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见的汽车机械传动
最常见的传动方式是机械式传动系,液力机械传动系用于大型客车。高级轿车和各类工程车辆上。电力传动比较少见,只用于大型矿山车辆上。
(-)机械式传动系
1、组成 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组成、在越野车辆上,还设有分动器。负责将变速器的功力分回给各驱动桥。
2、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特点
(1) 离合器: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飞轮与变速器之间。主动部分(压盘与离合器盖)固定于飞轮后端面,从动部分(摩擦片)位于飞轮与压盘之间,并通过中心的花键孔与变速器第一轴相连。压紧部分位于压盘与离合器盖之间,利用其弹力将摩擦片紧紧地夹在飞轮与压盘之间,主从动部分利用摩擦力矩来传递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分离机构由安装于离合器盖和压盘上的分离杠杆、套于变速器第一轴轴承盖套筒上的分离轴承以及安装于飞轮壳上的分离叉组成。分离叉通过机械装置或者液压机构与驾驶室内的离合器踏板相连。离合器是经常处于接合状态传递扭矩的,只有将离合器踏板踩了,分离机构将压盘后移与摩擦片分开而呈现分离状态。此时扭矩传递中断,可以进行诸如起步、换档、制动等项操作作业。当汽车传动系过载时,离合器会启动打滑,对传动系实现过载保护。
中型以下及部分大型车辆,多采用只有一片摩擦片的单片式离合器,部分大型车辆则采用双片式离合器,离合器的摩擦片直径越大,数目越多,所能传递的扭矩就越大,但分离时需要加在踏板上的力就要大些.在摩擦片上还设有扭矩减振器,以使传动系工作更加平稳。
传统结构的离合器压紧部分多采用一圈沿四周均布的螺旋弹簧。数目多为8~16个不等。虽然压紧可靠,但操纵离合器时比较费力,弹力也不容易均匀。还存在轴向尺寸大、高速时压紧力下降等缺点,正逐步被膜片式离合器所取代。
目前在中小型甚至在部分大型车辆上,都采用了膜片式离合器。它利用一个碟状的膜片弹簧取代了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不但使轴向尺才减小,而且操纵轻便,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压紧。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是指离合器踏板到分离叉之间的传动部分。大部分汽车采用机械式结构,通过拉杆或者钢丝绳将二者相连。也有一些车辆采用液压机构,通过液力传动来将二者联在一起。
(2)变速器:
在汽车行驶中,要求驱动力的变化范围是很大的,而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变化范围有限。必须通过变速器来使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变化范围能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同时,变速器还应能实现汽车的倒
⑵ 机械中有那些基本机构
机械的组成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设计和制造了类型繁多、功能各异的机器。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能量传递、物料,如内燃机、电动机、洗衣机、机床、汽车、起重机,各种食品机械。机械的种类很多,它们的用途、性能、构造、工作原理各不相同,通常一台完整的机器包括三个基本部分:
(1) 动机部分:其功能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变换为机械能(如内燃机和电动机分别将热能和电能变换为机械能)。原动部分是驱动整部机器以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2) 工作部分(或执行部分):其功能是利用机械能去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号,如发电机把机械能变换成为电能,轧钢机变换物料的外形,等等。
(3) 传动部分:其功能是把原动机的运动形式、运动和动力参数转变为工作部分所需的运动形式、运动和动力参数。
以上三部分都必须安装在支承部件上。为了使三个基本部分协调工作,并准确、可靠地完成整体功能,必须增加控制部分和辅助部分。
所有的机器都是由许多机械零件组合而成。机械零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各种机器中经常都能用到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如齿轮、链轮、蜗轮、螺栓、螺母等,另一类则是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如内燃机的曲轴、汽轮机叶片等。根据机器功能、结构要求,某些零件需固联成没有相对运动的刚性组合,成为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通常称为构件。构件与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基本单元,而零件是加工单元。
机构:两个以上的构件以机架为基础,由运动副以一定方式联结形成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系统.
构件:组成机构的各相对运动的单元零件: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称为零件部件:为完成同一使命在结构上组合在一起的、一套协同工作的零件总称为部件构件是机器中的运动单元,零件是制造单元。
机构由若干构件组成,各个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
机器和机构一样,由若干构件组成,各个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并且能够实现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在于机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或代替人的劳动去做有用功,而机构没有这种功能。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⑶ 汽车机械主要由几个装置,分别是什么
你问得比较模糊,我只能这么答:汽车是由发动机、电子设备、底盘、车身4个部分组成的,你说讲的机械装置就有:发动机、波箱、悬挂等!
⑷ .机器人机械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
执行机构即机器人本体,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转动副或移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根据关节配置型式和运动坐标形式的不同,机器人执行机构可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等类型。出于拟人化的考虑,常将机器人本体的有关部位分别称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夹持器或末端执行器)和行走部(对于移动机器人)等。
驱动装置是驱使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构,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借助于动力元件使机器人进行动作。它输入的是电信号,输出的是线、角位移量。机器人使用的驱动装置主要是电力驱动装置,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此外也有采用液压、气动等驱动装置。
检测装置是实时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及工作情况,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后,对执行机构进行调整,以保证机器人的动作符合预定的要求。作为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信息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各部分的内部状况,如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并将所测得的信息作为反馈信号送至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一类是外部信息传感器,用于获取有关机器人的作业对象及外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以使机器人的动作能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使之达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甚至使机器人具有某种“感觉”,向智能化发展,例如视觉、声觉等外部传感器给出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有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构成一个大的反馈回路,从而将大大提高机器人的工作精度。
控制系统。一种是集中式控制,即机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台微型计算机完成。另一种是分散(级)式控制,即采用多台微机来分担机器人的控制,如当采用上、下两级微机共同完成机器人的控制时,主机常用于负责系统的管理、通讯、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作为下级从机,各关节分别对应一个CPU,进行插补运算和伺服控制处理,实现给定的运动,并向主机反馈信息。根据作业任务要求的不同,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又可分为点位控制、连续轨迹控制和力(力矩)控制。
⑸ 机构的组成
机构按组成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机构可分为平面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圆柱齿轮机构等)和空间机构(如空间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按运动副类别可分为低副机构(如连杆机构等)和高副机构(如凸轮机构等);
机构是把一个或几个构件的运动,变换成其他构件所需的具有确定运动的构件系统,不同的机构具有不同的组成部分。
机构为机器、仪器等内部为传递、转换运动或实现某种特定的运动而由若干零件组成的机械装置。如:机械手表中有原动机构、擒纵机构、调速机构等;车床、刨床等有走刀机构。
基本功用是变换运动形式,例如:将回转运动变换为往复直线运动,将匀速转动变换为非匀速转动或间歇性运动等。常用分为:平面连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间歇性运动机构、螺旋机构。
机构和机器的区别:
机器同时产生运动和能的转换 ,目的是利用或转换机械能以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机构只产生运动的转换,目的是传递或变换运动。设计新机构时,必须分析机构的运动。
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代替构件和运动副,按一定的比例表示各运动副之间相对位置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利用机构运动简图,可方便地求出机构上各点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运动参数,同时也可以表达复杂机器的组成和传动原理,便于进行机构的运动和受力分析。
机械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机械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机器具备机构的特征外,还必须具备第三个特征即能代替人类的劳动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故机器能转换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的机构。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
⑹ 这个机械装置(曲柄滑块机构)是怎么运动的
从图上看,这个运动机构还是比较简单的。
驱动轮由电机或其他外接驱动结构带动,通过皮带传动给上方大轮,因为有滑槽,连杆不会立即带动执行机构,有当行程不足以满足连杆运动时,才会推动横向主滑槽运动。周而复始,所以整个机构运动应该是个间歇性运动
⑺ 机器和机构有何异同机器和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09
⑻ 机械的结构与机构有什么不同
机械结构,是指机械设备中的不动的设备主体构件,比如机械设备的机架等。机械版机构是指用权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简单来说就是若干个加工件(或标准件)通过各种方式连接,以达到某种预想动作的部分。
机械机构包含机结构,但机械结构不包含机构。
⑼ 请问机构、装置和机器的区别
机构:
机构,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按组成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机构可分为平面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圆柱齿轮机构等)和空间机构(如空间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按运动副类别可分为低副机构(如连杆机构等)和高副机构(如凸轮机构等);按结构特征可分为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斜面机构、棘轮机构等;按所转换的运动或力的特征可分为匀速和非匀速转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换向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 ;按功用可分为安全保险机构、联锁机构、擒纵机构等。
在运动链中,如果将其中某一构件加以固定而成为机架,则该运动链便成为机构。
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装置:
1. 安装。
魏巍《路标》二:“ 雷锋 同志也正是装置了这样的‘发动机’,所以才精神奋发,力气无穷。”
2. 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的功用的物件。如:核装置。
机器:
机器是由各种金属和非金属部件组装成的装置,消耗能源,可以运转、做功。它是用来代替人的劳动、进行能量变换、信息处理、以及产生有用功。机器贯穿在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中。但是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却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后才逐步被发明出来。
⑽ 简述机器与机构的区别与联系
一、两者的组成不同:
1、机器的组成:机器是由各种金属和非金属部件组装成的装置,消耗能源,可以运转、做功。
2、机构的组成:机构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二、两者的分类不同:
1、机器的分类:包括原动机和工作机。
2、机构的分类:按组成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机构可分为平面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圆柱齿轮机构等)和空间机构(如空间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
按运动副类别可分为低副机构(如连杆机构等)和高副机构(如凸轮机构等);按结构特征可分为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斜面机构、棘轮机构等;按所转换的运动或力的特征可分为匀速和非匀速转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换向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
三、两者的作用不同:
1、机器的作用:用来代替人的劳动、进行能量变换、以及产生有用功。机器贯穿在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中。但是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却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后才逐步被发明出来。
零件、部件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用来转换或利用机械能的机械。机器一般由零件、部件组成一个整体,或者由几个独立机器构成联合体。由两台或两台以上机器机械地联接在一起的机械设备称为机组。
2、机构的作用:机器、仪器等内部为传递、转换运动或实现某种特定的运动而由若干零件组成的机械装置。如机械手表中有原动机构、擒纵机构、调速机构等;车床、刨床等有走刀机构。
机器与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器由不同功用的机构组成;在运动链中,如果将其中某一构件加以固定而成为机架,则该运动链便成为机构。
从能量角度定义,机器为利用或转换机械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称原动机,如内燃机、蒸汽机,电动机等,利用机械能来完成有用功的称工作机,如各种机床、起重机、压缩机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