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内的有机物,同时容时放出氧气的过程.
A:甲和乙构成对照试验,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乙和丙的变量有两个,是光照和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不符合题意.
B、甲和丁变量有两个:光和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不能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不符合题意.
C、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甲和乙可构成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光,探究的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符合题意.
D、甲和丁与乙和丙,实验的变量不唯一,不能构成对照试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❷ (2008三明)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
(1)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回除干扰,防止答影响实验.
(2)数小时后,摘下A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叶片颜色不变蓝色,说明叶片中无淀粉存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被A装置的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故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因此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颜色变蓝,说明B装置内的叶片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3)由(1)、(2)可知,该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
(1)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或有机物).
(2)无变化(或不变蓝);无淀粉产生.
(3)二氧化碳.
❸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对照装置是什么
做一个实验:
【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利用版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权】
步骤:
1、准备一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暗处理,使淀粉消耗和运转)
2、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密封袋密封一个叶片,并将盆栽放到强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密封袋中的叶片(实验组)与另一正常的叶片(对照组).
4、用酒精隔水加热,是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使用碘液滴加在两个叶片上.
6、片刻后,用清水冲掉碘液.
结果:密封袋中的叶片变为了红棕色,正常叶片变为蓝色.
结论: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使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类有机物,所以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❹ 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
(1)实验室使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植回物的答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通入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本题答案为:促进光合作用; (3)如图所示的装置,以烧杯内水面为基准,大气压强等于试管内气体压强和试管内高于烧杯内液面的液体的水压,所以试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强.所以本题答案为:小于; (4)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可以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所以本题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 (5)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所以本题答案为:光. |
❺ 右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中放入一些金鱼藻,通入一定量的气
结合生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知识不难判断物质A应为CO2.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内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容,所以通入的气体A应是二氧化碳气体,它的作用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所以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故答案为:小于;
(3)由于金鱼藻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所以氧气的鉴别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
(4)反应物水由H、O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反应前为C、H、O三种元素;生成物氧气由O元素组成,反应后只能确定O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推断淀粉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故答案为:碳和氢.
❻ 如图是一个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先将这个装置放在暗室里24h,然后移到光下.瓶内盛有氢
(1)由于瓶内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叶片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瓶内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由于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能变蓝色.
(3)把盆栽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24小时)的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
(4)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碘遇到淀粉变蓝色.检验是否产生淀粉用碘液.
故答案为:(1)无;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变蓝色;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3)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
(4)酒精;碘液
❼ 如图所示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
(1)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让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3)小于 (4)带火星的木条 (5)阳光(光照) |
❽ 7、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1)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让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试管内的液面处于图示位置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_
小于
❾ 如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里的水槽里放的
(1)、(2)由来于甲装置叶片所处的自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甲装置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而乙装置叶片由于环境中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故遇碘变蓝色.该对照组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
(4)由(1)、(2)可知,该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为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B.
故答案为:
(1)不变蓝;没有;
(2)变蓝;由于环境中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3)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
(4)二氧化碳;
(5)吸收二氧化碳;B
❿ 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
(1)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干扰内,防容止影响实验. (2)数小时后,摘下A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叶片颜色不变蓝色,说明叶片中无淀粉存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被A装置的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故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因此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颜色变蓝,说明B装置内的叶片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3)由(1)、(2)可知,该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 (1)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或有机物). (2)无变化(或不变蓝);无淀粉产生. (3)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