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圆周运动三种传动装置及其特点

圆周运动三种传动装置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22-09-12 19:22:10

『壹』 2020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案大全

在物理学中,圆周运动(circular motion)是在圆上转圈:一个圆形路径或轨迹。当考虑一件物体的圆周运动时,物体的体积大小可以被忽略,并将其看成一质点(在空气动力学上除外)。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2020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案大全一

圆周运动

一、考纲要求

1.掌握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向心力公式并能应用;了解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

二、知识梳理

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描述物体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v= = .

(2)角速度: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ω= = .

(3)周期和频率: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T= ,T= .

(4)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an=rω2= =ωv= r.

2.向心力

(1)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大小:F=m =mω2r=m =mωv=4π2mf2r

(3)方向:总是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4)来源: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一个力的分力提供.

3.匀速圆周运动与非匀速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

①定义: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

②性质: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的变加速曲线运动.

③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合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2)非匀速圆周运动

①定义:线速度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圆周运动.

②合力的作用

a.合力沿速度方向的分量Ft产生切向加速度,Ft=mat,它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b.合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Fn产生向心加速度,Fn=man,它只改变速度的大小.

4.离心运动

(1)本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本身的惯性,总有沿着圆周切

线方向飞出去的倾向.

(2)受力特点(如图所示)

①当F=mrω2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当F=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③当F

为实际提供的向心力.

④当F>mrω2时,物体逐渐向圆心靠近,做向心运动.

三、要点精析

1.圆周运动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2.对公式v=ωr和a= =ω2r的理解

(1)由v=ωr知,r一定时,v与ω成正比;ω一定时,v与r成正比;v一定时,ω与r成反比.

(2)由a= =ω2r知,在v一定时,a与r成反比;在ω一定时,a与r成正比.

3.常见的三种传动方式及特点

(1)皮带传动:如图甲、乙所示,皮带与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

(2)摩擦传动:如图甲所示,两轮边缘接触,接触点无打滑现象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

(3)同轴传动:如图乙所示,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转轴转动,两轮转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即ωA=ωB.

4.向心力的来源

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

5.向心力的确定

(1)先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所在的平面,确定圆心的位置.

(2)再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找出所有的力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的合力就是向心力.

6.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临界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中学物理中,解答临界问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临界状态,再选择相应的规律灵活求解,其解题步骤为:

(1)判断临界状态: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是临界状态;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也往往是临界状态.

(2)确定临界条件:判断题述的过程存在临界状态之后,要通过分析弄清临界状态出现的条件,并以数学形式表达出来.

(3)选择物理规律:当确定了物体运动的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后,对于不同的运动过程或现象,要分别选择相对应的物理规律,然后再列方程求解.

7.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轻绳、轻杆”

[模型概述]

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至轨道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的“过山车”等),称为“轻绳模型”;二是有支撑(如球与杆连接,小球在弯管内运动等),称为“轻杆模型”.

[模型条件]

(1)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

(2)“轻绳模型”在轨道最高点无支撑,“轻杆模型”在轨道最高点有支撑.

[模型特点]

该类问题常有临界问题,并伴有“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现对两种模型分析比较如下:

? 绳模型 杆模型 常见类型 均是没有支撑的小球 均是有支撑的小球 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由mg=m 得v临= 由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得v临=0 讨论分析 (1)过最高点时,v≥ ,FN+mg=m ,绳、圆轨道对球产生弹力FN(2)不能过最高点时,v< ,在到达最高点前小球已经脱离了圆轨道 (1)当v=0时,FN=mg,FN为支持力,沿半径背离圆心(2)当0 时,FN+mg=m ,FN指向圆心并随v的增大而增大

四、典型例题

1.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b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和C点,绳长分别为la、lb,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轻杆停止转动,则(? )

A.小球仍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在绳b被烧断瞬间,绳a中张力突然增大 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 D.绳b未被烧断时,绳a的拉力大于mg,绳b的拉力为mω2lb 【答案】BC

【解析】根据题意,在绳b被烧断之前,小球绕BC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绳a的拉力等于mg,D错误;绳b被烧断的同时轻杆停止转动,此时小球具有垂直平面ABC向外的速度,小球将在垂直于平面ABC的平面内运动,若ω较大,则在该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ω较小,则在该平面内来回摆动,C正确,A错误;绳b被烧断瞬间,绳a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拉力大于小球的重力,绳a中的张力突然变大了,B正确.

2.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都在改变,所以必有加速度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所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时刻都在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一定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答案】BD

【解析】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速度时刻发生变化,必然具有加速度.加速度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故本题选B、D.

3.雨天野外骑车时,在自行车的后轮轮胎上常会粘附一些泥巴,行驶时感觉很“沉重”.如果将自行车后轮撑起,使后轮离开地面而悬空,然后用手匀速摇脚踏板,使后轮飞速转动,泥巴就被甩下来.如图所示,图中a、b、c、d为后轮轮胎边缘上的四个特殊位置,则(? )

A.泥巴在图中a、c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d位置的向心加速度 B.泥巴在图中的b、d位置时最容易被甩下来 C.泥巴在图中的c位置时最容易被甩下来 D.泥巴在图中的a位置时最容易被甩下来 【答案】C

【解析】当后轮匀速转动时,由a=Rω2知a、b、c、d四个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A错误.在角速度ω相同的情况下,泥巴在a点有Fa+mg=mω2R,在b、d两点有Fb=Fd=mω2R,在c点有Fc-mg=mω2R.所以泥巴与轮胎在c位置的相互作用力最大,最容易被甩下来,故B、D错误,C正确.

4.如图所示,在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有时会看到被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离开地面在空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目测体重为G的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时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30°,重力加速度为g,估算该女运动员(? )

A.受到的拉力为 G B.受到的拉力为2G C.向心加速度为 g D.向心加速度为2g 【答案】B

【解析】对女运动员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FTcos 30°=ma,竖直方向FTsin 30°-G=0,解得FT=2G,a= g,A、C、D错误,B正确.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道Pa做离心运动 B.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C.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D.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运动 【答案】A

【解析】在水平面上,细绳的拉力提供m所需的向心力,当拉力消失,物体受力合为零,将沿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当拉力减小时,将沿pb轨道做离心运动,故BD错误当拉力增大时,将沿pc轨道做近心运动,故C错误.故选:A.

6.(多选)如图(a)所示,小球的初速度为v0,沿光滑斜面上滑,能上滑的最大高度为h.在图(b)中,四个小球的初速度均为v0,在A中,小球沿一光滑轨道内侧向上运动,轨道半径大于h;在B中,小球沿一光滑轨道内侧向上运动,轨道半径小于h;在C中,小球沿一光滑轨道内侧向上运动,轨道直径等于h;在D中,小球固定在轻杆的下端,轻杆的长度为h的一半,小球随轻杆绕O点向上转动.则小球上升的高度能达到h的有 (? )

【答案】AD

【解析】A中,RA>h,小球在轨道内侧运动,当v=0时,上升高度h<ra,故不存在脱轨现象,a满足题意;d中轻杆连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在最高点时有v=0,此时小球恰好可到达最高点,d满足题意;而b、c都存在脱轨现象,脱轨后最高点速度不为零,因此上升高度h′<h,故应选a、d.< p="">

7.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B.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C.θ越大,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大 D.θ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大 【答案】C

【解析】小球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合力大小为F=mgtan θ,半径为R=Lsin θ,A、B错误;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重力和绳的拉力的合力提供的,则mgtan θ=m ,得到v=sin θ ,θ越大,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大,C正确;周期T= =2π ,θ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小,D错误.

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有a、b、c、d、e五个点,ab=bc=cd=de,从a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初速度为v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点,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2v时(? )

A.小球可能落在斜面上的c点与d点之间 B.小球一定落在斜面上的e点 C.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大于θ D.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也为θ 【答案】BD

【解析】设ab=bc=cd=de=L0,斜面倾角为α,初速度为v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点,则有L0cos α=vt1,L0sin α= .初速度为2v时,则有Lcos α=2vt2,Lsin α= ,联立解得L=4L0,即小球一定落在斜面上的e点,选项B正确,A错误;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也为θ,选项C错误,D正确.

9.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F需由物体运动情况决定,合力提供的向心力F供由物体受力情况决定.若某时刻F需=F供,则物体能做圆周运动;若F需>F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若F需

(1)为保证小球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A点至少应施加给小球多大的水平速度?

(2)在小球以速度v1=4 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的张力为多少?

(3)在小球以速度v2=1 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若有张力,求其大小;若无张力,试求绳子再次伸直时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1) ?m/s (2)3 N (3)无张力,0.6 s

【解析】(1)小球做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为重力刚好提供最高点时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mg=m= ,解得v0= = m/s.

(2)因为v1>v0,故绳中有张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mg=m ,代入数据得绳中张力FT=3 N.

(3)因为v2

10.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设计时速是108 km/h.汽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它的轮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6倍.

(1)如果汽车在这种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上拐弯,假设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多少?

(2)如果高速公路上设计了圆弧拱形立交桥,要使汽车能够以设计时速安全通过圆弧拱桥,这个圆弧拱形立交桥的半径至少是多少?(取g=10 m/s2)

【答案】(1)150 m (2)90 m

【解析】(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拐弯,可视为汽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车与路面间的静摩擦力提供,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由向心力公式可知这时的半径最小,有Fmax=0.6mg=m ,由速度v=108 km/h=30 m/s得,弯道半径rmin=150 m.

(2)汽车过圆弧拱桥,可看做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FN=m .为了保证安全通过,车与路面间的弹力FN必须大于等于零,有mg≥m ,则R≥90 m.

11.游乐园的小型“摩天轮”上对称地分布着8个吊篮,每个吊篮内站着一个质量为m的同学,如图所示,“摩天轮”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匀速转动,若某时刻转到顶点a上的甲同学让一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并立即通知下面的同学接住,结果重物开始下落时正处在c处的乙同学恰好在第一次到达最低点b处时接到重物,已知“摩天轮”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接住重物前,重物自由下落的时间t.

(2)人和吊篮随“摩天轮”运动的线速度大小v.

(3)乙同学在最低点处对吊篮的压力FN.

【答案】(1)2

(2)

(3)(1+ )mg;竖直向下

【解析】(1)由运动学公式:2R= gt2,t=2 .

2020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案大全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到向心力,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1、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2、关于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的掌握了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在深入的探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特别是临界问题的解决。

【教材分析】讨论教科书中的这几个实例时,要抓住这样的基本思想,即先分析物体所受的力,然后列出方程、解方程。

【教学手段和设施】探究式教学。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和一个过山车演示仪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力特点: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2、向心力公式的复习:Fn=man=m =mr =mr( )2

3、汽车过桥问题的回顾:

竖直方向的合力提供圆周

运动需要的向心力

mg-FN=m mg-FN=m

.课堂引入:向学生展示过山车的图片和演示水流星的表演,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最高点时过山车不下落?水不流下呢?要解开这一谜团,就一起来走进本节——《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课堂自主导学

绳模型

绳拴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演示】用一细绳拴住一重物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问题探讨】

(1)分析小球在最低点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关系

(2)分析小球在最高点的情况

具体步骤:引导学生按步骤进行。

1、对小球受力分析。2、列式

3、根据公式分析当速度减小,什么随之发生变化,如何变?

【点拨】

1、当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应满足拉力___,此时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是最小的,通常情况下叫临界速度V0。此时___提供向心力,有______,求得V0=___。

2、若在最高点小球速度小于V0,小球将在___重力的作用下下落。

(mg>m ,球做近心运动)

3、若在最高点小球速度大于V0,小球将在___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此时向心力由______共同提供。列式:______。

(二)小球在竖直光滑轨道面内侧做圆周运动。(过山车模型)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结果)

小球在最高点向心力来源?

列式:____________

在最低点向心力来源?

列式:____________

3.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应满足弹力__,列式_____得临界速度V0=__。

4. 若在最高点小球速度小于V0,小球将在___重力的作用下下落。

5. 若在最高点小球速度大于V0,小球将在___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此时向心力由______共同提供。列式即为______。

(三)水流星模型。(自主学习)

2020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案大全三

一、教材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为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4节.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和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后,接触到的又一个美丽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章节的重要部分,主要要向学生介绍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得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 总结 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

教科书在列举了生活中了一些圆周运动情景后,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②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

③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④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具体情景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和矢量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去分析有关问题。

②体会有了线速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进行爱的 教育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表达关爱和赏识,如微笑着对学生说“非常好!”“你们真棒!”“分析得对!”让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心情愉快地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

②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2.难点

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②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

1.瞬时速度的概念

2.初步的极限思想

3.思考、讨论的习惯

4.数学课中对角度大小的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演示实验、展示图片、观看视频、动画;

讨论、讲授、推理、概括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认识圆周运动)

●通过演示实验、展示图片、观看视频、动画,让学生认识圆周运动的特点,

演示小球在水平面内圆周运动

展示自行车、钟表、电风扇等图片

观看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动画

观看花样滑冰视频

提出问题: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答:它们的轨迹是一个圆.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周运动

观看动画,思考问题:这两个球匀速圆周运动有什么不同?答:快慢不同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

学生动手,分组实践,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思考与讨论:

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中的质点都在做圆周运动。

比较哪些点运动得更快些? 说说 你比较的理由。

讨论后,展示自行车传动装置图片(或视频),进一步提问:如何比较物体圆周运动快慢?师生共同分析,小结可能的比较方法:

方案1: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短

方案2: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半径转过的角度大小

方案3:比较物体转过一圈所用时间的多少

方案4: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非常好!”、“你(们)真棒!”、“说得对!”等。

(二)新课教学

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线速度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线速度是怎么定义的?单位是什么?

2.线速度的方向怎样?请说出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怎么确定的。

3.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说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这里的“匀速”是指什么不变?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后,概括如下:点击幻灯片,全方位学习小结线速度的概念;并通过砂轮切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如下:

线速度:

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 Δl 和所用时间 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大小:v=Δl/Δt (分析:当Δt很小时,v即圆周各点的瞬时速度。)

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看砂轮工作视频)。

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

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看动画,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请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实例)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讨论:

1.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此处的“匀速”是指速度不变吗?

2.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很好!”“你(们)真了不起!”等。

讨论后,小结如下: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线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

“匀速”指速率不变

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角速度

看图片,回答问题:(转向角速度学习)

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分析P点和N点,M点和N点哪点运动得更快些?哪点转动得更快些?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原来,质点运动得快与转动得快不是一回事!有必要引入一个表示转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转入角速度学习)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分析得好!”“不错!”等。

下面我们研究描述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


2020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案大全相关 文章 :

1.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教案与高中物理学习技巧

2.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大全

3.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4. 2020高中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5. 高中物理必修2圆周运动公式

6.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

7.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8. 2020年高中物理老师的个人工作计划

9. 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

10. 2020物理教师工作计划

『贰』 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

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1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2

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0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平=vt2=vt+v02

4.末速度v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vt2212

6.位移s=v平t=v0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质点的运动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

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_π^2(R+h)/T^2h≈3.6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注意:

1.运动时间只由高度决定。

2.水平位移和落地速度由高度和初速度决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同的。

3.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方向也相同.是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

4.任意时刻,速度偏向角的正切等于位移偏向角正切的两倍。

5.任意时刻,速度矢量的反向延长线水平位移的中点。

6.从斜面上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若物体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是斜面倾角正切的二倍。

7.从斜面上水平抛出的物体,若物体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方向、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方向和斜面形成的夹角与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无关,只取决于斜面的倾角。

练习题:

1、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发生变化而方向在不断地变化。

B.速度的方向可以不发生变化而大小在不断地变化

C.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可以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D.加速度的方向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受恒力作用的物体不做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3、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4、关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同

B.以相同速度从不同高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

C.平抛初速度越大的物体,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与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和抛出时的高度有关

物理学习方法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8、因果(条件记忆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则的条件时,可根据由于在磁场中有电流,而产生力,就用左手定则;若是电力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就用右手定则。

9、图表记忆法:可采用小卡片、转动纸板、列表格等方式,将知识内容分类归纳小结编成图表记忆。

10、实践记忆法:如制作测力计,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在弹簧的伸长与外力成正比的知识。

物理学习技巧

一、重视物理概念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

会理解:能控制公式的利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精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能应用:能应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在初中物理课程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一类是属于作图类型题,例如,作光路图等,要力求符号标准、线条清晰、尺规作图。另一类属于识图,例如,识别机械运动部分的v-t图象、s-t图象,以及物态变化部分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等,要记住讲过的最基本图象,明确图象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3

物理公式大放送: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V/r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温馨提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4

【知识点1】 匀速圆周运动及其描述

一、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

1.线速度

(1)定义: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通过的弧长s跟通过这段弧长所用时间t的比值。

(2)公式:v=s/t

(3)意义: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

(4)方向: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线速度方向就是圆弧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

(1)定义:在圆周运动中,质点所在半径转过的角度θ和所用时间t的比值,就是物体转动的角速度。

(2)公式:ω=θ/t

(3)意义: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不变的。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符号为rad/s。

3.周期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用T表示,单位是秒,符号是s。

(2)与频率的关系:T=1/f.

4.转速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称为转速n.

(2)单位:转/秒(r/s)或转/分(r/min)。

二、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其关系

1.角速度、周期、转速之间的关系ω=2π/T=2nπ

即角速度与周期成反比,与转速成正比。

(1)转速n的单位为r/s.

(2)ω、T、n三个量中任意一个确定,其余两个也就确定。

2.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ω

r一定时,v∝ω,如圆盘转动时,圆盘上某点的ω越大则v越大

ω一定时,v∝r,如时钟的分针转动时,分针上各质点的ω相同,但分针上离圆心越远的质点,r越大,v也越大

v一定时,ω∝1/r,如皮带传动装置中,两轮边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但大轮的r较大,ω较小

3.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2πr/T,即当半径r相同时,周期小的线速度大。

特别提醒:

(1)v、ω、r是瞬时对应关系,只有控制一个量不变,才能确定另外两个量是正比还是反比关系。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即线速度是变化的,而角速度、周期、转速是不变的。

【知识点2】 三种传动方式

1.皮带传动(同一皮带不打滑)

(1)线速度:和皮带相连的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v1=v2

(2)角速度:ω1:ω2=r2:r1

(3)转速:n1:n2=r2:r1

(3)周期:T1:T2=r1:r2

2.齿轮传动

A点和B点分别是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两个齿轮轮齿啮合。齿轮转动时,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存在以下定量关系:

vA=vB,ωA:ωB=r2:r1,TA:TB=r1:r2

两点转动方向相反。

3.同轴传动

同轴传动装置中各点的角速度相同,转速相同,周期相同,距转轴上不同半径的各点线速度大小不同,即vA:vB=r1:r2.

特别提醒:在解答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时,首先确定相同的量是线速度还是角速度,从而确定其他各量间的关系。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跟皮带传动相似。

【知识点3】 向心力

1.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可以是某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2.向心力的大小

F=ma=mv2/r=mω2r=mvω=m(2π/T)2r=m(2πn)2r

3.对公式的理解

(1)向心力公式既适用于匀速圆周运动,也适用于非匀速圆周运动。

(2)向心力公式具有瞬时性,即式中各量对应同一时刻。

(3)当m、ω一定时,由F知F∝r;

当m、v一定时,由F=mv2/r 知 F∝1/r。

特别提醒:

(1)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充当向心力。非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不指向圆心,合外力的法向分力为向心力。

(2)任何情况的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向心力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的一个指向圆心的力,而不是物体又受到一个新的力。

『叁』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
质点在以某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运动时,即其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圆周运动”。它是一种最常见的曲线运动。例如电动机转子、车轮、皮带轮等都作圆周运动。圆周运动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如:竖直平面内绳/杆转动小球、竖直平面内的圆锥摆运动)。在圆周运动中,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因为速度是矢量,所以匀速圆周运动实际上是指匀速率圆周运动)。
概述
在物理学中,圆周运动(circular motion)是在圆圈上转圈:一个圆形路径或轨迹。当考虑一件物体的圆周运动时,物体的体积大小会被忽略,并看成一质点(在空气动力学上除外)。 圆周运动的例子有:一个人造卫星跟随其轨迹转动、用绳子连接著一块石头并打圈挥动、一架赛车在赛道上转弯、一粒电子垂直地进入一个平均磁场、一个齿轮在机器中的转动、皮带传动装置、火车的车轮及拐弯处轨道。 圆周运动以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提供运动物体所须的加速度。这向心力把运动物体拉向圆形轨迹的中心点。若果没有向心力,物体会跟随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地进行直线运动。即使物体速率不变,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在不停地改变。
特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轨迹是圆,角速度,周期 ,线速度的大小(注:"线速度"是改变的,因为线速度是矢量,方向时时在变化)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 线速度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L与所用的时间Δt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线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是矢量。 角速度的定义:半径转过的弧度(弧度制:360°=2π)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周期的定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转速的定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每秒转过的弧度. 注意: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而是变速曲线运动!
主要公式
线速度v=S/t ,角速度ω=角度/t , 由以上可推导出线速度v=ωr, 求线速度,除了可以用v=S/t,也可推导出v=2πr/T(注:T为周期)=ωr=2πrn(注:n代表转速,n与可以T可以互相转换,公式为T=1/n),π代表圆周率 同样的,求角速度可以用ω=角度/t =2π/T=v/r=2πn 其中S为弧长,r指半径,V为线速度,a为加速度,T为周期,ω为角速度(单位:rad/s)。
著名理论
任何物体在作圆周运动时需要一个向心力,因为它在不断改变速度。对象的速度的速率大小不变,但方向一直在改变。只有合适大小的向心力才能维持物体在圆轨道上运动。这个加速度(速度是一个矢量,改变方向的同时可以不改变大小)是由向心力提供的,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物体将脱离圆轨道。注意,向心加速度是反映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 物体在作圆周运动时速度的方向相切于圆周路径。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直指向圆心,即此来改变速度的方向。 现在,向心力可以使物体不脱离轨道。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重力。 地面重力给人造卫星必要的力使其在沿轨道运动。 现在回到物理学上来。向心力与物体速度的平方及它的质量和半径倒数成正比: F = mv²/r,F=mω²r(v是线速度,ω是角速度)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了力大小,质量,半径,我们可以算出对象旋转速度。 如果我们知道了速度,质量,半径,我们可以算出力大小。符号记为如下: F = ma 是的,合外力=质量乘以加速度,所以: a = v²/r =(2π)²r/T² 质量符号去除—用 F和 ma 取代. 因此求加速度可以不用知道物体的质量。 当一质点在一平面做圆周运动时在另一正交平面的射影是做简谐运动,与弹簧振子的运动形式一样,加速度在不断变化中。 如果物体沿半径是R的圆周作匀速圆周运动,运动一周的时间为T,则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角速度大小和半径R的乘积. v=ωR,使用这一公式时应注意,角度的单位一定要用弧度,只有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秒时,上述公式才成立.
匀速圆周运动
物理术语
1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亦称“匀速率圆周运动”因为物体作圆周运动时速率不变,但速度方向随时发生变化。 2物体作圆周运动的条件:①具有初速度;②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与物体运动速度方向始终垂直因而是指向圆心的力(向心力)。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的大小虽然不变,但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又由于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它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故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一词中的“匀速”仅是速率不变的意思。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仍然具有加速度,而且加速度不断改变,因为其加速度方向在不断改变,因为其运动轨迹是圆,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总能分解出一个指向圆心的加速度,我们将方向时刻指向圆心的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相关公式
1、v(线速度)=l/t=2πr/T(l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 2、ω(角速度)=θ/t=2π/T(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 3、T(周期)=2πr/v=2π/ω 4、f(频率)=1/T 5、ω=2πn 6、v=rω 7、Fn(向心力)=mrω^2=mv^2/r=mr4π^2/T^2=mr4π^2f^2 8、an(向心加速度)=rω^2=v^2/r=r4π^2/T^2=r4π^2n^2 9、绳子拉球时,过顶点时的最小速度为v=(gr)^(1/2) 杆拉球时,v过顶点的最小速度为0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的推导 设一质点在A处的运动速度为Va,在运动很短时间⊿t后,到达B点,设此是的速度为Vb 由于受向心力的作用而获得了一个指向圆心 速度⊿v,在⊿v与Va的共同作用下而运动到B点,达到Vb的速度 则矢量Va+矢量⊿v=矢量Vb,矢量⊿v=矢量Vb-矢量Va 用几何的方法可以得到Va与Vb的夹角等于OA与OB的夹角,当⊿t非常小时 ⊿v/v=s/r(说明:由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Va=Vb=v,s表示弧长,r表示半径) 所以⊿v=sv/r ⊿v/⊿t=s/⊿t * v/r,其中⊿v/⊿t表示向心加速度a,s/⊿t 表示线速度 所以a=v^2/r=rω^2=r4π^2/T^2=r4π^2n^2 F(向心力)=ma=mv^2/r=mrω^2=m4π^2/T^2r 将平面里的二维匀速圆周运动一维化 建立一个模型:质量为m的小球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原长无限短)相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y里做角速度为ω,半径为A的匀速圆周运动。 此时F(向心力)=kA=m(4π^2/T^2)r可知T=2π√k/m 在x轴上有 Vx=Vcos(ωt+φ)Fx=kx=kAsin(ωt+φ)即x=kAsin(ωt+φ) 同理,y轴上有Vy=Vsin(ωt+φ)Fy=ky=kAsin(ωt+φ) 即y=kAcos(ωt+φ) 将此推广可知小球在过原点的任何一条直线上的投影均做简谐运动。
变速圆周运动
一般地,将作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分解为径向分力(使物体保持圆轨道运动)和切向分力(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 向心力的大小由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决定。 绳子末端的物体在这种情况下,受到的力量可以分为径向分力和切线分力。径向分力可以指向中心也可以向外。

『肆』 机械传动有哪些种类及其各种传动的优点和缺点

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主要可分为两类:①靠机件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摩擦传动,包括带传动、绳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等。摩擦传动容易实现无级变速,大都能适应轴间距较大的传动场合,过载打滑还能起到缓冲和保护传动装置的作用,但这种传动一般不能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也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②靠主动件与从动件啮合或借助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啮合传动,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和谐波传动等。啮合传动能够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传动比准确,但一般要求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分,可分为 : 1 摩擦传动。 2 链条传动。 3 齿轮传动。 4 皮带传动。 5 涡轮涡杆传动。 6 棘轮传动。 7 曲轴连杆传动 8 气动传动。 9 液压传动(液压刨) 10 万向节传动 11 钢丝索传动(电梯中应用最广) 12 联轴器传动 13 花键传动。 1、带传动的特点 由于带富有弹性,并靠摩擦力进行传动,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声小,能缓冲吸振,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打滑,对其他零件起过载保护作用,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等优点。 但带传动也有不少缺点,主要有: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低(约为0.90~0.94),带的使用寿命短,不宜在高温、易燃以及有油和水的场合使用。 2,齿轮传动的基本特点 1、齿轮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很大,功率可从很小到数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从很小到每秒一百多米以上。齿轮尺寸可从小于1mm到大于10m。 2、齿轮传动属于啮合传动,齿轮齿廓为特定曲线,瞬时传动比恒定,且传动平稳、可靠。 3、齿轮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4、齿轮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各种传动形式的需要。 5、齿轮的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4. 链传动的特点 1)能保证较精确的传动比(和皮带传动相比较) 2)可以在两轴中心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动力(与齿轮传动相比) 3)只能用于平行轴间传动 4)链条磨损后,链节变长,容易产生脱链现象。5. 蜗杆传动的特点 单级传动就能获得很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传动平稳,无噪声,但传动效率低。6. 螺旋传动的特点:传动精度高、工作平稳无噪音,易于自锁,能传递较大的动力等特点。

『伍』 主传动系统按传动方式分为哪三类各有何特点

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与发动机的位置及驱动形式有关,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前置前驱(FF)是指发动机放置在车的前部,并采用前轮作为驱动轮。现在大部分轿车都采取这种布置方式。由于发动机布置在车的前部,所以整车的重心集中在车身前段,会有点“头重尾轻”。但由于车体会被前轮拉着走的,所以前置前驱汽车的直线行驶稳定性非常好。

2、前置后驱(FR)是指发动机放置在车前部,并采用后轮作为驱动轮。FR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均衡,拥有较好的操控性能和行驶稳定性。不过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FR汽车拥有较好的操控性、稳定性、制动性,现在的高性能汽车依然喜欢采用这种布置行形式。

3、后置后驱(RR)是指将发动机放置在后轴的后部,并采用后轮作为驱动轮。由于全车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后方,且又是后轮驱动,所以起步、加速性能都非常好,因此超级跑车一般都采用RR方式。

4、中置后驱(MR)

中置后驱的全称是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发动机放置在前、后轴之间,同时采用后轮驱动,类似F1赛车的布置形式。还有一种“前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类似于FR,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

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

(5)圆周运动三种传动装置及其特点扩展阅读:

汽车传动系统动力传输原理介绍: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动力传递装置才到达驱动轮的。发动机到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称为汽车的传动系,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以及半轴等部分组成。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先经过离合器,由变速器变扭和变速后,经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主减速器上,最后通过差速器和半轴把动力传递到驱动轮上。

『陆』 各种传动装置(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等)的特点及组合应用分析

带传动:基本都用在电机和被驱动设备之间,线速度5-25米/秒,低速时丢版转多最好不用,精确定比例权传动
时不用,用齿形带。轴间距离过短包角不够,过长产生震动。
齿轮传动:分开式和有机箱两种,开式只适于低速,模数要往大了选一些。有机箱的,速度范围很宽。和皮
带比噪声大。适用绝大多数场合。硬齿面比软齿面整体积小些,加工难些。
链传动:传动距离较齿轮远,一般用于低速长距离传动,比齿轮齿形带都便宜。润滑好的时候(油池),不
大于15米/秒的场合也适用,比如拔丝机中。

『柒』 圆周运动机构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轨迹特点:首先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为圆
线速度特点
① 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等于平均速率的大小,即转一圈所走过的路程(周长)s与转一圈所用时间(周期)T的比值,v = 2πr/T
②线速方向始终与半径垂直
角速度特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角速度始终不变,等于平均角速度的大小,即质点转一圈的角度2π与转一圈所用时间T的比值,ω=2π/T
受力特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向心力(指向圆心的合外力)大小始终不变,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
加速度特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变,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称为向心加速度

『捌』 什么是圆周运动

质点在以某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运动时,即其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圆周运动”。

『玖』 圆周运动的皮带模型特点

凡是直接用皮带传动(包括链条传动.摩擦传动)的两个轮子。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凡是同一个轮轴上(各个轮都绕同一根轴同步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
无论怎么变化,这些同轴转动的物体,它们的旋转是同步的,旋转的中心也是同一个。记住一个重要的条件:角速度处处相等。无论怎么转,都要记住:两个转轮边缘处线速度都相等。
圆周运动高考中,主要有两个考点,一个是向心力的分析计算,另一个,就是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式的计算运用。.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式的计算。

阅读全文

与圆周运动三种传动装置及其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键盘怎么调打字就闪光 浏览:676
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型号 浏览:688
自贡不锈钢精密铸造怎么样价格 浏览:597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浏览:234
分馏实验报告装置图 浏览:264
在我要吃鸡里面如何获得机械暴龙 浏览:445
港华燃气表阀门怎么开 浏览:956
路上检测噪音的扣分装置是什么 浏览:924
嘉善电动工具流水线装配工 浏览:576
设备外借清单怎么写 浏览:789
轴承加热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浏览:68
修个汽车仪表盘多少钱 浏览:785
dnf机械王座如何看破防了 浏览:713
消防管道用什么阀门6 浏览:190
嘉年华仪表台怎么拆卸 浏览:833
木工跑车自动接板装置 浏览:444
轴承上有y是什么意思 浏览:900
乳房囊肿做什么仪器 浏览:127
超声波牙刷怎么使用视频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