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2)实验
(1)由于一氧化碳有来毒源,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方法是:在装置的后面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2)由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气体在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给氧化铜加热.
(3)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 | .
⑵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专碳直接排放到空气属中了;改进的方法是: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故答案为: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是为了把整个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避免发生爆炸,故答案为:先通入一氧化碳; (3)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CuO+CO △ | .
⑶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时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乙、丙三个烧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分析讨论】 (1)通过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没有变色进行对比说明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 (2)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能到酚酞试液中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的,还能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温度低运动速度慢; (3)改进后的装置氨分子在密闭容器中运动不到空气中,不污染空气,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溶液无色; (1)进行对比; (2)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⑷ 用CO还原CuO的反应原理与炼铁的反应原理类似,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
(1)一氧化碳有毒,不溶于水,不与石灰水反应,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或将尾气排放导管口伸到燃着的酒精灯处燃烧)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铜单质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CuO+CO △ | .
⑸ 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1)没有处理尾气,尾气处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一个气球收集等回 (2)黑色粉末变为红答色;CO+CuO  Cu+H 2 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⑹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1)水分以气体状抄态通过叶片表袭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装置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2-3小时,意思是让里面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用试管收集里面的气体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我们知道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因此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前提条件是在光下,无光则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中试管收集的气体是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小水珠;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塑料袋改用不透光的(或装置移到暗室中);二氧化碳 |
⑺ 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1)缺少复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制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2) 先通入一氧化碳 (3)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 ,CuO+CO  Cu+CO 2
⑻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氧化亚铜不是很稳定吧,在氧化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后,应该很快氧化亚内铜就会被容还原成铜了,也就是说更可能是三者共存而不是只有纯的氧化亚铜 所以大致的过程主要是氧化铜——氧化铜+氧化亚铜+铜——铜 细分一点的话,应该是氧化铜——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铜+氧化亚铜+铜——氧化亚铜+铜——铜,不过第二和第四种的过程应该比较短 当然,要是氧化铜的量极少,氧化亚铜还没来得及被还原,氧化铜就反应完了,也不是没可能,即反应过程是氧化铜——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亚铜——氧化亚铜+铜——铜,只是相对极端一点的情况,题目答案一般就不考虑了
⑼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
(1)放大镜会聚手电筒光,会使白磷的温度升高,当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下层白磷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逐渐加热上层的白磷,所以上层的白磷会依次燃烧;故答案为:冒出大量白烟,从下层依次向高层燃烧; (2)由于白磷是分层放置的,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时使试管内的氧气充分反应;故答案为:尽可能多的消耗试管内的氧气; (3)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
⑽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______(填物态变化)
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由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冷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 要使金属盘的温度变低,可加入冰块.冰块熔化吸热,使金属盘变冷,可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故答案为:液化、冰块.
与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排气阀门气泵
发布:2025-09-18 20:20:25
浏览:573
|
|
| | |
|
|
|
|
|