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图.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
收集二氧化硫应先干燥再收集,故先通过d、e,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要从专c口进气,属b口出来进行尾气处理.因为二氧化硫易于氢氧化钠反应,故f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盛放NaOH溶液的烧杯为尾气处理装置要放置在最后,故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E的作用为尾气处理,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
故答案为:d;e;c;b;防止倒吸;吸收多余的SO2.
② 实验室产生的废气该如何处理
实验室排放的目标污染物,按照潜在排放强度和控制必要性,排序为:小分子气体污染物、特定有机污染物(甲醛、二甲苯、甲醇)、生物性污物(病原微生物及其气溶胶)、臭气、其他 TVOCs(醚、苯等大分子有机物)、颗粒物。废气各类繁多,不能简单统一采用一种方法来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气应采用合适的处理方式和装置。废气处理工艺包括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光催化分解、水喷淋、湿式化学、燃烧法等。考虑实验室的固有特性,高效过滤、湿式化学、燃烧法不适用,多采用活性炭、喷淋、光催化的废气处理工艺。
(一)活性炭吸附技术
针对有机类废气多采用活性炭吸附或吸收液十活性炭处理方式,活性炭装填量必须保证对主要有机排放物(非甲烷总烃、苯胺类)去除率大于90%,设备风阻不大于400Pa,活性炭装填方式要便于取出更换或再生,箱体材质采用阻燃PP或304不锈钢材质。
(二)喷淋吸附技术
针对无机类废气采用卧式水雾喷淋塔或喷淋水洗箱进行碱液吸收处理,废气经排风机导入喷淋塔,通过扰流球的扰动作用形成微涡旋,与向下散布雾化喷淋液充分交融,将废气中的污染物由气相转入液相,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净化后的尾气排放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设备风阻不大于400Pa,箱体材质采用阻燃PP或304不锈钢材质,装置材质必须坚固、耐腐、耐火。
(三)混合类废气吸附技术
混合类废气宜采用水洗(碱液)+活性炭吸附的处理方式,对主要有机排放物(非甲烷总烃、苯胺类)去除率大于90%,净化后的尾气排放满足国家标准,设备风阻不大于400Pa,装置必须坚固、耐腐。水洗装置与活性炭装置之间必须具备有效的除雾措施。
(四)再生处理装置
为减少运行成本,鼓励使用活性炭再生处理装置,保证活性炭可再生循环使用五次以上,且再生活化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
(五)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技术
采用MnOx-TiO2复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将催化剂附着于钛网,选用特定波长的真空紫外灯管作为催化光源。通过光催化作用产生电子-空穴对,氧化分解气流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从而清除病原微生物,使部分难溶于水的大分子分解为可溶性小分子。
(六)楼宇尾气处理中央控制监测系统
在废气排放系统出口终端适当位置安装TVOC监控设施,可在线监测TVOC指标及超标报警、活性炭前后安装压力传感装置,实时测活性炭的阻力及超标报警,对喷淋装置安装pH控制仪及电子位控制器,控制和调整废气处理装置运行过程的主要参数及异常报警。
(七)实验室室内排风设备和配件
实验室常用排风设备主要有:通风柜、原子吸收罩、万向排气罩、吸顶式排气罩、台上式排气罩等。
③ 车间有机气体怎么回收 VOC废气处理用什么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中常用对的VOC废气处理技术:
1、吸附法
吸附法利用某些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活性炭、硅胶、沸石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等具有多孔材料吸附有害成分而达到消除有害污染的目的。微孔和介孔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吸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常见的多孔材料(如活性炭,硅胶和分子筛)的一些缺点,如低的吸附能力,易燃性,并有与再生有关的其他问题。因此,人们一直专注新型多孔材料的吸附能力,快速反应动力学和高可逆性。吸附法的优点在于去除效率高、能耗低、工艺成熟、脱附后溶剂可回收。缺点在于是设备庞大,流程复杂,投资后运行费用较高且有二次污染产生,当废气中有胶粒物质或其他杂质时,吸附剂易中毒。
吸附法其吸附效果主要取决于吸附剂性质、气相污染物种和吸附系统工艺条件(如操作温度、湿度等因素),因而吸附法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对吸附剂的选择。吸附剂要具有密集的细孔结构,内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耐水,耐高温高压,不易破碎,对空气阻力小。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颗粒状和纤维状)、活性氧化铝、硅胶、人工沸石等。
吸附法与其它净化方法的集成技术治理众多行业的有机废气,在国内得到了推广应用。如采用液体吸附和活性炭吸附法联合处理高浓度可回收苯乙烯废气;采用吸附法和催化燃烧法联合处理丙酮废气等。吸附法与其它净化方法联用后不仅避免了两种方法各自的缺点,而且具有吸附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2、溶剂吸收法
以液体溶剂作为吸收剂,使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被液体吸收,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其吸收过程是根据有机物相似相溶原理,常采用沸点较高、蒸气压较低的柴油、煤油作为溶剂,使 VOC 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中,然后对吸收液进行解吸处理,回收其中的 VOC,同时使溶剂得以再生。该法不仅能消除气态污染物,还能回收一些有用的物质,可用来处理气体流量一般为 3000~15 000 m3/h、浓度为 0.05%~0.5%(体积分数)的VOC,去除率可达到 95%~98%。
该法的优点在于对处理大风量、常温、低浓度有机废气比较有效且费用低,而且能将污染物转化为有用产品。但溶剂吸收法仍有不足之处,由于吸收剂后处理投资大,对有机成分选择性大,易出现二次污染。因而在处理VOC时需要选择多种不同溶剂分别进行吸收,较大增加了成本与技术复杂性。另外,有机物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有机废气的浓度、吸收器的结构形式,如填料塔、喷淋塔,液气比、温度等操作参数等均为吸收法的影响因素,任何一项发生改变将或多或少影响到吸收法效用。
3、热破坏法
热破坏法分为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和浓缩燃烧法。其破坏机理是氧化、热裂解和热分解,从而达到治理VOCs的目的。热破坏法适合小风量,高浓度的气体处理,对于连续排放气体的场合,使用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少,另外可以回收利用热能,气体净化彻底。由于热破坏法是催化燃烧,所以要求的起燃温度低,大部分有机物和 CO 在 200~400 ℃即可完成反应,故辅助燃料消耗少,而且大量地减少了氮化物的产生,适用于较多场合。但热破坏法有燃烧爆炸危险,热力燃烧需消耗燃料,不能回收溶剂。而热催化氧化法中不允许废气中含有影响催化剂寿命和处理效率的尘粒和雾滴,也不允许有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以防催化剂中毒,因此采用催化燃烧技术处理有机废气必须对废气作前处理。
4、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技术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生物过滤法、生物滴滤法、生物洗涤法、膜生物反应器和转盘式生物过滤反应器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对多种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生成CO2 和H2O,进而有效去除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质。该法具有设备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对成分复杂的废气或难以降解的VOC,去除效果较差,体积大和停留时间长,选用不同的填料其降解有机废气的效果参差不同。
④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检验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的实验装置图:(1)装置A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
该反应中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锰元素得电子生成氯化锰,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⑤ 车间有机气体怎么回收VOC废气处理用什么方法
华创朗润采用交互吸附法对低浓度、大风量工业废气中的VOC进行分离浓缩,对浓缩后的高浓度、小风量的气体采用燃烧法进行分解净化。通称交互吸附浓缩+燃烧净化法。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有高效吸附作用的几个反应器,并联在一起,正常情况下,总会有一个反应器处于脱附状态,余下的反应器处于吸附状态,每个反应器吸附、脱附交互进行,各反应器按一定顺序依次进行。而且,为了防止各个反应器之间串风以及脱附时发生空气泄漏,各个反应器的入口与进口、真空脱附阀门均装有耐高温、耐溶剂的氟橡胶密封材料。含有VOC的污染废气由鼓风机送入反应器,污染空气在通过吸附通道时,所含VOC成分被吸附剂所吸附,废气得以净化并通过管路输送到烟囱排放。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近吸附饱和状态的反应器停止工作转而进入脱附期,系统通过阀门切换,从吸附管路中隔离开来,同时启动加热并利用真空泵进行脱附,高浓度的VOC气体被脱附下来直接进入燃烧室(或回收装置)。由于该过程为脱附下来的高浓度VOC气体,气量一般仅与反应器的体积和脱附时间有关,VOC气体浓度被浓缩为处理空气浓度的50倍以上。因此,该过程又被称为VOC浓缩去除过程。由浓缩去除过程排出的高浓度、小风量的VOC气体被送到燃烧装置中。经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燃烧后,VOC被彻底净化为CO2和水,尾气通过烟囱进行排放。
⑥ 初中化学实验中,有哪些尾气处理的方法。
处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2NAOH+CL2=NACL+NACLO+H2O
处理一氧化碳:点燃2CO+O2=2CO2
处理二氧化氮:通专入氢氧化钠溶液 3NAOH+4NO2=3NANO3+NO
处理溴属蒸汽: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R2+2NAOH=NABR+NABRO+H2O
处理汞蒸汽:加长导气的导管冷凝回收
⑦ 实验室制SO2尾气怎么处理
实验室是用抄nahso3和hcl制取so2的,是没有尾气的。lz问的是尾气中的so2怎么除吧,通入naoh溶液中(理论上要防倒吸的,但很多题目的装置图里并没有防倒吸的装置)也可以用气球收集。如果so2作为中间杂置气体除去的话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并在后面接品红溶液进行除净的检验
⑧ 实验室处理NO尾气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高中阶段不要求掌来握这个的。其实自在高中实验中要处理的话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将尾气NO收集到气球中,送交专业的部门处理。
第二:将导气管插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NO氧化为硝酸根离子。这种方法既方便操作,又经济安全,所以一般在实验室中,最常采用这种方法。我做实验也是这样处理的,你有空时有条件的话可以试一下。
注意 ,不能通氧气氧化为NO2再处理,因为这样处理还会产生NO,而且氧化速度不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快,这样做非常不安全,容易导致实验人员中毒,而且浪费物力财力。也不要催化反应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这样做又用到了新的剧毒气体,而且这个反应条件十分苛刻,催化剂十分昂贵,仅仅是理论上可行而已。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