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鼠妇(西瓜虫)有几对足身体有几节有耳朵吗研究过程研究结论还想观察研究哪些方面
鼠妇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鼠妇身体共分为12节,胸部分为7节,每节有1对足,所以有7对足,腹部分为5节。 鼠妇没有耳朵,但是有眼1对,触角2对,第一对触角微小。共3节;第二对触角呈鞭状,共6节。
研究过程:1、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主要查鼠妇的生活环境,及其主要特征。2、向他人询问哪里有鼠妇存在,便于查找。3、找到鼠妇,并观察其形态特征,主要包括,颜色、形状、生活环境、数量等
研究结论:
鼠妇又称“潮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鼠妇身体大多呈长瓜子形,长5—15毫米,鼠妇身体共分为12节,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受到惊吓后会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观察点在花园的草丛,数量不太多,大概是因为天气炎热,比平时干燥,较少出来活动。
还想观察研究:鼠妇是否对光敏感,是否在水中可以呼吸(因为资料显示鼠妇用腮呼吸),还有鼠妇怎样繁殖
❷ 初一生物 西瓜虫 报告单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实施计划:
环境/2M/3M/4M/5M/6M/7M/8M/9M/10M/11M
明亮/10/8/8/7/5/2/1/0/0/0/0/
阴暗/0/2/2/3/5/8/9/10/10/10/10/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结果会更理想.
❸ 探究鼠妇
:(小组1):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吗?我们做出的假设时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我们的实验记录为
明亮
第1次9只
第2次7只
第3次7只
第4次7只
第5次7只
第6次2只
第7次2只
第8次1只
平均值6只
黑暗
第1次1只
第2次3只
第3次3只
第4次3只
第5次3只
第6次8只
第7次8只
第8次9只
平均值4只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没有把潮湿的土壤压实,比较疏松。有几只鼠妇意外地钻进了土里,原来我们把它算在了明亮处,原来我们集体讨论认为钻进土里,它选择的环境依旧是黑暗的,所以在最后3分钟我们把它算进了暗处,所以我们的结论为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小组2):我们组的问题和假设和小组1相同,我们的实验记录为
明亮
第1次.6只
第2次.4只
第3次.4只
第4次.2只
第5次.2只
第6次.2只
第7次.1只
第8次.0只
平均值.3只
黑暗
第1次.4只
第2次.6只
第3次.6只
第4次.8只
第5次.8只
第6次.8只
第7次.9只
第8次.10只
平均值7只
我们把鼠妇放入后保持安静的去观察,鼠妇刚开始四处乱爬慢慢的安静了下来最后得出了结论是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鼠妇喜欢黑暗的地方。
(小组3): 我们组的问题和假设和小组1相同,我们的实验记录为
明亮
第1次.6只
第2次.6只
第3次.7只
第4次.6只
第5次.6只
第6次.6只
第7次.6 只
第8次.6只
平均值6只
黑暗
第1次.4只
第2次.4只
第3次 3只
第4次.4只
第5次 4只
第6次 4只
第7次 4只
第8次 4只
平均值 4只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鼠妇的活动没有选择性,对于光似乎没有什么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分布没有影响。这与我们的假设相反,我们小组集体讨论了一下。又仔细观看了我们的实验装置,发现我们小组的位置靠近窗户,光线比较明亮,在盒子上把黑纸片放置在了远离窗户的一面,光线可以射入,使整个装置处于明亮状态,我们认为这样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准备课后再进行一次实验。
(小组4):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我们做出的假设是,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我们准备了同等数量的潮湿的土和干燥的土进行实验,实验记录为
湿土
第1次 6只
第2次 8只
第3次 9只
第4次 9只
第5次 9只
第6次 10只
第7次 10只
第8次 10只
平均值 9只
干土
第1次 4只
第2次 2只
第3次 1只
第4次 1只
第5次 1只
第6次 0只
第7只 0只
第8次 0只
平均值 1只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在中间放入鼠妇后,鼠妇直接向潮湿的土壤爬去并很快的安静下来不动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特别喜欢潮湿的土壤。
(小组5):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假设与小组4相同。我们准备了一张湿润的纸和一张干燥的纸放在了铁盒里。我们的实验记录为
湿纸
第1次 6只
第2次 8只
第3次 10只
第4次 10只
第5次 10只
第6次 10只
第7次 10只
第8次 10只
平均值 9只
干纸
第1次 4只
第2次 2只
第3次 0只
第4次 0只
第5次 0只
第6次 0只
第7次 0只
第8次0只
平均值 1只
我们小组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爬在干纸上的鼠妇很快的爬动着显得有些焦躁,在快速的爬动中遇到了湿纸便很快的爬了上去。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小组6):我们的实验与小组4大致相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潮湿的土壤中有一条盒子边儿所形成的阴影,最后所有的鼠妇都趴在了潮湿土壤中的阴影部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光和水分对鼠妇的分布都有影响。
❹ 西瓜虫的研究过程
鼠妇有耳朵吗?,
①.你打算怎样研究这个问题?
(分析)首先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改变需要研究的量,即声音。我是这麽想的,具体怎麽说你自己想想。
②.你的研究方法是
,将一组鼠妇至于一暗箱内,在暗箱的一侧播放音乐,观察鼠妇的反映(就是向有音乐的一侧作出反映,要麽尽量远离那一侧,幺麽靠近那一侧,幺麽没反映),根据你观察的结果,改变音乐的音量,反复实验。(这是概述,具体的要分步写具体过程)
③.你的研究结果是
我也没作过,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耳朵,
反正就是“经过我的观察得出结果,鼠妇有/没有耳朵
觉得有用就多给点分把~(@^_^@)~
❺ 鼠妇的生活环境 把10只鼠妇放到一个一边盖着黑纸板,另一边有湿泥土的盘子里,10分钟后会发生什么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实施计划:
环境/2M/3M/4M/5M/6M/7M/8M/9M/10M/11M
明亮/10/8/8/7/5/2/1/0/0/0/0/
阴暗/0/2/2/3/5/8/9/10/10/10/10/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❻ 鼠妇实验过程,一步一步的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实施计划:
环境/2M/3M/4M/5M/6M/7M/8M/9M/10M/11M
明亮/10/8/8/7/5/2/1/0/0/0/0/
阴暗/0/2/2/3/5/8/9/10/10/10/10/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结果会更理想
❼ 鼠妇对亮光反映的实验
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中部 初一(9)班 范嘉荧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结果会更理想。
指导教师:北京市第八中学 张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