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1牡丹江)小文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l0g样品与足量CO充分
A、氧化铁在加热时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玻璃管中的固体由红色逐渐变黑;
B、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减少的质量应该为氧元素的质量,即为10g-7.6g=2.4g,故可以据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知道反应中每个一氧化碳分子得到一个氧原子而变成二氧化碳分子,故可以求出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2.4g |
16 |
16×3 |
160 |
8g |
10g |
② 小文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在此题中,有用功是指克服钩码的重力做的功,总功是拉力F做的功.所以小文同学的有用功的计算是错误的.
正确的计算过程应为:
有用功:W有用=Gh=4N×0.1m=0.4J
总功:W总=Fs=1.6N×0.3m=0.48J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W有用 |
W总 |
0.4J |
0.48J |
③ 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要先安装下面的,因为如果先安装上面的,下面不一定合适.所以先固定B装置.
(2)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并且可看出水的沸点为99℃;且沸腾前温度变化先快后慢.
(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故答案为:(1)B;(2)水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④ (2010东城区二模)小文同学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相关内容时,利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该装置中,A、B
由表格中数据知,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F增大,而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F减小,并且B的示数增大0.5N,A的示数便减小0.5N,可知两示数的和是不变的;
分析每列的数据发现,每列中A和B的示数之和为11N,所以F+F′=11N,则F=11N-F′.
故答案为:F=11N-F′.
⑤ 初中 急急! 小文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
W有=G1h=4N×0.1m=0.4J
机械效率:W有/W总=0.4J/0.48J=83.3%
⑥ 小文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完成“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开关在连接电路时应断开,是为了防止短路的发生.
故答案为:断开.
(2)从实物图可知,滑动变阻器接了右端下面接线柱,滑阻的滑片要移动到下面接线柱的另一侧,阻值为最大,也就是左端.
由图中可看出电压表向左偏转,所以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过大,说明电流表所选量程太小.
故答案为:左;正负接线柱接反;量程选择太小(或被测电压太大);
⑦ 小文同学对“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定律”心存疑虑,为此他设计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将一支蜡烛固定在一小木
由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二氧化碳等气态物质,这些气态物质不在称量范围内,因此,不能说明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把蜡烛的燃烧实验放入密封的集气瓶内进行;
故答案为:不能;天平称的只是剩余蜡烛的质量,不是反应后的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①将一支蜡烛放在集气瓶中,塞上软木塞,用天平称其质量(m1);
②取下软木塞,点燃集气瓶中的蜡烛,并立即塞上软木塞;
③待反应完成后,冷却,待恢复至室温时,再称蜡烛、带软木塞的集气瓶的总质量(m2);
④比较m1和m2的大小.
⑧ 小文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l0g样品与足量CO充分反应后
选D
发生 2Fe2O3+3CO==2Fe+3CO2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7.6g减少的质量是Fe2O3中内O的质量)容
有Fe2O3的质量是==氧的质量/含氧百分数=(10-7.6)/(48/160)=8g
百分数是8/10=80%
2Fe2O3+3CO==2Fe+3CO2
320g 3*28 3*44
8g x y
x=2.1g y=3.3g
A,Fe2O3是红色变成Fe是灰黑色
B、错是2.1g
C错是3.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