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引入宽
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网络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可望实现未来透明的,具
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联网.
鉴于上述应用的巨大好处及近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场的驱动,波分复用系
统发展十分迅速.如果认为1995年是起飞年的话,其全球销售额仅仅为1亿美元,而2000
年预计可超过40亿美元,2005年可达120亿美元,发展趋势之快令人惊讶.目前全球实
际敷设的WDM系统已超过3000个,而实用化系统的最大容量已达320Gbps(2*16*10Gbps),
美国朗讯公司已宣布将推出80个波长的WDM系统,其总容量可达200Gbps(80*2.5Gbps)
或400Gbps(40*10Gbps).实验室的最高水平则已达到2.6Tbps(13*20Gbps).预计不
久实用化系统的容量即可达到1Tbps的水平.可以认为近2年来超大容量密集波分复用系
统的发展是光纤通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不仅彻底开发了无穷无尽的光传输键路的
容量,而且也成为IP业务爆炸式发展的催化剂和下一代光传送网灵活光节点的基础.
3 实现光联网——战略大方向
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
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
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根据这一基本思路,
光的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连接设备(OXC)均已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前者已
投入商用.
实现光联网的基本目的是:(1)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2)实现网络扩展性,允
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3)实现网络可重构性,达到灵活重组网络的
目的;(4)实现网络的透明性,允许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5)实现快速
网络恢复,恢复时间可达100ms.
鉴于光联网具有上述潜在的巨大优势,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
行预研,特别是美国国防部预研局(DARPA)资助了一系列光联网项目,如以Be11core
为主开发的"光网技术合作计划(ONTC)",以朗讯公司为主开发的"全光通信网"预
研计划","多波长光网络(MONET)"和"国家透明光网络(NTON)"等.在欧洲和
日本,也分别有类似的光联网项目在进行.光纤接入|光纤传输
综上所述光联网已经成为继SDH电联网以后的又一新的光通信发展高潮.其标准化
工作将于2000年基本完成,其设备的商用化时间也大约在2000年左右.建设一个最大透
明的.高度灵活的和超大容量的国家骨干光网络不仅可以为未来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 奠定一个坚实的物理基础,而且也对我国下一世纪的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腾飞
以及国家的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4 新一代的光纤
近几年来随着IP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电信网正开始向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
展,而构筑具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是下一代网络的物理基础.传统的G.652
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
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适应干线
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
零色散光纤(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
4.1 新一代的非零色散光纤 非零色散光纤(G.655光纤)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1550
窗口工作波长区具有合理的较低色散,足以支持10Gbps的长距离传输而无需色散补偿,
从而节省了色散补偿器及其附加光放大器的成本;同时,其色散值又保持非零特性,
具有一起码的最小数值(如2ps/(nm.km)以上),足以压制四波混合和交叉相位调
制等非线性影响,适宜开通具有足够多波长的DWDM系统,同时满足TDM和DWDM两种发展
方向的需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可以将零色散点移向短波长侧(通常1510~1520nm
范围)或长波长侧(157nm附近),使之在1550nm附近的工作波长区呈现一定大小的色
散值以满足上述要求.典型G.655光纤在1550nm波长区的色散值为G.652光纤的1/6~
1/7,因此色散补偿距离也大致为G.652光纤的6~7倍,色散补偿成本(包括光放大器,
色散补偿器和安装调试)远低于G.652光纤.
4.2 全波光纤 与长途网相比,城域网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业务环境,要直接支持大
用户,因而需要频繁的业务量疏导和带宽管理能力.但其传输距离却很短,通常只有
50~80km,因而很少应用光纤放大器,光纤色散也不是问题.显然,在这样的应用环
境下,怎样才能最经济有效地使业务量上下光纤成为网络设计至关重要的因素.采用
具有数百个复用波长的高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将是一项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此时,可
以将各种不同速率的业务量分配给不同的波长,在光路上进行业务量的选路和分插.
在这类应用中,开发具有尽可能宽的可用波段的光纤成为关键.目前影响可用波段的
主要因素是1385nm附近的水吸收峰,因而若能设法消除这一水峰,则光纤的可用频谱
可望大大扩展.全波光纤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
全波光纤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几乎可以完全消除由水峰引起的衰减.除
了没有水峰以外,全波光纤与普通的标准G.652匹配包层光纤一样.然而,由于没有了
水峰,光纤可以开放第5个低损窗口,从而带来一系列好处:
(1)可用波长范围增加100nm,使光纤的全部可用波长范围从大约200nm增加到
300nm,可复用的波长数大大增加;
(2)由于上述波长范围内,光纤的色散仅为155Onm波长区的一半,因而,容易实
现高比特率长距离传输;
(3)可以分配不同的业务给最适合这种业务的波长传输,改进网络管理;
(4)当可用波长范围大大扩展后,允许使用波长间隔较宽,波长精度和稳定度要
求较低的光源,合波器,分波器和其它元件,使元器件特别是无源器件的成本大幅度
下降,这就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5 IP over SDH与IP over Optical
以IP业务为主的数据业务是当前世界信息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而能否有效地
支持IP业务已成为新技术能否有长远技术寿命的标志.
目前,ATM和SDH均能支持IP,分别称为IP over ATM和IP over SDH两者各有千秋.
IP over ATM利用ATM的速度快,颗粒细,多业务支持能力的优点以及IP的简单,灵活,
易扩充和统一性的特点,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不足之处是网络体系结构复杂,
传输效率低,开销损失大(达25%~30%).而SDH与IP的结合恰好能弥补上述IP over
ATM的弱点.其基本思路是将IP数据包通过点到点协议(PPP)直接映射到SDH帧,省
掉了中间复杂的ATM层.具体作法是先把IP数据包封装进PPP分组,然后利用HDLC组帧,
再将字节同步映射进SDH的VC包封中,最后再加上相应SDH开销置入STM-N帧中即可.
IP over SDH在本质上保留了因特网作为IP网的无连接特征,形成统一的平面网,
简化了网络体系结构,提高了传输效率,降低了成本,易于IP组插和兼容的不同技术
体系实现网间互联.最主要优点是可以省掉ATM方式所不可缺少的信头开销和IP over
ATM封装和分段组装功能,使通透量增加25%~30%,这对于成本很高的广域网而言
是十分珍贵的.缺点是网络容量和拥塞控制能力差,大规模网络路由表太复杂,只有
业务分级,尚无优先级业务质量,对高质量业务难以确保质量,尚不适于多业务平台,
是以运载IP业务为主的网络理想方案.随着千兆比高速路由器的商用化,其发展势头
很强.采用这种技术的关键是千兆比高速路由器,这方面近来已有突破性进展,如美
国Cisco公司推出的12000系列千兆比特交换路由器(GSR),可在千兆比特速率上实
现因特网业务选路,并具有5~60Gbps的多带宽交换能力,提供灵活的拥塞管理,组
播和QOS功能,其骨干网速率可以高达2.5Gbps,将来能升级至10Gbps.这类新型高速
路由器的端口密度和端口费用已可与ATM相比,转发分组延时也已降至几十微秒量级,
不再是问题.总之,随着千兆比特高速路由器的成熟和IP业务的大发展,IP over
SDH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光纤接入|光纤传输
但从长远看,当IP业务量逐渐增加,需要高于2.4Gbps的链路容量时,则有可能
最终会省掉中间的SDH层,IP直接在光路上跑,形成十分简单统一的IP网结构(IP over
Optical).显然,这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体系结构,省掉了中间ATM层与SDH层,减
化了层次,减少了网络设备;减少了功能重叠,简化了设备,减轻了网管复杂性,特
别是网络配置的复杂性;额外的开销最低,传输效率最高;通过业务量工程设计,可
以与IP的不对称业务量特性相匹配;还可利用光纤环路的保护光纤吸收突发业务,尽
量避免缓存,减少延时;由于省掉了昂贵的ATM交换机和大量普通SDH复用设备,简化
了网管,又采用了波分复用技术,其总成本可望比传统电路交换网降低一至二个量级!
综上所述,现实世界是多样性的,网络解决方案也不会是单一的,具体技术的选
用还与具体电信运营者的背景有关.三种IP传送技术都将在电信网发展的不同时期和
网络的不同部分发挥自己应有的历史作用.但从面向未来的视角看,IP over Optical
将是最具长远生命力的技术.特别是随着IP业务逐渐成为网络的主导业务后,这种对
IP业务最理想的传送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网络特别是骨干网的主导传送技术.在相当长
的时期,IP over ATM,IP overSDH和IP over Optical将会共存互补,各有其最佳应
用场合和领域.
6 解决全网瓶颈的手段——光接入网
过去几年间,网络的核心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交换,还是传输都
已更新了好几代.不久,网络的这一部分将成为全数字化的,软件主宰和控制的,高
度集成和智能化的网络.而另一方面,现存的接入网仍然是被双绞线铜线主宰的(90%
以上),原始落后的模拟系统.两者在技术上的巨大反差说明接入网已确实成为制约
全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目前尽管出现了一系列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技术手段,如双
绞线上的xDSL系统,同轴电缆上的HFC系统,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但都只能算是一些
过渡性解决方案,唯一能够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长远技术手段是光接入网.
接入网中采用光接入网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和故障率;开发新设备,
增加新收入;配合本地网络结构的调整,减少节点,扩大覆盖;充分利用光纤化所带
来的一系列好处;建设透明光网络,迎接多媒体时代. 所谓光接入网从广义上可
以包括光数字环路载波系统(ODLC)和无源光网络(PON)两类.数字环路载波系统
DLC不是一种新技术,但结合了开放接口VS.1/V5.2,并在光纤上传输综合的DLC(ID
LC),显示了很大的生命力,以美国为例,目前的1.3亿用户线中,DLC/IDLC已占据
3600万线,其中IDLC占2700万线.特别是新增用户线中50%为IDLC,每年约500万线.
至于无源光网络技术主要是在德国和日本受到重视.德国在1996年底前共敷设了约230
万线光接入网系统,其中PON约占100万线.日本更是把PON作为其网络光纤化的主要技
术,坚持不懈攻关十多年,采取一系列技术和工艺措施,将无源光网络成本降至与铜
缆绞线成本相当的水平,并已在1998年全面启动光接入网建设,将于2010年达到6000
万线,基本普及光纤通信网,以此作为振兴21世纪经济的对策.近来又计划再争取提
前到2005年实现光纤通信网.光纤接入|光纤传输
在无源光网络的发展进程中,近来又出现了一种以ATM为基础的宽带无源光网络
(APON),这种技术将ATM和PON的优势相互结合,传输速率可达622/155Mbps,可以
提供一个经济高效的多媒体业务传送平台并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代表了多媒体时代
接入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目前国际电联已经基本完成了标准化工作,预计
1999年就会有商用设备问世.可以相信,在未来的无源光网络技术中,APON将会占据
越来越大的份额,成为面向21世纪的宽带投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7 结束语
从上述涉及光纤通信的几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来看,完全有理由认为光纤通
信进入了又一次蓬勃发展的新高潮.而这一次发展高潮涉及的范围更广,技术更新更
难,影响力和影响面也更宽,势必对整个电信网和信息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它的
演变和发展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信网和信息业的未来大格局,也将对下一世纪
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② 求一篇通信工程毕业论文

32. 直序扩频技术的仿真与应用(字数:14521,页数:37 )
33. 带CC1100无线收发模块基本控制系统(字数:15224,页数:50 )
34. 基于CPLD的CDMA扩频调制解调器建模设计与实现(字数:14327,页数:63 )
35.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教师点名器(字数:10627,页数:29 )
36. Butterworth滤波器设计(字数:8348,页数:28 )
37. MPEG-4播放技术(字数:13207,页数:38 )
38. NAND Flash设备(字数:10928,页数:49 )
39. P2P网络通信设计(字数:8075,页数:39 )
40. PA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字数:13922,页数:43 )
41. Visual C++环境下的基于肤色图像的人脸检测算法(字数:11186,页数:28 )
42. 红外异步数字通信的数据采集装置设计与实现(字数:19577,页数:68 )
43. 基于FPGA的交织编码器设计(字数:13239,页数:39 )
44. 基于ofdm系统的接受分集技术(字数:11057,页数:28 )
45. 基于编码的OFDM系统的C语言设计与实(字数:11190,页数:34 )
46. 基于计算机视觉库OpenCV的文本定位算法改进(字数:9674,页数:32 )
47. 简易数字电压表设计实现(字数:7436,页数:24 )
48. 图像梯形退化校正的研究与实现(字数:12616,页数:34 )
49. 上位PC机与下位单片机之间进行串口通信(字数:12645,页数:30 )
50. 基于Zigbee技术和Atmega128单片机的无线传感器硬件开发(字数:17571,页数:51 )

③ 请问学长能不能帮忙找一篇毕业论文: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设计!马上就要交啦,急死啦,555555......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任务是卸煤、堆煤、上煤和配煤,以达到按时保质、保量为机组(原煤

仓)提供燃煤的目的。整个输煤系统是火电厂十分重要的支持系统。它是保证机组稳发满发的

重要条件。

输煤系统是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是保证电厂实现安全、高效不可缺少的环节。输煤系统的工艺流程随锅炉容量、燃料品种、运输方式的不同而差别较大,并且使用设备多,分布范围广。作为一种具有本安性且远距离传输能力强的分布式智能总线网络,lonworks总线能将监测点做到彻底的分散(在一个网络内可带32000多个节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以满足输煤系统监控的要求。火电厂输煤系统一般都采用顺序控制和报警方式,为相对独立的控制单元系统,系统配备了各种性能可靠的测量变送器。通过运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将各种测量变送器的输出信号接入对应的智能节点组成多个检测单元,然后挂接在Lonworks总线上,再通过Lonworks总线与已有的DCS系统集成,实现了对输煤系统更加有效便捷的监控。

在输煤系统中,常用的测量变送器一般有以下几种: (1)开关量皮带速度变送器(2)皮带跑偏开关(3)煤流开关(4)皮带张力开关(5)煤量信号(6)金属探测器(7)皮带划破探测(8)落煤管堵煤开关(9)煤仓煤位开关。

每一种测量变送器和其相对应节点共同组成智能监测单元,对需要监测的工况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监测单元通过收发器接入Lonworks总线网络进行通信,可根据监测到的参数进行控制和发出报警信号,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3、 Lonworks总线智能节点的一般设计

智能节点是总线网络中分布在现场级的基本单元,其设计开发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neuron芯片的设计,即节点中不再包含其它处理器,所有工作均由neuron芯片完成。另一种是基于主机的节点设计,即neuron芯片只完成通信的工作,用户应用程序由其它处理器完成。前者适合设计相对简单的场合,后者适应于设计相对复杂的场合。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基于芯片的设计。由于智能节点不外乎输入/输出模拟量和输入/输出开关量四种形式,节点的设计也大同小异,对此本文只给出了节点设计的一般方法。

基于芯片的智能节点的硬件结构包括控制电路、通信电路和其它附加电路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节点基本结构图

Fig 2 Basic Structure Of Node Based On The Neuron Chip

控制电路

①神经元芯片:采用Toshiba公司生产的3150芯片,主要用于提供对节点的控制,实施与Lon网的通信,支持对现场信息的输入输出等应用服务。

②片外存储器:采用Atmel公司生产的AT29C256(Flash存储器)。AT29C256共有32KB的地址空间,其中低16KB空间用来存放神经元芯片的固件(包括LonTalk协议等)。高16KB空间作为节点应用程序的存储区。采用ISSI公司生产的IS61C256作为神经元芯片的外部RAM。

③I/O接口:是neuron芯片上可编程的11个I/O引脚,可直接与外部接口电路连接,其功能和应用由编程方式决定。

通信电路

通信电路的核心收发器是智能节点与Lon网之间的接口。目前,Echelon公司和其他开发商均提供了用于多种通信介质的收发器模块。通常采用Echelon公司生产的适用于双绞线传输介质的FTT-10A收发器模块。

附加电路

附加电路主要包括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Service电路等。

①晶振电路:为3150神经元芯片提供工作时钟。

②复位电路:用于在智能节点上电时产生复位操作。另外,节点还将一个低压中断设备与3150的Reset引脚相连,构成对神经元芯片的低压保护设计,提高节点的可靠性稳定性。

③Service电路:专为下载应用程序设计。Service指示灯对诊断神经元芯片固件状态有指示作用

节点的软件设计采用Neuron C编程语言设计。Neuron C是为neuron芯片设计的编程语言,可直接支持neuron芯片的固化,并定义了34种I/O对象类型。节点开发的软件设计分为以下几步:

(1)定义I/O对象:定义何种I/O对象与硬件设计有关。在定义I/O对象时,还可设置I/O对象的工作参数及对I/O对象进行初始化。

(2)定义定时器对象:在一个应用程序中最多可以定义15个定时器对象(包括秒定时器和毫秒定时器),主要用于周期性执行某种操作情况,或引进必要的延时情况。

(3)定义网络变量和显示报警:既可以采用网络变量又可以采用显示报警形式传输信息,一般情况采用网络变量形式。

(4)定义任务:任务是neuron C实现事件驱动的途径,是对事件的反应,即当某事件发生时,应用程序应执行何种操作。

(5)定义用户自定义的其它函数 :可以在neuron C程序中编写自定义的函数,以完成一些经常性功能,也将一些常用的函数放到头文件中,以供程序调用。

4、基于Lonworks总线的火电厂输煤系统与DCS的网络集成

现场总线技术与传统的系统DCS系统实现网络集成并协同工作的情况目前在火电厂中尚为数不多。进一步推动火电厂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逐步推行现场总线技术与DCS系统的集成是火电厂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水平发展的趋势。就目前来讲,现场总线技术与DCS集成方式有多种,且组态灵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道不少大型火电厂都已装有DCS系统并稳定运行,而现场总线很少或首次引入系统,因此可采用将现场总线层与DCS系统I/O层连接的集成,该方案结构简便易行,其原理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现场总线层通过一个接口卡挂在DCS的I/O层上,将现场总线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映射成与DCS的I/O总线上的数据信息,使得在DCS控制器所看到的从现场总线开来的信息如同来自一个传统的DCS设备卡一样。这样便实现了在I/O总线上的现场总线技术集成。火电厂输煤系统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利用已有生产资源的基础上,采用该方案都是可行的,同时也体现了把火电厂某些相对独立控制系统通过现场总线技术纳入DCS系统的合理性。由此可见,现阶段现场总线与系统的并存不仅会给生产用户带来大量收益,而且使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以实现更合理的监测与控制。

参考文献:

大跨度输煤栈桥结构设计探讨

http://www.CQVIP.COM/QK/94220X/200503/15996978.html

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的开发
http://www.CQVIP.COM/QK/98133A/200405/10787054.html

发电厂输煤计量集控的理论与实践
http://www.CQVIP.COM/QK/96246X/200401/9169998.html
参考资料: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796_459995_1.htm

④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通信已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军事,经济及科学等各个领域,它改变了传统的事务处理方式,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通信工程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_通信专业论文怎么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1、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浅探[J]

2、 试述我国通信工程发展现状与前景[J]

3、 网络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

4、 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问题探析[J]

5、 探究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

6、 探讨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优化[J]

7、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建设研究[J]

8、 结合3G/4G网络与GPS定位技术实现通信工程现场监理[J]

9、 通信工程的风险管理探讨[J]

10、 如何解决通信工程管理中的问题[J]

11、 通信工程设计单位标准化管理研究[J]

12、 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解析[J]

13、 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

14、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J]

15、 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

16、 探析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J]

17、 浅谈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

18、 项目管理 方法 在移动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19、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

20、 通信工程光缆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J]

21、 试论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

22、 浅谈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J]

23、 浅谈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的有效管理策略[J]

24、 信息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有效应用[J]

25、 铁路通信工程中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探究[J]

26、 试论通信工程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与前景[J]

27、 浅谈通信工程发展前景[J]

28、 以华为公司为例探析通信工程技术的社会经济价值[J]

29、 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30、 通信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研究[J]

31、 关于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32、 基于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J]

33、 强化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J]

34、 通信工程存在的经济问题和发展分析[J]

35、 通信工程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J]

36、 探讨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优化方式[J]

37、 传输技术对通信工程的作用[J]

38、 浅谈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应用[J]

39、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J]

40、 刍议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

41、 浅析我国通信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J]

42、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关键点的标准化研究[J]

43、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

44、 探究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

45、 如何提高通信工程监理企业的竞争力[J]

46、 通信工程监理企业竞争力探析[J]

47、 浅谈通信工程信息技术[J]

48、 通信工程中土建工程质量控制探讨[J]

49、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系统化、集成化实现的路径分析[J]

50、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J]

移动通信毕业论文题目

1、大数据分析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2、典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影响模型化研究

3、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下基于LTE-A中继系统的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4、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

5、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多方合作研究

6、移动通信基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营改增”对内蒙古移动通信公司 财务管理 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8、低轨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OFDM传输技术研究

9、雷电脉冲对移动通信基站影响的研究

10、平流层CDMA移动通信蜂窝网的性能研究

11、B3G/4G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的研究

12、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跨层资源分配研究

13、基于OFDM的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4、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传输技术研究

15、基于SCP的海峡两岸移动通信产业比较研究

16、多场景下移动通信系统业务承载性能研究

17、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资源分配与调度策略研究

18、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19、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资源管理与调度策略研究

20、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1、混能供电移动通信网络的节能方法研究

22、移动通信数据挖掘关键应用技术研究

2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认证和隐私保护协议研究

24、基于移动通信定位数据的交通信息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

25、电信运营商在移动通信标准发展中的产业作用关系研究

26、天津移动通信市场非线性预测及面向3G的发展策略研究

27、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

28、移动通信智能天线关键技术研究

29、移动通信运营商产品品牌 文化 研究

30、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资源调度和干扰管理的研究

31、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

32、移动通信系统中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33、基于客户的移动通信品牌资产模型及影响机理研究

34、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

35、具有NFC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电路设计

36、具有电子支付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设计

37、移动通信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38、移动通信企业 市场营销 成本管理研究

39、移动通信 无线网络 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

40、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编码协作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题目

1、基于61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2、红外遥控密码锁的设计

3、简易无线对讲机电路设计

4、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5、甲醛气体浓度检测与报警电路的设计

6、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7、设施环境中二氧化碳检测电路设计

8、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合成器设计

9、设施环境中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10、基于单片机的家用智能总线式开关设计

11、 篮球 赛计时记分器

12、汽车倒车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13、设施环境中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14、等脉冲频率调制的原理与应用

15、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

16、病房呼叫系统

17、单片机打铃系统设计

18、智能散热器控制器的设计

19、电子体温计的设计

20、基于FPGA音频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

21、基于MCS-51数字温度表的设计

22、基于SPCE061A的语音控制小车设计

23、基于VHDL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24、基于VHDL语言的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的设计

25、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26、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抢答器设计

27、基于单片机的安全报警器

28、基于SPCE061A的易燃易爆气体监测仪设计

29、基于CPLD的LCD显示设计

30、基于单片机的电话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系统设计

31、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设计

3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33、基于单片机的可编程多功能电子定时器

34、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35、数字人体心率检测仪的设计

36、基于单片机的室内一氧化碳监测及报警系统的研究

37、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38、原油含水率检测电路设计

39、基于AVR单片机幅度可调的DDS信号发生器

40、四路数字抢答器设计

41、单色显示屏的设计

42、基于CPLD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43、基于DDS的频率特性测试仪设计

44、基于EDA的计算器的设计

45、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46、基于EDA技术的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

47、基于FPGA的18路智力竞赛电子抢答器设计

48、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49、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智能小车的设计

50、基于单片机的脉象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51、一种斩控式交流电子调压器设计

52、通信用开关电源的设计

53、鸡舍灯光控制器

54、三相电机的保护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55、信号高精度测频方法设计

56、高精度电容电感测量系统设计

57、虚拟信号发生器设计和远程实现

58、脉冲调宽型伺服放大器的设计

59、超声波测距语音提示系统的研究

60、电表智能管理装置的设计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范例(2)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2)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通信工程方面毕业论文(2)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优秀范文(2)

★ 通信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⑤ 通信工程本科快毕业了,要做毕业论文,求助大家

您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
有什么要求呢
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
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
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选题是决定毕业设计(论文)训练成败与质量好坏的关健之一。
1、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从选题的内容上可以分为理论型毕业设计(论文)和应用型毕业设计(论文)两大类。
2、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来源,也可以分为教师命题型和自选型毕业设计(论文)两大类。
3、学生要根据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群来确定选题方向,数字通信与网络交换方向及信号及信息处理方向的所有应用方面课程均可以作为选题内容。但是,电子技术应用方向及计算机应用方向必须与通信或信号信息处理相结合,其中要有与通信相关的内容。
4、从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来看,可以是以下内容:
(1)网络交换与数据传输分析;
(2)通信网络或数字通信仿真(MATLAB,Systemview等);
(3)信号及信息处理,(如数据采集,USB接口传输,图像数据处理等);
(4)红外线遥感技术(如防盗遥感技术)
(5)网络信息安全(如编码技术)
(6)通信类软件开发,(如C语言与蓝牙结合)
(7)数据传输类接口电路设计或软件设计(如嵌入式蓝牙设计)
(8)光纤、无线、移动等通信新技术方面的应用或开发;
(9)微波技术,电磁波传输技术,卫星雷达等方面
(10)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控制方面
(11)通信在军事方面的应用研究;
(12)程控交换,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等。
(13)其他与通信相关的命题。
计算机信息,通信工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Linux(gatagram模块)源码分析
Linux网络子系统stream模块分析
Linux网络子系统的FDDI模块分析??
Linux网络子系统的hippi模块分析
Linux网络子系统的PB022.C模块分析
Linux网络子系统的psnap模块分析
Linux系统中socket.c模块的分析
港口进口业务设计与实施
基于Linux系统中sock.c模块分析
建材商行商务管理系统
师技校网站
网络子系统PKTGEN模块的分析
网上考核系统-杭州刑侦警务信息平台子系统
药库药品管理系统
住院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仓库进销存管理系统----库存管理模块
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杭州市自助旅游服务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建材库存管理系统
明星个人网站建设
农行信贷客户查询与信用等级管理系统
皮具销售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企业网站设计与建设
汽车俱乐部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
瑞安市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线健身商品交易网站设计与实施
杭州绿化网网站设计
宁波亿泰工贸有限公司企业网站设计
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阳光集团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义乌潜龙玩具厂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LG分公司家电销售管理系统
典当行传统物品管理系统
电缆销售管理系统设计(订单管理系统)
基于B/S结构的海关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家庭理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酒店客房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旅行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设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汽车在线销售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
手机缴费帐务管理系统
台帐管理信息系统
网上书店的设计与实现
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烟草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小型宾馆客房管理系统的实施与分析
重庆九龙发电厂内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重庆索特集团销售信息管理系统
DirectX小型游戏程序设计与分析
基于3DS MAX三维建筑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OPENGL的三维游戏引擎分析
贪吃蛇游戏程序设计与实现
Asp.net 2.0网络技术应用-在线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银行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珍珠及珍珠饰品(首饰)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中学图书室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从Perl正则表达式到关系数据库模式
一种新型正则表达式分析树的建立
用Perl语言抽取网页信息
正则表达市的可视化构建
超声图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城际旅游铁路交通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脑经销物质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Apriori算法的学籍课程成绩关联规则挖掘研究
基于多维数据分析方法的学籍学分预警模型的研究
课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联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审计辅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题库管理和试卷生成系统
图书借阅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医药销售信息管理系统
浙江财经学院校园信息查询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基于ASP.NET的WEB项目开发技术研究及应用
浙江财经学院信息学院网站
综合导师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仓储管理系统
超市商品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车辆销售管理系统
工厂员工管理系统
基于ASP的网上购物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健康保健网站
健身房管理软件
酒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销售系统
基于LL(1)算法实现pascal的子集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分析
商场进销存系统
电脑配件销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电脑销售客户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零售业物资管理决策系统
农村有线电视收费系统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
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小型旅馆管理信息系统
中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VIP贵宾卡积分消费系统
电力参数分析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电网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器的研究
高等院校课程安排管理系统
基于LABVIEW的粮库PH3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基于S3C44BOX+uCLinux的嵌入式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单片机的电动车测速/里程测量显示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测量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液滴速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驾校信息管理系统
进出口公司货物运输管理系统
汽车配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题库管理系统
智能行出租车计价系统的设计
个人主页建设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XML的RDBMS数据提取方法研究
基于构件的GIS软件开发研究
玩具租借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搜索引擎机制的研究
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小型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110指挥中心接处警调度管理系统
宾馆客户管理系统
个人所得税征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考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制订
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应用分析--区域经济下的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
突破电子商务瓶颈、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小区车辆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IP网络QoS解决方案Intserv/RSVP研究
当前IPV4向IPV6过渡技术浅析
服装销售系统
互联网路由器备份协议HSRP的研究
拉链厂车间管理系统
丽水学校校园设计方案
网上聊天室程序设计
网上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上银行系统的模拟与设计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新天地健康会馆会员系统
云和县国税局综合大楼网络规划
运输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图书零售系统
IDXP(入侵检测信息交换协议)的标准
IDXP(入侵检测信息交换协议)的简易实现
IDXP协议的简易实现
程序漏洞分析与利用
基于RoadRunner的对等体间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案例分析
鞋零售业进销存系统开发与设计
出版社期刊出版中心发行业务管理系统
纺织业务管理系统
公关营销培训学校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旅游资源及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汽配管理系统
嵊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征缴子系统
校园网站设计与实现——数学与统计学院网站设计
医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银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浙江华天机械有限公司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系统
餐饮管理系统
城市公交线路查询系统
房地产客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服装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杭州伟星建材销售系统设计与实施
基于WEB架构的幼儿园管理系统
基于XML的影片租赁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基于工作流思想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健康风险评估系统
社会劳动保障管理局新闻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塑料信息网站
文件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新闻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医院住院管理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⑥ 求`论文!!!!!

位置:首页→分类商机文章→电子通讯专利库 →通信技术

传输专利技术全文光盘系列(7)
以下目录为专利技术或科技文献名称列表。 价格为280元/套
以下所有资料均电子文档,可以查看、打印、复制,电脑光盘形式寄送。
本站不销售和生产以下专利相关的产品和设备。
专利资料为国家专利全文说明书。含技术配方、加工工艺、说明书附图。
交付方式:款到发货。通过快递公司或邮局EMS快递。
光盘订购和定制服务,敬请联络我们,汇款购买方式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CHB04-007-001]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无线电信号转播设备
[CHB04-007-002] 甚小天线地球站网中的数字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结构
[CHB04-007-003] 寻呼机数据备份方法
[CHB04-007-004] 增音装置
[CHB04-007-005] 电缆接入单元自适应RF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006] 光纤电缆干线网络载线自动测试告警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HB04-007-007] 共线再生WDM孤子信号的同步调制方法和装置及光通信系统
[CHB04-007-008] 至少有两颗卫星可见的卫星电信网络中功率调节的方法
[CHB04-007-009] 防止分集工作用的耦合器中归一化电压发散的归一化电路
[CHB04-007-010] 扩频解调单元
[CHB04-007-011] 多频带移动单元通信设备
[CHB04-007-012] 具有背后照明显示器的无线通信装置
[CHB04-007-013] 具有少量本机振荡器的多频段移动收发信机
[CHB04-007-014] 频率漂移补偿的无线通信装置和方法
[CHB04-007-015] 用于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CHB04-007-016] 确定CDMA无线电接收机中加权系数的方法
[CHB04-007-017] 用于TDD/FDD的无线通信便携式手持电话
[CHB04-007-018] 用于多位置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讯息预定的装置
[CHB04-007-019] 提高可靠性的无线电回路测试方法和利用该测试方法的系统
[CHB04-007-020]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HB04-007-021] 接收方法和接收设备
[CHB04-007-022] 卫星遥感多星接收可编程格式化同步器
[CHB04-007-023] 避免超越控制信号范围传播的分集增益控制的窝位发射
[CHB04-007-024] 电力线复用数字多路电话及综合信息传输系统
[CHB04-007-025] 远端监视装置
[CHB04-007-026] 收发两用机
[CHB04-007-027] 多载波信号频率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HB04-007-028] 信号处理电路
[CHB04-007-029] 在无线通信中系统减少干扰降低噪声影响的信号处理装置及方法
[CHB04-007-030] 在无线分组数据传送中发射功率的控制
[CHB04-007-031] 能在出现故障时避免中断的发射机
[CHB04-007-032]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视频和电话通信系统
[CHB04-007-033] 提供自备无线电通话群组态配置的方法
[CHB04-007-034] 用于信道估值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035] 可减少由电源变换电路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无线电接收装置
[CHB04-007-036] 用于平均功率控制的方法与装置
[CHB04-007-037] 话音信道延迟发送快速对应控制信道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HB04-007-038] 采用多个卫星星座的定位和通信系统
[CHB04-007-039] 安装在机壳或类似装置中的电信设备冷却系统
[CHB04-007-040] 含光接收器件的光学模块
[CHB04-007-041] 使用便携电话话筒/耳机插口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CHB04-007-042] 用于发射机路径加权的装置与方法
[CHB04-007-043] 用于无线电话系统的自调整射频转发器
[CHB04-007-044] 分集接收机及其控制方法
[CHB04-007-045] 缆线通信系统和方法
[CHB04-007-046] 组合式壳体结构系统
[CHB04-007-047] 具有插在发射机变频器和发射机天线之间的可变增益电路的CDMA发射机
[CHB04-007-048] 移动电话系统中实现非连续传输的方法
[CHB04-007-049] 联播无线通信系统中识别发射机的方法与装置
[CHB04-007-050] 语音信号传输方法及语音编码和解码系统
[CHB04-007-051] 具有外部和内部电台的建筑物内部通信系统
[CHB04-007-052] 无线电数据通信方法
[CHB04-007-053] 同频准双工无中心频分多址抗噪载波通信系统
[CHB04-007-054] 光网络
[CHB04-007-055] 用于在时分多址无线系统中指示多时隙信道的方法
[CHB04-007-056] 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及低轨道运行卫星的个人通信
[CHB04-007-057] 基站
[CHB04-007-058] 包括移动台和基站的通信系统
[CHB04-007-059] 供盲人使用的对话型RF引导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HB04-007-060] 利用并行链接编码的卫星通信系统
[CHB04-007-061] 分集法、无线电接收机和无线电系统
[CHB04-007-062] 改良型双转换式无线电收发系统
[CHB04-007-063] 能减少电流消耗的间歇收信设备
[CHB04-007-064] 利用近似非相干方法进行失真校正的光学系统
[CHB04-007-065] 无线电话呼叫切换
[CHB04-007-066] 用于非线性传输介质的传输系统
[CHB04-007-067] 接收机电路
[CHB04-007-068] 用于减小相对运动的卫星系统信号间干扰的通信管理方法
[CHB04-007-069] 分组化码分多址/时分多路卫星通信系统
[CHB04-007-070] 用于HFC系统的各种路由的自动定时调整
[CHB04-007-071] 产生伪随机噪声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072] 多功能便携式电子收发信机
[CHB04-007-073] 便携式RF发射端的温度补偿宽动态范围功率检测电路
[CHB04-007-074] 流动台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
[CHB04-007-075] 通信系统中改进的信道估算方法
[CHB04-007-076] 多功能自适应电话线测量方法及系统
[CHB04-007-077] 光通讯系统
[CHB04-007-078] 分集类型无线电装置及将其接收信号合成的方法
[CHB04-007-079] 减少由断续发送无线发射机引起的对电子设备干扰的系统
[CHB04-007-080] 通信系统及其一种方法
[CHB04-007-081] 选呼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选择通信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082] 双模式调频/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CHB04-007-083] 使用频谱切割光源的光通信系统
[CHB04-007-084] 延迟检测的MRC分集电路
[CHB04-007-085] 分集接收机
[CHB04-007-086] 码多分址通信系统
[CHB04-007-087] 扩展频谱接收设备
[CHB04-007-088] 通信网内传输压缩语音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HB04-007-089] 无线电信设备
[CHB04-007-090] 自检测收发信机
[CHB04-007-091] 用于无源辐射测量成象系统的直接检测接收机
[CHB04-007-092] 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
[CHB04-007-093] 射频功率分配器/组合器电路
[CHB04-007-094] 具有显示屏的便携式无线电装置
[CHB04-007-095] 在直接方式信道上截接移动站
[CHB04-007-096] 多路接入电信网络
[CHB04-007-097] 具有任选板接口和与其一起使用的任选板的无线电设备
[CHB04-007-098] 一种扩频地址编码技术
[CHB04-007-099] 小型无线电接收机
[CHB04-007-100] 周期包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接收机
[CHB04-007-101]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定向分集信道分配
[CHB04-007-102] 提高接收机抗扰度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103] 数字补偿的直接转换接收器
[CHB04-007-104] 便携式终端
[CHB04-007-105] 信息终端
[CHB04-007-106] 用于转接码分多址已调束的方法与装置
[CHB04-007-107] 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综合分集电路
[CHB04-007-108] 位串行数字扩展器
[CHB04-007-109] 一种电子设备的键盘排列
[CHB04-007-110] 多点到点通信系统
[CHB04-007-111] 用于光纤传输系统的分支单元
[CHB04-007-112] 具有用于最佳适应的卡尔曼滤波器的回声消除器
[CHB04-007-113] 扩频电信系统
[CHB04-007-114] 用预定的滤波器系数的数字滤波器和方法
[CHB04-007-115] 电话集中机的通信方法及有线无线电话集中机
[CHB04-007-116] 通过有噪声的用于高速数值传输的最大后验概率接收机
[CHB04-007-117]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118] 为母线系统产生交流电压信息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发送级
[CHB04-007-119] 便携终端设备
[CHB04-007-120] 回波补偿方法和装置
[CHB04-007-121] 信息信号通信设备、方法和系统
[CHB04-007-122] 光学网络
[CHB04-007-123] 一种估算信号和噪声质量的方法和一种接收机
[CHB04-007-124] 直接系列广谱通信系统中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和方法
[CHB04-007-125] 用于产生信号波形的沃尔什QPSK片调制设备
[CHB04-007-126] 在数字接收机中产生噪声的装置和方法
[CHB04-007-127] 处理地区专用和超地区道路或区域标记用的RDS-TMC无线电接收机
[CHB04-007-128] 射频发射机的功率控制电路
[CHB04-007-129] 通讯方法,发射装置,发射方法,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CHB04-007-130] 监测数字化信号传输质量的方法
[CHB04-007-131] 扩频通信系统全频谱发射功率跟踪收方相时和能量的方法和设备
[CHB04-007-132] 带有VCSEL光源的红外数据交联数据链路
[CHB04-007-133] 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中进行自适应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HB04-007-134] 伪随机噪声序列发生器
[CHB04-007-135] 光放大器设备
[CHB04-007-136] 在扩展谱通信系统中使用沃尔什移位键控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137] 时间分集无线电系统中的消息分段
[CHB04-007-138] 用于接入通信系统的方法与装置
[CHB04-007-139] 一种控制发射功率的方法和一种无线系统
[CHB04-007-140] 具有漫游能力的消息处理系统和方法
[CHB04-007-141] 用于光学放大网络中减轻交叉饱和现象的系统和方法
[CHB04-007-142] 具有语音辩识功能的遥控装置
[CHB04-007-143] 采用业务消息的发射功率跟踪装置
[CHB04-007-144] 多路复用型发送设备
[CHB04-007-145] 在具有星上TDMA格式转换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用于移动站到移动站呼叫的方...
[CHB04-007-146]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提供确认的方法和设备
[CHB04-007-147] 接收方法和接收机
[CHB04-007-148] 商品寻呼防伪技术
[CHB04-007-149] 选择呼叫接收机和控制增益的方法
[CHB04-007-150] 瑞克接收机
[CHB04-007-151] 在数字射频通信系统中估算信道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152] 行情信息的高效传输方法
[CHB04-007-153] 数字声音传输系统
[CHB04-007-154] 采用时分双工/频率跳跃的无线通信系统
[CHB04-007-155] 直接序列码分多址通信中初始同步方法及接收机
[CHB04-007-156] 干扰信号消除系统
[CHB04-007-157] 采用空间最大似然的联合解调
[CHB04-007-158] 无线电通信系统
[CHB04-007-159] 变速通信和重现系统
[CHB04-007-160]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全局事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161] 多分支跳频接收机
[CHB04-007-162] 无线电设备
[CHB04-007-163] 所需信号方向判断器
[CHB04-007-164] 直列式光双向链路
[CHB04-007-165] 在时域回声消除过程中存在单音时避免假收敛的系统和方法
[CHB04-007-166] 用M-阵列的正交沃尔什调制对通信信号进行的频率跟踪
[CHB04-007-167] 光时分解复用装置和信号开关法及光时分复用传输系统
[CHB04-007-168] 提供改进传输质量的无线接收系统
[CHB04-007-169] 用于无线中继的联机记录仪系统
[CHB04-007-170] 结合地面蜂窝网络原则的非同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CHB04-007-171] 一种接收方法和一种接收机
[CHB04-007-172] 基站设备,以及一种控制天线射束方向的方法
[CHB04-007-173] 提供角度分集的方法,以及基站设备
[CHB04-007-174] 基站设备、以及一种控制天线射束的方法
[CHB04-007-175] 全双工极宽带通信系统及方法
[CHB04-007-176] 数字通信的射频收发信机系统
[CHB04-007-177] 多路传播失真信号的再现方法和接收装置
[CHB04-007-178] 对多路径光放大器中串扰的抑制
[CHB04-007-179] 光学数据发送器装置
[CHB04-007-180] 用于和标识卡进行加密通信的近场人体耦合的系统及方法
[CHB04-007-181] 数字匹配滤波器
[CHB04-007-182] 扩频通信系统中解调和功率控制码元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HB04-007-183] 多值FSK解调窗口比较器
[CHB04-007-184] 时分复用-通信/计算设备中的干扰抑制
[CHB04-007-185] 光总线网络中的光节点
[CHB04-007-186] 用于多速率联播通信的装置
[CHB04-007-187] 基于空间的通信系统
[CHB04-007-188] 遮盖装置
[CHB04-007-189] 个人通信机
[CHB04-007-190] 发送和接收圆形/椭圆极化信号的多功能交互通信系统
[CHB04-007-191] 用于在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系统中多速率编码与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HB04-007-192] 光学发送器,具有此光学发送器的端站设备,及光学通信系统
[CHB04-007-193] 用于扩展频谱信道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HB04-007-194] 利用回波相消器相位滚动有效跟踪的方法、装置、数字信号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
[CHB04-007-195]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移动解调器的搜索接收机结构
[CHB04-007-196] 降低了复杂度的信号传输系统
[CHB04-007-197] 复杂度减小的信号传输系统
[CHB04-007-198] 具有改进的收发间隔的数据存取装置
[CHB04-007-199] 高频信号接收装置
[CHB04-007-200] 包括天线的便携通信装置,其中在一个频带内人为失配引入在通信装置和天线之间
[CHB04-007-201] 在小型光纤节点上提供压缩数字视频的网络设备和方法
[CHB04-007-202] 卫星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HB04-007-203]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HB04-007-204] 扩展频谱接收机
[CHB04-007-205] 用于数字残留边带调制的装置和方法
[CHB04-007-206] 测定数字信号频率偏差的装置及接收机
[CHB04-007-207] 多信道通信系统中分开控制多信道增益的电路
[CHB04-007-208] 移动无线电通信终端的功率放大器的供电电路
[CHB04-007-209] 无线条形码阅读器的通信系统
[CHB04-007-210] 在一个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对所接收信号完成质量测量的方法和多个设备
[CHB04-007-211] 发射机应答器用天线驱动装置
[CHB04-007-212] 兼容2-声道传输和1-声道传输的n-声道传输
[CHB04-007-213] 与5信道传输及2信道传输兼容的7信道传输
[CHB04-007-214] 光学放大器,光学放大装置,光学发射机及光涌抑制方法
[CHB04-007-215] 用于多波束天线通信系统的干扰消除器装置和干扰消除方法
[CHB04-007-216] 采用在交流线上脉冲传输的电力线通信系统
[CHB04-007-217] 住宅智能留言通话机
[CHB04-007-218] 具有温度补偿电压控制晶体振荡器的无线电接收机
[CHB04-007-219] 多级干扰消除器

⑦ 谁有无光纤光通信的毕业论文

无线光通信技术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通信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对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高速率数据传输的用户数量每年都在递增,光纤通信因为能传输高速率的数据,成为广域通信网的骨干网络,如今在广域通信网中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光纤传输的。但是从光纤骨干网到用户之间的"最后一英里",如果铺设光缆,不仅花费大而且耗时;许多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问题,但是这些技术需要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频率执照,不仅要使用户支付大量的频率占用费,而且申请也要花费数月的时间。

关键词:无线光通信技术 高速率数据传输 系统构成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通信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对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高速率数据传输的用户数量每年都在递增,光纤通信因为能传输高速率的数据,成为广域通信网的骨干网络,如今在广域通信网中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光纤传输的。但是从光纤骨干网到用户之间的"最后一英里",如果铺设光缆,不仅花费大而且耗时;许多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问题,但是这些技术需要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频率执照,不仅要使用户支付大量的频率占用费,而且申请也要花费数月的时间。
无线光通信因为无需频率申请,机型小方便架设,能够简单的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问题,为宽带接入的快速部署提供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
无线光通信可在以下一些范围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作为预防服务中断的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的备份;
·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间的互连,无线基站数据回传;
·应用于近距离高速网的建设以及最后一英里接入;
·不宜布线或是布线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经市政部门审批困难的地方;
·在军事设施或其他要害部门需要严格保密的场合;
·用于企业内部网互连和数据传输。
1 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构成
无线光通信系统是以大气作为传输媒质来进行光信号的传送的。只要在收发两个端机之间存在无遮挡的视距路径和足够的光发射功率,就可以进行通信。
一个无线光通信系统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发射机、信道和接收机。在点对点传输的情况下,每一端都设有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可以实现全双工的通信。系统所用的基本技术是光电转换。光发射机的光源受到电信号的调制,通过作为天线的光学望远镜,将光信号通过大气信道传送到接收机望远镜;在接收机中,望远镜收集接收到光信号并将它聚焦在光电检测器中,光电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由于大气空间对不同光波长信号的透过率有较大的差别,可以选用透过率较好的波段窗口。对基于FSO的系统来说,最常用的光学波长是近红外光谱中的850 nm;还有一些基于FSO的系统使用1500 nm的波长,可以支持更大的系统功率。
2 无线光通信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2.1 频带宽,速率高
从理论上讲,FSO的传输带宽与光纤通信的传输带宽相同,只是光纤通信中的光信号在光纤介质中传输,而FSO的光信号在空气介质中传输。FSO产品目前最高速率可达2.5 Gbit/s,最远可传送4 km。

2.2 频谱资源丰富
与微波技术相比,FSO设备多采用红外光传输,有相当丰富的频谱资源,不需要申请频率执照,也不需要交纳频率占用费,这是一般微波通信和无线通信无法比拟的。
2.3 适用任何通信协议
适用于任何环境,不依赖某种协议。现在通信网络常用的SDH、ATM、以太网、快速以太网等都能通过,并可支持2.5 Gbit/s的传输速率,用于传输数据、声音和影像等各种信息。
2.4 架设灵活便捷
FSO可以直接架设在屋顶,以及在江河湖海上进行通信,可以完成地对空、空对空等多种光纤通信无法完成的通信任务,而且无需埋设光纤,可以在几小时内建立起通信链路,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2.5 安全可靠
无线光通信的安全性是非常显著的,由于光通信具有非常好的方向性和非常窄的波束,因此窃听和人为干扰几乎是不可能的。
2.6 经济
光纤网络的成本通常很高,铺设过程耗时,而且投资不可撤回,而无线光通信技术可以在城域光网之外提供高带宽连接,而成本只有在地下埋设光缆的五分之一。 3 无线光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
FSO是一种视距宽带通信技术,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需要严格的视线传播,当通信设备安装在高楼的顶部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建筑物会发生摆动,这样便会影响激光器的对准。由于大楼结构中某些部分的热胀或轻微的地震等原因,有时也会导致发射机和接收机无法对准。
恶劣的天气情况,会对传播信号产生衰耗。空气中的散射粒子,会使光线在空间、时间和角度上产生偏差。大气中粒子还会吸收激光的能量,衰减信号的发射功率。

传输距离与信号质量的矛盾非常突出,传输距离越大,光束就会越宽,接收的光信号质量越差。
激光的安全问题必须考虑。发射功率必须限制在保证眼睛安全的功率范围内。
4 国外研究现状
在FSO领域,国外已经开始了将近10年的研究,但是FSO产品真正投入使用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在FSO这个领域里,国外几个大的FSO厂家,包括LightPointe、AirFiber、Canon、Terabeam。
LightPointe将自由空间光学技术用于创造、设计和制造电信公司等级的光传输设备,向电信服务商提供比传统光缆传输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高速通讯解决方案。LightPointe的系统以超快的带宽速度提供安全可靠的无线传输,速度最高可达2.5 Gbit/s,产品适应性强,可解决城市地区的连接问题。
AirFiber位于美国加洲San Diego,主要服务于大城市大楼宽带接入。它的产品称为OptiMesh,网络结构为网眼状拓扑结构,冗余备份短距离622 Mbit/s无线光传输系统。
Canon主要产品有:Canobeam DT-50,速率从25 Mbit/s到622 Mbit/s,可连接 FastEthernnet、FDDI、ATM。特点是具有自动跟踪系统,调整探测器件的位置以检测激光束的光轴,所以不因建筑物的摆动而使传输中断。同时,镜头自动跟踪特性增加传输距离达2 km。Canobeam III:数据速率达到622 Mbit/s,有不同的网络接口,如ATM、FDDI、Fast Ethernet,并可选择SNMP 的TCP/IP。
TeraBeam Internet Systems产品是基于IP 的无光纤点到多点网络,发送和接收机,固定在办公室窗户上小卫星碟。这些卫星碟型天线的波束与安装在楼内的基站相连。
5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在中国,无线光纤技术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有几家公司在实验室作出了样机,但是没有规模性的生产,主要原因有FSO本身的可靠性问题,一些人对FSO技术存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和疑虑;还有一些用户对FSO技术了解不多。
桂林三十四所、清华同方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深圳飞通有限公司、上海光机所等几家单位,有比较成熟的样机。
桂林三十四所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有以下一些,传输速率:8 Mbit/s,34 Mbit/s,155 Mbit/s;工作波长:850 nm;通信距离:1~4 km;光发射功率:小于40 mW。
清华同方推出了面向未来的无线光链路的自由空间通信产品OWLink E100。清华同方在快速追踪系统具有自动校准功能获得了专利,其产品还遵循眼睛安全标准。
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开发的产品主要性能参数有传输速率:10 Mbit/s;工作波长:850 nm;通信距离:1~4 km;发射功率:3~30 mW。
上海光机所承担的"无线激光通信系统"具有双向高速传输和自动跟踪功能。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622 Mbit/s,通信距离可以达到2 km。自动跟踪系统采用双波长同光路接收镜筒和高灵敏度位敏探测器,实现灵敏的伺服跟踪。
深圳飞通有限公司开发出的样机,其速率有155 Mbit/s、622 Mbit/s以及1.25 Gbit/s几种,通信距离最远可达4 km。
6 FSO研究的发展趋势
FSO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针对大楼摆动的瞄准问题;大气中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吸收问题;提高传输速率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传输的可靠性,所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为FSO的发展方向。
6.1 发射、接收的瞄准的研究
在大风中或因地震引起大楼的摆动,发射机发送的光信号对不准接收机,产生的误差大,甚至通信无法实现。目前的研究方向在于提高激光的瞄准,怎样利用非机械装置来实现精确的对准和快速瞄准;在接收机方面,散射光线也带有信息,接收散射光线越多,接收的信号能量越大,但同时接收的噪声也越大,所以尽量提高接收机接收信号总功率,又不能降低信噪比成为研究目标。
6.2 减小大气对通信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波长的光线会有不同的传播特性,这些不同的特性导致了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波长的光线会有不同的吸收窗口、不同的散射函数以及不同的折射率,需要寻求一种最优波长,在通信链路中找出波长与性能的最优组合。
6.3 传输速率的提高
FSO相对于其他接入设备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带宽。现在FSO产品的速率从2 Mbit/s开始,形成多个系列,比较典型的有10 Mbit/s、100 Mbit/s、155 Mbit/s、622 Mbit/s。有的公司采用波分复用技术,速率可以达到2.5 Gbit/s、10 Gbit/s。
综上所述, FSO的发展方向是解决大楼的抖动引起的对不准问题、大气微粒的散射问题、大气湍流影响通信问题,提高系统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高传输速率,使FSO发挥最大优势。
7 结束语
无线光通信已经成为现实,它是连接宽带网的一种快捷方法。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对FSO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那么必能发挥FSO的最大潜能和优势。随着无线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它一定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⑧ 基于单片机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的毕业论文

第1章 绪 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防盗、防劫、防火保安设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针对偷盗、抢劫、火灾、煤气泄漏等事故进行检测和报警的系统,其需求也越来越高。本设计运用单片机技术设计了一新颖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而本设计中的输入部分主要是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不同类型的探测器用不同的手段探测各种入侵行为;不同作用的传感器,也可检测出不同类型的情况。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本设计的选题背景、课题介绍、本文主要工作、方案论证。
1.1选题背景
单片机现在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智能仪表、工业控制、日常生活等很多领域,可以说单片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的生活、工作的每一个角落,这说明它和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也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和有机会利用单片机去改造你身边的仪器、产品、工作与生活环境。
红外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各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他是不可见光,因此用他做防盗报警监控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白天黑夜均可使用,而且抗干扰能力强。这种监控报警装置广泛应用与博物馆、单位要害部门和家庭的防护[1]。
通常红外线发射电路都是采用脉冲调制式。红外接收电路首先将接收到的红外光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解调出用于无线发射电路的调制信号。当无人遮挡红外光时,锁相环输出低电平,报警处于监控状态;一旦有人闯入便遮挡了红外光,则锁相环失锁,输出高电平,驱动继电器接通无线发射电路,监控室便可接收到无线报警信号,并可区分报警地点[2]。
当我们考虑的范围广一点:若是在小区每一住户内安装防盗报警装置。当住户家中无人时,可把家庭内的防盗报警系统设置为布防状态,当窃贼闯入时,报警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并向小区安保中心报警[3]。周界报警系统:在小区的围墙上设置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防止罪犯由围墙翻入小区作案,保证小区内居民的生活安全[4]。

目 录
第1章 绪 论 3
1.1选题背景 3
1.2课题介绍 4
1.3本文主要工作 5
1.4方案选择论证 5
1.4.1单片机的选择 5
1.4.2显示器工作原理及其选择 6
1.4.3液晶显示和数码显示 6
1.4.4 防盗报警选择传感器的选择 7
2.1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8
2.2 AT89C51芯片的介绍 9
2.2.1引脚功能 9
2.2.2 结构原理 11
2.2.3 AT89C51定时器/计数器相关的控制寄存器介绍 12
2.2.4 MAX708芯片介绍 13
2.3 单片机复位设置 14
2.4 8255A芯片介绍 14
2.4.1 8255A的引脚和结构 15
2.4.2 8255的工作方式 16
2.4.3 8255的控制字 18
2.5 AT89C51与8255的接口电路 19
2.6 显示部分 20
2.6.1七段显示译码器 20
2.6.2 7448译码驱动 21
2.6.3 单片机与7448译码驱动器及LED的连接 23
2.6.4外部地址锁存器 23
第3章 检测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24
3.1 热释红外线传感器典型电路 25
3.2 红外光敏二极管警灯电路 26
3.2.1 光敏二极管控制电路 27
3.3红外线探测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28
3.3.1光电耦合器驱动接口 30
3.3.2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31
3.3.3 精密多功能运算放大器INA105 31
3.3.4 低功耗、双运算放大器LM358 34
第4章 电源设计 35
4.1 单片机系统电源 35
4.2检测部分电源 35
5.1 主程序设计 37
5.2 核对子程序设计 38
5.3 中断子程序设计 38
5.4 读数子程序设计 39
5.5 程序设计说明 40
5.6 程序清单 41
第6章 调试 45
6.1安装调试 45
6.2音响(和继电器)驱动线路具体连接 45
6.3 程序修改 46
6.4 程序执行过程 47
结论 48
参考文献 49
致谢 51
原理图 52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
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防盗措施提
出了新的要求。 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住宅防盗的需要而设计的家庭式电子
防盗系统。
目前市面上装备主要有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等各种报警器,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报警器都存在一些缺点。本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它的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而且防盗性能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这种防盗器安装隐蔽,不易被盗贼发现。同时它的信号经过单片机系统处理后方便和PC机通信,便于多用户统一管理。
本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红外探头电路、驱动执行报警电路、LED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处理器采用51系列单片机AT89S51。整个系统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工作的。系统程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数据采集、键盘控制、报警和显示等子函数。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传感器、数据采集、报警电路。

Infrared burglar alarm design controls which based
on the monolithicintegrated circuit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ety's unceasing progres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economical unceasing development, the people living standard obtainsthe very big enhancement, to private propert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in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us set the new request to the securitymeasure. This design is for satisfy the family type electron securitysystem which the modern housing security needs to design.
At present in the market condition equips mainly has the pressure totouch the hair style burglar alarm, the switch electron burglar alarmand the pressure shields light the hair style burglar alarmand so on each kind of alarm apparatus, but these kind of quite commonalarm apparatuses all have some shortcomings. This system used hashotly released the electricity infrared sensor, its manufacturesimple, cost low, installm the antijamming ability strong, thesensitivity high, safe was reliable. This kind of security installmenthiding, was not easily discovered by the bandits and thieves.Simultaneously its signal after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processing the convenience and P the C machine correspondence, isadvantageous for the multiuser unification management.
This design designs two parts including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hardware partially including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ontrolcircuit, infrared pokes head in the electric circuit, the actuationexecution alarm circuit, the LED control circuit and so on the partialcompositions. The processor uses 51 series monolithic integratedcircuits AT89S51, the overall system is works under the systemsoftware control. The system program may divide into following severalmoles: The data acquisition, the keyboard control, reports to thepolice with the demonstration small steelyard function.

Key words: AT89S51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infrared sensor,data acquisition, alarm circuit.

目 录
1. 绪论 1 1.1 前言 1

1.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概述 2
2.1 PIR传感器简单介绍 2
2.2 PIR 的原理特性 2
2.3 PIR 结构特性 3
3. AT89S51单片机概述 6
3.1 AT89S51单片机的结构 6
3.1.1管脚说明 8
3.1.2 主要特性 11
3.1.3 振荡器特性 11
3.2 AT89S51单片机的工作周期 12
3.3 AT89S51单片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 13
3.4 AT89S51的指令系统 16
4. 方案设计 18
4.1 系统概述 18
4.2 总体设计 19
4.3 系统硬件选择 19
4.4 硬件电路实现 20
4.5 软件的程序实现 21
5. 结论概述 27
5.1 主要结论 27
5.2 结束语 27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⑨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毕业设计内容:

1.熟悉单片机系统设计方法,独立完成电路和程序设计。

2.用PROTEUS进行系统调试和仿真。

3.设计、制作并调试硬件系统。

4.完成相关软件文档资料。

毕业设计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1.3000字以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000字以上英文参考文献的中文译文。

2.毕业设计论文(15000字以上)。

3.提供设计原理图和相应程序。

毕业设计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道路照明及道路亮化工程需求也更大,而能源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节电节能、绿色照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高。现在再采用那些传统的手控、钟控照明系统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上述矛盾也就成为当前照明控制领域一个新的和紧要的课题。路灯照明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路灯照明耗电量约占总耗电量的15%,全国各地无不面对电力紧张带来的各种问题。面对供电紧张形势,路灯巡查对于国家来讲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各种临时应急节电措施被广泛采用:夜晚间隔关灯、调整路灯开关的时间、在用电紧张的日子里关闭景观照明等等,当用电高峰过后,这些措施可能就被束之高阁,明年的用电高峰来临,一切又会重新开始。这样的节电措施,在缓解用电紧张的同时,却带来资源的浪费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缓解用电紧张的最佳和有效的办法是对用电实施智能化管理,减少浪费,使我们的每一度电都能物尽其用!启用先进路灯监控系统,可以对路灯实施统一启闭,对夜间照明系统和路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高效稳定,全天候运行,控制不必要的“全夜灯照明”,有效节约电能消耗。对于学校公共照明系统来说,采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是实现能源节约、减少资源浪费、满足人们生活要求、显示现代化校园的科学解决方案。

目前已有一小部分校园参考了公路路灯的节能措施,到了后半夜将电灯亮度调低,或采取等间隔亮灯的方式来节约用电,但是这样一个方法却带来路灯过亮或过暗的问题:

1.控制落后

开关灯方式落后:当前路灯控制,还停留在手动、光控、钟控方式。受季节、天气和人为因素影响,自动化管理水平低,经常该亮时不亮,该灭时不灭,极易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增加了财政负担。

2.操控不便

调节操控能力不足,无法远程修改开关灯时间,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天气突变,重大事件,节日)及时校时和修改开关灯时间。

3.灯况不明

不具备路灯状况监测,现有的照明设施管理工作主要采用人工巡查模式,不仅工作量大,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故障依据主要来源于巡视人员上报和市民投诉缺乏主动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不能实时、准确、全面地监控全城的路灯运行状况缺乏有效的故障预警机制。

4.不能很好的应用在前半夜

因为其前半夜6个小时以上全部采取正常亮度,这样就会出现在没有行人、车辆经过校园道路时的电力资源浪费这一现象,而除了晚上6点-9点人车流高峰期以外其余时间人车流量确实相对较少,所以我们认为校园照明有更大的节能潜力。

针对以上现有节能情况分析,我们设计了一种高效率的智能节能路灯,路灯控制器内应同时设有光控和时控模块,该模块先服从光度控制,再服从时间控制,能满足达到一定光度开关路灯和达到特定时间开关路灯的要求。同时,我们认为路灯应改进为为红外感测路灯。针对校园人、车流量的高低峰时段对路灯分为节能状态和标准状态。在人车流量的高峰期如清晨上班时间和傍晚18点—21点,路灯要保持持续标准亮度,而在深夜路灯将转为节能状态,通过红外感测,只在有人、车通过时才变亮。使用红外感测,与声控相比,感应精度更高,避免了一些噪音而使灯无效闪烁。将所有的路灯连接到单片机上,单片机和计算机通信,用计算机控制路灯工作状态。可设定自动控制方式和人工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可根据地太阳活动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况控制路灯的工作方式。当夜幕降临,或光线已经较暗时,虽然未达到设定时间,也能自动开启。交通高峰期,应达到持续满额亮度;高峰期后,进入红外感应,实现智能和节能的控制。人工控制方式可随时设定开关时间、路灯开启比例或单独控制路灯的开与关。另外通过路灯的工作状态可对路灯损坏实现实时报警,并可显示具体的位置,提醒维修人员及时维修,中心控制器带有时钟芯片,该时钟芯片带有EEPROM,可以保持单片机工作参数,即使通信发生错误,路灯也能按照最后的程序进行工作。

文献综述

一、设计方案

本设计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实现系统的控制和处理的功能。各模块所包含的功能如下:(1)红外模块:夜晚进行检测是否有行人。(2)显示模块12864:显示相应的时间和日期信息。(3)时钟模块:手动切换时间,自己设定开灯时间。(4)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强度,若光强低于标准值则开启路灯。

二、硬件电路设计

1.主控制器STC89C52

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STC89C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内置4KBEEPROM,MAX810复位电路,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4个外部中断,一个7向量4级中断结构(兼容传统51的5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另外STC89C52可降至0Hz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

2.红外模块

本设计采用HC-SR501红外模块,它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采用德国原装进口LHI778探头设计,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该模块用于检测夜晚是否有行人路过,因此产生高地电平,并通过软件的方法来处理电平信号。

3.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

本设计采用3线制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是一款灵敏型光敏电阻传感器,用比较器输出,信号干净,波形好,驱动能力强,超过15mA。同时配有可调电位器可调节检测光线亮度,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强度,若光强低于标准值则开启路灯。

4.显示模块

本设计采用液晶显示器12864显示时间和日期。液晶显示屏的第一行显示年月日,第二行显示的实时时钟,硬件电路中的12864的数据端口接到单片机P1口,数码管的4,5,6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P3.0-P3.2相连,通过单片机的信息处理,从而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各段信息。

四、软件设计

主程序主要设计各个部分子程序的调用,子程序有时钟程序和显示子程序两部分。程序初始化后,红外模块子程序判断有没有行人,输出一个信号,经软件处理。12864液晶显示子程序主要通过接收主程序发出的信号,将其设置输入为模式子函数形成,并初始化LCD子函数,显示日期子函数,显示时间子函数。

五、仿真实现

该系统的软件仿真采用Proteus软件,当系统开机时,系统进入初始化界面,液晶显示第一行为时间信息,第二行为日期信息,当白天的时候,打开光强和红外判断,同时成立才开启路灯。设定按钮可手动改变时间信息。

参考文献:

1.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

2.周润景等.Proteus在MCS-51&ARM7系统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

3.侯玉宝等.基于Proteus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

4.张靖武等.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

5.楼然苗等.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7

6.周向红等.51系列单片机应用与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5

7.李林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实例驱动和Proteus仿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

8.薛钧义,张彦斌.MCS-系列单片微机计算机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9.何利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研究内容

红外模块的使用

单片机读取时钟芯片

用液晶显示相关数据

绘出逻辑图

研究计划

第一周——第二周:下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查阅、搜集毕业设计相关资料。着手翻译相关英文资料,并熟悉PROTEUS软件和单片机的相关开发知识。

第三周——第四周:对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设计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框图。

第五周——第六周:方案论证,设计硬件电路。分析设计的电路,提出软件设计思路;毕业设计初期检查。

第七周——第八周:在PROTEUS中实现软、硬件设计与调试。分析调试中的问题,改进并重新调试达到技术要求。

第九周——第十周:软、硬件电路进行整体测试,修改并完善程序;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完成硬件的安装和调试。完成整个系统的软件、硬件的调试。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研究工作总结,撰写毕业论文。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论文修改及评阅,论文答辩。

特色与创新

路灯控制器内应同时设有光控和时控模块,该模块先服从光度控制,再服从时间控制,能满足达到一定光度开关路灯和达到特定时间开关路灯的要求。同时,路灯为红外感测路灯。针对校园人、车流量的高低峰时段对路灯分为节能状态和标准状态。在人车流量的高峰期如清晨上班时间和傍晚18点—23点,路灯要保持持续标准亮度,而在深夜路灯将转为节能状态,通过红外感测,只在有人、车通过时才变亮。

阅读全文

与红外光通信装置设计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宇明不锈钢阀门厂电话 浏览:41
电厂滑动轴承怎么做 浏览:831
重力工具箱部分 浏览:554
深圳健身器材在哪里 浏览:34
阀门用于工程什么部位 浏览:801
直埋暖气管阀门滤网检修吗 浏览:571
制冷配件什么牌子好 浏览:109
实验室加热制取氧气的装置 浏览:430
自动反吹装置 浏览:103
运动仪表盘靠什么运转的 浏览:966
家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 浏览:610
郑州有哪些食品包装机械市场 浏览:319
化学实验蒸馏装置如何安装 浏览:873
机械加工要求符号有哪些 浏览:381
泰安市江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27
钢筋机械连接头个数怎么计算 浏览:730
自动供水装置设计图 浏览:785
机械手的论文提纲怎么写 浏览:970
水管阀门漏水是什么原因 浏览:96
轴承蜕皮怎么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