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车辆动力装置模拟设计与优化

车辆动力装置模拟设计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2-09-11 18:55:43

『壹』 南理工专接本有哪些考试科目

01、先进制造系统理论及技术
02、制造系统检测、控制、诊断与维护技 术
03、虚拟制造及网络化制造
04、计算机辅助技术
05、先进加工工艺及装备
06、制造装备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1、机电系统理论与技术
02、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03、微机电系统
04、机电系统灵巧化与智能化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02、智能机械与仿生技术
03、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工程
04、新型机械传动技术及应用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12]机械原理 ⎫任选
[823]电子技术基础⎬ 一门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12]机械原理 ⎫任选
[823]电子技术基础⎬ 一门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12]机械原理 ⎫任选
[823]电子技术基础⎬ 一门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0204)★车辆工程
01、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02、车辆电控与机电液一体化技术
03、车辆系统动力学
04、车辆安全、节能与环保技术
05、车辆动力装置模拟、设计与优化
(0802Z1) ★工业工程
01、离散制造系统集成技术与方法
02、生产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技术
03、生产系统监控诊断、维护与管理技术
04、生产系统准时控制和精细管理技术

『贰』 谁有越野车分动器的设计与仿真的资料,毕业设计,急用!

分动箱·····所谓分动箱,就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分配的装置,可以将动力输出到后轴,或者同时输出到前/后轴。特点是:带有分动箱的汽车,都是动力先由传动轴传递到分动箱,在由分动箱来分别传递到前轴和后轴,并且可以在后驱和四驱之间切换,多使用在硬派越野车上。① 分时四驱分动箱——硬链接机构分时四驱汽车就是平时可以为两驱车,越野路况转为四驱的汽车。分时四驱分动箱是一种纯机械的装置。这种结构的分动箱在挂上4驱模式的时候,前后轴是钢性连接,可以实现前后动力50:50的分配,对于提高车辆的通过性非常有利。另外由于它的纯机械结构,可靠性很高,这对于经常在缺少救援的荒野行驶的车型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到现在,仍然有大量的硬派越野车采用这种分动箱。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硬链接机构的分动箱少了一个状态,就是用四驱状态在正常道路上行驶。这是由于分动箱接通为四驱模式后,前后车轴的转速就被锁定为相同的了,这时汽车只能保持直线正常行驶,而无法正常转弯,否则代价就是加快对轮胎的磨损,甚至发生危险。『分时四驱分动箱操作杆——纯手动、纯机械』早期的分时四驱是完全靠手动来切换的,当今电动切换的分时四驱装置也纷纷出现在一些硬派越野车上,它的基本原理与手动切换的分时四驱是一样的,只不过所有的切换是通过电机来完成罢了。优点:纯机械结构可靠性很高;能实现50:50的动力分配;提高汽车的脱困性;缺点:无差速器,四驱状态下无法转弯;没有同步器,只能在车辆停止时进行切换。② 超选四驱分动箱——带有中央差速器“超选四驱分动箱”是三菱对其的称呼,它也是一种分时四驱分动箱,结构域普通的分时四驱分动箱相似,但是要多出一个中央差速器来,当挂上4H的时候,不仅能在沙石路面上高速行驶,也能在普通公路上实现公路四驱的功能。而它提供的4HLC和4LLC选项,则是锁上了中央差速锁的四驱模式,这个时候,它与普通分时四驱中的4H和4L的功能是一样的。目前三菱越野车多采用的是这种分动箱。『三菱的部分越野车采用的就是超选四驱分动箱』优点:可以实现前后轴差速功能,四驱模式下也可正常行驶;行驶中可切换二/四驱;缺点:无明显缺点。

满意请采纳

『叁』 南京理工大学武器运用类的复试科目是什么

不知道有没有你要的,我南理工的。希望能帮上忙。
01 机械工程学院(联系人:张淑华,电话:025-84315928) 招生人数:340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50404)设计艺术学
01、现代产品设计及理论
02、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
03、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一门
任选
计概论、色彩、人机工程学)
〔 〕设计理论(设计史、艺术设
〔 〕数学二
⎪⎭
⎪⎬

612
302
[811] 设计基础(设计思维、表现技法、
设计素描)
设计创意(产品创
意设计、环境艺术
设计、视觉传达设
计)
根据报考研究方
向选择
① 计算机应
用设计
②创意设计
1、本专业考生必须
到南京理工大学报
名和考试。
2、本专业不招收单考

(0801)力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0104)★工程力学
01、现代工程结构振动分析
02、撞击动力学及其应用
03、侵彻力学
04、爆炸理论及其应用
05、复杂流场的模拟技术与实验技术
06、流体力学的工程应用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1、先进制造系统理论及技术
02、制造系统检测、控制、诊断与维护技

03、虚拟制造及网络化制造
04、计算机辅助技术
05、先进加工工艺及装备
06、工业工程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5—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1、机电系统理论与技术
02、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03、微机电系统
04、机电系统灵巧化与智能化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02、智能机械与仿生技术
03、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工程
04、新型机械传动技术及应用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80204)★车辆工程
01、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02、车辆电控与机电液一体化技术
03、车辆系统动力学
04、车辆安全、节能与环保技术
05、车辆动力装置模拟、设计与优化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汽车理论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6—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
01、测控技术与仪器
02、微系统与纳米技术
03、智能结构系统与技术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工程测试与传感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测试计量理论及应用
02、现代传感技术及仪器
03、智能测试技术及仪器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工程测试与传感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823)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1、交通信息工程
02、交通控制理论与技术
03、智能交通系统与控制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 〕电子技术基础
⎭ ⎬ ⎫ 852
823
交通工程学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7—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1、交通安全技术
02、交通噪音
03、物流技术
04、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 〕电子技术基础
⎭ ⎬ ⎫
852
823
交通工程学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2501)飞行器设计
01、飞行器总体设计
02、飞行动力学与控制
03、结构优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04、飞行器毁伤与评估技术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01、火箭发动机原理与技术
02、火箭发动机设计与火箭总体技术
03、火箭增程与飞行控制技术
04、新型推进原理与技术
05、火箭武器系统分析与总体技术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8—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01、现代加工工艺技术
02、数字化制造技术
03、检测和控制技术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本专业不招收单考生
(082504)人机与环境工程
01、武器系统人—机—环工程
02、车辆人—机—环工程
03、人机系统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04、环境控制技术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826)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2601)★※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01、武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维修工程和
人机工程
02、武器系统数字化及战场信息处理技术
03、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
04、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9—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2602)★※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01、火箭导弹发射理论及控制技术
02、发射系统燃气流动分析与数值仿真
03、发射系统动力学
04、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及应用
05、发射系统机电控制与实验技术
06、发射系统辅助设计及工程分析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082603)★※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01、武器现代设计理论与总体技术
02、高射频自动发射技术
03、超远程火炮与弹药技术
04、新概念、新原理、新结构武器技术
05、武器与弹药精确化、智能化技术
06、终点效应与目标毁伤技术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一门
任选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 ⎫
823
812
机械设计 ①普通物理
②微机原理
—10—
2009 年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参考教材 (学校教材科联系电话:025-84315283,84434074)
考试科
目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教材 出版社 作 者
《工业设计史》(第3 版)(2007.12)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人可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2004.8)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锡
《设计艺术概论》(2006.3) 湖北美术出版社 李研祖
《人机工程学》(第3 版)(2005.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丁玉兰
612 设计理论
《设计图学》(第3 版)(2007.7) 机械工业出版社 段齐骏
《产品设计》(2005.1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王明旨
811 设计基础 《产品设计原理》(2005.12) 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亦文
《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2005.11) 清华大学出版社 鲁晓波
《机械原理》(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文纬、吴克坚
812 机械原理
或《机械设计基础》上册 (2001 年8 月) 兵器工业出版社 王华坤、范元勋
《电工学》(第五版)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秦增煌
823 电子技术基础
或《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电子工业出版社 寇戈、蒋立平
852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 人民交通出版社 王炜
设计创意 与考试科目《设计基础》相同
《机械设计》(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
或《机械设计基础》下册 (2001 年8 月) 兵器工业出版社 王华坤、范元勋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 朱蕴璞
工程测试与传感器
《工程测试技术》(2006 年1 月)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伯雄
计算机应用设计、创意设计 3DMAX、PHOTOSHOP 软件应用
《普通物理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守洙
普通物理
《物理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文蔚
微机原理 《微型计算机IBM/XT(0520)系列原理及应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明德
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王炜
汽车理论 《汽车理论》(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余志生
—11—
003 化工学院(联系人:张聚沛,电话:025-84315506) 招生人数:270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703)化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70301)无机化学
01、配合物制备和磁性研究
02、无机纳米材料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615] 高等数学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 普通物

② 初试科
目中未选
考的专业

本专业不招收单考生
(070302)分析化学
01、含能材料结构性能分析
02、仪器分析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615] 高等数学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 普通物

② 初试科
目中未选
考的专业

本专业不招收单考生
(070303)有机化学
01、有机合成化学
02、生物有机化学
03、应用有机化学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615] 高等数学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 普通物

② 初试科
目中未选
考的专业

—12—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70304)物理化学
01、应用量子化学
02、计算化学
03、化学动力学
04、化学热力学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613] 物理化学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高等数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 普通物

② 初试科
目中未选
考的专业

限招10 人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1、高分子结构与性能
02、高分子成型物理与化学
03、功能高分子
04、高分子合成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615] 高等数学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 普通物

② 初试科
目中未选
考的专业

(0801)力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0104)★工程力学
07、爆炸理论及作用
08、高能密度材料及应用技术
09、化学多相反应流
10、爆炸作用
11、系统安全工程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任选一门
〔 〕普通物理( )
〔 〕安全系统工程
〔 〕流体力学
⎪⎭
⎪⎬

845 B
815
834
①物理化学
②理论力学
(以上2 选1)
初试科目
中未选考
的两门专
业课
—13—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1、材料结构与性能
02、材料物理化学
03、材料的表面、界面和设计组装
[101] 政治理论
任选一门
〔 〕俄语
〔 〕英语
⎭ ⎬ ⎫
202
201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80502)★※材料学
(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01、含能材料装药
02、纳米材料学
03、复合材料的制备、组织和性能
04、含能高分子材料与高能推进剂
05、分子材料学
[101] 政治理论
任选一门
〔 〕俄语
〔 〕英语
⎭ ⎬ ⎫
202
201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01、超细粉体技术
02、先进材料、特殊材料研制与加工工艺
03、发射药装药设计及工艺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14—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01、工业燃烧产物净化过程与设备
02、特种化工材料制备工艺与设备
03、超细粉体的制备分级工艺与设备
04、新型高效传热传质及反应设备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1701)★化学工程
01、化学反应工程
02、化工系统工程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81702)★化学工艺
01、药物中间体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02、新型能量材料的合成及制造工艺研究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15—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1703)★生物化工
01、碳水化合物化学与生物化学
02、生物质微生物降解制取蛋白研究
03、基因工程
04、微生物发酵工程
05、微生物生理生化及应用研究
06、生物信息技术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2] 数学二
817
814
863
⎫⎪⎬⎪⎭
〔 〕生物化学
〔 〕分析化学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81704)★※应用化学
(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01、表面活性剂技术及其应用
02、精细化工
03、新型配合物研究
04、固相快速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技术
05、化学芯片技术
06、分析科学及其应用
[101] 政治理论
任选一门
〔 〕俄语
〔 〕英语
⎭ ⎬ ⎫
202
201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81705)★工业催化
01、工业催化原理
02、工业催化剂研究
[101] 政治理论
任选一门
〔 〕俄语
〔 〕英语
⎭ ⎬ ⎫
202
201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16—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
01、物质安全技术
02、化学反应过程的安全技术
03、消防工程
04、防火防爆工程
05、安全管理
[101] 政治理论
任选一门
〔 〕日语
〔 〕英语
⎭ ⎬ ⎫
203
201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安全系统工程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15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826)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2604)★※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01、火工技术
02、烟火及特种弹药技术
03、软杀伤技术
04、火工、烟火药剂技术
05、火工、烟火测试技术
[101] 政治理论
任选一门
〔 〕俄语
〔 〕英语
⎭ ⎬ ⎫
202
201
[301] 数学一
任选一门
〔 〕火工品原理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50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775)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77501)环境科学(理学)
01、水污染化学与控制理论
02、大气污染化学与控制理论
03、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评价与管理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60] 数学(理)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按理科划分数线。
授予理学学位。
—17—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 码)
初 试 科 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 注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3002)★▲环境工程
01、水污染控制工程
0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03、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
04、环境生物技术
05、膜分离理论与技术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16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831)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01、生物医学材料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013 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
(083001)环境科学
01、环境监测与评价
02、膜分离理论与应用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2] 数学二
任选一门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学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选1)
①普通物理
② 复试中未
选考的科目
按工科划分数线。
授予工学学位。
—18—

『肆』 车辆工程仿真与分析:基于MATLAB的实现的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有关车辆工程各领域的实际设计仿真案例,包括车辆动力性仿真、装有液力变矩器车辆的动力性仿真、车辆基础制动仿真、车辆转化系统仿真与优化、车辆悬架系统仿真、多种车辆中机械零部件(盘式制动器、离合器膜片弹簧、锥齿轮差速器等)设计与优化、专用车辆及工程车辆总成设计以及应用Simpowersystem模块对电牵引车辆电力系统仿真等。对于每一个案例,首先对仿真的数学模型、理论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推导,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建立相应的程序和模型进行实例仿真演示。
本书既可以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现代设计方法类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机械工程以及相关机电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MATLAB仿真的工具书,特别适合作为本科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伍』 请问南理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那些研究方向比较好呢

自己选择吧,没什么好不好的,只有合适不合适,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的,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感兴趣的就好了: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1、先进制造系统理论及技术
02、制造系统检测、控制、诊断与维护技

03、虚拟制造及网络化制造
04、计算机辅助技术
05、先进加工工艺及装备
06、制造装备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1、机电系统理论与技术
02、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03、微机电系统
04、机电系统灵巧化与智能化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02、智能机械与仿生技术
03、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工程
04、新型机械传动技术及应用
(080204)★车辆工程
01、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02、车辆电控与机电液一体化技术
03、车辆系统动力学
04、车辆安全、节能与环保技术
05、车辆动力装置模拟、设计与优化
(0802Z1) ★工业工程
01、离散制造系统集成技术与方法
02、生产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技术
03、生产系统监控诊断、维护与管理技术
04、生产系统准时控制和精细管理技术

『陆』 怎么样让一辆汽车在原有的动力上在变大呢

1.汽车燃料供给系统改装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从传统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发展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过程,其中还经历了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和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则经历了由单点喷射到多点喷射,由缸外喷射到缸内直喷的发展过程。在燃油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性在不断提升,油耗在不断下降,尾气排放向着更加严格的指标发展。虽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如果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装,仍然能够进一步增大发动机功率。
(1)加大空气流量,降低进气阻力。换装高流量的空气滤芯可降低发动机进气的阻力,同时提高发动机运转时单位时间的进气量及容积效率。如果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可将整个空气滤清器改装为滤芯外露式滤清器,俗称“香菇头”(图1),以进一步降低进气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

图1 “香菇头”(滤芯外露式滤清器)(2)改变进气道形状,增加进气的空气流动速度。进气道的改进可以从形状及材质2个方面来进行。改变进气道的形状,一是为了实现进气蓄压,以供急加速时节气门突然全开之需;二是增加进气的流速。改变进气道材质,对材质的要求原则上是不吸热和质量轻。目前汽车改装最常用的是碳纤维材质,其优点是具有不吸热的特性,缺点是价格昂贵。通常赛车会同时改进进气道形状和材质,并将空气滤清器一并转移甚至干脆拆除,将进气口延伸至车外,以便随车速提高增加进气压力,从而提高进气量,以求获得车辆动力性的最大提升。
(3)采用二次进气,提高容积效率。二次进气是除了从空气滤清器吸入的空气外,另外再利用进气歧管的真空压力差,从发动机PCV(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外接另一进气装置,导入适量的新鲜空气来到达到提高容积效率的目的。二次进气所能产生的动力提升效果最主要的是在节气门开度较小的低转速阶段,因为在节气门全开的高速阶段,空气大量进入使真空度降低时,二次进气装置所能导入的空气量相对来说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4)改进节气门,提升进气效率。节气门的改进方式有2种:①通过更换动作更快的伺服电机对电子节气门进行改进;②将单节气门改为多节气门,这是针对跑车、赛车而言,改进方法是在每个进气管各自装一个节气门,这种结构也称多喉直喷式。多喉式相比与单喉式充气效率提高很大,但改进成本也较大。
(5)加装废气涡轮增压装置(图2)。对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加装废气涡轮增压装置,可以明显提升发动机扭矩及功率,使其增大20%~30%,最高可达50%。加装废气涡轮增压装置需同时加装中冷器,这是由于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而中冷器可以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此外,加装废气涡轮增压装置的发动机一般需要将活塞更换为锻造活塞,以适应气缸压力的增加。

涡轮增压装置
(6)增加发动机排量。通过镗缸来加大气缸的直径,然后更换一组与之匹配的活塞。增大发动机排量可以有效提高其功率,但同时耗油量及废气排放也会增大。
(7)增大多点燃油喷射系统中的压力,提高喷油量。调压阀是多点燃油喷射系统中的压力调节器,它负责保持燃油系统为喷油器提供一个固定的压力,这个固定压力越大,喷油器在相同的时间喷出的燃油量也越多。通过调节调压阀提高喷油器的喷油压力,进而使相同喷油脉宽下的喷油量增加5%~10%。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这种方法增加喷油量后,必然导致混合气浓度增加,通常需要对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控制策略进行修改,否则可能造成控制单元控制失准,并报故障码。此外,增大喷油压力需适度,压力超出规定值则会造成发动机工作不稳,甚至出现爆燃等现象。
(8)更换喷油器,提高喷油量。在发动机进行了大幅改进之后,如果高速时所需的喷油时间比发动机一个进气行程的时间还长,就会造成喷油器持续的喷油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油量,这时就需更换更大喷油量的喷油器了。

2
2提升点火系统的性能
提高点火系统的点火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1)将普通高压点火线改为高能量高压点火线(图3)。为了提高发动机点火能量,零件制造商专为改装车提供一种高能量高压点火线,即“矽导线”。这种高压点火线比普通高压点火线的内阻要低很多,点火电量通过性好,可以增加点火能量。

高能量高压点火线
(2)提高高压线圈的电压。通过改进线圈材质,或采用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匝数比值更大的点火线圈,均能产生更高的点火电压,并且能承受较高的电流输出负荷。点火电压的提高对增加点火能量有直接且正面的影响。
(3)更换高能火化塞。高能火化塞能承受较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并且可以适应更高的点火电压,使点火能量充足。如电极材料为铱合金的火花塞,可以承受极高温度而不被熔毁,且电极耐磨能力很强,使之寿命更长。

3
3.汽车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合理匹配
在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改进时,当汽车的总质量、质量分配、空气阻力及轮胎滚动阻力等因素确定后,发动机与动力传动系统的合理匹配,对保证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是非常重要的。汽车的动力性是由整车动力总成的性能决定的,虽然汽车的发动机在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发动机排量和输出功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动力总成的配合情况才是决定汽车输出动力的最核心因素。对车辆的动力系统进行整体的优化,使发动机与变速器和主减速器合理配合,才能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充分地释放出来。

4
4.减轻汽车整备质量
从材料上减轻汽车整备质量。将车辆各总成改用轻质量的材料以减轻汽车整备质量,可以提高汽车动力性。例如,发动机机体采用镁铝合金,某些零部件使用钛合金材料,可以达到减轻汽车整备质量的目的。
END
二、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改进
1
1.发动机控制单元程序的优化
根据汽车在不同地区的使用要求,可以通过修改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程序来增加发动机功率,达到提升汽车动力性的目的。汽车出厂时,厂家对于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一些参数标定留有较大的可调整余地,改进发动机控制单元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发动机的潜在能力。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程序修改后,需要使用专用仪器进行路试检测,有条件的可以在电涡流测功机上进行检测,以便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待完全调校好以后再装车路试。
修改发动机控制单元程序的方法通常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是通过换芯片、加装机板或者重新写入程序等方法,对原车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改进;第二种是不改动原车发动机控制单元,而是在其输出端连接辅助装置,从而改变原车电脑的输出讯号,达到不同的控制效果;第三种是更换功能更强大的发动机控制单元。

2
2.可变电脑控制
可变电脑控制是指在一辆车上安装3块发动机控制单元,分别按照发动机低速、正常及最大功率输出3种运转状态设计程序,并按照实际需要,切换相应的控制单元工作。如果这3种工作模式采用1块控制单元来实现,程序控制难度将大幅增加,而当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汽车就不能运行了,故从安全可靠的角度和易于实现的角度来考虑,采用3块发动机控制单元的设计更为合理。

三、加强对汽车的养护
1.提高汽车保养技术水平
及时而正确的保养会使汽车的使用寿命延长,是保证行车安全和发挥汽车动力性的重要环节。维修企业在汽车保养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服务的质量,并提高维修人员的保养技术水平。
(1)在对车辆进行保养时,为了避免遗漏项目,维修企业应尽量采用“双人操作”法,并要求维修人员保证每一项保养的质量都符合要求,达到技术规范。
(2)对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讨论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讲解一些新车型、新技术知识,以达到提高汽车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目的。
(3)对于更换的零部件要使用原厂配件或符合标准的正规厂家生产的配件,保证其使用性能和寿命达到原厂规定的要求。
(4)指导用户掌握最基本的汽车保养知识,使他们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

2.使用优质燃油和润滑油
(1)要选择清洁、符合质量要求的优质燃油。不清洁的燃油会导致油路不畅,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燃油会使发动机产生积炭,甚至产生爆震或出现机件被腐蚀的情况。只有选择正确标号、清洁以及优质的燃油才能使汽车的动力性充分发挥出来。
(2)改善润滑油质量。润滑油包括机油、齿轮油和油脂等产品,选用的润滑油要符合API标准。润滑油质量的改善更进一步保证了其在高温、高压下不变质,防止胶质、积炭和酸性物质生成,还可以起到增加油膜厚度、减少运动件之间磨损、保护机件不被腐蚀、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噪声以及延长机件使用寿命的作用。

3.合理选用添加剂
(1)汽油添加剂。在汽油中加入添加剂就可以起到清除积炭、降低油耗、避免汽车发动机金属表面氧化、防止输油管路及油路系统的锈蚀、清洁油路的作用。
(2)柴油添加剂。用于柴油的添加剂,如柴油防凝剂可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防止低温时柴油冻结。
(3)机油添加剂。在机油中加入添加剂以后,有利于改善起动性能;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功率;活塞和气缸之间的密封性提高,因此会明显地提高气缸压力、从而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得到提升。
(4)齿轮油添加剂。齿轮油添加剂具有以下作用:降低机械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动机油耗;提高油膜强度,提升齿轮油的抗极压性能,避免齿轮表面产生胶合、磨损、塑性变形、疲劳和断裂等损伤。
(5)空调系统添加剂。用于空调系统的添加剂,能降低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减轻摩擦及噪声、清除异味、延长压缩机油填充周期以及系统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柒』 常思勤的主要研究方向与项目

1、车辆电子控制及机电液一体化技术
2、车辆动力装置设计、仿真与优化
3、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1、高性能电磁直线执行器及其应用
2、车辆电子控制及机电液一体化技术 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第一负责人)
2.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性能电磁直线执行器及其运动控制系统研发”(第一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中的发动机热力学分析与优化”(第一负责人)
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性能磁粉离合器的研究””(第一负责人)
5.相关科研方向的其他企业合作科研项

『捌』 用于2030年的车用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使车辆满足降低CO2排放的目标,汽车制造商需对多种动力系统和不同车型进行分别研究,从而得出最佳的组合方式并将其转化成实际产品。德国IAV公司目前已开发出一种开发系统,通过对车辆动力性的要求的分析就能推断出合适的动力系统模块。

1对未来车用动力系统的挑战

未来,混合动力汽车将主要用于降低CO2和有害物排放。为了满足全球CO2和有害物的排放目标,研究人员需重点考虑用户的需求,从而使车用动力系统呈现出多样性。

至2030年,欧洲市场汽车的CO2排放指标很大程度上可通过法规来进行调节,研究人员对其设定的排放限值约为50~70g/km。该目标通过电气化措施就可实现,这是目前通过油箱至车轮(TtW)系统而计算出的降低CO2排放的方式。就目前而言,只有在储备了充足的可再生能源时,到2050年才能逐步实现降低CO2排放的目标。除了降低排放之外,还要注意在进行能量回收利用时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如温室效应等现象。研究人员为了对车用动力系统方案进行准确评价,从而需依照全生命周期(CtG)而对车辆进行全面研究。

此外,车辆在降低CO2排放的发展进程中还会面临其他挑战,如需对某些车型进行电气化调整,从而在经济层面和在技术层面上均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于有着较高功率需求的移动设备(重型载货汽车、建筑机械等)而言,在未来仍会主要以内燃机(ICE)为动力来源,由此可大力推行合成燃料(E-Fuel)的应用,该类燃料是通过CO2与可再生的氢而合成的。由于该类燃料的制取效率较低,在从油井到油箱(WtT)模式下,该指标仅为45%~65%,因此针对可再生燃料的需求得以相应提升。

除了CO2排放法规之外,生产成本和用户的接受程度对于车辆动力系统的开发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此外,车辆动力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以便能稳健地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法规调整,同时也应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及用户状况的不确定性(图1)。

每一种车型配置(数据云中的点)包含了车辆等级特有的动力系统,并配备有相应的CO2排放、一次能源和整车成本的相关数据。在图6右图中针对WtW最佳的车型示出了为此所必需的动力系统及其与车辆的组合形式。

8结论

未来,车辆采用混合动力系统可显著降低CO2和有害物排放。采取IAV公司的车型组合方法,就能将内燃机、包括插电式在内的混合动力系统以及采用燃料电池或蓄电池的纯电动力系统等5种最重要的动力系统形式分别分配给相应的车型。研究人员针对每一种车型与驱动装置的组合都计算出了相应的CO2排放当量,而且调整了每种车型的销售比例。通过研究方案证实,在面对混合动力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的挑战时,目前所有车型中HEV依然占比较高,而传统内燃机燃用E-Fuel燃料有着较好前景,同时减少PHEV、BEV和FCV的销售比例也能降低整车成本。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混合动力系统的目标导向。上述结果表明,内燃机在B级车型中仍是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但是在其他车型中混合动力(HEV或PHEV)车型更占优势。

作者:[德]W.WUKISIEWITSCH等

整理:范明强

编辑:伍赛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有关与adams汽车模拟碰撞或动态优化设计的外文论文的吗(包含中文翻译最好)

汽车是指有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

『拾』 我今年大三,准备考研,准备考车辆工程,求各位学长给点意见(我院校定的是南京理工)

如果 你本科 读的机械类专业,可以报一个 更好的院校(985的),如果是读物理类专业的,南理工差不多。如果本科读的是其他(例如经管),南理工算是一个挑战了。这些东西说不清的,还看你的复习成果,看自己的个人能力,你说对吧,别人都是说不清的。985院校中有车辆的都很不错,非985院校中的车辆不错的有 南理工,合工大,江苏大学,长安大学,等。只是个人意见,

阅读全文

与车辆动力装置模拟设计与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50消防管用什么呢阀门 浏览:206
轴承箱什么意思 浏览:185
普车尾座自动进刀装置 浏览:535
为什么冰封散热背夹不制冷 浏览:92
燃气截止阀选什么类型阀门好 浏览:955
刀组轴承如何拆 浏览:966
超声波花边机怎么更换模具 浏览:96
小米手机设备激活失败怎么办 浏览:185
机械键盘怎么调打字就闪光 浏览:676
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型号 浏览:688
自贡不锈钢精密铸造怎么样价格 浏览:597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浏览:234
分馏实验报告装置图 浏览:264
在我要吃鸡里面如何获得机械暴龙 浏览:445
港华燃气表阀门怎么开 浏览:956
路上检测噪音的扣分装置是什么 浏览:924
嘉善电动工具流水线装配工 浏览:576
设备外借清单怎么写 浏览:789
轴承加热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浏览:68
修个汽车仪表盘多少钱 浏览: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